天天看小說

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

長安風起雲涌之際,張瑄在行軍路上雖然也不斷得到消息,但卻都置之腦後。對於他來說,此刻最重要的是就藩隴朔,儘快將隴朔的局面掌控起來,打造出自己穿越至唐的第一個安身立命建功立業的“根據地”。

至於長安,他認爲不會鬧出太大的亂子來。就算是李亨強行上位,會引起一些風波,但也不至於影響到朝廷的根本。

張瑄唯一擔心的是,范陽的安祿山。安祿山若是趁勢起兵,肯定會徹底將這譚深水攪渾。只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安祿山提前起兵的可能性不大。

本原的歷史上,安祿山天寶十四年起兵叛亂,而此時纔是天寶十二年春末。不過,留給張瑄的時間也不算太多了。

他之所以要脫離大軍,抄近道奔行隴朔,不是虛晃一槍或者故弄玄虛,而是出於某種深層次的謀劃。要知道,他要將唐蕃和親的事情攪黃了,避免萬春嫁到吐蕃,就必須要提前趕赴靈州,做一些安排。

張瑄一向堅定不移地反對和親,對於這種屈辱性的政治讓步,他很難茍同。這不僅是向吐蕃人示弱、助長吐蕃人的野心和囂張氣焰,還會給吐蕃人帶來諸多現實的利益。

比如萬春公主龐大的嫁妝,這批嫁妝裡包括大量糧食、財帛、金銀製品和絲綢,乃至各種先進技術和工匠。而且,萬春公主作爲和親公主,按照政治慣例,大唐朝廷要在唐蕃邊境劃撥一地作爲萬春的“沐浴食邑”,這很有可能會成爲吐蕃人進攻大唐的重要補給基地。

金城公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金城公主的“沐浴食邑”,已經淪爲吐蕃人的前哨據點,至今還掌握在吐蕃人手裡。

而赤松德贊千方百計地追求和親,目的就在於此。

目前的吐蕃人需要休養生息,需要糧草補給。而和親就是最佳的政治策略。

因此,縱然萬春公主不是張瑄的女人,張瑄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以某種公開的陽謀去破壞和親。

這就是一種大局觀。

一個月後。

張瑄率張巡、蕭十三郎、雷萬春、南霽雲和花奴兒帶500騎兵一路疾馳奔行,終於趕到了隴朔境內,朔方郡的朔方縣。

黃昏時分。最後一抹血紅的斜陽慢慢向西墜下,逐漸從面前這座高山之巔隱去,那林深茂密綿延數十里不絕的山脈,彷彿都鍍上了一層淡淡的若有若無的紅光。

張瑄一勒繮繩,止住了馬。

轟隆的馬蹄聲停息。而他的身後,張瑄等人也勒住了馬,500騎兵驟然止住馬所掀起的煙塵漫卷,說不盡的蒼涼與古樸。

張瑄打馬上前,手指著前面不遠處的高山以及那依山而建的一座小城池笑道,“大都督,那便是契吳山,而山下,則是朔方城,曾爲大夏國的都城統萬。”

“大都督,此地至上都一千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八百五十里,東至銀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延州四百里,西南至鹽州三百里,西北至豐州七百五十里。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據下官所知,此地爲隴朔兵馬大都督府治下振武軍駐地,駐紮有兵馬2000餘人,主將振武軍使、右威衛中郎將僕固懷恩,此人是鐵勒族僕骨部人,世襲金微都督。”

“振武軍受朔方兵馬指揮使、右威衛將軍李光弼的節制,下官聽聞,這兩人關係密切,是患難之交。”

張瑄微笑點頭,示意張巡繼續介紹。

“大都督,隴朔兵馬統率者有兩人,一爲郭子儀。原隴右節度副使,現隴右兵馬指揮使、靈武太守。另一位就是李光弼……此二人都文武雙全,在軍中頗有名望。”

“只是……”說到這裡,張巡微微有些猶豫,卻是閉口不言了。

“只是什麼?”張瑄笑著問道。

“呵呵,大都督,下官也是道聽途說,不足當真。下官在清河縣任上時,就聞郭子儀與李光弼不合……這兩人都是天縱之才,互有不服,也是有的。”張巡輕輕一笑。

張瑄哈哈大笑起來,“郭子儀駐靈州,李光弼駐夏州,兩人素有不合,本官也曾略有耳聞。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本官統率隴朔軍馬,這兩人都在本官帳下……這就足夠了!”

張瑄的話頗有些意味深長的色彩,充滿了高高在上的自信。

張巡默然點頭,再不多言。

張巡爲人謹慎,可以說是謹言慎行,但到了關鍵時刻,張瑄身邊真正能做到直言進諫居功無私的人,還是要屬張巡。

ωωω¤ Tтkд n¤ ¢O

張巡爲人忠誠且有氣節,品性端方且頗幹練,進能領軍殺敵,退能署理行政,可以說能文能武,非常全面。

所以,在張瑄心裡,張巡的地位其實非常高。在張瑄後續的謀劃中,張巡是一個關鍵人物,將逐步培養成他的副手。只是如今張巡資歷淺薄,不可能一下子擢升高位,只能暫居封常清之後。

封常清也是重要的輔佐之才,但封常清雖能力足夠、心性沉穩,卻大局觀不強,稍有驕矜。以張瑄來看,封常清治理一個藩鎮沒有問題,但若是放眼天下,就略有欠缺。

至於郭子儀和李光弼,這都是大唐歷史上名垂不朽的帥才和名將,張瑄當然要重用。但僅限於軍事領域。統率軍馬可,治理藩鎮則不宜。

這是張瑄作爲熟知歷史擁有信息前瞻優勢的穿越者,對封常清等人的客觀評價。當然,其中也摻雜了些許的個人色彩。

張巡主管行政,兼顧軍馬,周旭初次之。

封常清掌握隴朔財政後勤,兼顧軍馬,崔進、陳通次之。

隴朔軍馬9萬,郭子儀分領5萬抵禦吐蕃。

李光弼領軍四萬,經略藩鎮內地,威懾安祿山。

而張瑄從京師換防而來的一萬兩千兵馬,則由中郎將顧惜爲首,蕭十三郎、雷萬春、南霽雲次之。這是張瑄的嫡系兵馬,直接掌控在他的手裡。

上述,基本上就是張瑄未來一段時間內經營隴朔起家的心腹班底,在張瑄從長安領軍離開一日開始,其實就初步成型了。

在這個小集團裡,張巡、封常清、周旭初、崔進、蕭十三郎、雷萬春、南霽雲等是絕對心腹,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則暫時位居第二序列。他們固然是名將,但要得到張瑄的信任,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張瑄沉吟了一下,朗聲一笑道,“張巡,你率軍在此紮營,不要驚擾地方。我帶幾個人進城去看看。”

張巡猶豫了一下,本來擔心張瑄的安全,後轉念一想,此地已是隴朔境內,張瑄這個隴朔“一把手”只要表明身份,沒有人敢動他,也就放心了。

…………張瑄還是一身文士公子哥兒打扮,而蕭十三郎和南霽雲、雷萬春依舊是改扮城他的隨從一路相隨,花奴兒還是男裝,亦是文士裝束,緊隨張瑄左右。

一行人在朔方城外的無定河渡橋處下了馬。

前面的橋上,正有一隊軍卒押送著數十胡人打扮的男女過河。

這些胡人衣衫襤褸,形色狼狽憔悴,身鎖鐵鏈,在軍卒的厲聲呼喝和皮鞭驅趕中緩慢前行。

張瑄皺了皺眉,回頭向蕭十三郎輕輕道,“兄長,這好像是俘虜?兄長見多識廣,這是回紇人還是吐谷渾人?”

蕭十三郎凝視片刻,笑了笑,壓低聲音道,“這是回紇人。昔年我浪跡江湖,曾經去過回紇之地。”

“看這樣子,應該是振武軍抓獲的回紇俘虜。”

張瑄一怔,在他的印象中,這個時代的回紇與大唐王朝的關係算是比較親密和友好的,安史之亂期間,回紇人先後兩次出兵幫助郭子儀平叛。

回紇與吐蕃不同,回紇並沒有侵犯唐朝邊境的野心,而只把唐朝作爲後盾和援助。只有背靠大唐,回紇人才能抵抗吐蕃和突厥的雙重威脅。

“回紇與我朝關係親密,邊境開放,往來不絕,不會有戰事。既無戰事,何來戰俘?況且,這振武軍主將僕固懷恩也是鐵勒人,與回紇同出一脈,按理更不該如此!”張瑄皺了皺眉,向前望去。

蕭十三郎默然無語。他心裡也是有些好奇,當年他往來此地進入回紇地域遊歷,親眼見到回紇境內很多地方雜居不少唐人,這顯然是經過了多年的融合才形成的局面,唐與回紇之間或許有局面的小衝突,但大規模的戰事最近二十年之中沒有。

“走,我們跟上去看看。”張瑄將手裡的馬繮繩遞給花奴兒,徑自大步走上了橋去。

張瑄邊走邊沉吟,突然被一聲清脆的鞭響吸引。

他擡頭望去,只見一個彪悍的軍卒揚起手中的鞭子狠狠地往一個回紇壯漢身上抽去,鞭子抽過去,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

然那回紇壯漢雖滿面痛苦之色,卻猶自怒目而視,昂首挺胸,兩隻腳死死踏足原地,任憑鞭撻,也不肯前行半步。

“你這夯貨,想要找死不成?再不走,老子抽死你!”那軍卒見驅趕不動,更加惱羞成怒,手中的鞭子雨點般落下。

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57章 賜婚第77章 楊勳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332章 猜疑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81章 大婚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112章 夜半迷情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406章 范陽定!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35章 楊貴妃第194章 斬,立決!第63章 指點迷津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400章 感動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128章 保太子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
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58章 暗流涌動第115章 兵臨宮門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57章 賜婚第77章 楊勳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332章 猜疑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81章 大婚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112章 夜半迷情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406章 范陽定!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35章 楊貴妃第194章 斬,立決!第63章 指點迷津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400章 感動第356章 一招臭棋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128章 保太子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太和县| 沈阳市| 齐齐哈尔市| 民乐县| 莒南县| 东丰县| 夹江县| 西乌| 玉屏| 定襄县| 青田县| 沅江市| 且末县| 吴旗县| 高尔夫| 游戏| 中宁县| 天祝| 伊通| 宁乡县| 芜湖县| 辽源市| 富川| 富顺县| 临武县| 沧州市| 新和县| 周口市| 靖宇县| 三河市| 平江县| 贵阳市| 麻阳| 鄂伦春自治旗| 长寿区| 汉中市| 陵水| 准格尔旗| 邵东县|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