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8章 加官進爵

陳通是陳希烈派來充作陳家與張瑄聯繫的“中間人”,同時也有意讓陳通追隨張瑄不在軍中謀取功勳,將來還圖個出身。

這陳通與陳和不同,不喜詩文,喜歡的是射獵武藝之術,早就立下了從軍報國的志向。只是陳希烈一直不肯放他從軍,此番正好送入張瑄帳下聽命。

這也算是兩人暗中結盟陳希烈的一個附加的小條件。張瑄沒有拒絕,在合適的時候,他不吝嗇給予陳通一個合適的功勳,讓此子從軍途獲取出身。

陳通走後,柳氏就趕來了大將軍府。雖然柳氏覺得詫異,但兒子既然說要提前舉行婚禮,她這個當孃親的,就無法拒絕。

柳氏親自去崔家道明來意,崔琚夫妻雖吃驚,但還是同意婚禮提前。

於是,張崔兩家從昨兒個晚上開始,就準備操持起了張瑄和崔穎的婚禮。

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是爲六禮。這唐朝的婚禮在張瑄看來,遠遠比後世更復雜、程序更繁瑣。

距離張瑄提出的二月初三,還有短短幾天的時間。張家要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裡完成諸多婚禮的程序,其實是頗不容易了。不過,以今日張家的財力和人力,其實還是沒有問題的。

與母親柳氏說了一會婚禮的事情,張瑄感覺頭昏腦脹。好在柳氏不過是來徵求一下他的意見該怎麼做自有主張,見兒子如此便笑罵了幾句先行離開了。

朝會剛結束,一個不大不小的消息就在長安城裡傳播開來:朝廷同意了吐蕃的和親請求,準備讓萬春公主下嫁給吐蕃王子赤松德贊。

和親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大唐很多年沒有跟吐蕃人和親過了,因此這個消息很快就成爲長安坊間百姓商賈津津樂道的熱點新聞。

最高興的還是商賈,尤其是那些運轉於吐蕃與大唐之間的唐蕃商賈。兩國和親,意味著長達幾年的和平休戰期,趁此機會,兩國商賈可以自由往來貿易大賺一筆了。

但旋即,又一個更大的消息再次從宮中傳出,震動了整個長安城。

朝廷冊封張瑄爲唐蕃和親特使、節制天下兵馬大都督府副大都督、輔國忠勇靈武郡公、隴朔大都督府大都督,開府儀同三司。

京畿羽林衛與金吾衛大將軍一職由東都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接任。

此消息一出,長安城裡無論權貴還是百姓,都議論紛紛。張瑄在京城裡一手遮天權勢無人可比,此番突然加官進爵外放藩鎮,到底意味著什麼?

從官職上,張瑄的兵權接近了臣子的巔峰。相當於天下兵馬副元帥然後又擁有隴朔十數萬兵馬,自成一鎮。要知道,張瑄在京畿,只不過擁有一萬多兵馬的指揮權而已,驟然兵權擴大到十數萬人且成爲執掌地方軍政要務的一方諸侯引起了無數官僚權貴的豔羨。

節制天下兵馬大都督府副大都督當然只是一個虛職但在某些特定的時刻,這個虛職也會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是張瑄對這一官職志在必得的重要因素。

張瑄外放藩鎮的消息太過驚人,以至於顏真卿被任命爲河南大都督府大都督、封常清被任命爲隴朔大都督府副大都督兼兵馬轉運使的消息,就無形中被很多人自動過濾了。

一時間,張瑄的大將軍府登門道賀者絡繹不絕。

就連崔家,都派了崔煥過來道賀。

但在宮裡,萬春被朝廷和親的消息卻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主角便是活潑外向性格跳脫的萬春公主。

聽說朝廷答應要將自己下嫁給吐蕃王子赤松德贊,萬春幾乎是當場暈厥了過去。她眼高於頂,一直抱著找不到心儀的如意郎君便終身不嫁的心思突然要下嫁給一個來自蠻夷之地的吐蕃王子,她心裡的慌張、恐懼和憤怒可想而知。

萬春回過神來,便帶著一干宮女太監跑去了楊玉環的寢宮沒有找到楊玉環,便又興師動衆地找上了老皇帝的其他幾個嬪妃試圖讓這些嬪妃爲求情,但沒人願意出面。

萬春心裡憤怒,便又找到了東宮,當面指責太子李亨罔顧兄妹情誼將自己當成了犧牲品,在東宮吵嚷了半天,把東宮鬧了一個雞飛狗跳。

李亨無奈之下,只好拂袖而去。

萬春在東宮沒有達成目的,又直接闖到了興慶宮的御書房,跪在李隆基牀榻下哭了一個昏天黑地。李輔國不敢阻攔,只得眼睜睜地看著萬春鬧騰。

萬春身邊的親信宮女小翠見主子哭得傷心絕望六神無主,感同身受,就也流著淚伏在萬春耳邊輕輕道,“公主殿下,奴婢聞得朝中大臣們都贊成大唐與吐蕃和親,只有張大將軍反對和親……殿下何不去大將軍那裡,讓大將軍進宮去太子殿下面前說一說吶。”

可謂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萬春當即就想起了張瑄,眼淚一抹,起身匆匆道,“小翠,走,我們出宮去張瑄府上。”

萬春帶著數十宮女太監聲勢浩大地出宮而去,直奔張瑄的大將軍府。

但到了大將軍府門外,萬春突然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從車窗內探出頭來輕輕道,“停步!小翠,你附耳過來,本宮有話要說!”

崔府。

崔琚庶長子崔進在崔琚夫妻的臥房之外徘徊著,猶豫著,始終拿不定主意進門去。

還是崔琚從窗內看到了他,見他躑躅良久都不進門就沉聲喊了一嗓子:“進兒,進來!”

崔琚盤腿端坐在牀榻之止鄭氏夫人就在他的身側。兩人笑瞇瞇地望著崔進。

崔進定了定神拜了下去,輕輕道,“兒子拜見父親大人、夫人!”

崔琚笑了笑,擺了擺手道,“進兒,老夫看你在門外躑躅良久,可是有事?”

崔進恭聲道,“是父親大人。兒子有一事想要求父親大人允準。”

崔琚一怔,笑著瞥了崔進一眼,“有話就說,不必遮遮掩掩!”

崔進擡頭望著崔琚,稍稍猶豫才輕輕道,“父親大人,兒子才疏學淺能力不強,這仕途一道也走不太遠。如今妹夫外放爲隴朔大都督,掌握十數萬兵馬署理一鎮政務,兒子就想從妹夫西去隴朔,在妹夫軍中效力做一個小吏,日後但有寸進,也爲崔家列祖列宗臉上增光添彩。”

崔進鼓足了勇氣一口子將心裡話說完然後忐忑不安地等待著崔琚的迴應。

他才學不及崔煥,在崔家又是庶子,將來肯定沒有什麼太大的前途,也不能繼承崔家的家業,頂多是在長安朝中做一小吏終老。聽到張瑄外放藩鎮的消息,他便動了心。

一方諸侯,安排個吧官吏軍職的,不過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如果他能跟著張瑄建功立業,日後自成一體自立門戶也不是沒有可能。

崔琚聞言,深深地凝視著自己這個庶出的長子心念電閃,瞬間就明白了崔進的所圖。

只是崔進的想法也無可厚非,他也有權力追求自己的個人前途以求封妻廕子。

崔琚沉吟了良久,方纔輕輕一嘆道“進兒,你能如此上進,老夫心中甚慰。只是這事兒,需要徵得你妹夫的同意。這樣吧,你先去跟穎兒說一說,待穎兒過門後,讓穎兒再與張瑄商量!”

崔進見父親沒有反對阻攔,不由心內大喜,趕緊跪倒在地叩謝不止。

離開了父親的臥房,崔進沒有任何停留,直接就去找上了崔穎。

崔穎對這個兄長還是頗爲敬重的,雖然他並非嫡系出身。

崔穎是何等聰明靈慧之人,聽了崔進的請求,便馬上明白了崔進的心意。

她笑了笑略一猶豫便答應下來,“兄長,這也不是什麼大事,等穎兒與郎君說一說,無論如何,也給兄長謀一個出身職位。”

崔進歡天喜地地離開。望著崔進離去的背影,崔穎忍不住幽幽一嘆。

作爲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崔穎對崔進的處境其實是蠻同情的。明明是長子,但因爲並非正室夫人所出,崔進在崔家的地位並不高。

如果不是崔穎和崔煥這兩個嫡出的崔家二代子女性情謙和,又極重骨肉親情,對崔進極尊重,恐怕崔進在府中的情況會更不妙。

崔穎猶豫了片刻,伏在書案上匆匆寫就了一封書信,信上把崔進的情況簡單說了一遍,然後懇求張瑄給崔進一個上進的機會。

寫完信,崔穎喚過一個侍女來,柔聲道,“纓子,你速速去大將軍府上,將奴家的書信當面交給郎君,不要耽擱了。”

侍女答應了下來剛要出門送信,便聽門外傳來了鄭氏夫人的聲音:“穎兒,老身看,這事兒還是先緩一緩的好!”

說話間,鄭氏夫人就走了進來。

崔穎知道自己母親對大哥崔進存有一定的芥蒂,因爲小妾生子在她之前,這麼多年了,她心裡始終有些不太舒服。

崔穎笑著迎了上去,“孃親,大哥始終都是穎兒的大哥,既然大哥找到穎兒,穎兒……”

鄭氏夫人皺了皺眉,輕輕道,“穎兒,孃親不是反對你爲崔進說情兒,只是你還未過門就要干預夫君的軍務大事,孃親怕張瑄心裡會對你有所不滿……”

崔穎怔了怔,旋即又笑道,“孃親,不會的,郎君甚是疼愛穎兒,這點小事,郎君不會掛在心上的。”

第206章 殺威棒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181章 大婚第380章 下野?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231章 奪軍權!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231章 奪軍權!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21章 長安又要變天了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310章 母老虎第184章 劫持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128章 保太子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104章 解纓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15章 妒火熊熊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90章 賣身爲奴
第206章 殺威棒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181章 大婚第380章 下野?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421章 送李豫去武威!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231章 奪軍權!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231章 奪軍權!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221章 長安又要變天了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310章 母老虎第184章 劫持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94章 遊說楊國忠(2)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425章 一箭雙鵰第128章 保太子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104章 解纓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335章 安祿山要反!第15章 妒火熊熊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90章 賣身爲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平山县| 阿拉善左旗| 宣恩县| 丰镇市| 泸水县| 太湖县| 长寿区| 甘肃省| 藁城市| 荥阳市| 韶关市| 利津县| 汝城县| 宜章县| 平果县| 黄梅县| 连江县| 文安县| 桐庐县| 盖州市| 福建省| 合肥市| 安平县| 灵武市| 岑巩县| 封丘县| 水城县| 佛教| 林甸县| 商洛市| 盘山县| 肇庆市| 育儿| 延吉市| 潮安县| 昌宁县| 克拉玛依市| 清徐县| 桐庐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