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

李亨氣暈了過去。

但國難當頭,危機時刻,李豫、李倓和一些朝臣已經顧不上他了。當日,宮裡就傳出了一個震動長安的消息:皇帝李亨下罪己詔和退位詔,大意是說自己在位期間叛亂頻仍,國家動盪,民不聊生,作爲皇帝難辭其咎,而爲了確保大唐江山社稷永固,傳承萬年,特將皇位傳給楚王李豫,云云。

李亨登基稱帝不足兩年便悲哀地退位爲太上皇。李豫即日登基稱帝,但沒有舉行登基大典,只是召集滿朝文武大臣草草舉行了一個儀式。

李豫登基當晚,改年號爲寶應,接連下達數道詔令。

其一是詔命天下藩鎮出兵勤王,馳援長安。

其二是號令長安軍民與妾中兵馬,要誓死捍衛長安,表示將與長安共存亡。

其三是冊封建寧王李倓爲皇太弟、定王,天下兵馬大元帥。冊封李光弼爲天下兵馬副元帥,哥舒翰爲關中行軍大總管、兵部尚書。

原兵部尚書公孫良罷相,出任河南大都督。裴冕留任,楊國忠留任。

其實李豫也不是不想動楊國忠,只是這個時候,他動楊國忠必然會引發朝廷動盪,這種代價他不能承受。

其四是斥責回紇可汗骨力裴羅擅自率軍進入大唐,實屬大逆不道,命其立即從河東退兵,否則朝廷大軍所至,必滅回紇全國,言辭非常嚴厲。

最值得玩味的是最後一道詔令。李豫對張瑄的反唐公開回避,下詔冊封張瑄爲永王、太師、隴朔大都督兼范陽大都督。

新皇帝上任,做出了一幅勵精圖治改革匡正的姿態,一時間長安軍民似乎精神振作起來,一掃往日的頹勢和慌亂不安。

涇州,哥舒翰大營。

新皇帝登基稱帝及相關詔令下達哥舒翰送走了宮裡來宣旨的小太監一行,臉色肅然地返回大帳。

京城朝廷的動靜讓哥舒翰有些意外,但皇帝換了又能如何能改變大唐將亡的宿命嗎?哥舒翰其實並不抱多大的希望。

哥舒翰環視衆將,眸光閃爍著嘆息道,“諸位將軍,皇帝命我等直入長安,護衛皇帝,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阿斯那出列抱拳道“哥舒大帥,新皇突然登基稱帝,讓人錯愕。然我軍平叛,應當入關中攻潼關,爭取拿下潼關才能保住長安。若是固守長安一城,意義不大。”

哥舒翰望著阿斯那笑了笑,“李光弼正在關中募兵,皇帝的意思,攻打潼關的事兒,交給李光弼,至於我軍,直入長安勤王護駕。”

阿斯那皺了皺眉,沉聲道“大帥請恕在下直言了。”

“那李光弼本是張瑄部下一偏將,無論資歷還是才幹威望,都遠不如大帥,然皇帝卻把統兵之權交給了李光弼而讓大帥束縛於長安城中一一那李光弼何德何能,凌駕於大帥之上?”

“李光弼難敵張瑄,若要與張瑄大軍抗衡,還是要大帥出面。朝廷這般安排吾等不服!”阿斯那的話一出口,哥舒翰標下諸將都開始爲哥舒翰抱不平極盡不滿之意。

見諸將義憤填膺的樣子,阿斯那嘴角暗暗浮起一絲古怪的笑容來。

幾乎沒有人知道,張瑄昔日對阿斯那父子有恩,此刻阿斯那是心向張瑄的。此番開口,也有挑撥之意。

哥舒翰神色變幻片刻,猛然一拍桌案大喝道,“爾等休要多言,朝廷自有主張,我等作爲臣子,食君之祿,遵從朝廷詔令便是!再要胡言亂語,對陛下不敬,當軍法從事!”

哥舒翰霍然起身拂袖而去。

其實哥舒翰心裡卻是暗歎道,“無論誰領兵、誰掌權,都擋不住張瑄改朝換代了,這個時候,還計較這些,又什麼意義。”

在哥舒翰看來,張瑄掌控兵馬接近力萬,又有回紇十萬大軍助戰,再加上拿下河南和范陽兩地,收攏降兵無數,以這樣的力量,推翻大唐王朝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不要說是他和李光弼,就算是王忠嗣這等軍中名將復生,也無能爲力。

單單是回紇可汗骨力裴羅的十萬大軍,就已經夠讓朝廷喝一壺的了。若是骨力裴羅率軍奔襲關中,憑哥舒翰手下這三四萬人能擋得住?

第二日,原本準備進入關中進攻潼關的哥舒翰改道長安,不提。

易州。

范陽史思明已經是驚弓之鳥,雖然擁兵數萬,但范陽已是一座孤城,處在了張瑄大軍的團團包圍之中,而回紇可汗骨力裴羅大軍十萬進軍河東,又直接堵住了史思明逃往河東的可能。史思明窮途末路,惴惴不安,派人乞降

帥堂。

張瑄端坐帥案之後,凝視著被史思明派來乞降的大將武令詢,冷冷一笑,“史思明之前曾兩度向本帥提出歸降,但兩度反悔。如此反覆無常的小人,讓本帥如何能相信他的誠意?”

武令詢尷尬地垂首低低道,“此次范陽真心歸降,絕無二心,請大帥明鑑!”

“史思明困守范陽,本帥大軍所至,范陽必成齏粉。

如今這個時候,史思明降與不降,無關緊要了。不過,本帥出於對范陽軍民的體恤,若是史思明能自縛出城來本帥帳前請罪,本帥可同意范陽投降。你去吧,轉告史思明,本帥昔日曾經給過他機會,但他錯過了機會。而這一次,本帥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若再死不悔改,必殺無赦!”

張瑄的聲音冷厲而低沉,在堂中久久迴盪著。

武令詢不敢再多言,戰戰兢兢唯唯諾諾而去。

郭子儀匆匆而進,向張瑄抱拳施禮道,“主公,長安有消息傳來。”

郭子儀的臉色有些異樣。

張瑄望著郭子儀,皺了皺眉道,“何事?”

“李亨下罪己詔和退位詔,禪讓給李豫,李豫稱帝,改年號爲寶應。”郭子儀輕輕道。

張瑄吃了一驚,陡然起身凝聲道,“什麼?李豫當了皇帝?”

郭子儀長出了一口氣,點頭道,“是。李豫稱帝,接連下詔,命天下藩鎮勤王,說是勵精圖治,要與長安共存亡。”

張瑄沉默片刻,突然笑了,“皇帝的這幾個兒子,都比他有膽識有魄力。看來,是李亨又要逃往蜀中,被李豫和李倓給逼宮了……誰掌兵權?李光弼還是哥舒翰?”

“李倓爲帥,李光弼爲副帥,哥舒翰鎮守關中和長安。”郭子儀回道。

“李光弼掌軍…”張瑄冷冷一笑,“也罷,先拿范陽,長安且不管他!”

見郭子儀欲言又止,似是還有話要說,張瑄奇道,“子儀,有話要說?”

“主公,新皇帝冊封主公爲永王、太師、隴朔大都督兼范陽大都督,永鎮范陽隴朔,聽調不聽宣。”

郭子儀抱拳低低道。

李豫這道詔命,迴避了張瑄起兵反唐的既定事實,如果張瑄接招,便可名正言順地成爲隴朔與范陽之主,自成一國,只不過在名義上還是要臣屬於大唐朝廷。

既有示好之意,也有忍讓之情,更兼具求和之味道。

張瑄一怔,緩緩坐了下去。

郭子儀緊緊地凝視著張瑄,試圖從張瑄變幻的神情中觀察感知到一些什麼。雖然郭子儀判斷張瑄多半不會從之,但心裡還是有一絲擔憂。

“范陽、隴朔是守不住的。我等要是荀安於范陽隴朔,將來等皇帝緩過氣來,我們恐怕會死無葬身之地。”張瑄淡然道,“對於張某而言,這天下盡在掌握之中,焉能半途而廢?張某要是半途而廢,如何能對得住三軍將士的hòu愛和殷切期盼?”

郭子儀大喜,躬身拜了下去,“主公英明!”

其他諸將也赫然拜下去,“主公英明!”

對於郭子儀這些人來說,既然已經跟了張瑄起兵反唐,那麼就希望看到張瑄掌控天下篡唐爲帝,再立新朝。只有這樣,他們纔是開國功臣,兼之名垂青史。而反過來,如果張瑄半途而廢,荀安於一隅,他們這些人或者還可擁有榮華富貴,但日後卻會以叛將的名分遺臭萬年。

“英明談不上,但半途而廢非智者所爲。”張瑄淡然一笑,突然朗聲道,“子儀,傳某的話,派人傳消息回長安,就說本帥之言:若唐皇李豫肯退位讓賢,日後某可封他一午唐王的爵位,世襲罔替。”

張瑄放聲大笑。

衆將也轟然而笑。

郭子儀笑著拱手道,“臣遵命。”

這看上去只是張瑄的一句戲言。但站在張瑄身側的田可馨心裡卻清楚,眼前這個氣勢凜然的男子,說任何話都不會是沒來由的。

“看來,他是準備這樣安置李唐皇室了……但這樣,豈不是要留下後患?”田可馨心念電閃,她突然想起張瑄有一個女人是李唐皇室公主。

改朝換代之後,先朝的皇室下場一般不會太好,這是歷史的宿命。至於張瑄將來怎麼安置李唐皇室,還是一個未知數,因爲這個時候,考慮這個問題還太早。

田可馨凝視著張瑄,卻見張瑄投來一絲玩味的笑容,不由心中一凜,再次垂下頭去。

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246章 兵變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364章 勸降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358章 勸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94章 斬,立決!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358章 勸反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57章 賜婚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94章 斬,立決!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471章 比試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243章 女奴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472章 贏了第310章 母老虎第354章 回靈州第310章 母老虎第314章 文字獄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168章 衝冠一怒第472章 贏了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95章 抵京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68章 致命的**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32章 猜疑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
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246章 兵變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364章 勸降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358章 勸反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94章 斬,立決!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358章 勸反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57章 賜婚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94章 斬,立決!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471章 比試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243章 女奴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151章 春節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472章 贏了第310章 母老虎第354章 回靈州第310章 母老虎第314章 文字獄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168章 衝冠一怒第472章 贏了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95章 抵京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68章 致命的**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32章 猜疑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辽阳市| 正镶白旗| 聂拉木县| 都江堰市| 根河市| 沽源县| 红河县| 丰顺县| 张北县| 天柱县| 肥城市| 东阳市| 子长县| 富宁县| 高雄县| 莱西市| 霍山县| 富蕴县| 兴化市| 海阳市| 阿拉善左旗| 汝城县| 农安县| 银川市| 苏州市| 兴宁市| 河津市| 偏关县| 文安县| 武清区| 五原县| 平塘县| 全南县| 石渠县| 扬州市| 民县| 麻城市| 柳江县| 明水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