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4章 再定謀劃

萬春宮中來人?

張宣皺了皺眉,心頭卻是一跳,一種很不好的預感頓時涌上心頭。

“張力,把她帶到我的書房來如煙如玉,你們兩個先回避一下。”張宣擺了擺手道。

不多時,書房的門開了,一個宮女打扮的女子閃身走了進來。

張宣望了一眼,大吃一驚,立即起身來訝然道,“萬春殿下?殿下到訪”臣有失遠迎,還請殿下恕罪!”

張宣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是萬春公主本人親自來了。而且,看她這架勢”喬裝改扮成了普通宮女,顯然是秘密潛出宮來的。

萬春靜靜地凝望著張宣,目光微微有些搖曳。

“萬春殿下請坐。”

萬春默然站立,沒有迴應。

張宣皺著眉頭也望著萬春,兩人目光相對,張宣卻從萬春那清澈如水的眸子裡讀到了一抹無法言語的擔憂。

張宣心念電閃。

良久。

萬春才輕輕一嘆道,“張宣,本宮也不知道該怎麼對你說,更不知道從何說起。本宮想問問你”你可是犯了什麼大罪,惹得父皇不快?

或者……”

張宣猛然凝視著萬春的眼睛,沉聲道”“張宣不懂殿下的意思”還請殿下直言。”

萬春嘴角輕輕顫抖了一下”兩隻白皙的手捏著自己的裙角,聲音低沉而迷茫“本宮聽到父皇和太子哥哥密議”似是要對你下手……,本宮也不明白是爲什麼,反正你自己好自爲之吧。”

萬春匆匆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簡單說了一遍,然後就深深望了張宣一眼,轉身離去。

她不敢再停留下去了,她無法面對張宣,更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

作爲皇族公主”她原本應該站在父皇和太子的立場上,然而,

一想起張宣因此會死去她心裡就說不出的刺痛。

張宣沒有來得及跟萬春說一聲什麼,萬春就消失在了他的視野中。

張宣望著書房開了又關緊的門”臉色陡然變得無比的陰沉。

此時此刻,他倒是不怎麼擔心自己的處境。因爲他相信,李亨絕對不會聽從李隆基的“建議””向自己下手。道理很簡單,李亨的翅膀還沒有硬。而就算是李亨翅膀硬了”想要動張宣,也不是說動就能動的。

牽一髮而動全身李亨也不是傻子。

事實上況且李亨也實在想不通,老皇帝爲什麼突然會如此痛恨張宣竟然到了失去理智不惜誅之而後快的程度。

李亨下午無意中的一次探視,李隆基含糊不清地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如果是之前,他對於李亨的影響力毋庸諱言,但現在,纏綿病榻半身癱瘓生命之火雖是可能熄滅的老皇帝在李亨心裡的地位已經不是那麼重了。

這皇位禪讓不禪讓的,都是自己的,又何必急於一時?

李亨心裡想了半天,只能將之歸咎於老皇帝病入膏盲已經神志不清了”頭腦不清醒,肯定要說胡話。

老皇帝的這點意思,李亨決定爛在自己腹中,就當什麼都沒發生過。

然而李亨沒有想到的是,他跟老皇帝的幾句對話被萬春無意中聽到,又密報給了張宣。

老皇帝還是不甘寂寞啊生命越是走到盡頭,他的心思就越是瘋狂。張遣心裡暗暗冷笑起來,“不知道李亨會不會真動了同樣的心思一看來,明日需要進宮去試探一下這位躊躇滿志的太子殿下的口風了。”

張宣緩緩放下手裡的茶盞,神色越加的凝重。

這是一個令他非常意外的消息。雖然在他看來,並不會真正構成威脅但很顯然,一向行事穩重喜歡謀而後動的他,肯定要因此對後續的人生規劃進行某種修訂。

如煙和如玉見他神色陰沉”也不敢過來打擾他靜靜地侍候在牆角處,垂首不語。

………,

第二日上午朝會結束後,張宣撇開一衆隨從,慢慢踱步去了興慶宮的御書房。

一場春風一場暖,過了上元節的長安,一日暖過一日。和煦的春風輕輕吹拂著,宮道兩側的楊柳都已經抽出了綠色的新芽。

張宣健步如飛,站在御書房門外,靜靜凝望著這幢威嚴肅穆的宮廷建築。

兩個小太監守在門口,見遠遠過來一個人”正要玉斥幾聲,突然發現是張宣,趕緊慌不迭地跑過來拜了下來,“奴才見過大將軍!”

張宣淡然一笑,揮揮手道,“本官去東宮,路過此處,特來向陛下問安。”

張宣正要進內,李輔國面色恭謹地迎了出來,只是他的目光微*有些閃爍,不敢正視張詣的眼睛。

按理,前往大將軍府密報的不該是萬春”面應該是李輔國。但李輔國卻擔心事情一旦泄露,有萬春“作證”他很快就會暴露,想必大子肯定不會放過他。

當然,更重要的是,當李輔國得知老皇帝和李亨父子竟然動了誅殺張宣的念頭、而張宣有可能失勢乃至身死之後,他的心態悄然變了。

對手利益爲先的李輔國來說,他的忠誠度建立在自身利益的基礎之上。如果與自身利益起了衝突,他的忠誠度自然是不可靠的。

張宣對此心知肚明,他壓根就沒對李輔國給予太大的希望。

“大將軍”輔國有禮了。”李輔國深施一禮。

張遣掃了李輔國一眼,態度雖然沒啥變化但聲音無比的冷淡”“李公,不知陛下身體狀況如何?”

李輔國心裡一顫,恭謹回道,“陛下身體安好,只是一日之中”

多在沉睡。御醫每日來下藥鍼灸一次,一切正常。”

張遣哦了一聲,揮了揮手,“本官去探視陛下,爾等且在門外等候。”

說完,不管李輔國反應如何,張宣徑自飄然進了御書房。

張宣在御書房內呆了大半個時辰,沒有人知道他在裡面跟老皇帝說了一些什麼。或者”乾脆就什麼都沒說。

張宣出了御書房,看也沒看李輔國一眼,揚長而去。

在他心裡,李輔國已經成爲一個棄子。

李輔國面色有些猙獰,狠狠地望著張宣的背影,咬緊了牙關。嗯了想,李輔國交代了兩個小太監一聲,喚來馬車向東宮奔去。

東宮。正殿。

李亨笑吟吟地與楊國忠、張宣、陳希烈三個當朝重臣說著話兒,有小太監進來伏在他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李亨皺了皺眉道”“讓他先在書房候著。”

張宣眉梢一挑,眸中一絲冷厲一閃而逝。

李亨回過頭來笑道,“楊相,陳相,子瞻,咱們言歸正傳。這吐蕃王子赤松德贊請求和親之事,你們可以敞開來商議一番。”

“殿下,吐蕃人陳兵隴朔前線,虎視眈眈。若是朝廷拒絕了和親,吐蕃人肯定再次舉兵南下,攻略我大唐疆域。若是往昔,咱們也不怕他”可是此番朝廷內憂外患,如果再與吐蕃興起刀兵,恐怕”陳希烈猶集了一會,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楊國忠點頭應是,“殿下”與吐蕃和親”雖是權宜之計,但也能換得數年安寧,朝廷也好休養生息。”

李亨笑著將目光轉移到張宣身上,卻是沒有開口。

張宣的態度很明確,堅決反對與吐蕃人和親。在今日早朝會上”

張宣已經公開闡述了自己的態度。令李亨意外的是,朝中竟然有不少臣子站在張宣一邊,言辭慷慨反對與吐蕃和親。

“子瞻啊”李亨笑了笑,“本宮知道,子瞻是在擔心和親損傷大唐國體,但本宮覺得,暫時的忍讓不代表什麼,爲了朝廷大計,這和親一事其實不妨姑且爲之。”

張宣拱了拱手輕輕道”“殿下,臣的意見非常明確,反對和親。

一則”和親損傷國體國威,二則和親作用不大。吐蕃人此刻雖然擺出了一副進兵中原的架勢,其實是虛有其表。連年征戰,吐蕃人已經人困馬乏”他們比大唐更需要休養生息。若是吐蕃此刻兵強馬壯,他們焉能施行和親之策。”

“和親的目的是索取我大唐的公主作爲人質,同時索要大宗的錢糧財帛等物作爲嫁妝。”

張宣淡然一笑”“不過,臣保留個人意見。若是朝廷允準與吐蕃和親,臣建議殿下儘量減少嫁妝財帛,同時暫且關閉劍南與吐蕃的商道。

如果不是萬春的消息,張宣的態度肯定是堅持到底不會有任何迴旋餘地的,但此刻,他另有考慮,也就不再堅持。

李亨眼前一亮,向楊國忠笑道,“楊相”子瞻所言甚是有理。和親可以允準,但是這陪嫁之物不可太過鋪張”免得以此助長吐蕃國力。

“然,臣明白。”楊國忠嘿嘿一笑道”“臣也不捨得給這些吐蕃蠻子太多財帛,一切從簡吧。

“好了,這事兒就這麼定了。楊相,陳相,萬春與赤松德贊和親的事兒就交給兩位去辦。”李亨笑著”“本宮還有一事,要跟三位大人通通氣。”

“八大都督府尚有河南大都督府和隴朔大都督府大都督空缺,不利於藩鎮軍務,本宮想著,儘快確立人選,免得生出事端來。三位可有人選推薦?”

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257章 賜婚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390章 殺!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90章 殺!第347章 大婚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27章 告御狀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249章 撼天雷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332章 猜疑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
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257章 賜婚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390章 殺!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90章 殺!第347章 大婚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27章 告御狀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87章 張瑄的三個子女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249章 撼天雷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226章 滔天大禍!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第150章 春節之玉真公主的條件第391章 你本是一枚棋子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332章 猜疑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85章 降張不降唐!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元氏县| 灯塔市| 新化县| 从化市| 洪雅县| 布尔津县| 安阳县| 渭南市| 崇信县| 马公市| 西畴县| 双桥区| 阳谷县| 郯城县| 广饶县| 磴口县| 西青区| 砚山县| 邵武市| 鄂州市| 潞城市| 怀安县| 天全县| 天峻县| 怀来县| 夏邑县| 德江县| 元氏县| 鲁山县| 揭阳市| 乌鲁木齐市| 湘乡市| 密云县| 巴塘县| 太仓市| 安岳县| 乌什县| 东至县| 丰城市|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