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

太監李靜忠引領在前,李亨和張瑄在後,直入御書房。

御書房門外,李靜忠恭謹回頭一笑,“太子殿下,皇上在內等候,小的就不進去了。”

李亨習慣性地剛要微笑著跟李靜忠“寒暄”一聲,他一向是如此謙卑的,對於皇帝身邊的人哪怕是一個太監都不敢得罪。此時卻見張瑄在一旁皺眉搖了搖頭,李亨頓時想起張瑄連日來的“教導”,便定了定神,淡然一笑,矜持著率先飄然而入。

李亨的這番態度倒是讓李靜忠有些不適應。太子李亨一向謙卑有禮,如今怎麼突然也有了架子了?

李靜忠眉梢一跳,張瑄已經淡然笑著飄然走過他的身側,投過平和卻是居高臨下的一瞥。李靜忠心神一凜,趕緊又垂下頭去。

李亨和張瑄一前一後走進御書房,見李隆基正高坐龍椅之上,神色湛然地凝視著二人。不敢怠慢,趕緊大禮參拜下去,“兒臣李亨,拜見父皇,吾皇萬歲萬萬歲。”

張瑄也跟在李亨身後拜下,“臣張瑄拜見皇上。”

李隆基淡然一笑,揮了揮手,“罷了,平身。賜坐——張瑄,汝也歸座吧。”

“臣不敢。皇上和殿下面前,哪有臣的位置。”張瑄謝絕不坐,徑自走過去站在了李亨的身後。

李隆基深深地瞥了他一眼,卻轉頭望著李亨笑了笑道,“亨兒,聽說汝最近在東宮日日勤習國事,朕心甚慰。”

別看李隆基的話說得漂亮,但他的積威之下,李亨還是心頭一個激靈,生怕又引起了李隆基的猜忌,便趕緊誠惶誠恐地又起身道,“回父皇的話,兒臣之前疏於禮制,辜負父皇教導期望,心中汗顏慚愧。今恢復朝禮,督促東宮官吏料理政務……”

李隆基笑了笑,“很好。汝能遵從禮制掌理政務,日日勤勉不加懈怠,朕這心裡高興得緊。亨兒啊,朕已老矣,這大唐江山終歸還是要交到汝的手裡,但汝能不能守住祖宗創立的家國社稷,朕不放心吶……”

“兒臣不敢。父皇英年鼎盛,是大唐萬民之福。兒臣願永爲父皇之臣,能日日侍奉在父皇身側,便是兒臣最大的心願了。”李亨當然要立即表示“謙讓”,類似的話他已經重複了無數遍,而早在十年前李隆基就說要扶植他走上前臺掌握大唐權力,但至今卻始終都是說說而已。

“亨兒,汝爲我大唐儲君……朕有些國務遲疑不決,便聽聽汝的意見。”李隆基突然口鋒一轉,淡然又道,“楊國忠如今身兼十數職,力有未逮,朕這幾日心裡思量著,該不該免去楊國忠的劍南道節度使一職,好讓其安心朝廷要務。”

這還是這麼多年李隆基頭一次以商量的口氣跟李亨討論國事,朝臣職務的任免。李亨心中一喜,卻是更加警惕和冷靜起來,他沉吟了片刻,這才斟酌著言辭小心翼翼地輕聲道,“父皇,兒臣以爲楊國忠兼職太多,不利朝綱……不若免去楊國忠的節度使職務,另選他人,也好鞏固我大唐邊防。”

“哦?”李隆基笑著,又望著張瑄道,“張瑄,朕也聽聽汝之意見。”

張瑄心頭一動,卻是恭謹地行禮道,“皇上,事關朝廷重臣職務任免,臣職位卑微不敢妄議……”

聽到皇帝有意要免去楊國忠的節度使兼職,張瑄心裡馬上就意識到李隆基這是準備要削弱楊國忠(或者說是楊家)的權勢了,暗暗一喜。

李亨如今的局勢很艱難,內有楊國忠這個權臣加壓,外有安祿山這種藩鎮威脅,還有個別實力雄厚的皇子瞄準太子之位,可謂是內憂外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但皇帝打壓楊家一脈,對於東宮來說,卻是難得的機遇。

張瑄明白,李隆基絕非是真的要將楊國忠徹底打壓下去,而一定是感覺楊家的勢力太大,蓋過了皇族形成了潛在隱患,欲要稍稍壓制一下。而壓制楊國忠又要不能引起楊國忠的“騷亂”,這就需要一個第三方勢力來介入制衡——毫無疑問,東宮如今是李隆基最佳的選擇。

或者說,當李隆基產生了這個念頭之後,東宮的李亨在張瑄的主導推動下逐步走進了李隆基的視線——於是便有了今天的點撥和試探。

以張瑄對李隆基心性的瞭解,如果李隆基沒有這種心思,絕對不會在這種時候召見李亨並開口說起此事。

“朕恕你無罪,但講無妨。”李隆基擺了擺手。

張瑄故作遲疑,卻上前一步朗聲道,“皇上,臣贊同太子殿下的話。楊相兼職太多,力有未逮,不如另選他人爲楊相分憂,更加有利於安定邊防。”

張瑄擡頭間,見皇帝似笑非笑的樣子,不由咬了咬牙,躬身拜了下去,同時大聲奏道,“皇上,臣以爲,太子殿下通曉政務又仁孝端方……可遙領劍南道節度使一職!”

張瑄這話一出口,李隆基還沒有太大的反應,反倒是李亨大爲震驚,旋即惶恐地起身連連表白,“這萬萬使不得。兒臣一向安居東宮,不通軍務,如何能兼領藩鎮節度使要職?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張瑄此舉純屬臨時興起,事前沒有跟李亨通氣,自然是把李亨嚇了一跳。以李隆基往昔對他的排斥和猜疑,他竟敢主動求取藩鎮軍職,這簡直就是“心懷叵測圖謀不軌”了。

李隆基默然不語,嘴角浮起了一絲古怪的微笑。

張瑄回頭來望著李亨,輕輕而毅然道,“榮王殿下能兼任遙領隴右節度使,太子殿下品性才能絲毫不輸於榮王殿下,遙領劍南道節度使又有何不可?”

李亨目光閃爍了一下,他從張瑄眸子裡讀到了一種隱隱的暗示,他便慢慢垂首下去,再也不開口推拒,心頭也是隱隱覺得興奮——機會終歸還是來了。

多年的隱忍不發,今朝終有一個出頭的機會。李亨心神微微有些激盪,但瞬間又平穩了下來。他當然有怯懦的一面,只是這怯懦在有的時候又未嘗不是一種理智和沉穩。

……

……

“好了,容朕再想想。”李隆基擺了擺手,有些疲倦地道,“爾等退下吧。”

李隆基雖然沒有應允,但既然沒有一口否決,說明就還有機會。

張瑄回頭暗暗向李亨使了一個眼色,李亨心領神會地拜了下去,“父皇,兒臣告退。兒臣聽聞貴妃娘娘有恙,意欲去探望……還請父皇允準。”

李隆基一怔,旋即笑道,“去吧。玉環這些日子抱病在身……汝有這個孝心,朕心安逸。”

第43章 榮歸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10章 母老虎第58章 暗流涌動第358章 勸反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0章 針鋒相對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31章 聖旨到!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205章 兵車行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109章 鴻門宴(2)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90章 殺!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45章 建新軍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49章 撼天雷第30章 針鋒相對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457章 難題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
第43章 榮歸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310章 母老虎第58章 暗流涌動第358章 勸反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345章 老皇帝進殿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0章 針鋒相對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423章 冊封后妃?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31章 聖旨到!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第205章 兵車行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109章 鴻門宴(2)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390章 殺!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81章 走馬上任第245章 建新軍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55章 滅突騎施之策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49章 撼天雷第30章 針鋒相對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153章 痛斥高力士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457章 難題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理塘县| 合山市| 慈利县| 鹤庆县| 新晃| 民县| 安仁县| 勐海县| 开原市| 桓台县| 巴南区| 靖边县| 华坪县| 房山区| 伊金霍洛旗| 昌江| 沿河| 儋州市| 渝中区| 光山县| 什邡市| 响水县| 旅游| 紫阳县| 瑞丽市| 肥城市| 白城市| 永顺县| 安达市| 民和| 灵川县| 张家港市| 长乐市| 北票市| 通江县| 朝阳区| 平度市| 岑巩县| 通许县|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