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2章 落入虎口

五月下旬,溧水被攻佔的消息傳回了金陵,整個(南)唐朝廷一片愁雲慘淡,樞密院的大臣在光政殿內急得踱步著,眼下他們聽了前方的軍報之後也是束手無策。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

這段日子乃是樞密院過得最不好的日子了,(南)唐朝廷中已經有許多官員因爲仗義直言而被李從慶貶黜、賜死的不在少數,如今戰敗的軍報一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何況,溧水對於江寧府金陵城的重要性甚爲重要,而宋軍相繼切斷了京城與秦淮河上游幾個軍鎮的樞紐,也讓江寧府失去了東南的屏障。

這些官員的心中隱隱約約生出一股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慨,眼下他們也覺得是時候作出一個決定了,眼下江寧府金陵城雖說是一座堅城,可是宋軍的實力不弱,如今唐國疆域控弦之地所存十之一二了,再這麼下去,(南)唐這座大船恐怕將要傾覆了。

大廈將傾,螻蟻何存?

一些心思靈敏、政治覺悟高的官員便暗暗打算投敵獻城了,身家性命乃是大事,升遷貶謫更是大事,而一些官員也有耳聞,聽到了一絲風聲,宋皇趙匡胤乃是一個仁德之君,那些被攻佔的城池下,百姓們依舊生活地其樂融融、有滋有味的,是以,他們的心思靈泛了……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樞密院樞密使以及軍驛宋士達已經將戰報送到了昭慶殿內。

如今李從慶又聽聞這樣的消息,怒得背過氣去,胸口積鬱了許久的怒氣便撒潑出來,一口黑血也從喉嚨內吐了出來,李從慶已經昏迷不醒。

樞密使看到李從慶吐血了,便出去去喚內侍了,內侍如無頭蒼蠅一般,立馬去喚御醫進殿,此刻他們都已經走遠了。

一旁的宋士達站在門口,眼下四周無人,他思量再三,立即趁此機會悄悄地躲在了昭慶殿內的一座屏風後面,他可不希望因爲李從慶的病而被怪罪,眼下他要蟄伏此地,偷聽一些有利的消息。

御醫劉得仁在內侍的傳召下,便立即火速入宮探病,他一入昭慶殿內,便獨自入了李從慶的龍榻旁。

此刻,李從慶的臉色一片慘白,沒有一絲血色,兩隻眼睛也如死魚眼睛一般凸起,一旁的李延年如同一尊雕塑一般凝視著躺在龍榻上的李從慶。

李從慶忽然間醒了過來,劉得仁差一點給嚇得坐倒在地上。

劉得仁驚愕道:“陛下,你醒了?”

李從慶轉過頭,只見御醫劉得仁與心愛的指揮使李延年在龍榻旁,他欲要開口說話,可是他忽然間發現自己口不能言,而且他想要活動一下手指,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受自己控制了,顫抖的手指尖本想對準御醫劉得仁的,可是卻指著一旁的空氣。

“陛下,你怎麼了?”李延年哽咽道,繼而他問御醫劉得仁,“劉御醫,陛下這是怎麼了?”

劉得仁通過剛纔診斷的結果來看,他知道李從慶的脈象虛浮,便知道他的身子是不太會好的,道:“陛下這是急火攻心,加上最近龍體虛弱,風邪入體,導致口不能言、手不能動,這就是……不過這段日子,陛下還得按照翰林醫官院開的方子,按時吃藥,估計過段日子就會好的。”

劉得仁說完,噓了一口氣,他心裡知道李從慶的病不太會好了,不過因爲在李從慶的面前,他倒是不能以實情相告,否則李從慶一怒之下,將自己杖責而斃,那自己死得也太冤枉了。

李延年一聽,臉上的陰翳已經散去,他沒有察覺出劉得仁的敷衍之詞,立即道:“陛下的龍體要緊,劉御醫還是儘快開方子。”

“是。”快六月了,劉得仁感覺自己的背後一陣溼冷,隨即他以普通調理的方子,給李從慶開了補腎的藥將就去翰林醫官院配藥去了。

龍榻上的李從慶無法言語,過後一聽便也作罷,眼下他覺得自己如同因爲一場疾病,口不能言,牀不能下,讓他如同一具殭屍一樣動彈不得,如今江寧府四周,也只剩下了周圍幾個軍鎮可守,宋、(南)漢、吳越國三國軍隊便能佔據有利河道,便能一鼓作氣,直接沿著秦淮河而下。

他心急如焚之下已經病倒,他不知道那些朝廷的大臣是否可靠,只是眼下他說不出話,此刻他將目光看向了李延年,李延年早年作爲李府侍衛,從小就一直侍候在自己身旁,此人也與自己心意相通,也有身體上的肌膚之親,是以眼下只有讓自己的親信護衛出面幫自己試探一下朝廷的這些臣子,他可不希望到時候出現臣子背叛君王,投敵獻國之事。

李延年此刻也注意到了龍榻上李從慶的目光看向自己,顯得十分熾熱與殷切,他明白李從慶的意思,他這是有重要事情要與自己說。

李延年已經支開了一旁的內侍,整個昭慶殿內,只剩下李從慶與自己了。

“陛下,你這是要延年做甚麼?”李延年的一雙手已經握住了被子裡面李從慶的手,李從慶也感覺李延年甚是激動,他心裡頭是一陣暖意,眼眶內也流下了一顆淚水。

“陛下,若是,你則需點頭,若非,則搖頭。”李延年嗚咽道。

李從慶沒有說話,李延年便一直開口試著問李從慶許多事情,問了一些問題後,李從慶一直搖頭,這讓李延年有些抓狂……直到他問起李從慶是否擔心手底下的臣子的時候,李從慶才猛烈地點點頭,然後神情深邃地看著面前的李延年。

李延年有些不好意思,他俊俏的臉龐上已經嫣紅一片,宛如一個風塵絕佳的女子一般,他緊緊地握住李從慶的手,一旁的李從慶則是無奈地閉上了眼睛,將頭轉向龍榻的裡面,他隱約有些覺得身體上的虛弱,與心理上的空虛寂寞,只是當下身子未好,他只能將這個念頭暫時拋下。

李從慶將自己的目光往一處地方撇去,他已經端詳此處很久了,李延年注視到李從慶的目光有些凝重,他便順著李從慶的方向看去。

在目光的盡頭,有一個小木架子,這裡應該就是存放重要物事的地方了,李延年想到。

李延年已經靠近了小木架子,他輕輕地拉開架子,隨即便見到裡面躺著一方方方正正的盒子,貌似跟存放皇帝玉璽的盒子差不多一樣方,只是這是一個硃紅色油漆漆成的盒子,卻比裝玉璽的盒子小一倍有餘。

李延年雙手捧出盒子,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此刻他已經拿到了李從慶的面前,“陛下,是此物麼?”

李從慶重重地點點頭,然後用目光示意著。

李延年明白李從慶的意思,當下他已經打開了盒子的蓋子。

盒子已經被打開,裡面赫然是一塊青銅銅牌,上面刻著一個“兵”字。

這是虎符?李延年心中暗暗想到。

李從慶並不能說話,但是他卻猛然間發出了動靜,伸出的一隻右手劇烈地擺動著,碰著李延年的袖口。

“陛下這是要末將現在就去麼?”

李從慶點點頭。

李延年拉著李從慶的手,隨即告辭轉身便出了昭慶殿外,偌大的殿內只剩下李從慶一人閉著雙目在隨意思考。

李延年出了宮,一時間也沒有找到一個思緒,他就如同一直亂撞的蒼蠅一般,不明方向,眼下他端倪了一下手上握著的銅牌,此銅牌也就是一枚虎符,李延年深知此物的厲害,當下他也不知此物能夠發揮多大的效應。

李延年已經走了,他並不知道在屏風後面還躲著一個宋士達,宋士達見殿內一片安靜,便立即火速出了昭慶殿,然後往宮外走去。

……

如今已經入了六月,天氣越發地炎熱,原本在這個季節,本應該是梅雨季節,可是今年在江淮一帶卻滴雨未下,燥熱的天氣也讓來南方打仗的宋軍士兵有些吃不消,而且因爲暑熱宋軍中的士兵也出現了腹瀉、嘔吐等情況。

無庸子也是看在眼中,這幾日他觀察下來,有一部分宋軍將士喝了生的水後便出現的癥狀,他便讓人將運來的水用大鍋煮開,然後又抓了些治療此類癥狀藥材給士兵們服用,這才緩解了士兵出現的癥狀。

最近打仗也死了不少的人,加上天氣炎熱,不到半日屍體就會發臭生水,無庸子便按照趙德昭送來的密信中的方法,命士兵們將陣亡屍體全部搬到一處地方,命人將陣亡士兵的名字全部記錄在冊,隨即架起柴禾,將屍體焚燒。

……熱浪滾滾騰起,焦愁味道也一直密佈空中,無庸子師徒三人看得有些心驚肉跳,這樣的場景起初看時,便覺得胸口一陣乾嘔,接著看久了,所有人也就站在一旁默哀,心中暗暗僥倖死的不是自己。

上游的楊信水軍、李漢瓊、丁德裕以及錢俶的軍隊已經沿著秦淮河順流而下,這段日子便一直在清繳秦淮河附近幾個軍鎮的兵力,在摧古拉朽、勢如破竹之下,這些軍鎮的節度使、都虞候以及其他水軍已經相繼投靠了聯軍,除了僅少部分不投降的唐軍流竄進入了茅山外。

當地的百姓雖然哀嘆改朝換代的時候是多麼的無奈,可是宋皇的那些對待百姓、士子等人的政策,因爲廢除了一些苛捐雜稅、沉重徭役等,這樣子更加大受他們的愛戴,在這個亂世年代,誰不想過上安穩的日子呢。

聯軍已至秦淮河中下游一段的河面上,遠處開闊的視野也進入他們的眼中,這裡也甚是開闊,河水也甚是平緩,沒有一絲衝突,而他們知道下游乃是唐國的膏腴、富裕之地。

指揮使李漢瓊已經端起了手上的千里鏡,觀察遠處的一舉一動,據斥候軍報所得:曹彬、潘美的軍隊已經離江寧府不足十五里了,如今便是等他們一起圍困城池,逼李從慶投降,只是李漢瓊他們並不知道,一條通往城內的密道早已開通,只要魏王趙德昭一聲令下,就可裡應外合。

丁德裕的性子也有急躁,他已經等著一日等得迫不及待了,眼下聯軍的目標便是攻克江寧府,早日廢帝,迎回李煜,結束江南的戰亂,不過對於迎回李煜一事,丁德裕的心中早就知道官家骨子裡賣的甚麼藥丸了,不過也就那些吳越國以及(南)漢的軍隊還真的異想天開。

船隻已經在岸邊停靠下來,今日他們打算在此地休整一日,待西線以及北線的宋軍動作再說。

……

而在城內清音閣中,趙德昭則一直讓人觀察大宋軍隊的動向,他打算選擇一個必要的時機,然後開城投降。

趙德昭正思量間,門外正在敲門。趙德昭拉開門,隨即辰源、楊光以及宋士達等人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只是他們卻抓了一人而來。

只見此人的雙手被縛在背後,身材大概有個八尺的樣子,身上穿著一件暗灰色半舊的圓領袍服,頭上因爲與辰源等人搏鬥,髮絲有些凌亂。趙德昭擡起頭,仔細端詳此人,發現這人長得跟一個弱女子一般,面色有些白淨,很容易被人看做一個小娘子,也很容易勾起某些男人的惻隱之心,只是他並不是一個好男色之人……觀察地久了,趙德昭卻忽然間發現此人有些面熟,似乎自己在哪裡見過,不過眼下此人的嘴巴已經被辰源等人用布條堵上了,他也只能啊啊地叫著。

“鬆口罷。”趙德昭對辰源道,“對了他是誰?”

辰源當下即道:“此人是李從慶身邊的一個侍衛,名喚李延年,方纔聽士達的描述說是此人在李從慶病後,便急急地出了宮,十有八九李從慶要對那些官吏下手了。”

“哦?下手?”趙德昭從辰源口中已經知道此人是誰,這不就是在鐘山那一晚,趙德昭就是將此人放在了李從慶的榻上,然後……趙德昭神情有些尷尬,他乾咳了一聲,並沒有說話。

那人已經被鬆了口,只見他怒道:“你們是誰,爲何要抓我?”

衆人斥道:“你這廝好不知曉,站在你面前的便是大宋魏王千歲!”

“魏王趙德昭?”李延年驚呆的下巴上方足以可以塞進一個雞子,隨即他快速恢復了神色,只是倉促間他還是有些狐疑,於是乎反問道:“你怎會在此處,不是失蹤了麼?”

趙德昭又繼續幹咳了一聲,道:“本王有腳有眼,怎會隨意走散,這個也不知是何人散佈的謠言,這天底下造謠生事的還真是多。”

李延年知道了對方是魏王趙德昭的身份,此刻他又問道:“那你們爲何抓我,有何企圖?”

楊光一聽李延年如此說道,他立即奔上去按住李延年的後背,道:“你這廝,休要重傷我家千歲,我擒你來自然是爲了要事。”

接著宋士達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知趙德昭,趙德昭抿著嘴巴一笑。

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42章 開拓流求、拓池種稻第14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下)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182章 意外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69章 妾本佳人,奈何殺人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43章 韓德讓第27章 出生入死的兄弟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58章 謀劃荊湖第54章 點檢之讖、病重歸京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173章 潤州水戰(一)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55章 事前安排、郭榮駕崩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6章 周漢之晉陽之役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138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七)第2章 是敵是友?第24章 一方缺角的玉璽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第88章 任務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15章 上元節遊逛東京第2章 是敵是友?第57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上)第62章 晉陽之戰(三)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23章 金坡關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101章 刺殺第47章 箭在弦上,誰發?第185章 綁架第6章 周漢之晉陽之役第19章 人有遠慮、亦有近憂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0章 多角第213章 及時雨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48章 蕭燕燕回國、耶律賢中毒第21章 商談酒樓尋地皮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53章 指點迷津、北取三關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184章 都在準備著第85章 探病第48章 箭在弦上第147章 何必執著只求放下第81章 安排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32章 一張弩第8章 出乎意料的身世第55章 事前安排、郭榮駕崩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58章 分進合擊第49章 無聲無息第173章 潤州水戰(一)第22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3)第183章 再攻句容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45章 遼國內伏筆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28章 替天行道除四害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187章 鐘山之戰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32章 一張弩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45章 雪夜拜師第126章 殺戮第224章 歸降第172章 起兵
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38章 視察別墅、占城來使第84章 藩邸與冠禮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31章 這是我們的時代第4章 巴公原形勢危急第42章 開拓流求、拓池種稻第14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下)第148章 誰是白子第131章 這樣你總該信了吧第182章 意外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69章 妾本佳人,奈何殺人第36章 二王除晉王掌軍第43章 韓德讓第27章 出生入死的兄弟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29章 萬鬆隨大軍出征第58章 謀劃荊湖第54章 點檢之讖、病重歸京第13章 訓練武士、特種部隊(中)第18章 完璧歸趙、飛雀歸順第199章 你們就是國家第136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五)第173章 潤州水戰(一)第28章 春聯引起的轟動第55章 事前安排、郭榮駕崩第142章 引蛇出洞第6章 周漢之晉陽之役第32章 黃牛堡下蜀換帥第138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七)第2章 是敵是友?第24章 一方缺角的玉璽第10章 一不小心崴了腳第88章 任務第160章 這就是真相第28章 幾件禮物、路遇魏丕第4章 大周國宴封羣臣第8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8)第4章 假道伐虢、襲佔荊南(4)第65章 金明池賽龍舟第15章 上元節遊逛東京第2章 是敵是友?第57章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上)第62章 晉陽之戰(三)第18章 城南小樹林會面第29章 蔡河踏青遇熟人第23章 金坡關第4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1)第101章 刺殺第47章 箭在弦上,誰發?第185章 綁架第6章 周漢之晉陽之役第19章 人有遠慮、亦有近憂第20章 皇帝憤怒、背後黑手第30章 多角第213章 及時雨第127章 棲霞山刺殺事件第167章 乞丐的往事第48章 蕭燕燕回國、耶律賢中毒第21章 商談酒樓尋地皮第134章 金陵城暗涌風動(三)第53章 指點迷津、北取三關第175章 潤州水戰(三)第191章 采石之役第184章 都在準備著第85章 探病第48章 箭在弦上第147章 何必執著只求放下第81章 安排第53章 郴州之捷、戰前準備第32章 一張弩第8章 出乎意料的身世第55章 事前安排、郭榮駕崩第16章 道士下山、子云亭見第58章 分進合擊第49章 無聲無息第173章 潤州水戰(一)第22章 不爲人知的地方(3)第183章 再攻句容第64章 建上海港、衡州來客第151章 主動出擊第45章 遼國內伏筆第14章 上京喋血夜第192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33章 文州刺殺、全氏歸順第66章 行逢託孤、文表叛亂第28章 替天行道除四害第39章 半島局勢、長遠利益(上)第187章 鐘山之戰第42章 醫治祖父、唐國求和第50章 聯漢攻宋、蠟丸密信第32章 一張弩五代宋初汴梁皇宮格局摘抄第1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145章 雪夜拜師第126章 殺戮第224章 歸降第172章 起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石家庄市| 巩留县| 克山县| 廉江市| 固安县| 永吉县| 马公市| 河间市| 桑日县| 西吉县| 万源市| 咸阳市| 丘北县| 黄大仙区| 平泉县| 西乡县| 皮山县| 岳西县| 咸宁市| 临朐县| 湖南省| 于田县| 中江县| 延川县| 宜城市| 内丘县| 陆丰市| 白城市| 东辽县| 靖边县| 信丰县| 定安县| 岑溪市| 全南县| 襄垣县| 兴山县| 五原县| 迭部县| 辽宁省|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