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朝堂,宋仁宗聽聞狄青很快打贏了儂智高,心中大喜,拍案而起道:“好,傳朕令,犒賞三軍。”
此時一人捋了捋鬍子,看著極其斯文,是有大智慧的人。此人正是範文公,范仲淹聽了微微一笑,出列道:“皇上,狄將軍立了大功,理應(yīng)另當封賞。”
宋仁宗猶豫了一會,此時一個文弱氣息的書生出來說道:“狄將軍雖有戰(zhàn)功,但是還未平亂,待得成功歸來再行封賞也不遲。”
此人正是當代文豪歐陽修,范仲淹看了歐陽修一眼,有些不快的說道:“大人這樣說,不是涼了前方戰(zhàn)士的心嗎?”
歐陽修看著范仲淹,道:“文公此言差矣,前方將士爲國浴血奮戰(zhàn),理應(yīng)當賞。皇上也說犒賞三軍,只是現(xiàn)在勝負未定,就先爲狄青討個功名,實在是不妥。”
范仲淹聽了還想在說什麼,就聽見宋仁宗道:“好了好了,也都別在爭論了。待得他們凱旋歸來,朕自當另行封賞。”
歐陽修拱了拱手,低下頭道是。范仲淹有些不快的看著歐陽修,不由得白了他一眼,冷哼了一聲,卻也無可奈何。
宋軍軍營,狄青打了勝仗和楊文廣匯師一處,楊文廣卻接到聖旨被召奉回京。楊文廣將楊排風(fēng)留下交給狄青,自己奉命入宮。
宋仁宗說明了將楊文廣召回來的意圖:“文廣,你楊家世代忠烈,且都與皇室有婚約。今日朕念你戰(zhàn)功赫赫,想要召你回京,賜予你皇室宗女爲妻,你以爲如何?”
穆桂英看著楊文廣,楊文廣眨眨眼睛,道:“聽憑聖上做主。”
宋仁宗挑挑眉頭,讚賞的點點頭道:“好,朕就將宗室女趙百花封爲百花公主,下嫁於你楊家。”
楊文廣道是,跪地謝了恩。宋仁宗揮揮手,讓他和穆桂英退了出去。
穆桂英看著楊文廣道:“娘以爲,你是斷然不會答應(yīng)這麼婚事的。”
楊文廣眨眨眼睛,說道:“娘,我知道楊家的子嗣淡薄,天波府裡就我一個楊家的男丁。違背聖旨,是要連坐的。”
穆桂英拍拍楊文廣的手,點點頭道:“是啊,當年你爹也該娶個公主的。”
楊文廣微微一笑,摟著穆桂英道:“娘,你不必爲兒子擔(dān)憂。公主也挺好的,奶奶不也是位公主,嫁入楊家也是恪守婦道。”
穆桂英點點頭,聽到楊宗保這麼說,倒是放心不少。宋仁宗本想讓楊文廣回京立即成婚,卻傳來消息稱交趾國國王叛亂,朝廷封楊文廣爲平南大元帥,統(tǒng)領(lǐng)二十萬大軍,前往征討。他們過江蘇,穿浙江,入福建,一天來到永春地界,但見層巒迭蟑,林木茂密。
突然一陣鑼響,衝出一夥強人。爲首的姓鮑名大登,年約五十開外,生得虎背熊腰,滿臉絡(luò)腮鬍子,騎著一匹高頭駿馬,掄著兩把開山大斧,威風(fēng)凜凜,殺氣騰騰。
他身邊立著的彪形大漢,是他的兒子,名叫鮑世卿,舉著樸刀,十分威武。他們欺楊文廣年輕,又生得臉自皮嫩,象個大姑娘似的,認爲一定沒有什麼本領(lǐng),便一齊包抄過來。
楊文廣一時性起,揮舞金槍,左衝右突,殺得衆(zhòng)嘍羅呼爹喊娘,抱頭鼠竄。那鮑世卿不知進退,肩上早已吃了一槍,險些墜下馬來。鮑大登見勢頭不妙,急招呼敗兵殘卒,沿山凹落荒而逃。楊文廣也不追趕,指揮大隊人馬,繼續(xù)前進。
鮑大登跑過幾座坡嶺,驚魂猶然未定,忽聞半空裡傳來黃鶯般清脆的聲音:“父王別慌,小女來啦。”
鮑大登擡頭一望,見是親生女兒鮑飛雲(yún)帶著女兵前來解救,頓時喜出望外,叮嚀道:“女兒小心爲要。”
這鮑飛雲(yún)年剛十六歲,長得窈窕秀麗,天姿國色,自幼拜過名師,練得一身好武藝,十八般武器,件件精通。慣使雙劍,天下無敵,兼且練就一手飛石,百發(fā)百中,要打你的眼睛,絕不會打到你的鼻子上,十分厲害。
她昕了父親的話,嬌嗔道:“爹親何故出此言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難道他是三頭六臂不成?”
“那小子確實有些手段,我和你哥哥都不是他的對手,你千萬不可輕敵!”
鮑飛雲(yún)微微一笑,別了父親,抄小路來到平坦的大道上,擺開陣勢。
楊文廣那邊,早有探馬飛報:“前面一夥女賊,攔住去路。”
楊文廣聞訊,迅疾跑馬上前,但一看見鮑飛雲(yún),竟愣了神哪,心裡嘀咕道;“古人言,百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實在千真萬確。看這荒山野嶺,竟有這樣的絕代佳人,可惜當了草寇。”
鮑飛雲(yún)一看見楊文廣,也覺得臉燒耳熱,胸口象揣著一隻小鹿,蹦蹦亂跳。他倆就這樣四隻眼睛,成了兩條直線,久久地一動也不動,惹得那羣女兵都掩著嘴巴,竊竊私語。
鮑飛雲(yún)聽到後面吃吃笑聲,回頭罵了聲:“死婢。”然後勒馬進了兩步:“請問來將尊姓大名?”
楊文廣定了定神,答道:“我是平南大元帥楊文廣。你是何人,膽敢攔我去路?”
“晤,你就是楊文廣?沒聽說過,我是雪山寨大王的長女鮑飛雲(yún)。我們這裡的規(guī)矩,凡官商人等從此路過,都得留下買路錢,你懂嗎?”鮑飛雲(yún)極爲不屑的說道。
“這山是大宋的山,路是大宋的路,我是朝廷的將領(lǐng),要過路還得什麼買路錢呀?”楊文廣此時已經(jīng)有些氣急。
鮑飛雲(yún)看著楊文廣,接著諷刺道“哎喲喲,看你多兇呀!虧你是楊府子弟,難道不懂得‘強龍鬥不過地頭蛇’的道理?你既然要借路過,就該有禮貌,陪笑臉,說好話,何以恃強逞能呢?須知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呀。”
楊文廣年少,血氣方剮,聽了這些不軟不硬的話,憋了一肚子火,於是大喊一聲;“少說廢話,看槍。”便刺了過來。
飛雲(yún)急架相迎。兩人一招一架,一來一往,打了整整三百個回合,殺得塵土飛揚,日月無光。飛雲(yún)眼看不能取勝,跳出固外,在袋子裡抓出一粒石子,手一揚,石子就象流星似的朝文廣的心口飛來。
文廣眼精手快,用槍頭一撥,“劈”的一聲,石子飛得無影無蹤。說時遲,那時快,又有一粒石子飛近,文廣伸手一接,抓在手中,哈哈大笑道;“你有多少石子,儘管來吧。”
鮑飛雲(yún)見文廣如此英雄,不敢再戰(zhàn),還在馬上拱手道:“元帥請了,天色不早,各自鳴金收軍吧 !”
“原來你認輸了!”楊文廣坐在馬上,得意洋洋。飛雲(yún)心高氣傲,怎肯認輸?她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待我喝一口水,再來與你較量 !”
“等你吃一頓飯再來也行,我是連一口水也不用喝的。”楊文廣此話原無意說的,不料給飛雲(yún)一個啓示。
她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於是撥轉(zhuǎn)馬頭:“好哇,今天就與你見個高低。”
兩人戰(zhàn)了數(shù)合,飛雲(yún)佯裝戰(zhàn)敗,望東南方向跑去。楊文廣不知是計,緊追不放。到了一個峽谷邊,鮑飛雲(yún)兩腿往馬肚上一夾,騰空飛了過去;楊文廣狠抽一鞭,亦輕輕一躍而過,並留下馬蹄跡,“馬跳”就由此而得名。
鮑飛雲(yún)見楊文廣如此了得,只顧得逃命,楊文廣此時哪裡顧得其他,只想捉了鮑飛雲(yún),早些瞭解此事。
鮑飛雲(yún)眼見要被楊文廣追上,飛身跳下馬,楊文廣眼明手快,在鮑飛雲(yún)飛身跳馬的那刻將她抓了過來,鮑飛雲(yún)被困在楊文廣的懷裡。鮑飛雲(yún)掙扎幾下,卻脫不開楊文廣的桎梏。
鮑飛雲(yún)氣急敗壞的說道:“楊文廣,你是讀書人,卻不懂男女授受不親的道理嗎?”
楊文廣擡眸看上鮑飛雲(yún),此時鮑飛雲(yún)雙臉泛起紅霞,模樣極爲可愛,楊文廣竟然有些情不自禁的吻了她。鮑飛雲(yún)大怒,甩手就是一巴掌狠狠的打在了楊文廣的臉上。
楊文廣意識到自己失禮,撇撇嘴道:“你這樣兇狠的性子,哪個還敢娶你爲妻?”
鮑飛雲(yún)將頭瞥向一側(cè),只道:“反正落入你們的手裡,姑娘也沒打算活命。”
楊文廣微微一笑,到了安全的地方將鮑飛雲(yún)放了下來,鮑飛雲(yún)錯愕的看著楊文廣,楊文廣說道:“你走吧,不爲難你。”
隨後駕馬離去,但是楊文廣的模樣卻深深的刻在了鮑飛雲(yún)的心裡,鮑飛雲(yún)回了家,鮑大登聽聞鮑飛雲(yún)被抓,此時正在商議如何救人,就看見鮑飛雲(yún)一路小跑回來。
鮑大登見女兒安然無恙,問道:“飛雲(yún)啊,聽說楊文廣抓了你,可有爲難你?”
鮑飛雲(yún)搖搖頭,說道:“父皇,楊元帥是個好人。”
鮑大登點點頭,心裡覺得奇怪,就見鮑飛雲(yún)此刻竟然有些忸怩起來,只聽她道:“父皇,女兒想要嫁給楊文廣爲妻。”
鮑大登心裡一個咯噔,說道:“他楊文廣是宋軍元帥,如何肯娶你這個叛軍之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