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出爾反爾

蕭雲貴知道楊秀清所說的這一仗指的便是奇襲長沙,他當然知道不能說自己來自後世,提前知道一些歷史。索性順水推舟,將此戰定策都歸功於手下諸將,通過童強勝利用當地天地會的關係網收集情報,奇襲石馬鋪、金盆嶺,又用李以文的獻策,讓兵馬扮成清軍攻下城門,接下來才能攻克長沙。

聽完蕭雲貴的講述後,楊秀清眉頭舒緩了些,靠著軟椅說道:“你肯聽從屬下獻計,的確大有長進,爲兄放心不少。”跟著從矮幾的書案之中,翻出一卷黃綢遞過去,“這是封賞這次有功之臣的詔書,天王已經首肯,等到了長沙,爲兄會親自召見諸將宣旨,你回頭安排一下吧。”

蕭雲貴接過黃綢打開看了,果然和自己上奏請封的差不多,跟隨自己出戰的兵將差不多都是官升三級,天地會的一衆頭目也都有封賞,蕭雲貴到不擔心一下子會多出很多當官的來,因爲現下他招募的新兵很多,兩司馬乾著卒長活計的老兄弟很多,只是缺少天王、東王的正式封賞罷了,有了這個詔旨,手下兵將統帶起兵馬來就更加名正言順了。

當下蕭雲貴起身拜謝,楊秀清厭煩的擺擺手道:“和你說過很多次了,只有我倆的時候,不必那麼客套。”跟著又翻出一封書信遞過去,緩緩說道:“這封信上說了你入長沙之後的所作所爲,你自己看看吧。”

蕭雲貴心頭一震,肚子裡大罵起來,雖然他知道在自己的手下之內一定有不少天王和東王的探子,之前也想過清理掉這些人,但只是時機未到,所以一直隱忍。此刻真的被楊秀清的話證實,雖有這個心理準備,但他還是忍不住心中又驚又怒。

信上沒有署名,字跡潦草,蕭雲貴所識繁體字又有限,半猜半讀的看完信後,明白過來,信上所寫的都是自己進城之後所做的事,比如善待百姓,禁止搶掠,還有讓清軍俘虜做苦工,讓富商大戶納捐,照舊收錢糧,結交湘中名士左宗棠等人,關押清妖巡撫並未處斬等等事。信上所說之事都是他做過的,甚至還有他和曾水源同領軍棍的事,總之是好的也有,壞的也有,只是將事情說了個明明白白,沒有夾雜任何的評價,也算是中肯。

蕭雲貴看完信後,只覺得脊背涼嗖嗖的,好在信上沒有他和林鳳祥、李開芳密議之事,看來這個探子還不知道那麼多,也不是林鳳祥和李開芳兩人。

楊秀清舉起茶盞喝了口茶道:“長沙如此富庶,你進城後竟然不抄沒大戶富商,還照清妖舊例收稅納糧,就連旗人你都沒殺一個,這件事上天王很惱火,你究竟是如何想的?”

聽了這話,蕭雲貴心頭一鬆,楊秀清先給自己看信,然後又問自己所想,看得出楊秀清還是把他當自己人看待,當下答道:“小弟是想著咱們天國第一次取下清妖省城,如此重要之地,該如何施政,如何安民,如何充盈聖庫,小弟不敢擅專,胡亂行事,怕亂了兄長的大事。所以便一切照舊,等到二兄和兄長到來之後,自會有決斷。而且攻下長沙之後,四周有不少清妖窺視,意圖反攻,小弟接連出隊據戰,兵力也有限,也顧不得城裡那麼許多事。”

楊秀清總算有些滿意的微微頷首道:“嗯,你這麼做很好,長沙府的確要緊,取下長沙之後,求一個穩字,乃是上策。天王那邊我自會去替你分說,你就不必擔心了。”

蕭雲貴謝了一聲,也不知道楊秀清到底會如何去分說,心中還是有些惴惴不安。

楊秀清又道:“那左宗棠是什麼人?他有什麼本事?能得你如此禮遇?”

蕭雲貴答道:“此人乃是湘中名士,學問很大,又熟悉湘中情勢,所以小弟想接納爲己用,有他的指點想必能讓我天國在湘湖創出一片天地來。”

楊秀清皺眉道:“這些讀書人不是很看不起我們的教義麼?”

蕭雲貴嗯了一聲答道:“起初是這樣的,但連日來他目睹清妖爲害鄉間,而我天國兵將善待百姓,纔有改觀,他也是屢試不第,對清妖也有憤恨,所以纔會想著投效天國,闖一番事業。”

楊秀清哦了一聲道:“你覺著合適就用好了,你手下識文斷字的人也少,就先讓他在你手下做個薄書吧,好歹能幫襯你一二。只是這種人你一定要釘牢了,若是他有什麼貳心,提早解決,讀書人骨頭軟,最怕他們兩面三刀。”

蕭雲貴應了一聲道:“兄長提點的是,小弟省得。”

“那些旗人又是怎麼回事?那些大戶富商殺起來會動搖城內根本,你暫時不動他們,我明白這個道理。可那些旗人呢?你也一個沒殺,是怎麼回事?”楊秀清似乎對旗人之事有些不滿,語氣有些重了起來。

蕭雲貴略略欠身道:“此事小弟是這般想的,從前滿人入關之後,殺了不少敢於反抗的漢人義士,一直奴役我漢人,如今我們起兵驅逐胡奴,何不反過來,也一般殺了那些敢於反抗的旗人,對於那些恭順奴媚的旗人,我們可以將他們編入苦役,一樣的役使他們,一刀全都殺了,豈不是便宜了他們?”

楊秀清長出了口氣道:“原來你是這般想的,只可惜天王那邊定然不會準許,而且將旗人編成苦役,還需要耗費兵力監押,浪費糧食供養,以我天國現下人物之力也做不到,回頭還是盡數剿除乾淨好了。”

蕭雲貴心中一緊,楊秀清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便判處城內上萬旗人的生死,似乎在他看來,這些都是無關緊要之事。但城中這些旗人和漢人雜居已久,很多人都是打斷皮肉連著筋,一下子都殺了,也不知道會讓多少人心寒。想到這裡,蕭雲貴忍不住道:“兄長,這……”

話還沒出口,楊秀清擺手打斷道:“此事不必再多說,你沒殺一個旗人,天王已經很是惱怒了,現下天王來了,你不能還做好人,咱們是殺官造反、驅逐胡奴,就該做足了,一個不留的全殺了,你不敢殺麼?”

蕭雲貴搖搖頭,手心裡全是冷汗,只得編了個話道:“小弟軍中有很多湘人,都是當地的子弟,那些旗人久居長沙,都是鄉里鄉親的,只怕新軍們下不了手。”

楊秀清哼了一聲道:“那正好,就讓這些新軍去動手,一來練練膽色,二來也好斷了他們回頭的念想!”

蕭雲貴身子微微顫抖,這樣做會大失人心,但在楊秀清凌厲的目光逼視下,他只得躬身領命。

楊秀清見他服軟,輕嘆一聲道:“你也不必太過擔心,能投效我太平的人多是窮苦之人,和旗人大戶多有仇怨,不會動搖軍心的,這事必須由你去做,否則天王那邊可交代不過去。”

楊秀清老是拿天王來壓自己,蕭雲貴一時間也弄不明白,這究竟是天王洪秀全的意思還是他楊秀清的意思,口中只得先答應下來。

楊秀清又道:“至於那些城中的富商大戶,進城後要嚴加查實,從前若是做過清妖官吏或是和清妖結交深厚的,一律抄家沒財,所得全部充入聖庫,也不必和他們客氣。”

蕭雲貴一聽頭一下子又大了起來,照楊秀清這個分判辦法,城中又會剩下幾個落網之魚?但凡是富商大戶人家,哪一個不是和清妖有些關係的?這麼一干,豈不是將城中富商大戶一掃而空?這麼做和殺雞取卵有何分別?況且自己答應過那些人,只要按時納捐、交稅,太平軍是不會爲難他們的。

想到這裡蕭雲貴急忙說道:“兄長,城中大戶富商此時多有納捐、交稅,對天國並未有不敬之處,全都抄沒家財,今後咱們向誰收稅去?”

楊秀清皺眉道:“把他們的家財抄沒之後,田產分給天國百姓,讓百姓交稅。那些富商大戶都是爲富不仁,我們當初舉兵,不就是爲了均平富、有田同耕嗎?怎麼這會兒你又手軟了?朝貴,我怎麼覺著你和從前不大一樣?做事瞻前顧後的,都不似從前堅定了。”

蕭雲貴心中一突,一顆心狂跳不已,可別讓楊秀清看出來自己這個蕭朝貴是個西貝貨,當下急忙說道:“是這樣的,小弟入城之後,讓那些大戶富商納捐錢糧,他們也捐了不少,還捐納了不少棉衣、號衣,而且還重開市鋪,繁榮長沙市面,穩定了城內實貨供需,所以小弟想著他們對天國也算有功,便答應他們不爲難他們。小弟不敢應承,是怕被人說小弟出爾反爾,不守信義。”

楊秀清面孔一板斥道:“你糊塗!怎能如此許諾?那些人都是爲富不仁之人,若非欺壓百姓,如何能聚攏如此衆多家財?所得家財皆是不義之財,他們納捐之數不過是九牛一毛,對我天國有何功勞可言?除非他們能像韋正、石達開那樣,散盡家財,充入聖庫,投身天國,那樣纔算是有功勞!要讓他們散盡家財,你說他們肯嗎?!”

蕭雲貴默然無語,看來楊秀清對聖庫極爲鍾情,定要將這個聖庫制度強加在長沙城內,把城內財物全都充入聖庫纔會甘心的。

楊秀清煩躁的擺擺手道:“我也不讓你爲難,入城後本王親自辦理這事,你不用管,要是有富商大戶找你求情,你可不能再手軟了!”

蕭雲貴忍下一口氣,雖覺得有些對不起朱昌琳他們,但也是沒有辦法,除非自己現下就和楊秀清翻臉,纔有可能救朱昌琳他們,但現下自己根本沒有翻臉的實力,而且內心裡來說,爲了朱昌琳那些人和楊秀清翻臉,似乎也還達不到那個程度。除了心裡大罵楊秀清短視之外,蕭雲貴一時間竟然一籌莫展。

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56章 栽贓陷害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53章 陰晴不定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28章 諸將議事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2章 磐陀石上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618章 鍾粹宮中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88章 分離之意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349章 破鏡難圓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744章 殺雞取卵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87章 鴉片之用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126章 戰四葉山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503章 各安天命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45章 投鼠忌器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48章 入城尋兄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22章 去投長毛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530章 攻克潯州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61章 身世印證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85章 爲何哭泣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51章 守險守陴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309章 鉅額投資
第139章 天降奇石第56章 栽贓陷害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191章 最後通牒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625章 冒險偵查第607章 運河對峙第602章 聯洋靖難第725章 湘軍其後第452章 救援武昌第53章 陰晴不定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28章 諸將議事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275章 再世爲人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326章 工業力量第583章 用心險惡第479章 天京瑣事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253章 權衡利弊第2章 磐陀石上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618章 鍾粹宮中第399章 湘軍出征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309章 藝術大師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709章 淨身出戶第88章 分離之意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349章 破鏡難圓第701章 日暮西山第589章 自投羅網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356章 一個交代第744章 殺雞取卵第532章 江塘之戰第87章 鴉片之用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638章 目瞪口呆第615章 唾面自乾第309章 鉅額投資第130章 民心已變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383章 家和事興第126章 戰四葉山第389章 要塞陷落第510章 確認身份第267章 地方政權第364章 其徐如林第503章 各安天命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125章 靜觀其變第582章 專備外事第45章 投鼠忌器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48章 入城尋兄第264章 調查研究第495章 談判斡旋第22章 去投長毛第609章 近衛前驅第132章 開誠佈公第413章 皇室避暑第620章 龍鳳初會第493章 能屈能伸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715章 勢不在我第108章 政教之務第284章 新政之議第530章 攻克潯州第506章 施針試探第221章 虛虛實實第156章 定都之議第566章 長短之痛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306章 工商兵事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61章 身世印證第260章 寧波海戰第85章 爲何哭泣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121章 破而後立第218章 不測風雲第324章 海禁海貿第51章 守險守陴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662章 義民可用第332章 蝴蝶歷史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361章 綺春澄心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487章 聲北擊南第309章 鉅額投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若尔盖县| 枣庄市| 洪江市| 遂平县| 洛扎县| 抚远县| 梁山县| 平阴县| 红安县| 儋州市| 龙里县| 兴宁市| 资源县| 泾川县| 宜良县| 霍林郭勒市| 柳河县| 云霄县| 天长市| 东乡县| 左云县| 辽阳市| 昌江| 衡阳市| 大庆市| 台南县| 石家庄市| 堆龙德庆县| 田东县| 东至县| 乌兰县| 麻江县| 义乌市| 固原市| 苏尼特右旗| 福州市| 新余市| 镇巴县| 余干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