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88 寺奴寮主

姬墨和六名庫丁,隨著她匆匆而行,轉眼間連過了幾座橋。

一路平安,姬墨看著水那一面的中殿,突然想起宋使既然已經召見平家使者,不知新國主的使者會不會也去宋船上求見?

此時,卻聽到她微噫了一聲。

前面最後那一段寬板橋上傳來了說話聲。

本來應該無人的前路上,居然從廊橋裡走過來了一名扶桑侍女。她似乎是從議事的中殿而回,正在叫著那個小寺奴。

“什麼人?”

疑惑的扶桑女子聲音傳過來,帶著平安京城貴族們流行的刻意拖長的慢條斯理。

顯示著身份高貴者的閒適和優雅。

做了三年寺奴的季青辰一聽她的說話習慣,就已經判斷出來:她雖然是侍女,但身份不低。

她本身就應該是國守之類的地方官小姐出身,當然極可能是私生女。而她做侍女的地方,只能是平安京城最頂尖的世家大族。

姬墨隨著她停住了腳步,遠遠觀望,心中警惕,那侍女向她這邊看了過來。

那提燈的小寺奴僵立不動,似乎是被她逼問得完全不知道怎麼回答。

因爲侍女高舉了手中燈盞,季青辰不過一眼,就隱約看清了她大約的打扮。

一點燈光,照出了她一身著綠柏葉紋白底綢質壺衣,也照出了她腦後束著長髮,踏著木屐的端莊身影。

只要看她剃去雙眉後,用炭筆畫上的漆黑點眉,還有她撲了白粉的臉龐,櫻桃紅的雙脣,就知道她是從不做粗活。

她是世家中。只陪著姬君讀書望月,在內室裡打理主人裙香衣帶的高級侍女。

因爲隔著十多丈的水面,無法真正互相看清,所以季青辰也並不著急。

“大娘子……”

姬墨悄聲探詢。

現在這個距離,四面又漆黑無人,對方不過是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侍女。

他完全可以潛行靠近,拿下她而不驚動任何人。

“不用。”

她低聲一笑。

“我剛纔不是說。寺裡應該來了扶桑新國主的勸降使者?”

在這個時段。本不應該有客居的侍女出現。她們就算是走出客居,也應該是去廚房爲主人準備夜食。正常侍女更不應該從中殿議事的方向而回。

姬墨一怔,聽出她的言下之意。

難道使者就是此女?

那小寺奴在向那高級侍女解釋什麼。那綠柏葉壺衣的侍女的眼光卻不斷向她們這一行看了過來,眼中的疑惑視線並沒有多少改變。

姬墨有些擔心不耐,她卻笑著搖了搖關,使了個眼色給他。

他轉頭看去。

廊橋下又走出一個提燈的寺奴。年紀和身材就在大上許多,似乎是個早就等待著的寺奴頭目。他走上前去。代替那小寺奴向和侍女繼續說著。

“這裡離中殿太近,不要驚動僧兵爲上。”

她的頭臉藏在了披風帽兜裡,不慌不忙,耐心等著寺奴替她們一行人編個身份。讓她和姬墨順利走過中殿,

“我倒也盼著她是新國主使者纔好。”

九州島是平家的發家之地,對於新國主一系的使臣而言是極爲危險的地方。如果不派武士而是派了女人進駐馬寺試探,她並不意外。

這侍女和駐馬寺應該有她所不知的特殊關係。她的使者身份才能被僧衆們接納相信。

而正使當然還在後面。

不約而同的,她與姬墨交換了一個眼色,她不自禁就想起了唐坊外的樓國使。

泉州僧雖然被她的人拿下,但必定有駐馬寺僧官被他們收買。只要有僧官在,樓雲當然能得到一些也許連她也不清楚的扶桑消息。

他也知道平安京城的新國主派使者來了?

她不驚反笑。

姬墨見得這被攔路懷疑的時刻,她居然笑了起來,不由得疑惑低聲道:

“大娘子……?”

他在意的不是國使,反倒是法止、法顯兩位僧官,到底哪一位才被收買了?

“我看那位樓國使不得不登岸了。”

她攏了攏披風風帽,盯著扶桑女侍,悄聲說著,

“那位樓國使太謹慎,不願意涉入扶桑內亂,才一直拒絕登岸。陳家也沒有辦法說服他。”

姬墨心領神會,這門親事要是順利,陳文昌何必又悄悄地送了信和隨身之物過來?

原因當然是樓雲沒答應進坊。

“這門親事我卻是一定要樓雲保媒的——這新國主的使者不就是個絕好的藉口?”

正說著,橋上那寺奴頭目不知向那侍女說了什麼,她眼光一轉,似乎終於被說服。

只見她低頭後退,側身站在了橋邊。

季青辰知道她是讓路的意思,便也舉步向前,向那侍女所在的廊橋方向走去。

姬墨暗暗鬆了口氣了,悄聲道:

“大娘子放心,國使船上安排的眼線,只等機會就會把大娘子的第二封信送到文昌公子的手中。他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說服他叔叔的。”

姬墨覺得陳文昌對這門親事是有六七分願意的。

而唐坊的泉州分棧點,早在陳家五條海船離開泉州港之前,就用足夠的金砂收買了一個擦洗船板的陳姓小船丁。

小船丁的手上有大娘子給陳文昌的另一封短信。

她在那第二封信裡僅是向陳文昌問候了一路遠來的辛苦,半點也沒有提別的事。

就像陳文昌突然寄了荔枝花繩過來,信上說的也都是家常之事。

兩姓結親,聘禮嫁妝之類的事,當然有李先生及陳洪他們去談。大娘子和陳文昌這對正主都知道分寸,只要委婉地互表好感,互表誠意就足夠了。

她第一封信裡向陳文昌打探泉州船匠。那也是寫給樓雲看的。

而陳文昌收第二封信後一定會向那小船丁問幾句話。小船丁能告訴他的小道消息裡,除了唐坊要求樓雲進坊保媒的條件,同時也提出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這門親事訂下後,大娘子會把河道控制權分成十股,其中三股她會當作嫁妝帶到陳家。

姬墨覺得這事恰到好處,只因爲季青辰深知,爲了這份嫁妝。陳洪就算是編出藉口也要說服樓雲親自出面。爲了保媒登岸進唐坊。

更何況現在,是藉口送上門來?

寬橋上,扶桑侍女退在一邊。按照扶桑世家的禮節,身爲侍女在給身份高貴者讓路。

季青辰不動聲色,還是按著剛纔的步速,在姬墨和庫丁們的簇擁中向前走去。

姬墨雖然戒備著。卻並不擔心被看穿。

大娘子全身藏在了質地精緻的宋綢披風裡,本就是非扶桑貴族不能用的奢侈品。

再加上他們身上僕役們常見的草披。他們這一行人太像是駐馬寺裡最常見的金主:

是一主七僕,深夜裡從家裡逃出來偷偷進寺上香的姬君和家臣。

眼看著要擦身而過,那柏葉侍女不管有沒有懷疑,畢竟還是按禮節低著頭。爲她讓路。

她還特意擡手,側身用袖子半掩住臉。

這個舉動,反倒讓季青辰在心裡生了疑。

駐地寺客院裡的各種高級侍女。她在做寺奴時見得多了。

她們就算是出身不低,是國守家的小姐。卻仍然透露出扶桑國地方上的生活習慣。她們基本上不會有男女避嫌的禮儀。

後寺客居里,每到半夜,總有受約而來過夜的男子,她早就見怪不怪了。

她季青辰是名女子,眼前這侍女居然在她面前連臉都不露?

此女遵守如此嚴謹的漢地傳來的女子禮節,卻竟然只是一名高級侍女?

如果她真是一名侍女,只說明她主人的身份,絕不會在那位剛剛生子的筑後川姬君之下。

——攝政世家出身。

她一面如此思索,一面與那侍女擦肩而過。

不過是微一擡眼,她便瞟到了那侍女一身壺衣的用料質地,還有她手中那盞不屬於駐馬寺的陶燈。

燈柄上果然按扶桑最近百年新興的傳統,雕印著一柄醒目的家族家微。

她當然知道,鴨築山附近,確實只有那位筑後川的姬君才能使用這樣的世家家徽。

居然真是她的侍女?

就連這侍女身上的那身綠柏葉壺衣綢段,她居然也認出來了。

還是唐坊去年轉銷得最好的宋綢。

沒想到也被季辰虎拿出坊去,用來養女人。

“你……”

她腳步一頓,在這柏葉侍女面前停了下來。

就在這幾步之間,她已經想明白,正是因爲駐馬寺新來的寺主僧座,是京城裡的無品親王,而他又與筑後川姬君認識,今天才剛剛通了信。

有這層關係在,這侍女的使者身份,才能得到僧官們的承認。

平安京城裡的新國主,當然是這位無品親王的堂兄弟之一。

而筑後川姬臣所生的那個孩子,最了不得的猜測,他也就是新國主的孩子了……

她在心裡嘆了口氣。

三郎季辰虎當然知道這些,而且他在這駐馬寺安插的人,只怕比她都多。

在這柏葉侍女的疑惑中,她緩緩向後撫去了頭上的風帽,淡然露出了面目眉眼。

山風吹起了她沒有束起的早已經在路上吹乾的長髮,在月光下發出烏沉的光澤。

她仔細打著這侍女。

她袖子裡的手,做了個隱晦不明的手式。

接到暗號的是一大一小兩個寺奴。

他們腳步一動,便默默守住了那十步外這侍女逃向中殿的去路。

在她身後的姬墨何等警醒,立時知道,她是要一舉拿下這扶桑侍女。

然而,突然一聲咳嗽,打斷了他撲前的動作。

一聲男子的冷漠漢音在廊橋上傳來。

“小人迎接來遲,還請恕罪……”

突見得這熟悉的聲音入耳,季青辰的臉色都微微一變。

而橋邊一大一小的兩個寺奴更是嚇得臉上變色,連忙蹲在了地上。

季青辰暗歎口氣,只能放棄捉人的打算。

她先是微微一笑,向那柏葉侍女合什一禮,然後,她才轉眸看了過去。

廊道口上,正站著一個同樣提燈的寺奴人影。

他畢竟和普通寺奴不一樣,頭截尖尖的烏帽,身穿著的扶桑僕役商人的白麻水乾服,袖子用黑縛帶束在了肩上。

一看就是一個管事的寺奴頭目。

他步步走近,面目年輕。

尤其是那讓人過目難忘的冷漠神色,和他聲音一樣清寒。

更不要提月光下他如女子般分明秀美的五官,沒有血色的雙脣,都讓他透出了拒人千里之外的冷然。

她當然認得此人。

他是駐馬寺寺奴寮的寮主阿池。

他和她一樣,都是十歲進寺,也都有著中土遺民的血統。

十年過去,她成了唐坊之主,他也成了管理駐馬寺裡四五百寺奴的寮主。

“請隨小人來吧,秋荻院已經安排好了,請等您和家臣們入住。”

阿池能講一口流利的宋語,現在正用來和她說著話。

利用這樣的宋語對話,他正不著痕跡地在向柏葉侍女證明著來者的血統高貴。

不過她卻仍然記得:

十年前,他僅僅會說些簡單漢語。

他的口音也就和南九州漁村遷來的坊民們一個水準,帶著濃重的扶桑土腔。不時夾雜著些扶桑話。甚至還夾雜了些鴨築山生蕃的土語。

當時,就是這樣的漢語水平都已經讓她喜不自禁。

所以,他算是在老宋僧們之外,她找到的第一個能說話的朋友。

然而,她卻曾經出賣過他。

十年前,在阿池被僧官看中,成爲他們寵愛的小侍童的那一晚,她把逃出來向她求救的阿池,關在了她的小小紙板門之外。

……

從那以後,今晚算是他十年來第一次重新和她說話。(未完待續)

ps:鞠躬感謝西南來客、md12的粉紅票,鞠躬感謝覷瞵眼婷婷的禮物打賞。

303 兩家尋仇288 夷寨初戀078 陰差陽錯(中)093 三年不出172 精誠所至303 兩家尋仇244 情深情淺296 家庭暴力247 娘子交代107 坊學書院150 意亂心怯354 內閣女官075 適可而止225 相安無事114 眼光獨具176 孤單一人083 溯流而上(上)191 眼障心障072 潛行入山238 絕無此事141 不期而遇085 在水一方 (上)305 母虎相爭291 休妻另娶(上)255 出色妻弟277 夫妻相爭172 精誠所至342 金宮之變194 平靜分手085 在水一方 (上)199 久別重逢156 意外相逢142 鶴立雞羣181 心事難訴297 納妾之請350 只求安心251 二次退親325 夫妻仳離145 文昌書信314 開城出降237 意外婚姻357 奉旨入宮120 事出有因116 京城租妾118 終歸是錯361 兩家議親 (上)210 趕人出城334 挖坑自埋337 請旨尋妻340 一場夫妻204 路遇奸-夫241 吃飯娶親084 溯流而上(下)084 溯流而上(下)309 當年舊事146 求親者衆123 趙氏德媛275 調戲出氣211飽暖之後100 一屋同檐323 皇后贈妾268 官家病危265 七夕情愛227 四路伐金091 陣圖魅影232 成親之前219 契丹婚事363 大喜之日293 休妻另娶(下)076 煙藥瀰漫262 甘心爲妾070 男女追逐280 暖牀使女(下)069 深夜潛行308 端茶認錯161 聘禮之爭099 對面相逢342 金宮之變169 說穿舊情189 偏愛之心063 林海山鬼290 表現機會274 鴛夢重溫063 林海山鬼252 妻憑夫貴134 改嫁爲妾223 同姓不婚174 正統之爭061 國使來信315 打擊報復(上)166 早知私情127 初入季園172 精誠所至311 皇城宮變282 夷寨逃生223 同姓不婚289 妒夫嘴臉124 順之則昌217 三年不歸180 女子用心
303 兩家尋仇288 夷寨初戀078 陰差陽錯(中)093 三年不出172 精誠所至303 兩家尋仇244 情深情淺296 家庭暴力247 娘子交代107 坊學書院150 意亂心怯354 內閣女官075 適可而止225 相安無事114 眼光獨具176 孤單一人083 溯流而上(上)191 眼障心障072 潛行入山238 絕無此事141 不期而遇085 在水一方 (上)305 母虎相爭291 休妻另娶(上)255 出色妻弟277 夫妻相爭172 精誠所至342 金宮之變194 平靜分手085 在水一方 (上)199 久別重逢156 意外相逢142 鶴立雞羣181 心事難訴297 納妾之請350 只求安心251 二次退親325 夫妻仳離145 文昌書信314 開城出降237 意外婚姻357 奉旨入宮120 事出有因116 京城租妾118 終歸是錯361 兩家議親 (上)210 趕人出城334 挖坑自埋337 請旨尋妻340 一場夫妻204 路遇奸-夫241 吃飯娶親084 溯流而上(下)084 溯流而上(下)309 當年舊事146 求親者衆123 趙氏德媛275 調戲出氣211飽暖之後100 一屋同檐323 皇后贈妾268 官家病危265 七夕情愛227 四路伐金091 陣圖魅影232 成親之前219 契丹婚事363 大喜之日293 休妻另娶(下)076 煙藥瀰漫262 甘心爲妾070 男女追逐280 暖牀使女(下)069 深夜潛行308 端茶認錯161 聘禮之爭099 對面相逢342 金宮之變169 說穿舊情189 偏愛之心063 林海山鬼290 表現機會274 鴛夢重溫063 林海山鬼252 妻憑夫貴134 改嫁爲妾223 同姓不婚174 正統之爭061 國使來信315 打擊報復(上)166 早知私情127 初入季園172 精誠所至311 皇城宮變282 夷寨逃生223 同姓不婚289 妒夫嘴臉124 順之則昌217 三年不歸180 女子用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潮安县| 平江县| 尼玛县| 威海市| 金门县| 长泰县| 土默特左旗| 理塘县| 洪雅县| 安塞县| 仁化县| 登封市| 南陵县| 丹阳市| 望都县| 怀化市| 德惠市| 西林县| 镇江市| 高平市| 水富县| 姜堰市| 会宁县| 大冶市| 内黄县| 得荣县| 怀仁县| 梨树县| 宜阳县| 冕宁县| 株洲县| 辽阳市| 廊坊市| 渭源县| 滁州市| 都兰县| 上虞市| 清流县| 满城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