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51 二次退親

“怎麼,你糊塗了?”

謝七娘子反倒有話小聲說著,笑道:“

“也不知道你走的是什麼大運。眼看著你去不了金閣寺,她們正嘲笑你佛夢的牛皮吹破。沒料到陳文昌還真不是個尋常人。他那邊由孫昭作媒,眼看著和和書院一位老訓導的女兒訂親了——”

“不是四月裡就要成親嗎?”

季青辰倒也覺得這是這一門好親事,

陳文昌訂親的那肖氏是小門小戶的書香人家出身。

她從小一直幫著父親在太倉一帶開蒙學,跟著他到富室家中坐館,靠著教書養家餬口。

她和陳文昌簡直是太配了。

“誰說不是呢,因爲陳文昌上年就辭謝了一回官職,他的名聲在士林裡是好得不行。都說他是真君子。結果這真君子和肖家商量,成親他想讓肖氏回泉州陳家,代他爲母親侍疾。”

“這事商量著辦也不是不行……”

季青辰一直覺得夫妻兩地分居不太妥當。

但這世道男子在外做事,妻子在家侍候公婆的事比比皆是。

肖氏應該是有些心理準備的。

“誰說不是呢?但這事還沒有完————”

樓雲在洗塵宴上,也聽說了這回事。

洗塵宴就押在了涌金門外青柳亭,謝宰相帶著十幾位親近的官員一起爲他賀喜。

宴席過半,宮中恰時來了旨意。

官家賜了披紅的御酒、御馬,召他騎御馬進城,入宮晉見。

同行的官員們都是謝氏的朋黨,也就是樓雲的朋黨。樓雲彈劾茶商家的後臺時,他們都是一起出了力的。

如今見得有旨意,他們高興又羨慕地恭賀樓雲盡忠守節,聖眷日隆。

撤席回城時,只有同來的陳洪完全就是哭喪著一副臉。

他在馬背上苦嘆著陳文昌的婚事讓他根本沒辦法和陳家二房裡交代。

“大人,肖氏也是個孝女,他父親孤老一人。年紀也有五六十。怎麼能沒有子女在面前侍奉?肖氏要遠去泉州城,自然左右爲難。她就悄悄商量著,要租個妾室給父親。她去泉州城時。父親也有人照顧。”

“這也算不上錯。陳山長事務繁重,雖然是半子也不可能天天照顧岳父。”

樓雲完全不明白陳文昌怎麼想的。

這肖氏的打算並沒有問題。

男人無妻,年紀大找個年輕女子爲妾,固然是爲了色相。但一半也等於花錢僱人,圖個衣食上有親近人貼身打理的方便。

“沒料到我侄兒一聽這事。就不願意結這門親了。”

陳洪是深知陳文昌的性情的。

他知道在這侄兒眼裡,商人和士人完全不同。

所以這小子在人生大事上壓根不聽他這叔父的話,父母的嫌貧愛富,他馬上就以離家出走的方式來劃清界線。

但陳家大宅各房奢侈納妾。陳洪行賄替樂清兒贖伎籍之類的事情,他也不以爲怪。

他壓根不會對不知禮義的商人有多高的道德要求。

士庶之別,本就如此。

季青辰聽謝七娘子轉述到這裡。由不得在額頭上抹了一把冷汗。

她忍住了,沒有向謝七娘子問出一些傻話:

比如。陳文昌是不是對她季青辰也沒有多少道德要求?

季青辰認真反省著,她在婚前就遞小紙條,鬧小脾氣,嫌棄他不關心她。

她和他在書院上的各種事情爭吵。

陳文昌前兩年說不定忍了她無數次了,他心裡說不定無數次地自我安慰著:

她是商女出身,她不懂禮,只能慢慢教。

他不和她計較,一點也不和她計較……

樓雲在馬背上聽著,突然和季青辰幾乎同樣想到這一點時,頓時就泛了酸。

陳文昌這小子用情還挺深嘛。

平常怎麼看不出來?

因爲官家恩賜了可以馬行御街,直到宮城。

樓雲翻身下馬,牽了馬在御街上走著,御街是皇帝出行專道,官家讓你走你就走?這是不可能的。

陳洪還想訴苦,卻不能和他並行了。

“那肖氏在成親前,就暗中找了牙婆來,要給父親挑選租妾。結果這事傳

到陳山長耳朵裡,他覺得她完全不是書香門第的作派。”

“怎麼就不是了……”

季青辰詫異反問,卻直接被謝七娘子白眼瞪了過來,道:

“世上哪裡有女兒給父親納妾的?就算是納妾,她一個未嫁的女子豈能直接找了牙婆?你不知道王祭酒家的樓夫人,他們家那纔是書香大族的規矩。佛、道、牙、媒這些婆子一律不許進門。”

“……”

樓夫人他老公王祭酒還懷疑她私奔呢。

季青辰暗中嘀咕著。

最後,這婚事又砸了。

陳文昌是山長好辦事。

他也不和孫昭、陳綱首商量,只是另給肖氏說了一門親,直接就讓她嫁給了一名本地學子。

這樣她也不用去泉州了。

他這樣行事,自然有人罵他不通情理,沽名釣譽。

但肖氏的父親佩服陳文昌,只怪自己的女兒配不上人家。

再加上太倉書院這一回功勞不小,陳文昌在北伐後又辭了一次官。

雖然有人覺得他太不講人情,但罵他的聲音還是少了。

“只是可憐了那肖氏對他的一番情意。”

謝七娘子說到這裡,轉了口氣,指著春貼子看著季青辰道:

“如今她們也明白了,你上回和陳家退親也是不得已。這肖氏有什麼錯?她雖然是士人之女,卻只是個普通人家的女兒,總不能和陳文昌一樣清高,也不可能和樓夫人一樣有僕婢使喚,她難道不是隻有叫牙婆來問一條路?……”

謝七娘子指著那些遊春的貼子,讓她叫了其中一位集賢院秘閣家的管事進來。

那管事娘子看起來果然另是一番氣像。

陳娘子這類的商家管事,雖然有一手好的茶藝,性情也大方沉穩,但說話做事就是一副待價而沽的做買賣樣子。

她的眼神飽滿卻嫌急躁。

但翰林家的管事,再是奴僕下人,衣著打扮甚至都沒有陳娘子的絹袖綾裙,但她們回話說事講究的是一個不溫不火,心領神會的水磨功夫。

再精明的一張管事臉,都透出坐看雲起雲落的平靜。

就算是裙子上還打著不顯眼的補丁呢,這管事娘子低著頭從陳娘子面前走過去的時候,陳娘子的眼神完全就是一副羨慕不已的表情。(未完待續)

329 新傷舊恨262 甘心爲妾084 溯流而上(下)295 愴惶夢醒310 臨別囑託232 成親之前351 曾經喜歡066 家宅家事189 偏愛之心239 親事在即084 溯流而上(下)348 不可分離229 迴轉楚州341 寂寞難耐225 相安無事285 茶鼎心意200 見色忘友244 情深情淺338 妻妾不分150 意亂心怯250 受寵若驚258 姦情真像244 情深情淺371 心歸平靜(上)066 家宅家事132 宮中龍胎061 國使來信179 病中相會082 啼笑姻緣(下)192 不可強求161 聘禮之爭146 求親者衆357 奉旨入宮114 眼光獨具245 死夢重現096 人情舊帳276 無心失禮103 鼓影心聲314 開城出降154 兒女情長202 佛前掛燈212 洛神寵姬180 女子用心128 詩會名伎174 正統之爭316 打擊報復(下)064 松枝迎客201 佛寺相見167 情之所至079 陰差陽錯(下)276 無心失禮176 孤單一人172 精誠所至262 甘心爲妾268 官家病危065 公子文昌156 意外相逢334 挖坑自埋145 文昌書信134 改嫁爲妾194 平靜分手202 佛前掛燈171 備貼求親208 狗頭豬腦073 物盡其用312 宮門勸降284 私奔真情110 物是人非069 深夜潛行118 終歸是錯265 七夕情愛232 成親之前265 七夕情愛103 鼓影心聲237 意外婚姻259 以妻告夫219 契丹婚事227 四路伐金297 納妾之請148 一去不回175 冷落生氣281 逃亡路上066 家宅家事228 金閣大火191 眼障心障175 冷落生氣263 情敵對峙189 偏愛之心163 情意難述148 一去不回310 臨別囑託206 姐夫責任(下)278 暖牀使女(上)104 平安文昌368 脫困回家326 闖帳捉姦284 私奔真情323 皇后贈妾079 陰差陽錯(下)194 平靜分手
329 新傷舊恨262 甘心爲妾084 溯流而上(下)295 愴惶夢醒310 臨別囑託232 成親之前351 曾經喜歡066 家宅家事189 偏愛之心239 親事在即084 溯流而上(下)348 不可分離229 迴轉楚州341 寂寞難耐225 相安無事285 茶鼎心意200 見色忘友244 情深情淺338 妻妾不分150 意亂心怯250 受寵若驚258 姦情真像244 情深情淺371 心歸平靜(上)066 家宅家事132 宮中龍胎061 國使來信179 病中相會082 啼笑姻緣(下)192 不可強求161 聘禮之爭146 求親者衆357 奉旨入宮114 眼光獨具245 死夢重現096 人情舊帳276 無心失禮103 鼓影心聲314 開城出降154 兒女情長202 佛前掛燈212 洛神寵姬180 女子用心128 詩會名伎174 正統之爭316 打擊報復(下)064 松枝迎客201 佛寺相見167 情之所至079 陰差陽錯(下)276 無心失禮176 孤單一人172 精誠所至262 甘心爲妾268 官家病危065 公子文昌156 意外相逢334 挖坑自埋145 文昌書信134 改嫁爲妾194 平靜分手202 佛前掛燈171 備貼求親208 狗頭豬腦073 物盡其用312 宮門勸降284 私奔真情110 物是人非069 深夜潛行118 終歸是錯265 七夕情愛232 成親之前265 七夕情愛103 鼓影心聲237 意外婚姻259 以妻告夫219 契丹婚事227 四路伐金297 納妾之請148 一去不回175 冷落生氣281 逃亡路上066 家宅家事228 金閣大火191 眼障心障175 冷落生氣263 情敵對峙189 偏愛之心163 情意難述148 一去不回310 臨別囑託206 姐夫責任(下)278 暖牀使女(上)104 平安文昌368 脫困回家326 闖帳捉姦284 私奔真情323 皇后贈妾079 陰差陽錯(下)194 平靜分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巴马| 广汉市| 高雄市| 辉南县| 集安市| 安西县| 渝北区| 钟山县| 全州县| 文化| 巢湖市| 中卫市| 汉寿县| 吴忠市| 花莲市| 万源市| 尤溪县| 临潭县| 武川县| 黎平县| 南投县| 安庆市| 石渠县| 商水县| 鄢陵县| 三门峡市| 孝感市| 田林县| 青田县| 淳安县| 鄂温| 久治县| 阳朔县| 西吉县| 莒南县| 平顺县| 彩票| 荣成市| 康保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