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天下(大結局)

天啓七年,四月,皇帝朱由校於宮中病逝,死前並無遺旨,滿朝官員以太子年幼,而國家乃多事之秋,恭請太皇太后王氏改立信王朱由檢登基爲新帝。

過去百年裡,爲了嫡長制而數次和皇帝爭國本的文官集團這回破天荒地在太子雖然年幼但是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要另立新帝。

魏忠賢這時候才意識到出了大事,他這個閹黨魁首被背叛了,或者說也說不上背叛,東林黨也好,閹黨也好,始終都是文官集團,當他重新啓用礦監稅監去徵稅時,他就註定了要敗亡,這時候他才明白三年前高老弟對他說的那些話。

慈寧宮裡,王氏看過魏忠賢手下那幾張殘缺文書,臉猛地變得蒼白,“這都是真的?”

“太后,這都是奴婢親自查出來的,大行皇帝的畫舫是被人動了手腳,才讓皇爺落水的,就連皇爺的死都是不明不白。”

“眼下那位還未登基,等他登基了,太子性命就危在旦夕。”

魏忠賢磕頭在地,他知道朱由檢不會放過他,百官不會放過他,那所謂的“天下人”也不會放過他,他死不足惜,但是他不能看著皇爺唯一的骨血留在這紫禁城裡,被那些僞君子戕害。

“怎麼會是這樣……”

“太后,請速下決斷,皇后向來和信王親近,她必不會相信奴婢所言,如今只有您能救太子。”

王氏咬了咬牙,心裡做了決斷,當年要不是這魏太監,她早就是內護城河裡的亡魂,何以得享這些年的太后之尊和天倫之樂。

不多時,王氏便摒退魏忠賢,喚了外面的親信太監,讓他去傳皇后和太子來見她。

當張皇后帶著太子朱慈煒到了後,看到太后身邊的魏忠賢,也不由愣了愣,她還記得信王和她說過魏太監乃是暗害皇爺的主謀,爲的就是勾結那位高都護,想要謀朝篡位,如今山陝甘寧等地的地方上都是這些年魏太監提拔的官員,而那些官員全是那高都護的人。

“皇后娘娘,奴婢得罪了。”

等太后抱走太子,魏忠賢告罪一聲後,上前打昏了張皇后,隨即便有他準備好的宮人扮做張皇后,然後自帶著太后太子並張皇后離開了慈寧宮。

魏忠賢要感謝捲土重來的東林黨都是些眼高手低的廢物,他們以爲讓信王登基就是大局已定,可他偏要叫他們曉得,他魏忠賢就是死,也能把這天捅出個窟窿來。

御馬監、東廠和錦衣衛是魏忠賢苦心經營所在,而他雖然看著大勢已去,可是他手底下那些死忠並非走投無路到非要投靠東林乞活的地步,更何況以東林黨的德性也未必會放過他們。

於是最後陸文昭和單英自領著最精銳的東廠和錦衣衛番子秘密護送太后太子離京往京師而去,魏忠賢在宮裡的佈置只是半日就被識破,頓時整座紫禁城雞飛狗跳,而魏忠賢則是領著御馬監裡仍舊忠於他的兩千兵馬,從午門殺出,冒充裹挾了太后皇后太子要逃往遼東的假象。

四月二十七,陸文昭護送太后太子離開京師,往宣府而去,這時候假託鏢局之名,實爲朔方軍士兵的順豐鏢局合計七百趟子手匯入護衛隊伍,沿途殺退了數波奉命攔截的官兵。

而這時候,魏忠賢已經在通州死於萬箭穿心,跟隨他的御馬監兵馬殺傷官兵達四千人後全軍覆沒,京師裡面,信王朱由檢匆忙登位,然後立馬便昭告天下,說魏忠賢陽根未盡,淫亂宮闈,暗中謀害先皇,出逃的太子朱慈煒乃是魏逆遺孽,要天下軍民共討之。

逃至宣府時,原本尚不信的張皇后看到那昭告天下的皇榜後呆若木雞,隨後咬牙切齒,咒罵已然改元崇禎的朱由檢。

本該奉旨截殺張皇后母子的宣府軍隊最後反倒是開關放行,他們知道高大都護的威名,至於朝廷的威脅算個屁,更何況照他們看,今後這天下誰屬還說不定怎麼算呢?

五月十五,高進親自率兵接應陸文昭,迎了王太后和張皇后母子,他怎麼也沒想到,到最後朱由校的結局仍是如同那武宗皇帝朱厚照那樣落水因病而死,真是何其可笑。

對於王太后手裡面,魏忠賢苦心蒐集的那些所謂證據,高進毫不在意,因爲他知道講道理也好,拿出證據也罷,都抵不過東林黨的嘴,所以他只能動刀。

將王太后等人迎回西安城後,高進同樣傳詔各地,直斥信王朱由檢勾結外朝,毒殺先帝,又污衊誹謗張皇后,戕害太子,他高進以朔方大都護之名號召天下起兵討伐。

隨著高進的命令,他治下的山陝甘寧四地,大軍雲集,而四川那邊秦良玉同樣領著三萬白桿兵出川,隨後宣府也立刻表示願隨高進討逆。

纔剛剛登基的朱由檢和重奪大權的東林黨慌了神,復起的葉向高他們最後提出了借師助剿,隨後袁崇煥就任遼東經略,在廣寧整合遼東軍後,朝廷派遣了使節往清國要求皇太極共同出兵討伐逆臣高進。

皇太極欣然應允,並且直接上表向大明稱臣,在袁崇煥果然如約讓開廣寧防線後,盡發國內漢軍八旗和女真八旗入關。

……

八月,接管大同宣府的朔方軍,終於向京師進逼,高進給足了崇禎朝廷聚集兵力的時間,當他得知最後那所謂的朝廷居然還是搞出了借師助剿的把戲來,就知道坐上皇位的崇禎皇帝只是個徹頭徹尾的傀儡罷了,眼下要集大明之力和他打到底的不是什麼東林黨,而是已經成爲趴在這個國家上吸血成爲毒瘤的文官集團。

“袁崇煥守城,皇太極野戰,這組合還真是!”

騎在馬上的高進自言自語道,這天底下就從來沒有新鮮事,京師那邊明明一副要和他決一死戰的樣子,可是當他率領大軍過了宣府,即將抵擋京師時,便有人向他賣好了。

一如當年遼瀋之戰時那樣,高進依舊是大軍穩步向前推進,隨後積蓄了五年的物資源源不絕地從山陝二地輸送過來,而崇禎朝廷所希望的天下景從的場面也沒有發生,中原各地都在觀望,地方上的藩王們也在觀望。

高進隱藏得太深,在他突然起兵之前,從未有過反意,當年他陣斬努爾哈赤後就退回陝西,此後除了入川平奢崇明之亂,朔方軍便再無動靜。人們甚至於覺得或許這位大都護這次打下京師後,扶幼帝登基,再造大明後或許又會功成身退也說不定。

八月底,朔方軍終至京師城下,這時候魏忠賢花了三年時間攢下的五百萬金花銀如同流水般花了出去,十萬遼東軍,十萬京營,拿了賣命銀子後,用來守城倒也是顯得士氣高昂,而駐紮在城外和京師互爲犄角之勢的清軍大營裡,也裝備了大明給發的各色火器軍械,同時拿到了糧草無數。

皇太極是真心想和大明聯手先殲滅朔方軍的,因爲他知道比起大明朝,朔方軍纔是大清真正的死敵,如果不趁這個機會,那麼朔方軍只會越來越強。

九月初一,大戰爆發,高進麾下的朔方軍步軍方陣向著清軍大營猛攻,當火炮壓制住了清軍大營裡的那些大明火器後,披重甲的步兵營向前填平壕溝,率先殺入清軍營中,隨後則是射聲營的鳥銃手跟進,清軍的騎兵出營試圖從兩翼擊潰朔方軍的方陣,但是卻被白桿兵和朔方軍死死壓得不能寸進。

京師城牆上,袁崇煥想要派遼東鐵騎呼應清軍,可是觀戰的閣臣不許,在他們看來讓朔方軍和清軍拼個兩敗俱傷纔是用兵正道,於是直到清軍大營崩潰,高進發動騎兵追擊殲滅清軍時,袁崇煥才得以率領遼東鐵騎殺出,試圖撿便宜,然後被高進按著始終未曾發動的背嵬營和白馬騎的重騎兵,直接攔腰沖垮了遼東鐵騎。

“大都護,小曹將軍陣斬了皇太極,李將軍奪了清軍大纛。”

朔方軍本陣的大纛之下,隨著傳令兵在戰場上往來奔行,高進亦是大笑起來,如今朔方軍兵精將猛,斬了皇太極的小曹是曹文詔的侄子曹變蛟,奪了清軍大纛的是高迎祥的外甥李鴻基,這兩人都是朔方軍裡的後起之秀。”

當遼東鐵騎倉惶退入城中,觀戰的葉向高臉色發白,他怎麼也沒想到短短半日,十五萬大軍的清軍大營就被打破,而袁崇煥這個守城主將居然也失陷在朔方鐵騎的洪流裡。

高進見到袁崇煥時,這位袁都督很是狼狽,不過在見到他後,仍是保持了氣節,大罵高賊不止,“既爲仇寇,又不願降,拉到陣前砍了腦袋祭旗。”

是日,袁崇煥於京師城下被斬,城牆上遼東軍皆駭然驚懼,隨後朔方軍以火炮猛擊城牆,步軍趁勢攀援城牆而上,隨即京師城破,朔方軍入城。

……

穿著明黃色龍袍的朱由檢站在太和殿外,看著那輪即將沉入地平線的夕陽,滿臉悽楚,他不想看到大明亡在皇兄手裡,於是他做了這個皇帝,可是萬萬沒想到才半年不到,這大明就毀在了他的手上。

“高都護,千般過錯,都是朕的錯,朕只求你放過朕的侄兒,給皇兄留下血脈。”

看向身邊扶刀著甲的高進,朱由檢忽地折身下跪,然後他被扶住了,“孤兒寡母,高某不屑欺之,先皇骨血,高某必定保他一世平安,子孫富貴。”

高進說完這番話,才鬆開朱由檢,這也是個可憐人,這天下已然在握,可他卻知道,這才只是個開始……

(全書完)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三百三十二章 威嚇第九十二章 接盤要讓人信服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看向北方第三十一章 邊關遇賊第五十八章 以力服人(爲“終於有時間了”老友加更)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三十九章 瘸軍戶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蹭第三百四十八章 赤旗卷平岡(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赤旗卷平岡(下)第四百零五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章 有了!第二百二十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兄弟無情(爲“jiuniu”老友加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前的亂象第三百零六章 人只能靠自己(5000字)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進忠第四十五章 彼此不知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貴種賤民皆爲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陷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知道什麼是好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依山攻防第一百五十五章 除卻武技還要勇氣第五十五章 仇怨第一百九十二章 下棋是社交的一種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我打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五十章 生子當如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三百九十章 在世神佛第二百二十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四章 假扮第二百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的絕代風華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第四百零二章 北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貴種賤民皆爲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武官大心思第三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二章 自己人(爲“Jiuniu”老友的加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子相殘第二百五十七章 防第三百二十五章 終有報第三十六章 邊關何來太平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好兵器第十六章 拙劣的招攬第四百二十三章 陷落第一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七十章 醫療代表著持續第三百零七章 熱火景象第四十二章 幫一把第二百零一章 捨不得怎能得第三百四十章 再利用第一百九十章 處處操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陷落第十章 長矛第二百零八章 是個瘋子第三百章 欲善其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去落戶第五章 讓人不舒服的尊卑第七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三百九十四章 戚家軍遺留第二十七章 陸上碼頭第二百六十七章 彼此相疑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十一章 俘虜營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羊試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風雪行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急遞鋪第一百零九章 總得給自己個解釋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子相殘第六章 書坊看來的第八章 有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兄弟互信第十七章 私鹽沒那麼容易第四百零四章 範永鬥之死第三十三章 刀槍下沒有不死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九章 力不如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主解放奴隸第三百三十四章 隔河見勇第三百二十章 勢不兩立第一百三十六章 小貨郎有大用第二百八十章 山地追獵第二十五章 奇蹟第四百二十五章 接管延綏第五十三章 能成大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人心詭譎第一百六十六章 唯勇無他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高臨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變了模樣第三百五十六章 鹽湖第一百七十四章 強內助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赤旗卷平岡(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誰埋伏誰第三百五十四章 願爲效命
第三百三十二章 威嚇第九十二章 接盤要讓人信服第二百四十五章 我看向北方第三十一章 邊關遇賊第五十八章 以力服人(爲“終於有時間了”老友加更)第八十七章 投名狀第三十九章 瘸軍戶第三百四十一章 磨蹭第三百四十八章 赤旗卷平岡(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赤旗卷平岡(下)第四百零五章 大雪滿弓刀第八章 有了!第二百二十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三章 兄弟無情(爲“jiuniu”老友加更)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前的亂象第三百零六章 人只能靠自己(5000字)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進忠第四十五章 彼此不知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三百一十四章 貴種賤民皆爲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陷落第一百四十八章 知道什麼是好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依山攻防第一百五十五章 除卻武技還要勇氣第五十五章 仇怨第一百九十二章 下棋是社交的一種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都護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給我打第三百八十七章 威服草原第五十章 生子當如第二百零六章 賭什麼第三百九十章 在世神佛第二百二十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四章 假扮第二百二十四章 狹路相逢的絕代風華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第四百零二章 北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貴種賤民皆爲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小武官大心思第三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二章 自己人(爲“Jiuniu”老友的加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子相殘第二百五十七章 防第三百二十五章 終有報第三十六章 邊關何來太平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好兵器第十六章 拙劣的招攬第四百二十三章 陷落第一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七十章 醫療代表著持續第三百零七章 熱火景象第四十二章 幫一把第二百零一章 捨不得怎能得第三百四十章 再利用第一百九十章 處處操心第四百二十三章 陷落第十章 長矛第二百零八章 是個瘋子第三百章 欲善其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去落戶第五章 讓人不舒服的尊卑第七十四章 人心惶惶第三百九十四章 戚家軍遺留第二十七章 陸上碼頭第二百六十七章 彼此相疑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十一章 俘虜營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羊試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風雪行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急遞鋪第一百零九章 總得給自己個解釋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子相殘第六章 書坊看來的第八章 有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兄弟互信第十七章 私鹽沒那麼容易第四百零四章 範永鬥之死第三十三章 刀槍下沒有不死的第三百四十二章 坐在汗帳裡的人第三百七十八章 離間第一百二十九章 力不如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地主解放奴隸第三百三十四章 隔河見勇第三百二十章 勢不兩立第一百三十六章 小貨郎有大用第二百八十章 山地追獵第二十五章 奇蹟第四百二十五章 接管延綏第五十三章 能成大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人心詭譎第一百六十六章 唯勇無他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高臨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變了模樣第三百五十六章 鹽湖第一百七十四章 強內助第一百九十一章 塞外小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赤旗卷平岡(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誰埋伏誰第三百五十四章 願爲效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蓝田县| 五峰| 九龙坡区| 兴隆县| 嵊泗县| 宜城市| 霍邱县| 望江县| 乃东县| 嘉荫县| 清新县| 青铜峡市| 清新县| 土默特左旗| 石泉县| 鞍山市| 济宁市| 鄯善县| 依兰县| 宜兰县| 乌拉特后旗| 田东县| 常山县| 延吉市| 神农架林区| 廉江市| 永和县| 鄂伦春自治旗| 开阳县| 通州区| 马龙县| 长春市| 石阡县| 四平市| 渭源县| 页游| 英德市| 西乌珠穆沁旗| 从江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