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是學校的一件大事情,快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他們的任務都更加繁重了。
因爲這一次期末考試並不只是一個學校的事情,而是全市統一出題,統一考試,最後還要出一個全市的排名。
這不是夏峰中學一所學校的事情,而是觀海市所有高中的事情,大家都會在一個擂臺上比拼。
觀海市前面有幾年實行考試改革,將期末考試的出題權,下放到了每所的高中學校,這樣一來,一些教學質量比較差的學校期末考試的成績倒是好看了一些,不過考試的難度卻降低了很多,起不到測試學生水平的作用。
今年觀海市又將那個出題權回收,由全市統一出題,統一考試,而且還是互換學校,讓不同的學校老師來監督考場。
目的就是要測試出各個中學的真實水平,對以後的資源傾斜也好定一個標準。
雖然夏峰中學是那些高中裡面教學質量最差的一家,他們並沒有衝擊到倒數第二的雄心壯志,但是也不想輸得太難看,所以對這一次的考試非常的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每次週末回家,發下來的家庭作業都是一大摞試卷,讓很多同學怨聲載道。
不要說那些同學,就算是陸純良這種學霸級的存在,看到那一大疊試卷,也很是頭痛。
雖然那上面的題目對他來講都非常簡單,可是把它寫下來也不容易呀。
又不全部都是選擇題,判斷題,抄也會比較累人。
到後面孟沫乾脆將那手機還給了陸純良,再也不看什麼英語電影了,根本就沒有那個時間。
期末考試的時間在7月上旬,考完之後就是一個比較漫長的暑假,這是支撐著那些同學堅持下去的理由。
暑假寒假,對於這些苦逼的高中生來講,那就是黎明。
因爲這一次的期末考試比較重要,並沒有一天就將它考完,而是分作了三天。
所有的高中生,除了早已經參加完高考獲得自由的高三學生,都換了學校來參加這一次的期末考試。
考試之後就是暑假,然後下學期他們不再是高二學生,變成高三學生,離高考又近了一步。
“這一次一定要考好,”考試的前一天,高二七班的班主任李老師在班上說,“這不只是爲了夏峰中學這一所學校的榮譽,對你們自己也有著好處,聽說考場上表現優異同學,可以獲得保送去省裡那座985大學的資格。”
“哇!”
班上同學一片譁然。
省裡面就只有一所985大學,大家自然都知道那是哪一所大學。
可是,夏峰中學的教學質量擺在那裡,這麼些年來不要說985大學,就是考上211大學的也一個都沒有。
985大學對他們來講,那就不是一個世界的東西,全部都是別人虛構出來的名稱,真實的可以觸摸得到的大學,都是那些二本、三本、乃至大專院校,那都已經難於上青天了。
保送生可是非常榮耀的存在,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熬高考,不用承擔那種患得患失的心理壓力。
不過班上的同學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也心中有數,知道不是那塊料,就算是實驗班的那些同學,也沒有那個水平獲得保送資格。
但是班上有一個人有。
那就是每次考試,每門功課都能夠考上滿分的陸純良。
他轉校過來之後,經歷過了好幾次考試,每次都是滿分,大家都還不知道他的極限在哪裡。
這一次期末考試,他要是考到滿分,也不會有人感覺到驚異。
如果真有985級別的大學要在這裡選保送生的話,陸純良大概是夏峰中學唯一有可能被選中的那一個。
甚至他們認爲,哪怕觀海市只剩下一個名額,那個名額也應該是屬於陸純良的。
這個世界上除了陸純良,還有誰能每次考試每門功課都考得滿分呢?
反正他們沒有聽說過。
所有人的目光都刷刷的投向了陸純良,目光裡面包含著豔羨。
這傢伙搞不好就會成爲夏峰中學建校以來第一個985的大學生,名字和照片永遠的貼在這所學校的榮譽牆上,成爲這所學校的一個傳奇。
牛逼大了啊!
班主任李老師看著陸純良的目光,也充滿著期許。
實驗班沒有出985的大學生,他這個班上卻出了985的大學生,想想那是一件多大的榮耀?弄不好她的教師職稱都要提高,說不定還能憑藉這個成績調去實驗班當老師。
可以說,陸純良承載了她的希望。
面對大家各種各樣的目光,陸純良並沒有什麼反應。
有了《高考不用愁》這個技能,他還需要擔心高考的事情嗎?
985又算什麼?他看上的大學,怎麼也得是全國排名第一名的大學,排名第三的大學他都看不上眼。
當然,按照華夏學界的慣例,華夏就不存在排名第二的大學,也沒有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的大學。
全國排名第一的大學,一共有兩座。
排名第三的大學嘛,至少得有四座。
能夠入得了陸純良法眼的,就只有那兩座大學,到底去哪一座,他還沒有想好。
省裡面的那座985大學,還是省省吧,他沒有興趣。
“陸純良同學,對,這個985大學的名額,你有沒有信心呀?”
李老師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在她的想象中,陸純良應該回答她有信心。
可是陸純良並沒有這樣回答,而是搖了搖頭,這讓她有一些失望——要是連陸純良都沒有這個信心,班上誰還會有這樣的信心呢?
“老師,我並不想得到這樣的名額,”陸純良向她解釋道,“我對省裡的那座大學不感興趣。”
停頓了一下,又說道:“老師你覺得咱們華夏是新京大學更好,還是水木大學更好呢?”
班上又是一片譁然。
原來這傢伙並不是對自己沒有自信,而是看不上省裡985的大學,目標就在全國最好的大學。
這口氣太大了一點。
但是回過頭來想一想,一個每次考試都考滿分的同學,似乎也有資格有這樣的口氣。
李老師皺起的眉頭也展開了,露出了笑容,說道:“我也不知道那兩座大學哪座更好,不能給你更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