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五月總結(jié),兼部分背景介紹

五月總結(jié),兼部分背景介紹

劇情到現(xiàn)在漸入佳境,從上半部的“盛唐”轉(zhuǎn)到下半部的“輓歌”了,我認爲(wèi)目前這本書的一切,都還在嚴密控制當(dāng)中,這是一個好消息。

歷史小說,越到後期,越考驗構(gòu)建歷史走向的能力。這其實不過是寫歷史文的作者,把前期“偷懶”的部分用完了。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歷史脈絡(luò)作爲(wèi)“天然”的主線大綱,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捆住了作者的手腳。

瞎寫,讀者不認可。

照著寫,主角在歷史世界裡面作爲(wèi)越大,對歷史走向的改變就越大。

ωωω? тTk án? C〇

作者還怎麼能依照原來的歷史脈絡(luò)去寫?

比如說,楊玉環(huán)都提前死了,她後面那些楊貴妃的歷史線索,不就根本用不上了麼?

這時候怎麼辦?

我一直認爲(wèi),人類的厲害之處,便在於善假於物。

資料,大綱,邏輯,都是爲(wèi)人服務(wù)的。

而不是人去適應(yīng)這些死物。

換言之,假如你先天就握不好筷子,現(xiàn)在你手裡有一個非常不好用,甚至一長一短的筷子。

你會選擇用別的工具吃飯,還是會買一雙新的,好用的筷子,又或者是花時間苦練使用筷子的技能?

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吧?

歷史書捆住了我的手腳,我已經(jīng)用我的方式,逐步擺脫原歷史走向的束縛,開始正常行走,甚至是奔跑了。

書寫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構(gòu)建完了我這本書的歷史世界,是歷史走向有過重大轉(zhuǎn)折,但殊途同歸的世界。

史書上的很多資料,對於我來說已經(jīng)無法使用了。

那該怎麼辦呢?

用教員的一句話總結(jié):俱往矣,數(shù)英雄人物,還看今朝!

……………………………………………………………………………………………………

順便在這裡補充一個歷史盲區(qū)知識。

盛唐時候,自開元初年起,邊鎮(zhèn)的邊軍將領(lǐng),就已經(jīng)開始抱團排除異己,內(nèi)部有各種小派系,彼此之間樑子不斷。

比如說,以河北二鎮(zhèn)爲(wèi)例子。

首先這裡面就有河北漢人將門世家,有高句麗將領(lǐng),有契丹將領(lǐng),有突厥系將領(lǐng)。還有少量沒有出身,自己利用安史之亂混上去的。

當(dāng)?shù)乇R的來源,也很複雜。

漢人的團結(jié)兵,胡人的城旁部落,發(fā)配的原府兵在當(dāng)?shù)芈鋺舻能姂簦瑢㈤T世家子弟的隨從家奴等等。

中唐開始的藩鎮(zhèn)割據(jù),絕對不是偶然,也不是某個皇帝一道聖旨就能完成的事情。它的發(fā)展,更像是因爲(wèi)安史之亂這個契機催化,而堂而皇之走上歷史舞臺的產(chǎn)物。

這個話題展開說可以寫本書。

總之就是,邊軍內(nèi)部的關(guān)係,在安史之亂以前原本就很複雜了,後面又在不斷激化。

以平盧鎮(zhèn)爲(wèi)例子,中唐時候平盧鎮(zhèn)分裂出淄青鎮(zhèn),遠走他鄉(xiāng),然後如同癌細胞一樣在別處興風(fēng)作浪。

出走的那部分人,很多都是抱團的漢人將門世家。留在本地的,則是以高句麗將領(lǐng)爲(wèi)主的團體。至於契丹將領(lǐng),以李光弼父親爲(wèi)首的一批人,早在開元年間就被排擠走了。 李光弼出自柳城李氏,而柳城就在營州的核心區(qū)域。他們原本都是河北將領(lǐng)。

這些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往往隱藏著歷史走向的細節(jié),以及不願意被後人提起的原因。

封建時代的統(tǒng)治者,一直不肯承認國家承載的極限,就是人地矛盾。地盤就那麼大的時候,一旦戶口超過某個數(shù)值,國家就定然要出問題。

我的觀點,一直都認爲(wèi),安史之亂類似於某種程度的“火龍燒倉”。在大亂的掩蓋下,一些真正的矛盾,被藏起來了。

於是便顯得這天下好像就是在安祿山起兵的那一天,纔開始亂的。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安史之亂兩年後,當(dāng)初的那些叛軍基本上都死得七七八八了。後面那些人,壓根就不是當(dāng)初起兵的那一批。

但這些人依舊堅定的站在唐庭的反面,而他們的前身,往往都是河北團結(jié)兵出身。

不少人甚至還參加過平叛!

他們後面依舊當(dāng)了六年的叛軍。

符合人性的所謂忠誠與背叛,實際上應(yīng)該是模糊的,是可以隨著現(xiàn)實需要,而改變立場的。

無腦的忠誠,無腦的背叛,反而始終都不可能是主流。它們的數(shù)量,肯定不會比三條腿的蛤蟆多。

安史之亂當(dāng)時模糊的是非觀念,這跟安史之亂的正史記載肯定接不上,但卻可以和中唐藩鎮(zhèn)割據(jù)的歷史接上!

甚至是完美契合!

唯有想自己過日子,想改朝換代的人多了,唐庭纔會無法收拾局面。這便是隱藏在史書字裡行間中的人心向背。

史官,是可以說謊的,就如同今日的人,每天起碼要說五句以上的謊話,甚至都不會察覺到自己說話。

我認爲(wèi)更有價值的,反倒是歷史邏輯脈絡(luò)的推理。

史官會說謊,甚至文物都會說謊,但歷史的走向不會說謊,歷史的邏輯不會說謊。

一樣?xùn)|西,不會憑空出現(xiàn)。

它一定會經(jīng)歷萌芽,成長,發(fā)展,成熟,衰敗,消亡等階段。

每一個階段,都有足跡,都有脈絡(luò)。

憑空消失與憑空出現(xiàn)的記錄,則一定是有人在說謊。

其中當(dāng)然免不了爲(wèi)尊者諱,文過飾非。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所遭遇的麻煩,更多的是“取捨”,而不是“該怎麼寫”。

不是沒有東西可以寫,反倒是可以寫的東西實在太多,怎麼將其融入劇情裡面。

讓劇情“假得像是真的一樣”,很傷腦筋。

我想,我這本書完本後,應(yīng)該可以作爲(wèi)判斷某本盛唐歷史文,是不是“小白文”標尺。看完這本再去看其他的,我想有心人,心中就會有數(shù)的。

最後提一句:劇情不可測。

作者之所以爲(wèi)作者,便是比讀者對劇情的走向把握更深。如果讀者都可以隨便猜出來後面的劇情如何,那作者也不必寫書了,直接把筆交給讀者,讓讀者來寫吧。

六月份劇情很精彩,敬請期待。

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nèi)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62章 家父方有德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365章 光與影的二象性第480章 時間差不多了哦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91章 以點破面第796章 喪鐘爲(wèi)誰而鳴第297章 九愚一智第492章 臨陣換帥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59.寫在國恥日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329章 傳統(tǒng)藝能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wù)的運作模式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250.更新通知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21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長安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第390章 忠誠不絕對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264.第231章 氣泡被戳破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199.第176章 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背後打一槍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第659章 易牙殺子爲(wèi)上進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187.第168章 卡bug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477章 祭天小能手第588章 經(jīng)典二打一什麼是牙兵第615章 陽謀對陽謀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54章 進退兩難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672章 隔岸觀火第449章 貌似忠良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fēng)局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253.第220章 很有意思,也很沒意思第393章 事不可爲(wèi)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第636章 投桃報李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第712章 朕頭痛好殺人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jié)(上)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303章 因吹斯汀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第773章 你猜呀第580章 建國大業(yè)之暗流涌動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629章 開封伎術(shù)學(xué)院第616章 障眼法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第40章 風(fēng)起於青萍之末第752章 進退之間第439章 夜來風(fēng)甚急第653章 run running run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jié)帥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dāng)勉之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
第95章 尷尬的方衙內(nèi)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62章 家父方有德第596章 寶臣大帥的末日?第365章 光與影的二象性第480章 時間差不多了哦第308章 一魚二吃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91章 以點破面第796章 喪鐘爲(wèi)誰而鳴第297章 九愚一智第492章 臨陣換帥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59.寫在國恥日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329章 傳統(tǒng)藝能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wù)的運作模式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250.更新通知第728章 這裡的夜晚靜悄悄196.第174章 江湖上竟然有我的傳說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21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長安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171.第155章 重拳出擊(上)第390章 忠誠不絕對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第604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80章 看不見的困境264.第231章 氣泡被戳破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199.第176章 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背後打一槍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第555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362章 豪門夜宴(下)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一個令人深思的歷史小故事第659章 易牙殺子爲(wèi)上進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187.第168章 卡bug第22章 不會搞錢的宰相就是廢物第477章 祭天小能手第588章 經(jīng)典二打一什麼是牙兵第615章 陽謀對陽謀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754章 進退兩難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672章 隔岸觀火第449章 貌似忠良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67章 開元到天寶年間大唐官制的特點(1)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fēng)局第436章 咆哮的靈州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585章 no money no talk253.第220章 很有意思,也很沒意思第393章 事不可爲(wèi)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這本書寫得要抑鬱了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273.第239章 枯藤老樹昏鴉第636章 投桃報李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413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100章 君臣佐使(上)第712章 朕頭痛好殺人第535章 天街踏盡公卿骨(下)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jié)(上)第560章 人心思變第303章 因吹斯汀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223.第196章 誰搞我我殺誰第773章 你猜呀第580章 建國大業(yè)之暗流涌動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402章 走基層路線120.第115章 一個個說話都蠻好聽的第629章 開封伎術(shù)學(xué)院第616章 障眼法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第40章 風(fēng)起於青萍之末第752章 進退之間第439章 夜來風(fēng)甚急第653章 run running run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jié)帥第792章 贊普少不更事,吾輩當(dāng)勉之第458章 勢如破竹與席捲江山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建阳市| 长沙县| 盱眙县| 元江| 东宁县| 孝昌县| 新源县| 伊金霍洛旗| 莫力| 秭归县| 灌云县| 南汇区| 吉水县| 永泰县| 绥中县| 阿合奇县| 阿克陶县| 陆川县| 武夷山市| 大兴区| 卓尼县| 平和县| 耿马| 周至县| 阜宁县| 龙岩市| 昌乐县| 桑植县| 南漳县| 枞阳县| 曲阜市| 广安市| 临桂县| 韶山市| 当涂县| 洱源县| 兴宁市| 天柱县| 林芝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