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章 家父方有德

第62章 家父方有德

唐代官府與織布相關的事情,在行政上是歸“少府卿”來管的,少府卿負責管轄若干直屬於皇室的織布暈染工坊,規模不小。

不僅在長安城內有紡織工坊,而且在洛陽、揚州、成都等地,亦是有類似機構,每年都會向皇家提供大量的優質綾羅綢緞作爲貢品。

按常理說,仿製新款粟特錦的事情,應該由少府卿來全權負責。

但本次少府卿卻沒有接這個差事。

一來仿製粟特錦風險較大,不是少府卿本人提出的建議,他也不可能全力以赴,還不如不接茬,要不然即使做了也是吃力不討好;

成了功勞是鄭叔清的,敗了是他這個少府卿在拖後腿。

另外一方面,現在的少府卿鄭巖,其實是……鄭叔清本家的人,滎陽鄭氏出身。

簡單點說,就是鄭叔清的親戚。

所以哪怕少府卿明面上沒有承諾什麼,暗地裡卻不斷給鄭叔清各種有效支持,爲鄭叔清仿製粟特錦提供了各種人力物力和行政上的便利。

鄭巖是前宰相張說的女婿,其祖父輩乃粟特人,極有可能是昭武九姓出身,因爲避禍而與滎陽鄭氏合流(可以理解爲入贅改姓)。

所以此人血緣上跟鄭叔清不過是遠房表兄關係,但文化上卻又是共同進退的一家人。

唐代文化的包容並蓄,以我爲主四海一家的理念,也反映在世家大族對於優秀人才的吸收上。

更加詭異的是,張說是張九齡的恩師,曾經是進士出身官員裡面的扛鼎人物;而鄭巖是有西域血統的“吏治派”官員,但鄭叔清現在是李林甫圈子裡的人,卻又未變成核心黨羽。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讓官場的關係網變得異常複雜。

不得不說,政治這種東西,肯定不是外人所想的那種非黑即白的打打殺殺。

某種意義上講,更像是人情世故而已。

打聽到這些消息後,方重勇似乎有點理解,爲什麼老鄭常常有恃無恐,而且作爲一個徹頭徹尾的外行,卻敢接織布這種活計了。

不是因爲老鄭很蠢,而是他手裡的暗牌,方重勇沒有看到。信息不對稱,導致雙方對同一件事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判斷。

老鄭手裡也是一把好牌,雖然沒有王炸,但順子三帶一什麼的也是一堆一堆捏著,只是手裡常常少了破局的硬牌,總是被動應付顯得有些狼狽而已。

這次粟特錦的仿製,是長安宮城少府監的綾錦坊負責具體設計、編織、渲染的,它也是唯一一個,在長安城內的官方直屬紡織工坊。

綾錦坊內有織工360人,寓意“日日編織不停”。

在前往少府監的路上,鄭叔清告訴方重勇,綾錦坊這個位於宮城內的作坊,曾經在開元初年被李隆基廢除,原因是這位聖人宣稱是要帶頭節儉過苦日子。

李隆基現在雖然貪圖享樂,但他曾經也確實勵精圖治過。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幾年李隆基就被現實打臉,因爲各州供奉的絲織品完全不夠日漸奢侈的李隆基揮霍與賞賜的。

於是臭要面子的李隆基只好悄咪咪的將綾錦坊恢復,卻又不敢隨意擴大規模,只是在長安城以東,諸多河流下游的地區(相對長安而言),以外朝的名義建立了一系列官方紡織作坊,有織工數千。

名義上工坊是外朝的,實際上的產出卻是宮中的。這種所有權和產出權分離的辦法,方重勇前世引以爲傲的管理學經典,居然被李隆基用得出神入化。

“鄭侍郎在背後這麼議論聖人,真的好麼?”

方重勇一臉莫名其妙的看著鄭叔清問道,兩人已經走到了少府監的門口。

你踏馬說李隆基壞話,能不能不要當著我的面說啊,難道我不知道他是個虛僞貪婪又自大的老硬幣麼?

方重勇忍不住嘆了口氣。

“本官只是怕伱忘了嘛,那追加十萬貫的教訓。咱們這位聖人啊,你做得好是沒用的,要做得超乎他意料的好才行,多上點心吧。”

鄭叔清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說道。

“事成之後,我送你一對雙胞胎女奴,才九歲,跟你一樣大,那真是亭亭玉立含苞待放啊,嘖嘖!

你知道這對雙胞胎有多難找麼?我也想找三胞胎四胞胎的給你,但是那些人不是長得醜,就是年紀不合適……”

鄭叔清低下頭湊過來在方重勇耳邊壓低聲音說道。

“走吧,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鄭侍郎的誠意。”

方重勇感覺自己好像被鄭叔清PUA了,但又不太說的上來這種感覺是不是正確的。

二人走進綾錦坊的庫房,就看到打造好的竹貨架上,擺著一匹又一匹已經編織好的仿粟特錦。

湛藍、豔紅、橙黃、青綠等等,各種顏色,各種款式與花紋的都有。

方重勇拿下一匹錦緞觀摩撫摸,這種錦織,不僅撫摸起來溫和而光滑,而且還有著普通絹帛所不具備的厚實感。

花紋在具備了粟特錦的崎嶇雄壯之餘,又用圓潤的花紋掩蓋了粟特錦花紋所固有的粗大猙獰。

一句話,這款布料幾乎是融合了常規蜀錦與粟特錦的所有優點,創造出的一種新織錦。

鄭叔清來找方重勇尋求對策,恰恰不是因爲他對這些仿粟特錦不滿意,而是太滿意又患得患失,怕不能入李隆基的法眼白忙活了。

這就好比有人就是喜歡街邊早點的隨意,而不喜歡大酒樓飯菜的拘謹一樣。

鄭叔清僅僅只是對李隆基的喜好沒譜。

“東瀛來的遣唐使,得知仿粟特錦後的消息後,跪在少府監門前祈求,又去求聖人,本官這才割下一片,賞賜給此人。

據說,這位遣唐使是要拿回去給他們的酋長作爲帥旗使用。”

鄭叔清不無得意的說道。

本子?

那就難怪了。

方重勇微微點頭沒說話。

似乎是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鄭叔清繼續自豪的說道:

“我大唐可以縱橫西域,可不單單是靠著兵革之利。

若只有武力豪橫,沒有財帛相伴,想以德服人也很難。

吐蕃與我大唐爭雄,之所以屢屢吃虧,最大的原因不是吐蕃不會打仗,而是我大唐有絲綢,吐蕃卻沒有。

絲路上的西域諸國,都不希望吐蕃強勢,因爲吐蕃不能給他們所需要的絲綢。”

鄭叔清用手掌拍了拍一匹錦緞,好像這東西就是他手裡的神兵利器一樣。

方重勇微微點頭道:“不用再吹噓這些事情了,說點實在的。

這些仿粟特錦我看過了,不如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叫唐錦吧。”

一聽這話,鄭叔清恍然大悟道:“妙啊!唐錦唐錦,我大唐之錦,聖人肯定會龍顏大悅。”

瞧你這點出息!整天聖人不離口!

方重勇嘆了口氣,繼續說道:“聖人見多識廣,你以爲改個名字,就能糊弄過去了?恐怕還得有別的東西配套才行。”

果然,鄭叔清又頹喪下來,哀嘆道:“是啊,光名字好聽沒用,終究還是要騷到聖人的癢處。”

東施就算改名叫西施,別人看到了她也一樣會被嚇跑,改名字這種小伎倆,當成輔助手段或許有用,但拿它當救命稻草,還是幼稚了點。

方重勇微微點頭,他覺得老鄭雖然是李隆基的忠實狗腿子,思維模式跟李隆基高度同頻。

但這一位心裡未必很看得起李隆基吧?

不是有句話叫什麼來著:離神越近的人,越不相信神。

鄭叔清可能就是這樣的情況。

越是跟李隆基的思維模式高度同頻,就越是明白這位大唐聖人,並不是什麼英明神武的主。

方重勇把鄭叔清拉到一旁,壓低聲音詢問道:“我現在要去梨園,你要去麼?”

“去梨園做什麼呢?”

鄭叔清一愣,忍不住反問道。

“去了你就知道了。”

方重勇得意洋洋的說道,懶得跟老鄭解釋爲什麼。

梨園這地方,某種程度上說,其實比宮城的守衛更森嚴。

因爲李隆基現在基本上不會在宮城辦公,更不在這裡居住,但他卻經常在梨園玩耍!

帶兵攻打梨園弒君,那可比攻打長安宮城的成功率與效率高了無數倍。

因此長安宮城的宮禁在開元初年李隆基穩定政局以後,就並沒有想象那麼森嚴了。只有一些局部的要害部門,城中有崗,不好進去。

中樞官員只要在宮門處“打卡”作記錄並說明入宮城事由,就能順利出入,也不會驚動門監的高級軍官,更不需要特批。

方重勇與鄭叔清二人就是這樣進來的。

“當然是去辦你這破事啊,不然還能爲啥?你就說去不去吧?”

方重勇不耐煩的說道。老鄭這人就是一心求穩,關鍵時刻太猶豫,出了事又喜歡破罐子破摔。

“我去還不行麼?”

鄭叔清抱怨了一句,二人從宮城出了北面的光化門,前往位於長安西北角的梨園。

梨園是唐長安禁苑風景園林區之一,位於光化門之北禁苑中。

園中有梨園亭、毬場,是唐代皇帝風景遊賞和舉行拔河、擊毬娛樂活動之處,乃是宗室子弟遊玩的地方,也是皇帝宴請羣臣的場所。

不過,到了梨園的值守處才發現,這裡好像並不是方重勇要找的梨園!

“呃,你們是要找梨園裡面吹拉彈唱的藝人?”

兩位值守的龍武軍士卒,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鄭叔清與方重勇一行人。

“對,是這樣的,我們找梨園弟子韋青,請問他現在在梨園麼?”

方重勇很是客氣的問道,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兩個龍武軍士卒哈哈大笑,似乎一點也不忌諱鄭叔清是戶部侍郎。

“二位請回吧,梨園子弟皆在大明宮,自開元以來,聖人便在長安大明宮內梨園,在大明宮會昌殿附近。

當然了,二位貴人想進禁苑,也不是多大問題,只是過兩天舉辦宴會,現在不是很方便。”

這位龍武軍士卒很是和藹親切的說道,並沒有什麼架子。

好像被打臉了!

方重勇把鄭叔清拉到一邊問道:“真的是這樣麼?”

“不然呢?之前我還覺得奇怪,你爲什麼要跑西北的皇家禁苑來。

這裡一般都是舉辦大型宴會之前纔有人常駐,負責整理佈置會場。

既然你找韋青,走兩步不就到了麼?少府監就在會昌殿附近啊。”

鄭叔清一臉疑惑看著方重勇,等待著對方的回答。

“人總有犯蠢的時候,改天我請客賠罪,現在先去大明宮吧,唉!”

鬧了個大烏龍,還走了好遠的冤枉路,方重勇也搞不懂自己是在折騰個啥。

兩個雙胞胎女僕,將來給阿段一個,給方來鵲一個,應該可以了。

想到這裡,方重勇心裡便平衡了。

什麼雙胞胎無敵姐妹花組合,他纔不感興趣呢!

就是要把一對王拆散了打。

……

“宮禁重地,閒人免進!”

同樣是龍武軍士卒,態度卻能雲泥之別,眼前這位便是跩到天上去,跟禁苑外的士卒彷彿判若兩軍。

不過想想也挺自然的,能在大明宮內梨園看門的士卒,那家世能是普通人麼?

眼高於頂是正常的,對人客套反倒是不正常!

雖然同樣是龍武軍,但內部可能因爲家庭背景不同,也是被分出了三六九等。不同的人被安排了不同的差事,遠近親疏不同分配,尋常事罷了。

“本官找韋青有要事。”

鄭叔清擺出官威,皮笑肉不笑的瞪著面前二人說道。

“有事也不行。沒有聖諭,除了梨園子弟外,誰也不能進去。”

鄭叔清裝逼裝了個寂寞,這兩人油鹽不進,讓方重勇大爲驚奇。

按說,不至於啊。

鄭叔清惱怒的退到一旁,拉著方重勇的袖子低聲說道:“不對勁,我們先回去再說。”

“等等,看我的。”

方重勇擺了擺手,走上前去看著這兩名龍武軍士卒,平靜說道:“家父方有德!”

“嗯?”

二人先是一愣,感覺莫名其妙,隨後又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勁,又不太說得出來。

“家父方有德,我乃家中獨子。”

方重勇又強調了一句。

二人似乎想起了什麼,面露驚恐之色。其中一人湊到方重勇身邊,在他耳邊低聲說道:“聖人呢,現在真的很忙,不能打擾。

我幫你們把韋青叫出來,你們不要聲張,不然我們人頭落地。聖人下了死命令說不能讓外人打擾的。”

忙?

在梨園能忙什麼?

李隆基老早就在這裡開了個藝術學校,幾十年了還玩不膩啊,需要這樣藏著掖著?

方重勇想不通這一茬,鄭叔清卻是恍然大悟,拉著他就走。

到後面鄭叔清都開始跑起來了。

“鄭侍郎,你到底在搞什麼啊!”

大概離大明宮梨園幾百米遠了,方重勇喘著氣問道。

“聖人,在梨園跟壽王妃一起玩耍,嗯,是以前的壽王妃,以後的貴妃甚至皇后!”

鄭叔清面露驚恐,在方重勇耳邊說道。

“楊玉環?”

方重勇恍然大悟。

“你都知道這破事,還裝什麼糊塗!”

鄭叔清惱怒呵斥道。

正在這時,二人看到韋青一路小跑的衝過來,身上的錦袍都亂了。

“你們二位,是有什麼事情不能明天再說,非得找這個節骨眼?”

韋青滿頭大汗,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現在聖人正在跟新歡壽王妃一起,在梨園內玩“貼身肉搏”一樣的豔舞,還讓樂師奏樂。

鄭叔清和方重勇這兩個不長眼睛的,是嫌命太長,想拖著大家一起死麼?

“我們確有大事要與你商議,先去綾錦坊再說。”

鄭叔清沉聲對韋青說道,還是早點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爲好。

每一章,都不水。

(本章完)

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43章 夜貓子進宅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第316章 誰慫誰是狗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什麼是牙兵第6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50章 小卡拉米也要過春天!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662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805章 番外2 虎死威猶在(2)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593章 天賦異稟的霸總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9章 朝堂風雲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75章 政治藝術第35章 一日殺三子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34章 變局將至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620章 胳膊肘擰不過大腿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第724章 主打一個順昌逆亡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下午要去醫院補牙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第586章 貞潔烈女第386章 向著勝利衝刺(本卷完)第713章 盛夏的果實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772章 彎了的脊樑不如不要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783章 進步之風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93章 官場潛規則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第724章 主打一個順昌逆亡第444章 變生肘腋第278章 五年平遼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59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264.第231章 氣泡被戳破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731章 他比你先到藏在歷史細節裡面的魔鬼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第497章 恍若隔世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495章 風起176.第159章 驚天弊案(2)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第730章 臨陣換將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641章 風漸起第65章 霓裳羽衣曲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708章 主不可怒而興兵第636章 投桃報李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20章 鮮血染官袍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280章 亂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第704章 麥田守望者第468章 還有高手!
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43章 夜貓子進宅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第722章 善水者溺於水第316章 誰慫誰是狗第455章 血戰黃花堆什麼是牙兵第66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750章 小卡拉米也要過春天!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662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805章 番外2 虎死威猶在(2)第496章 徒勞的掙扎第593章 天賦異稟的霸總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2章 我,神童,打錢!第9章 朝堂風雲第472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475章 政治藝術第35章 一日殺三子248.第217章 草根野望第508章 飛渡盧縣橋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34章 變局將至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第795章 蓄勢待發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620章 胳膊肘擰不過大腿136.本書作者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會讀文獻第724章 主打一個順昌逆亡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下午要去醫院補牙第513章 攪亂一池秋水第586章 貞潔烈女第386章 向著勝利衝刺(本卷完)第713章 盛夏的果實第395章 一碼歸一碼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772章 彎了的脊樑不如不要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27章 各自的麻煩第783章 進步之風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第536章 打完這一仗就能回老家第93章 官場潛規則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580章 建國大業之暗流涌動第724章 主打一個順昌逆亡第444章 變生肘腋第278章 五年平遼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562章 我用青春賭明天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晚唐五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黑暗時代”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59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264.第231章 氣泡被戳破168.第152章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第506章 名士出馬,一個頂兩第731章 他比你先到藏在歷史細節裡面的魔鬼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第497章 恍若隔世第707章 天作孽,尤可爲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495章 風起176.第159章 驚天弊案(2)唐代的文人,到底是在追求什麼第730章 臨陣換將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237.第209章 銀槍孝節(下)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641章 風漸起第65章 霓裳羽衣曲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第338章 刁民輩出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708章 主不可怒而興兵第636章 投桃報李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20章 鮮血染官袍117.第113章 麻煩成堆的單車刺史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280章 亂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第704章 麥田守望者第468章 還有高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古浪县| 衡水市| 兴海县| 三河市| 济阳县| 瑞丽市| 醴陵市| 娱乐| 台前县| 嘉禾县| 宜良县| 陇南市| 萨嘎县| 江口县| 寿宁县| 阿拉善左旗| 遂平县| 内黄县| 眉山市| 南江县| 马山县| 梧州市| 昂仁县| 龙泉市| 山丹县| 无棣县| 田林县| 武隆县| 申扎县| 克拉玛依市| 牡丹江市| 潞西市| 长顺县| 安岳县| 家居| 阳泉市| 博罗县| 辽源市| 柳州市|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