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夔州刺史鄭叔清,捅了馬蜂窩,嚴重侵害了很多達官貴人的利益。

夔州一地當然不算什麼,讓他們害怕的是,夔州的通關策略,很可能形成“示範效應”,讓別處江關也跟著一起模仿。

各家暗地裡操縱的商戶,漕船都不少,都私下裡進行著大買賣,從糧食布匹,到奴隸販運,都有他們的份。朝堂上亦是有不少代言人。這些達官貴人們,顯然不可能放過鄭叔清。

一時間,朝野內外,奏疏如同雪片般送到中書省。

唐代前期政治總體上比較開明,並不堵塞言路,也不實行文字獄。

低級官員層層上報後對皇帝上奏的例子比比皆是,並且還有在關鍵時刻站隊成功並獲得越級提拔的案例。

這些疏奏,大體上分爲兩種意見。

第一種認爲,鄭叔清膽大妄爲,無視朝廷法紀,應該將其撤職查辦以儆效尤。待查辦之後,再來審理其罪責。夔州江關斂財擾民之策,應該立即廢除,以正本清源。

還有一種意見認爲,鄭叔清確實是要查辦,但他頒佈的江關“新政”,卻是朝廷信譽在背書的。如今已經(jīng)實行了大半個月有餘,難道立即將其廢除?這難道不是朝令夕改?

朝廷法度的威嚴何在?

將來若是推行類似新政,利益受損的人又叫喚了,那是不是也要把新政也廢除?

哪怕夔州江關的政令不合理,也要運作個半年再說,看看具體效果如何,得失如何。不能任憑某些人鼓譟一下,就把政令廢除。

這個口子開了,比鄭叔清現(xiàn)在辦的事情還危險百倍。

反正,羣情激奮之下,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應該將鄭叔清撤職查辦,押送到長安之後再來定罪。

當然了,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大唐官員那麼多,總是不會缺異類的。

在這些喊打喊殺的疏奏當中,就夾著一份“鶴立雞羣”的另類文章。

太子正字(類似於方重勇前世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劉晏,上書讚揚鄭叔清有理財之能,且夔州江關之策,可以套用到揚州到洛陽段的運河漕運上,減少因爲漕船規(guī)格過大而導致傾覆或擱淺,造成運河航道堵塞的問題。

言外之意,鄭叔清不僅不應該查辦,而且還要擢升,並且將其經(jīng)驗推而廣之。

當然了,劉晏一箇中樞小官,整天編撰文書的,也沒人在乎他說什麼。這封疏奏被淹沒在鼓譟聲中毫不起眼。

別人都以爲李隆基裝聾作啞,對這些疏奏看都不會看。

誰知道劉宴的奏章送上去以後,還沒過多久,李隆基就下令讓中書省擬了一份調令,將劉晏踢出了長安,命其到河東道絳州夏縣擔任縣令。

一時間,衆(zhòng)臣們從宰相到跑腿的,都看不懂李隆基這個操作是什麼意思。

這究竟是明升暗降呢,還是官員提拔以前外放歷練呢?似乎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太子正字雖然沒什麼實權,卻是“清貴”之官,留在中樞很容易被提拔爲黃門侍郎一類的官職,成爲皇帝身邊的近臣。

縣令的品級雖然高,卻是地方官,這明擺著是明升暗降了。

可唐代提拔重用官員,往往又需要到地方上外放的經(jīng)歷。鄭叔清被喊打喊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爲他就是京官外放,任期滿了就要回長安述職。以目前得知的政績看,極有可能被提拔爲戶部員外郎,手握實權。

他上去了,定然就有人上不去,合力把這個人攔在長安外面,這便是朝堂上不能說的秘密。

這天,李隆基在紫宸殿內,召集李林甫與張九齡兩位宰相議事,討論的正是夔州江關擅自改制的事情。紫宸殿並非是正殿,它從前是皇帝與大臣們聊家常說私密話的地方,不需要什麼禮制,也不需要穿朝服。

開元二十一年以後,李隆基就很少在正殿含元殿開朝會了,除非是過節(jié)慶典,纔會偶爾去一下。一般處理朝政,都是在紫宸殿內,這裡規(guī)矩最少,君臣之間也最隨意,比較符合李隆基的喜好。

“夔州之事,關係到蜀地漕運,二位相公以爲如何?”

李隆基一邊捏著自己手上酸脹的虎口,一邊漫不經(jīng)心的問道。他昨日打了一下午馬球,現(xiàn)在雙手虎口都在疼痛。

無論年輕的時候是多麼技術嫺熟,保養(yǎng)身體又是多麼上心,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認,歲月不饒人,他早已不復當年之血氣了。

“無論鄭叔清所作所爲是爲何,朝廷都不能助長這種氣焰。微臣建議,將其押解到長安,由大理寺審訊再行定奪。”

皮膚黝黑,鬍鬚頭髮已然花白的張九齡,雙手攏袖對著李隆基行了一禮說道。

“嗯,那江關之策如何?”

李隆基平淡問道,心裡似乎想著別的事情。

“新年休沐之前,各地都要彙報這一年本地民情與收入。那時候,便可以將此策廢除。如今很多人已經(jīng)聽從了鄭叔清的安排,更換了漕船。若是中樞廢除通關新法,只怕那些人亦是心中憤憤不平,難免生出事端。請聖人裁決。”

張九齡亦是有條不紊的說道。

他想得很清楚,這件事已經(jīng)變成了爛賬,如今羣情激奮之下,做得越多越錯。不如把鄭叔清交出來平息爭論。人亡政息,鄭叔清不在夔州了,爭議頗大的夔州江關新政,必然也無法維持。

到時候,讓時間把這一出鬧劇沖淡即可,朝廷不必做多餘的事情。

“哥奴,你怎麼說?”

哥奴是李林甫的小名,從稱呼上就看得出來,如今李林甫已經(jīng)比張九齡要得李隆基的信任與親近。

“夔州江關之策,可以在運河河道推而廣之,至於鄭叔清如何,微臣無法評置,一切由聖人定奪。這是微臣整理的夔州江關新政,請聖人過目。”

李林甫雙手將奏疏交給高力士,李隆基讓高力士假模假樣的閱覽了一番。實際上,他們早就知道夔州江關發(fā)生了什麼,現(xiàn)在的一切都是在走過場。

皇帝雖然富有四海,但可以直接使用的錢,卻未必有外人想象那麼多。

前幾年的時候,李隆基遇到大唐首富王氏兄弟,直言王氏的錢財比他還多,這並不是一句自謙的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訴苦。

國庫的錢,要走戶部的賬目,不是李隆基想怎麼用就能怎麼用的。

李隆基內庫的錢,來自各地的進獻的貢品,還有打仗上繳的戰(zhàn)利品等等。很多東西並不是錢,不能直接使用,特別是其中不少東西還不好直接脫手變現(xiàn)。

比如說王羲之的墨寶,貴不貴重?那肯定是無價之寶。

但李隆基要是想賣,誰能買得起,誰又真的不怕死敢買?

類似這樣的東西,李隆基還有很多,他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個抱著金飯碗要飯的乞丐。

因此,夔州江關的那四十萬貫,或許國庫不看在眼裡,但對於李隆基來說,就是他今年和明年的零花錢了!國家怎麼怎麼樣,邊關怎麼怎麼樣,那又如何?

國家富強了,也得讓他這個皇帝感受得到才行啊!邊關打了勝仗,他不一定能直觀感受到,那股新鮮勁過了就沒了,李隆基本人也不可能去邊關巡視。

但是手裡要是有四十萬貫錢,能夠想怎麼花就怎麼花的話,那日子可就滋潤了啊!

李隆基覺得,張九齡與滿朝大臣喊打喊殺的要把鄭叔清給辦了,這不是給他這個皇帝添堵麼?

把鄭叔清辦了,誰來給自己撈錢?

“力士,你以爲夔州江關之策如何?”

李隆基不動聲色的暗示道,這是他習慣的套路,讓高力士出來代替自己說話。事情成了是自己的,敗了是高力士的。

高力士會意,慢條斯理的說道:“時日尚短,難以判斷。不如等明年上元節(jié)後再議。若是查辦鄭叔清,難免人亡政息,極爲不妥。”

張九齡和李林甫都知道是怎麼回事,高力士本身沒有什麼意見,他的意見就是李隆基的意見!

“既然如此,請聖人下詔書,平息朝野爭論。”

張九齡對著李隆基行禮說道,他其實不太在意這件事,在最近暗流涌動的長安城內,這是一件最不起眼的政務了。如今風暴漸漸在形成,不知道多久會變成狂風暴雨。

張九齡整日憂心忡忡,完全沒有精力顧得上夔州的“雞毛蒜皮”。

李隆基所寵愛的武惠妃,一直在醞釀廢掉太子李瑛!而李隆基雖然極爲寵愛武惠妃之子李琩,但確實暫時沒有廢太子的打算。

武惠妃如此動作,不由得讓人想起了當初那個武媚娘,沒錯,武媚娘正是這位武惠妃的姑奶奶。太子李瑛也很懼怕武惠妃得手,武氏一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說也罷。唐代女子干政層出不窮,從武媚娘開始,後面又有韋氏,太平公主,真是把人神經(jīng)都搞麻了。

李隆基越是寵愛李琩,就讓李瑛等人越是不滿與懼怕。

張九齡已經(jīng)聽說了某些宮裡的事情,但他作爲力保太子李瑛,勸說李隆基不要廢太子的“支持者”,也不確定李瑛等人到底在謀劃著什麼。

“哥奴,這件事你去辦吧。給鄭叔清加一個朝議郎的官職。”

李隆基很是隨意的說道。

鄭叔清給自己送來了五萬貫,在他眼裡就是好狗……好官。既然是好官,那就要賞。朝議郎正六品上的散官,而夔州是中州,刺史爲正四品,給個正六品散官很合適。

“聖人,鄭叔清在夔州破壞朝廷法度,給他加官不妥啊。”

張九齡站出來的阻止道。不管夔州的事情也就罷了,怎麼還能給罪魁禍首加官呢?

“朕意已決,無須多言。若夔州鬧出大亂,朕再治鄭叔清的罪即可。”

李隆基一擡手,示意張九齡不要多話。

“微臣這便去辦。”

李林甫躬身行禮退下,張九齡無奈也只能跟著退去。待走到宮門前的時候,他氣喘吁吁的追上了健步如飛的李林甫,喘著氣問道:“左相何不出言勸說聖人?”

“我以爲鄭叔清之策,有利於國,故而不必出言阻止。右相何故有此一說?”

李林甫故作驚訝詢問道。

“唉!”

張九齡長嘆一聲,拂袖而去!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李林甫眼中寒光閃動。

他又不是沒有黨羽,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其實暗中投靠他的人不少。

這一次,他授意那些人,一起對鄭叔清喊打喊殺。這樣一來,就好像滿朝文武都是張九齡的人!

在李隆基看來,這就像是張九齡在對自己逼宮一樣,他能同意處置鄭叔清纔是真見鬼。

但出乎李林甫預料的是,李隆基居然給鄭叔清加散官,這個舉動很是不同尋常。李林甫一邊朝著平康坊走去,一邊忍受著身邊嬉鬧與喧囂的雜音。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好詩!爲我大唐賀!滿飲此杯!”

耳邊傳來狂放文士的祝酒聲,李林甫臉上露出譏誚的表情,卻又一閃而過。

這些人,都還活在夢裡啊!豈不知現(xiàn)在早已不是開元初年的景況了。

李林甫長出了一口氣,他已經(jīng)察覺到,時代變了。沒錯,屬於他李林甫的時代,要來了!

……

爲了應對可能的偷襲,聽從方重勇的建議,鄭叔清派人在夔州城內散佈謠言,說有不法外來商賈勾結水匪山匪,企圖燒燬破壞夔州江關沿岸的造船船塢,甚至不排除打劫富庶的夔州府城!

一時間,城內人心惶惶,卻又羣情激奮。

很快,鄭叔清便將城內有頭有臉的大戶代表請入府衙商議大事,沒別的要說,直接承認了有人看不慣夔州本地大撈特撈,想破壞現(xiàn)在安定團結的局面!

該怎麼辦呢。

衆(zhòng)人手足無措之際,鄭叔清搬出與方重勇連夜商議好的對策,簡單概括,就是:用魔法打敗魔法!

每個入府城的外地人,都會被本地人暗中盯梢,一旦有不軌舉動,就會有人到府衙稟告。鄭叔清將府衙,包括渡口在內,劃分了十二個“嚴控區(qū)”;城外的船廠,又劃分成了十個彼此離得比較遠的“巡邏區(qū)”,每一家負責一個區(qū)。

每一家大戶,負責組織住在周邊的商戶與民戶,盯梢,監(jiān)視,每日彙報異常情況,有突發(fā)狀況則需要立即向府衙彙報。

刺史麾下的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參軍,分管一攤,有事情分別彙報,最後彙總到鄭叔清這裡來。當然了,其實還是方重勇親自操刀,將每日的彙總信息甄別。

他給鄭叔清出的主意,就是發(fā)動羣衆(zhòng),組織羣衆(zhòng),讓羣衆(zhòng)參與其中。

城內的團結兵不夠用?

那就把整座城的人都變成“團結兵”!

他們不需要千日防賊,只需要防一到兩個月就夠了。

這個辦法得到了本地大戶的熱烈響應,不斷的造船訂單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附帶的利益,現(xiàn)在有人想搞事情,他們絕對不答應。

方重勇原以爲自己的辦法可以嚇退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沒想到才實行三天,府城內就有好幾個人通風報信,說有一夥人早上從白帝城出發(fā)到夔州府城,晚上又返回白帝城。每天都是這樣,行跡非常可疑!

(本章完)

第525章 你便是真龍?zhí)熳樱ū揪硗辏?/a>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79章 節(jié)帥的陰影261.第228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第639章 你沒有見過的船新遊戲139.明天晚點更新第65章 霓裳羽衣曲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第98章 賣的不是藥,是藥方第690章 援兵馬上就到!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第763章 山河小形勝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475章 政治藝術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第687章 是左還是右第440章 啪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30.領證了。。。。下午要去醫(yī)院補牙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428章 撿漏王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718章 兩難自解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17章 一碗水端平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710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716章 黃河裡的魚兒都吃飽了141.第130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全忠第652章 差距有億點點大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第290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第528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第664章 既蠢又壞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jīng)第751章 跑路天子(本卷完)第648章 洗了睡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21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長安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第658章 逼宮!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415章 憑空造牌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35章 一日殺三子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第453章 奉天靖難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448章 二愣子第332章 開天“盛世”159.寫在國恥日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426章 白露之變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9章 朝堂風雲(yún)第664章 既蠢又壞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576章 那又如何?第760章 生死存亡之秋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2章 孤獨行者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第304章 忠!誠!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525章 你便是真龍?zhí)熳樱ū揪硗辏?/a>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452章 暴雨急襲第79章 節(jié)帥的陰影261.第228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第639章 你沒有見過的船新遊戲139.明天晚點更新第65章 霓裳羽衣曲第407章 秦王繞柱走第98章 賣的不是藥,是藥方第690章 援兵馬上就到!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第763章 山河小形勝第16章 兩條鹹魚曬江灘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475章 政治藝術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第687章 是左還是右第440章 啪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130.領證了。。。。下午要去醫(yī)院補牙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428章 撿漏王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718章 兩難自解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717章 一碗水端平第781章 若無方清,不知幾人稱孤道寡第710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716章 黃河裡的魚兒都吃飽了141.第130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全忠第652章 差距有億點點大第619章 光速滑跪第61章 新書上架通知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第290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第528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367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476章 不得不做的事情第664章 既蠢又壞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jīng)第751章 跑路天子(本卷完)第648章 洗了睡第446章 兩面三刀第21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長安第680章 劍指渤海國第658章 逼宮!137.第127章 就像是一塊擦腳布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10章 丘!八!之!魂!第415章 憑空造牌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232.第204章 痛打落水狗第35章 一日殺三子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第14章 一隻腳上岸(上)第453章 奉天靖難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448章 二愣子第332章 開天“盛世”159.寫在國恥日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426章 白露之變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288.第249章 格局不小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90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78章 阿喀琉斯之踵第738章 忠心又耿耿132.第124章 圖窮匕首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9章 朝堂風雲(yún)第664章 既蠢又壞第68章 當條狗不容易啊第576章 那又如何?第760章 生死存亡之秋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32章 孤獨行者157.第143章 沒那麼簡單第304章 忠!誠!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第79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高淳县| 宜兰县| 吉安市| 寻甸| 高雄市| 太仓市| 白银市| 资中县| 太谷县| 霍州市| 河北区| 台北县| 休宁县| 高阳县| 巨鹿县| 清远市| 栾川县| 寻甸| 安达市| 武强县| 巍山| 望谟县| 含山县| 和田市| 连南| 封丘县| 资溪县| 固始县| 连云港市| 叙永县| 黔西| 潜山县| 龙川县| 潞西市| 西吉县| 三门县| 上林县| 龙游县| 香港 |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