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

“顯兒休要胡鬧,此乃朝堂重地……”

武后可不是尋常之輩,自不會被李顯的乖巧給迷惑住了,更不相信李顯所謂的吟詩沒有旁的用心,自不願橫生枝節,毫不客氣地便打算給李顯先扣上個不務正業的大帽子,以此來堵住李顯的嘴。

“顯兒竟能賦詩?朕倒是好奇得很,就吟來與朕聽聽好了。”

高宗同樣猜不透李顯的葫蘆裡賣的是啥藥,不過麼,如今他想救李賢一命的希望可都擱在了李顯的身上,自是不希望李顯如此快便被武后打壓了下去,此際一見武后要借勢發飆,立馬出言打斷了武后的話頭。

“是,兒臣謹遵父皇之命。”

李顯壓根兒就沒去理會武后的鐵青之臉色,恭恭敬敬地對著高宗行了個大禮,而後站直了身子,面帶哀痛之色地開口吟道:“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爲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李顯吟詩的聲音並不大,聲線也偏低沉,可磁性的聲音裡自有種發人思辨的感染力在其中,聞者莫不低頭沉思,至於高宗麼,早已是止不住地老淚縱橫著,渾然不顧自身的形象,抽泣得滿臉都是淚水與鼻涕,便是武后也有些子眼神黯淡,不過麼,很快便已轉醒了過來,望向李顯的目光裡已是有著掩飾不住的肅殺之兇氣,只是這當口上,她縱怒,卻也不敢輕易再開言,也就只能是在心裡頭發著狠罷了。

“朕不摘了,不能再摘了,朕不能啊,不能啊……”

高宗是真的傷心了,他攏共就只有八個兒子,長子李忠被賜死,五子李弘被毒殺,眼下若是李賢再被賜死,接下來還要輪到誰來著,莫非真要摘絕抱蔓歸不成?

“父皇聖明,兒臣以爲五哥雖是有大過,可能深刻悔過,已是善之善者,其罪雖大,卻也有可寬恕之道,理應給其以自新之路,所謂律法者,不外治病救人耳,豈有不與人自新之理,兒臣懇請父皇下詔,準五哥外放一地,以全其身!”

《黃瓜臺辭》本就該是李賢所作,可被李顯這麼一剽竊,李賢卻是沒機會再寫這麼首絕命詩了,不過麼,既然是用來救其一命,李顯心中可是半點愧疚之意都欠奉的,這會兒一見高宗傷心若此,李顯心中雖頗有慼慼焉,可卻絕不會放過這等趁機進言的大好機會,緊趕著便又是一躬身,言語誠懇萬分地進諫道。

“朕……”

高宗此際心情正自激盪,加之本就想救李賢一命,又怎會不同意李顯的請求,一抹眼淚,便要出口應允將下來。

“陛下,臣以爲英王殿下此議大有不妥,須知國家自有法度,謀逆乃十惡之首,罪無可恕,賜三寶已是法外施恩,再要開釋便有浪恕之嫌,臣懇請陛下、娘娘明察!”

東宮謀逆案乃是武承嗣一手包辦的大案,也是其表現給武后看的一個大好機會,自是不願平白被李顯給生生攪合了去,此際一見高宗要準了李顯所請,登時便急了,也沒等武后暗示,便已是急吼吼地跳將出來,極力地反對道。

“陛下,武尚書之言雖是逆耳,卻是忠言,臣妾懇請陛下三思。”

武后生性堅忍,素來便不是個肯輕易認輸的主兒,自不願就此被李顯翻了盤去,這一見高宗瞪圓了眼,似有發作武承嗣之趨勢,立馬從旁插了一句道。

“哼!”

高宗雖在盛怒之中,可到底還是懼內,被武后這麼一打岔,雖不好再發作武承嗣,可心中又有著極度的不甘,這便陰冷地哼了一聲,臉色瞬間便已是黑得有若鍋底一般。

“武尚書開口言法度,閉口說的也是法度,想來必是懂法之輩嘍?”

高宗懼內不敢發話,可李顯卻是沒那個顧慮,絲毫不理會武后那咄咄逼人的目光之凝視,冷笑了一聲,雙目銳利如刀地逼視著武承嗣,陰冷地開口問道。

“這個……,殿下說笑了,下官自執掌刑部以來,一向兢兢業業,不敢有所疏忽,《大唐律》自是牢記在心的。”

武承嗣沒想到李顯居然毫無忌諱地當庭將矛頭對準了自己,登時便被李顯身上的煞氣衝得一噎,可又不願弱了自家士氣,這便陪著笑臉地應答了一句道。

“如此甚好,孤有一疑問,還請武尚書代爲解惑,不知武尚書肯否?”

李顯不屑地笑了笑,一派隨意狀地追問道。

“這個,這個……,呵呵,這個自然,殿下請說,下官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顯倒是問得隨意,可武承嗣卻是不敢輕易接招,支吾了兩聲,拿眼望向了高坐在大位上的武后,見武后不動聲色地點了頭,這才故作豪邁狀地應承了下來,只是心還是虛得很,臉上的諂笑著實僵硬得緊了些。

“那好,孤先前聽武尚書言辭鑿鑿,認定東宮一案已是真相大白,全案皆已審結,再無疑點,可是如此?”

李顯不動聲色地點了下頭,淡然地往下追問道。

“確實如此,不知殿下此言何意?莫非是還有甚疏漏麼?請指教!”

武承嗣原本繃緊著神經,怕的便是李顯問出甚古怪問題來,此時一聽李顯居然問的是案情,心中自是大定了下來,自忖此案已是盡在掌握之中,也不怕李顯能翻了案去,不單給出肯定的答案,還反過來將了李顯一軍。

“疏漏?原來武尚書還知道此案有疏漏?呵呵,孤還真有些小瞧了爾了麼?”李顯對武承嗣這等沒有絲毫操守可言的貨色向來是深惡痛絕得很,姑且不提前世的那些恩怨,就衝著其是武后的狗腿子這一條,李顯便沒打算給其留半點的臉面,這便毫不客氣地開刷了其一把之後,面色突地一肅,煞氣十足地喝斥道:“陳嘯天、朱凱之二人在此案中是何角色?武三思爲何明知孤的五哥受小人慫恿而故意不報到御前?又爲何偏要等東宮衛士殺進皇宮方纔發動埋伏?這其中是何根由?還有,陳、朱二賊一路殘殺羽林軍兵卒不在少數,案宗裡爲何無此記載?此二賊如今何在?爾故意隱瞞此等消息是何道理?說!”

“這,這,這……”

李顯身上的煞氣乃是屍山血海裡打熬出來的,自是驚人得很,這一猛然發動之下,又豈是武承嗣這等沒見過血之輩所能承受得起的,再加上陳、朱二人之事被李顯當庭揭破,武承嗣心中早已是慌了陣腳,支支吾吾了半晌,也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直驚得滿頭滿臉的冷汗狂淌不止。

“父皇,兒臣懷疑東宮一案別有蹊蹺,五哥固然有大過,可明顯卻是受了小人的蠱惑,其中隱情須得徹查方可,若不然,何以堵住天下人之口,望父皇明察!”

李顯連看都不再看慌亂不已的武承嗣一眼,一側身,對著高宗便是一個大禮,語氣沉痛無比地請求道。

譁然,一派的譁然,羣臣們早就懷疑此案並不似表面上那麼簡單,只是李賢造反乃是事實,諸臣工們迫於武后的淫威,卻也無人敢在此案上胡亂插手,此時一聽李顯所言不像有假,自是全都驚心於此案內幕之複雜,一時間盡皆亂議了起來,滿大殿裡竟是嚶嚶嗡嗡之聲大作不已。

“大膽武承嗣,爾安敢欺朕,爾可知罪!”

高宗雖弱懦了些,可並不愚鈍,事到如今,又怎會看不出此案十有八九是武后在背後搗的鬼,心中的怒氣自是再也按捺不住了,氣惱萬分地一拍龍案,毫不客氣地便斷喝了起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微臣,微臣……”

武承嗣原本就被李顯的煞氣衝得頭暈目眩,再被高宗這麼一發作,哪還能站得住腳,忙不迭地一頭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般地嚷了一嗓子。

“陛下息怒,妾身以爲此事其實並無乖謬之處,賢兒或許是受小人之蠱惑,可其本心不堅卻也是事實,縱有千萬理由,謀逆之舉卻是不爭之事實,顯兒遠在吐蕃,不明具體案情,有些疑慮卻也難怪。”

眼瞅著武承嗣已是徹底扛不住了,唯恐其當庭說出甚不堪的話來,武后雖不甘,卻也不得不強行出頭攔阻了一番。

“朕不管甚事實不事實,朕要做的事還輪不到旁人來指手畫腳,朕意已決,自此革除李賢太子之位,降爲江陵郡王,著即出京赴任,未得朕之旨意,不得擅離屬地!”

高宗在上朝前便與武后有過一段小小的爭執,爲的便是要不要放李賢一碼的事兒,只是當時高宗懼內思想作怪之下,沒能犟過武后的堅持,只能是不甘不願地敗下了陣來,可此際盛怒攻心之下,他卻是不再理會武后的意思了,極其難得地端出了帝王的架勢,一拍龍案,便已將旨意下了去,絲毫不給武后留下任何反對的機會!

“父皇聖明!”

該達到的效果已然達成,李顯也沒打算再在此案上多加糾纏,毫不猶豫地第一個站出來稱頌了一把。

“陛下聖明!”

羣臣們原本就不想參與到英王與武后的公然對抗中去,此際見高宗主意已定,自也無人願意再節外生枝,自也跟著山呼稱頌不已。

“啓奏父皇、母后,兒臣有本上奏!”

高宗難得地上朝一次,爲的便是要救李賢一命,如今目的已然達成,他自是不想再有甚勞心之事,加之久病的身體已疲,這便欠身將起,打算就此退了朝,然則沒等其起身,卻見翼王李旭輪已從旁閃了出來,手捧著本蒙了黃絹的摺子,高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514章 狩獵邊關(四)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249章 明槍暗箭(三)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427章 絕對強勢(七)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271章 狠狠打壓(下)第388章 雙雄會河州(上)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661章 密謀第781章 摩擦(下)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189章 薛仁貴的警告第4章 生死兩重天(下)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315章 見還是不見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643章 寸步不讓(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493章 大海濤聲(二)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418章 缺人之憾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556章 大決戰(七)
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514章 狩獵邊關(四)第319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下)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249章 明槍暗箭(三)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456章 部族大聯盟(中)第427章 絕對強勢(七)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271章 狠狠打壓(下)第388章 雙雄會河州(上)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661章 密謀第781章 摩擦(下)第263章 神速結案(上)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189章 薛仁貴的警告第4章 生死兩重天(下)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326章 以進爲退(上)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469章 巔峰對決(六)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743章 東宮盛宴(下)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315章 見還是不見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733章 劉仁軌來訪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643章 寸步不讓(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129章 太子的反擊(六)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756章 御前紛爭(上)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620章 糧庫之戰(一)第493章 大海濤聲(二)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418章 缺人之憾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273章 決勝一擊(中)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705章 殺戮之樂章(七)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115章 吏部尚書之爭(下)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556章 大決戰(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宿迁市| 徐水县| 凤凰县| 辰溪县| 东阿县| 曲阜市| 岱山县| 拜泉县| 沁水县| 龙岩市| 隆林| 富裕县| 洛浦县| 罗田县| 石门县| 上饶县| 成安县| 南岸区| 舞钢市| 葵青区| 桐柏县| 乐亭县| 建瓯市| 丽江市| 休宁县| 宁蒗| 莱阳市| 荆州市| 九龙县| 柳林县| 鹤峰县| 云阳县| 大姚县| 彩票| 阿拉善右旗| 乐业县| 晴隆县| 鹤庆县| 赤水市|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