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

若是可能的話,李顯其實並不願如此快便跟武后硬碰上一場的,倒不是膽怯,而是局勢所限,概因李顯如今擁有的實力大多在地方上,至於朝堂中,隨著駱賓王與林明度這兩位最後的重臣被下放地方之後,李顯手頭只剩下蕭潛等幾名蝦兵蟹將,與武后所握有的大勢實在無法相提並論,按常理來說,此際李顯應該臥薪嚐膽地潛伏著,先將太子大位弄到手,而後再慢慢計較其餘,這無疑是條穩妥的路子,至少在絕大數人的眼中,該是如此纔對,然則李顯卻不是常人,只因他實在是太清楚武后的爲人了,倘若李顯真要是玩穩妥的做派的話,那隻能是死路一條!

理由?很簡單,武后從來都不是個心慈手軟之輩,哪怕李顯再如何退讓,她也不可能放了李顯一碼,前世那會兒李顯不就退讓了麼,結果如何呢,王妃被賜死,兒子被賜死,女兒也被賜死,就連他自己也險些被賜死,這一世李顯可是半步都不想再退了的,再說了,武后本就是個擅長借勢之輩,一旦被其掌握到了政爭的主動權,那後續的攻擊就是一撥接著一撥,沒個消停的時候,壓根兒就不會給對手留有絲毫的喘息之機,正因爲此,縱使明知事情難爲,李顯也斷無退縮的打算,哪怕再艱難,與武后打擂臺的架勢也絕不能倒,這其中又牽涉到一個隱蔽機密,那便是高宗的心思之變化。

高宗爲人確實弱懦,也無甚治國的大本事,可畢竟是帝王,無論是當皇子時,還是即位之後,都沒少經歷過各種各樣的陰謀,見識也算是多了的,政治手腕自然也是有些的,儘管不算太過高明,可絕非愚鈍之輩,先前太子勢大之際,他扶持武后之本意是要保持朝局之平衡,可卻沒想到武后居然能借勢一把將朝局盡攬手中,導致朝局就此徹底失衡,以致太子竟落到要鋌而走險之地步,從這一點來說,高宗心裡頭是有悔意的,這也正是高宗想要赦了李賢死罪的隱蔽心思之所在,故此,倘若李顯能顯示出與武后對抗的決心的話,高宗必然會給予李顯必要的支持,以達成新的朝局之平衡,而這,正是李顯目下最需要的東西,也正是李顯敢於站出來的底氣之所在!

“講!”

武后其實並不是真的很在意李賢的生死,於她而論,一個被廢黜的太子就有若被砍斷了翅膀的鳥兒,絕無再次展翅高飛之可能,當然了,除惡務盡或許更好,不能的話,也算不得甚大事兒,不過麼,一旦事涉權柄,那一切就不一樣了——儘管高宗始終不曾明言,可武后卻能敏銳地察覺到高宗心底裡的隱密,她自是不想將已到了手中的權柄再平白交出去,故此,她需要一個可以公然打擊李顯這個東宮最熱門人選的機會,而李賢謀逆一案無疑便是這麼個良機,武后自不肯輕易放過,做了如此多的安排,爲的便是等李顯來跳這個大坑,而今,李顯既然已出了頭,武后心中雖是振奮不已,可明面上卻是擺出了副威嚴無比的樣子,眉頭微微一皺,帶著濃濃不悅之色地冷哼了一聲道。

“諾,啓稟父皇,母后,兒臣昨日奉旨前去詔獄,已然探視過了六哥,承六哥所託,有奏本在此,且容孩兒代爲上稟父皇、母后。”

經歷過沙場的血腥磨礪,李顯的城府早已修煉到了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之地步,又哪可能會被武后的威勢所懾服,不緊不慢地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本未曾蒙絹的奏摺,雙手捧在了胸前,語氣沉穩地開了口。

“準了。”

一聽李賢有本上奏,高宗的眼中立馬閃過了一絲精芒,也不等武后開口,有些個迫不及待地便準了李顯之所請,很顯然,在如何處理李賢的事上,高宗與武后的意見並不統一,而這個“準”字一出,雙方之間的矛盾已是有了表面化之趨勢,登時便令一衆心眼靈活的朝臣們盡皆轉起了不同的念頭。

“謝父皇恩典。”李顯早就料到了高宗會出面支持,不過麼,臉上還是極其自然地裝出了副感恩的神色,隆而重之地謝了一聲,這纔將手中的奏本攤將開來,神情肅然地開口宣讀道:“父皇、母后在上,罪兒百拜,罪兒自幼受父恩母愛,及長,又屢受重用,更得東宮之承嗣,本該承歡膝下,調理鼎鼐,以爲國之棟才,卻惜受小人挑唆,以致自絕天下,罪兒不敢妄求父皇、母后寬恕,但求能以一身而警天下……罪兒百拜以聞!”

“癡兒,癡兒,唉……”

聽著李顯轉述的李賢之認罪書,高宗臉色慘淡,淚水漣漣地搖頭嘆息不已,但卻並未就此作出表態,而是滿帶哀求之色地望著李顯,似乎在催促著李顯拿出個救李賢一命之法子。

呵,老爺子也真是的,就指著咱當惡人,您老盡做好人,真是好算計來著!李顯多精明的個人,又怎會看不出高宗眼神裡的意思,不過麼,他卻沒打算立馬發難,只因此時火候尚不成熟,還須得武后一黨跳出來表演上一番,故此,哪怕高宗的眼神已是幽怨得緊,李顯卻是裝作沒瞅見,宣讀完了李賢的認罪書之後,便即躬身站在了殿中,一派聽任高宗與武后發落之神色。

李顯這等規規矩矩的姿態一出,下頭的朝臣們自是亂議紛紛,可武后卻是皺起了眉頭,一時間還真不知該如何評價纔是了——不管武后有多討厭李賢,可母子關係卻是實打實地存在著的,總不能李賢都已認了罪,她這個母后卻不管不顧地硬要殺罷,至少在明面上,身爲母親是斷然不能輕易說出那個“殺”字的,若不然,光是天下人的口水都足以將其淹沒,而李顯若是在暗中再稍做推波助瀾一下,武后目下看似穩固的地位只怕便有可能不保,值此微妙時分,武后也只能是於保持沉默的同時,將暗示的目光投到了武承嗣這個主審官身上。

“陛下,娘娘,微臣有話要說。”

嚴格來說,武承嗣與武后之間其實有著殺父之仇,不過麼,這廝就是個沒節操的主兒,一門心思就想著升官發財,他如今就只記得一件事,那便是緊緊地抱著武后的大腿,一切按武后的意思去辦,至於父仇麼,早被其忘得不知到哪去了,這會兒一見武后給出了暗示,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便搶了出來,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講!”

這一見武承嗣果然乖巧,武后的心自是稍安了些,在她看來,有武承嗣出面去跟李顯打擂臺,一者可化解眼前難堪之危,二來麼,還能讓李顯降降格調,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她能來個居中調停,連捎帶打地殺殺李顯的威風,可謂是一舉而多得,自無不允之理由。

“謝天后娘娘隆恩。”武承嗣畢恭畢敬地謝了一聲,藉機飛快地整理了一下思路,而後面帶沉痛之色地開口道:“陛下、娘娘明鑑,微臣以爲廢太子所書之認罪狀確是剖析深刻,雖有推脫之嫌,大體卻是屬實之言,正所謂其情可憐,其罪卻是難恕,身爲人子不思孝道,身爲儲君,不思理政,卻行偏激之事,大違人倫,有負陛下與娘娘之厚恩,然,念其稍有悔過之心,且曾爲貴人,不當以刑罰加身,似依舊例,賜三寶(所謂的三寶指的是白綾、鴆酒、匕首),既全其身,又可全法度,實兩全之道也,微臣懇請陛下、娘娘明斷。”

“陛下,娘娘,微臣以爲武尚書此言甚是,國法有度,雖王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臣懇請陛下、娘娘聖裁!”

武承嗣話音剛落,明崇儼便已從旁閃了出來,亢聲附和了一句道。

“陛下,娘娘,微臣以爲賜三寶乃穩妥之道也,當是可行,請陛下、娘娘恩準。”

“陛下,娘娘,微臣附議!”

“微臣亦附議!”

……

有了明崇儼的帶頭,一衆武后黨人自是不甘落後,紛紛出列搖旗吶喊,只一瞬間似乎便已將李顯製造出來的無聲殺機化解了個乾淨。

“顯兒對此事可有甚看法麼?”

眼瞅著形勢已然扳回,武后自然不肯放過這等打擊李顯威望的大好機會,也沒急著下定論,而是一壓手,示意諸臣工安靜,而後饒有興致地看了李顯一眼,毫不客氣地將了李顯一軍。

果然來了,嘿,就等您老呢!李顯早就預料到了眼下這等局面,心中也早就有了對策,之所以不急著表明態度,等的便是武后這麼句話,要的便是圖窮匕見之際的殺機,一舉底定乾坤,不給武后一黨再有絲毫翻盤的局面,此際武后既然已出盡了招數,自然便輪到李顯做出絕地大反擊了!

“啓稟父皇、母后,兒臣昨日見過五哥之後,心中突有所感,賦詩一首,也不知其好壞,想請父皇、母后代爲斧正一、二。”

面對著武后的將軍,李顯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可也沒急著就事論事,而是一派王顧左右而言他之狀地回答了一句道。

“轟……”

李顯此言一出,下頭的朝臣們不禁又是一通子哄亂,不爲別的,只因李顯素來甚少有文名,若說李顯善戰,羣臣無不拜服,換著說李顯善政,朝臣們也信服,畢竟原本貧瘠的河西經李顯數年努力之後,已是舉國聞名的富庶之地,可說到吟詩作賦麼,朝臣們可就不相信了,再者,此等大朝之際,又豈是吟詩之場合,李顯如此舉動顯然有賣乖之嫌疑,其之思量可就有些令朝臣們費解了去了……

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339章 大航海計劃(下)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230章 滅火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374章 危局(下)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552章 大決戰(三)第270章 狠狠打壓(中)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32章 考驗(下)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800章 東都風雲動(六)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162章 穿幫了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741章 東宮盛宴(上)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519章 伏牛川之戰(四)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714章 勸進風波(一)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518章 伏牛川之戰(三)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531章 乾字計劃(五)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85章 約法三章(上)
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414章 紛紛退讓(上)第339章 大航海計劃(下)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772章 鐵騎縱橫(一)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230章 滅火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374章 危局(下)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693章 西征第一戰(二)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552章 大決戰(三)第270章 狠狠打壓(中)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32章 考驗(下)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800章 東都風雲動(六)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35章 死纏濫打(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638章 各自部署(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162章 穿幫了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314章 要的就是這熱鬧勁兒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741章 東宮盛宴(上)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519章 伏牛川之戰(四)第156章 無毒不丈夫(五)第714章 勸進風波(一)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758章 大戰將起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518章 伏牛川之戰(三)第754章 兵權之爭(中)第798章 東都風雲動(四)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531章 乾字計劃(五)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85章 約法三章(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津南区| 河池市| 海口市| 宿松县| 宣武区| 从江县| 乐平市| 西宁市| 屏山县| 杭锦后旗| 湖南省| 通州区| 承德县| 融水| 道真| 昌吉市| 莱芜市| 祁东县| 萍乡市| 南皮县| 巫溪县| 资溪县| 太和县| 海兴县| 宁夏| 连山| 化德县| 盖州市| 怀化市| 绥中县| 岚皋县| 阿城市| 佛冈县| 临夏县| 龙山县| 塘沽区| 武义县| 禹城市| 沙河市|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