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

終於可以撤退,也必須撤退了,再不走,那隻怕想走都沒機會了——于闐乃是吐蕃進出西域的重要門戶,隨著伏闍雄的舉義,這道唯一掌握在吐蕃人手中的大門便已被轟然關上,龜縮在疏勒等城中的吐蕃守軍如今已是甕中之鱉,再無絲毫的掙扎之力,大唐安西軍大可待明春之後,再一一收拾乾淨也不遲,至於在吐谷渾的吐蕃軍主力麼,除了坐看安西吐蕃各部一一覆滅之外,壓根兒就無一絲一毫的能爲,道理很簡單,隨著冬季的臨近,崑崙山埡口已到了大雪封山之時,需得到明年三、四月間方能恢復通行,到那時,安西吐蕃軍早就已是灰飛煙滅了的,再說了,吐蕃人被李顯這麼一鬧騰,今冬都難過,明春十有八九要鬧饑荒,哪還有甚餘力調兵攻西域的,只怕反得擔心唐軍趁機展開春季攻勢,守禦都嫌力有不逮,就更別說出動大軍去攻打大唐了的。

總而言之,吐蕃人沒經過數年的修養生息,是別想再出國門一步了的,然則話又說回來了,正是因爲擔心唐軍恐將於明年展開春季攻勢,吐蕃人便愈發迫切地想要拿住李顯這麼個重要人質以爲屏障,換句話說,伏闍雄舉義的消息一旦傳到了伏俟城,勢必將刺激得噶爾?欽陵不顧一切代價發動全部主力,以求全殲李顯所部,真到那時,李顯也不敢擔保己部能順利逃出生天了的。

撤退已是必然之事,可該如何撤退,走那條線路撤退卻甚有講究,非經仔細謀算不可,總的來說,李顯所部要回到大唐疆域有五條路可走:

其一,走松潘入四川,此道路途遙遠不說,且沿途多險阻,甚難速行,就眼下的時間而論,即便是吐蕃人不沿途阻截,李顯所部也無法搶在大雪封山前回到大唐,很顯然,此路不通。

第二條路是走唐蕃古道,經由鄯州(今西寧)過河湟谷地,迴天水,這條路道路相對平坦好走,可惜卻甚難行得通,只因如今的鄯州正被吐蕃大軍圍攻著,左監門衛大將軍高偘手下雖有三萬餘兵力,可也就僅僅只能勉強自保罷了,實難分出兵力來接應東歸的李顯所部,孤軍行去的後果只能是給吐蕃人送功勞罷了。

第三條路是走來時的路,經八寶川回蘭州,這條路線李顯所部最熟悉,走將起來自也是最爲便利,奈何這個方向上的吐蕃軍實力最雄厚,就李顯手中這麼點兵力,壓根兒就沒有絲毫突圍的希望,強自要走的話,只能是被吐蕃人包了餃子,連根馬骨頭都未必能剩下。

第四條路最險峻,只因這條通往張掖的道路乃是條崎嶇無比的山路,奇險處處,人馬跋涉其中,稍不留神便有粉身碎骨之厄,這條道上吐蕃軍倒是不多,只要李顯所部能急速繞過伏羅川城,便可逃進綿綿祁連山中,吐蕃軍要想追都難,這條小路原本便是李顯預留下來的最後逃生之路——此路乃是採藥人走的山道,當地人都知之甚少,而李顯之所以能知曉,概因李顯後世讀大學時,曾當過“驢友”,尋幽訪古時,與人結伴行過此路,對一路上的地理情形有所瞭解,走此道極有可能達成出其不意之效果,前提條件是李顯能突破伏羅川一線的吐蕃軍之圍堵,而這,雖說困難,卻並非完全做不到,只需小心謀劃上一番便有可能。

至於第五條道麼,毫無疑問便是剛拿下的崑崙山埡口,只消繞過大非川這個險地便可直奔崑崙山埡口而去,這一路道路雖難行了些,卻勝在沿路幾無吐蕃主力大軍,李顯所部完全可以放馬狂奔,一路衝向于闐,當然了,這指的是吐蕃人沒反應過來之前,依李顯看來,噶爾?欽陵這等智謀之將一旦得知于闐已叛,十有八九會調兵攔阻住這條通道,很顯然,要走此路的話,一是要搶時間,二麼,還得小心謀劃,製造出些假象以迷惑噶爾?欽陵,方纔有實現的可能性。

綜合而言,除了第四、第五兩條路成功的把握較大之外,其餘都是死路,也就只有唐蕃古道看起來似乎有那麼一絲極爲渺茫的希望,不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罷,走四條道與第二條道前半段路線相同,都要渡過倒滿河,而走第五條道則需趟過布哈河,兩條河並不同路,後者位於青海湖西北側,而前者則位於青海湖東南角,兩條河流皆屬青海內陸大河,好在此際乃是枯水季節,兩條河流的水都很淺,人馬皆可涉水而過,並不需要搭浮橋,所不同的是倒滿河一線靠近伏羅川城,守衛相對嚴密,而布哈河靠近烏海,剛經歷了一場大戰之後,守備兵力相對薄弱不少。

“報,殿下,西面發現蕃狗一萬餘衆,離我軍還有不到二十里路。”

“報,殿下,北面來敵近萬,已至蕭嶺,距我部尚有十八里!”

沒等李顯思忖好撤退的具體路線與步驟,兩名報馬便已傳回了追兵將至的消息,無奈之下,李顯不得不中斷了思考,下令全軍趕緊收拾營地,準備接著跟吐蕃人玩貓抓老鼠的遊戲,命令雖下得頗爲倉促,可衆軍都早已習慣了這等遊戲規則,行動起來倒也迅速得很,前後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四千餘將士皆已整裝待發。

“全軍聽令,除留七日口糧之外,丟棄一切輜重,急速趕往布哈河口,我們回家去,敢有阻路者,殺!”

趁著衆軍士整理行裝的當口,李顯終於下定了最後的決心,先是放飛了通訊用的雄鷹,而後,當著全軍的面,下達了撤兵令。

“殺,殺,殺!”

經歷了半個多月的苦戰之後,一衆將士們早已是歸心似箭,這一聽終於能回家了,自是全都興奮了起來,激昂的喊殺聲震天響起,直衝九霄雲外……

布哈河位於青海湖西北部,發源於祁連山脈支脈疏勒南山曼灘日更峰北麓,大致呈西北--東南流向,極美,如同一條綠色的綢帶般在荒漠草原上蜿蜒流轉,河岸兩邊的大草原乃是吐谷渾著名的夏季牧場,每到春夏相交之際,各部落雲集至此,綠草如茵間,牛羊遍地,一派“風吹草低見牛羊”之美景,當然了,那等美景須得夏季方能一見,時值嚴冬將至,草木枯萎,兩岸一派死寂,千里不見人煙,唯有刺骨的寒風呼嘯地刮個不休,又怎個淒涼了得,不過麼,這等千里茫茫無人煙的景象卻是一路血戰到此的李顯最希望看到的情形了,只因過了此河之後,便已是一片坦途,除崑崙埡口外,再無其他險阻。

不容易,著實是不容易,遠眺著潺潺而流的布哈河,李顯的眼睛不禁有些子溼潤了起來——從決定退兵那一刻起,到如今也不過僅僅過了三天時間罷了,可這是何等艱難的三天,不說轉戰千里的跋涉有多幸苦,也不提一路遭遇戰不斷有多兇險,便說爲了能迷惑住噶爾?欽陵,李顯不知死了多少的腦細胞——李顯所部先是全軍氣勢如虹般地撲向倒滿河口,不惜以自身傷亡數百之代價連續衝破兩支前來阻截的吐蕃萬人隊,並讓堅守鄯州的高偘所部付出了千餘傷亡的代價,強行發動攻勢,做出接應李顯所部之假象,而後李顯所部又藉著黑夜的掩護,半道轉向,不惜以累死近半馬匹爲代價,一日一夜狂奔四百餘里,終於跳出了吐蕃大軍的圍籠,艱難無比地趕到了布哈河口,到了此時,李顯所部已僅僅只剩下了三千兩百殘兵,原本一人三馬的配備也只剩下了一人一馬,這等犧牲、這等代價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便是慘烈!

著實是太慘烈了些,儘管明知道“慈不掌兵”乃是兵家之至理名言,可畢竟人不是機器,心總是肉長的,眼瞅著袍澤倒了一路,李顯的心便沉得有如灌了鉛一般,好在這一切終於是要結束了,能成功地拿回了安西,又能拖延住吐蕃崛起的腳步,李顯倒也沒什麼可遺憾的了,至於袍澤們的血仇,李顯相信終歸有討回來的一天,眼下的要務只有一條,那便是過河!

“嗚嗚嗚……”

河顯然不是那麼好過的,上天似乎要跟李顯開一個玩笑,就在李顯揚手準備下令全軍衝過布哈河之際,一陣淒厲的號角聲驟然乍響,旋即便見一道不算高的山樑後頭煙塵大起,數千精銳吐蕃騎兵呼嘯著向李顯所部衝了過來。

不好,中埋伏了!一見到吐蕃騎兵漫山遍野地衝將過來,李顯的心登時便是一沉,然則事到如今,人、馬皆疲之下,想要擺脫吐蕃騎兵的掩殺已是斷無可能,唯今之計,只有一條路可走,那便是戰,以殺對殺,殺出條血路來!

“兩軍相逢勇者勝,兒郎們,隨本王殺賊,殺,殺,殺!”

wωω⊕ttКan⊕c ○

不能猶豫,也沒有時間猶豫了,面對著洶涌而來的吐蕃騎兵大隊,李顯取下了得勝鉤上的青龍偃月刀,高高地揚了起來,發出了最激昂的戰鬥宣言……

| |

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814章 完勝(上)第151章 兩個蘿/莉一臺戲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388章 雙雄會河州(上)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344章 風起青萍之末(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427章 絕對強勢(七)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394章 斬使立威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574章 內幕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170章 李旭輪的求助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270章 狠狠打壓(中)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
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392章 挑撥離間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814章 完勝(上)第151章 兩個蘿/莉一臺戲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648章 欲迎還拒(上)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388章 雙雄會河州(上)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344章 風起青萍之末(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427章 絕對強勢(七)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9章 謀定而後動(四)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612章 東宮大宴(上)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394章 斬使立威第一百八十七 下馬威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87章 約法三章(下)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40章 倒黴的孩子(下)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574章 內幕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766章 天荒山阻擊戰(四)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170章 李旭輪的求助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307章 彼此試探(二)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270章 狠狠打壓(中)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阿克陶县| 玛纳斯县| 外汇| 光泽县| 都匀市| 白银市| 延津县| 通许县| 儋州市| 亚东县| 阳新县| 华池县| 临西县| 秦皇岛市| 响水县| 稷山县| 绥化市| 随州市| 岑巩县| 师宗县| 新乡县| 辽中县| 巴楚县| 淳化县| 绩溪县| 会理县| 朝阳县| 仁布县| 珲春市| 聂拉木县| 阿图什市| 龙岩市| 资兴市| 教育| 枣庄市| 安新县| 稻城县| 错那县| 山西省|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