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

咸亨三年九月十二日,卯時四刻,雄雞一唱,天已是頗了曉,只是日頭卻尚未升起,薄如輕紗般的霧氣在微風的吹拂下,輕卷漫舒,給人一種如夢如幻般的美感,然則聚集在蘭州城東門外的一衆河西文武官員們卻顯然無心去欣賞這等美,一個個面色憔悴地遠眺著東面的大路,眼神裡滿是焦灼的期盼之色。

“來了,來了!”

“快看,是殿下到了!”

……

就在一衆官員們等得心焦之際,遠處的地平線上煙塵陡然大作,靜靜等候著的衆官員們不由地便是一陣騷動,縱使是烏海道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以及東州道行軍總管高偘這兩位高權重的大將軍的臉上也因之露出了絲釋然的神色,雖說不似手下諸官那般喜形於色,可眼神裡的熱切卻是怎麼也掩飾不住的,這也不奇怪,只因即將到來的人是河西大都督英王李顯——自武德八年河西都督之設置取消後,偌大的河西之地便一向是各州獨自爲政,往年倒也罷了,左右河西各族皆早已被唐軍打服了的,卻也生不出甚事端來,可如今吐蕃崛起之後,屢次犯邊,各不統屬的唐軍諸路兵馬應付起來著實吃力得很,加之契苾何力與高偘二人向來瞧彼此不怎麼對眼,配合起來實難有默契之說,再者,雙方各有防區,彼此官階相當,也實談不上統一調度,即便是想默契配合也實屬難事一樁,平時倒也就罷了,可眼下大敵壓境,二位老將都深感形勢不妙,也真有心要配合著作戰,只是想歸想,做起來卻是難得很,這不單是彼此脾氣品性有差異的緣故,更因著朝堂兵制上有著嚴格的規定——無兵部調令,任何人不得跨區調兵,如今李顯既來,這個最大的障礙也就蕩然無存了的,深感壓力巨大的二位老將自是有理由暗自鬆上一口氣的。

“末將契苾何力(高偘)參見英王殿下!”

馬隊來得極快,速如陣風般地急衝著便到了城門外,當先一匹神駿異常的白馬上端坐著的正是一身黃金甲冑的英王李顯,契苾何力與高偘自不敢稍有怠慢,不待馬停穩,便已領著一衆人等迎上了前去,各自躬身行禮問安道。

“二位老將軍不必多禮,諸公也都請起罷,有勞諸公久候,小王慚愧,慚愧。”

這一見諸官給自己見禮,李顯儘自心情急躁,卻也不好在衆人面前失了禮數,這便翻身下了馬背,虛擡了下手,面帶微笑地吩咐了一句,聲線倒算是平和,可嗓音卻是透著幾分的嘶啞與疲憊——過了黃河之後,連日鞍馬勞累的李顯原本打算在廣武縣城中歇息一晚再行的,奈何卻突然接到急報,說是噶爾?欽陵的大軍已悍然發動,正在強攻鄯州城,不得已,李顯只好連夜趕路,一夜狂奔之下,人困馬乏也就是難免之事了的。

“不敢,殿下您請進城,末將等已備好酒宴,爲殿下接風洗塵。”

契苾何力的官階雖與高偘相同,可資歷卻要高出一籌,加之蘭州本就是其轄區,身爲地主,按常規便該由其安排接待之相關事宜,本著禮多人不怪的原則,這便提議請李顯赴宴洗塵。

“契苾將軍有心了,如今大戰已起,這接風宴就免了罷,待得大勝之後,小王再與諸公好生痛飲一場慶功酒,就先都散了罷,諸將且隨孤一道入營議事好了。”

明知道契苾何力等人是一片好心,然則如今戰事方起,萬事纏雜,李顯哪有心去喝甚接風酒,這便笑著婉拒道。

“諾!”

衆官員其實也無甚飲酒的心,只是不敢失了禮數罷了,既然李顯不願,衆人自也不敢相強,各自躬身應了諾,簇擁著李顯一行便直奔城西的軍營而去了。

“契苾將軍、高將軍,這戰報想來二位老將軍都已是看過了的,對此可有甚見教否?”

李顯行事向來乾淨利落,一到得軍營,也沒玩甚子升堂擺架子那一套,行進了中軍大帳之後,坐下來頭一件事便是看戰報,哪怕這些戰報的簡略消息李顯於路上時已是得了“鳴鏑”的通稟,可李顯依舊看得極爲認真仔細,寥寥數張紙,整整看了一炷香的時間,末了,隨手將戰報擱在了幾子上,不動聲色地問了一句道。

“回殿下話,末將等確已看過戰報,吐蕃人此番來勢洶洶,二十餘萬大軍壓境,實不可輕忽了去,只是……”

鄯州乃是高偘的該管之地,如今戰事在其的地盤上展開,自是該由其先行回答李顯的問題,然則高偘話說到了半截子,卻就此停了下來,似乎有些子舉棋不定之狀。

“高將軍不必緊張,有話但講無妨。”

李顯與高偘等人雖打過些交道,可畢竟算不得熟識,此際見高偘緊張得鼻尖都沁出了汗珠子,這便笑著寬慰了一句道。

“諾,殿下明鑑,末將與噶爾?欽陵其人打過些交道,深知其人狡詐如狐,實非易與之輩,其人統軍向以詭詐而著稱,然,觀其此番用兵,卻是一味用強之架勢,末將以爲其中必然有詐!”高偘乃是老將了,戍邊多年,雖無甚太過顯赫的戰功,可也不曾遭過甚大的敗績,行兵以穩健爲主,一番分析下來,倒也盡顯宿將之風範。

“嗯,契苾將軍對此有甚看法麼?”

李顯沒有急著點評高偘的意見,而是微笑地看向了沉吟不語的契苾何力,語氣淡然地問道。

“殿下明鑑,末將亦有此感,只是我河西之地狹長,雖處處險隘,卻也處處破綻,若被敵陷一地,則首尾呼應甚難,徒守恐處處被動,只是進擊卻又乏力,末將等深苦於此,不知殿下可有禦敵之良策否?”

契苾何力乃名將之才,身經百戰,官階雖與高偘相同,可戰功卻是高偘的數倍,戰略眼光自是比高偘要高出了老大的一截,一口便道破了河西守禦的難處。

“契苾將軍所言甚是,河西乃百戰之地,自古以來皆是攻易守難,非不願守,實不能爲也,今噶爾?欽陵大軍屯於鄯州必是虛招,旁的孤不敢說,就鄯州之險要,縱使噶爾?欽陵全力而爲之,也非數月能下者,而今已是深秋,能戰之時日不多,一旦雪落,吐蕃軍無糧必亂,無須攻之,其軍必自潰矣,且吐蕃此番來寇之目的不在地,而在糧,鄯州雖險,產糧卻是有限,縱使陷落,吐蕃所得亦是有限,似這等下苦力卻無甚收穫之事,以噶爾?欽陵之才,斷不會行之,其急攻鄯州不過掩護耳,若是孤所料不差,有三處或將是其真實目的之所在!”

對於噶爾?欽陵用兵之道,李顯的理解顯然比契苾何力更深了一個層次,看問題的高度也要高出了不老少,一番分析下來,二位老將軍倒也無甚不服之處。

“末將等不明,請殿下明訓!”

契苾何力與高偘都是心高氣傲之輩,向來鮮少服人,哪怕前番李顯大鬧吐谷渾,一戰成名,二將也並不完全心服,畢竟李顯前番之所爲個人勇武的成分居多,然則聽完了李顯的戰略分析之後,二將眼前一亮之下,立馬便來了興致,彼此對視了一眼之後,言語恭敬地請教道。

“孤以爲可攻者有三:其一便是我等如今所在之蘭州,若能打下此處,則我河西便已成了孤地,不戰而自亂;其二便是玉門關,此處一破,關內關外便已被隔絕,以吐蕃軍之軍勢,破安西非難事,我軍縱使想救,也鞭長莫及;至於其三麼,那便是河州,破得此處,鄯、廓、芳三州盡成孤地,有此四州之糧秣,吐蕃今冬可過矣,來春緩過氣來,便可與我軍爭奪整個河西乃至安西,除此之外,噶爾?欽陵別無選擇!”

李顯對河西戰局早已不知推演了多少回了,對整個戰局自然是有了個初步的判斷,雖不能肯定噶爾?欽陵最終會選擇何處突破,可李顯卻堅信突破點超不過這三處,此時分析起來,自信之意溢於言表。

“殿下英明,末將等歎服矣!”

二位老將都是領軍大半輩子了,雖礙於眼界,看得不如李顯透徹,可基本的戰略素養卻是不缺的,細細地品味了一番之後,皆深以爲然,彼此互視了一眼,同時躬身稱頌了起來。

“二位老將軍請起,孤也就是紙上談兵而已,實情如何,尚待檢驗,我河西之兵力本就不多,若是處處分兵,則處處薄弱,孤之意……”

這一見兩位大將軍已是被自己所懾服,李顯自是不會放過這等趁熱打鐵的良機,這便打算道出自個兒謀劃了多時的戰略,卻沒想到話尚未說完,就見林成斌急匆匆地從中軍帳外行了進來,立馬停住了口,疑惑地掃了其一眼。

“稟殿下,急報!”

一見李顯面帶不悅之色,林成斌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地行到了近前,一躬身,將一枚小銅管遞到了李顯的面前。

“哦?”

李顯只掃了一眼,便已認出了銅管上的徽號,心中一動,顧不得多問,一伸手,接過了小銅管,扭開暗釦,從中取出了一張寫滿了字的小紙條,只一看,臉色瞬間便陰沉了下來……

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470章 連兒灣之戰(一)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665章 驛站驚魂夜(上)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264章 神速結案(下)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574章 內幕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203章 安西之變(上)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65章 函谷關夜話(下)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435章 暗算(下)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262章 算計復算計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84章 殤之慟(下)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394章 斬使立威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729章 計中計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552章 大決戰(三)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15章 勝敗不明
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731章 先發制人(下)第470章 連兒灣之戰(一)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665章 驛站驚魂夜(上)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264章 神速結案(下)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574章 內幕第718章 勸進風波(五)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310章 麻煩來了第732章 攪局與反攪局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416章 紛紛退讓(下)第231章 白雁之約(上)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203章 安西之變(上)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65章 函谷關夜話(下)第69章 微露的殺機(上)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435章 暗算(下)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617章 再下一城(上)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543章 烽火連天(二)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262章 算計復算計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740章 推波助瀾(四)第84章 殤之慟(下)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724章 噶爾?引弓的判斷第394章 斬使立威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572章 英雄末路(七)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729章 計中計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552章 大決戰(三)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35章 獵雁記(下)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15章 勝敗不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县| 赞皇县| 夏河县| 卢湾区| 二连浩特市| 开阳县| 蓬安县| 大田县| 四会市| 信阳市| 上栗县| 定安县| 博乐市| 玉屏| 星座| 武城县| 沽源县| 柳林县| 安图县| 德令哈市| 小金县| 田阳县| 比如县| 石泉县| 广宗县| 托克逊县| 汾阳市| 略阳县| 嘉兴市| 蓝山县| 武清区| 图们市| 乳源| 清涧县| 石渠县| 平罗县| 池州市| 阳城县| 西昌市| 龙州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