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

儀鳳二年一月二十三日,大吉,利典禮、嫁娶,高宗親自主持冊封大典,立李顯爲東宮太子,王妃趙瓊爲太子妃,明月公主爲明妃,嫣紅爲滕,封王世子李重義爲漢平王,明詔公告天下,開恩科,大赦。

儀鳳二年二月初一,一代名相張文瓘以年老被免,二月初七,三次起復的老相劉仁軌也因同樣理由被免職,此二位皆是力挺李顯入主東宮之人,明面免職理由是年老體衰,實則是武后在報復二者的力挺李顯之表現,二人所遺之缺由裴炎、薛元超遞補,前者任侍中,主理門下省,後者任中書令,原中書令裴行儉轉任尚書省右僕射,越王李貞爲尚書省左僕射,郝處俊、李敬玄、賈朝隱等則原職不動。

東宮是進了,太子也當上了,不過麼,李顯似乎並不振奮,既不曾大肆拉攏朝臣,也不曾對朝政指手畫腳,更不曾試圖與武后爭權,每日裡除了應有的晨昏定省之外,甚至都不曾離開東宮半步,這進了東宮都已是一個月了,所忙乎的居然僅有一件事,那便是耕田!

“太子還在耕田麼,嗯?”

堂堂太子之尊,不去理會朝政,反倒忙乎著農活,這事情傳將開去,任是誰都不敢相信,至少武后本人並不相信,故此,武后幾乎每日裡皆有此問。

“回娘娘的話,確是如此,太子令人推平了半個後花園,這許多天裡整出了數畝之地,卻不見種上,只是平白空著,徒費人力,已是惹得東宮上下怨聲連連了的?!?

武后的話音不大,可內裡的陰寒意味卻是不小,回話的程登高自不敢有一絲的大意,本就彎著的腰更沉了幾分,陪著笑臉,甚是謹慎地回答道。

“嗯。”

武后一如往常般沒做出甚表態,只是從鼻孔裡輕吭出了一聲,然則臉上的狐疑之色不單沒見消減,反倒是更濃了幾分。

“娘娘,太子如此不務正業,終歸不是件好事,可需讓人上些彈章,警示一下?”

這一見武后面色不對,有心爲武后分憂的程登高立馬/眼珠子轉了轉,小聲地提了個建議道。

“此事不急,再看看也好,唔,東宮六率之軍可是尚不曾滿荷麼?”

平心而論,程登高所出的這個主意倒也尚可,只要下頭的御史們彈章一上,武后便可以藉此問責,自然也就能弄清楚李顯究竟想作甚,不過麼,武后卻不想這麼做了去,只因在武后看來,李顯心機深沉,所行之事斷不會像表面上看起來那般簡單,這背後一準有著天大的陰謀,在沒弄清李顯的底牌之前,武后並想輕舉妄動,以免給李顯留出借勢發揮的餘地,這便含糊了一句,將話題轉了開去。

“回娘娘的話,確不曾滿荷,尚差了一千人,東宮那頭說是要從河西調,兵部那頭剛報上來,那摺子就在娘娘面前的幾子上?!?

程登高自以爲出了個妙策,奈何武后卻不肯納諫,心中難免有些悻悻然,可哪敢在武后面前表露出來,只能是小心翼翼地回答了一句道。

“嗯,傳本宮的旨意,就說從河西調軍勞民傷財,大爲不妥,此議駁回,唔,既然兵額有差,那就從羽林軍調些人去好了,這樣罷,就由武懿寧統一千羽林軍到東宮任虎賁率將軍好了?!?

武后並未去摺子堆裡翻找那份調兵摺子,眉頭一揚,帶著絲冷意地下了旨。

“娘娘聖明,奴婢這就去辦?!?

程登高能成爲武后的心腹,自然不是愚笨之輩,只一聽便已明瞭了武后此舉的用心所在,登時便興奮得老臉都笑成了朵菊花,緊趕著應答了一聲,急匆匆地便退出了房去……

“……,來,這塊地不平,再整整,還有這些碎石,都清了去……”

耕田乃技術活,李顯前世那會倒是沒少見識,可說到動手能力麼,那可就不成了,也就是嘴皮子功夫而已,左右親衛隊裡務農出身的好手不少,實也用不著李顯親自下田去忙活,於是乎,李顯雖也穿著身務農的蓑衣,可實際上也就是拄著把鋤頭在田邊窮吆喝罷了,只苦了那幫子親衛個個冒雨鋤地,人人攪得跟泥猴似地。

“稟殿下,羽林軍郎將武懿寧領著一千軍卒已到了宮門外,說是奉旨前來赴任,請殿下明示?!?

就在李顯忙乎個不停之際,卻見東宮副主事宦官劉啓明急匆匆地跑了來,湊到近前,壓低了聲音稟報了一句道。

“赴任?”

一聽此言,李顯的眉頭立馬便皺了起來,滿是狐疑之色地掃了劉啓明一眼。

“回殿下的話,據其自言,乃是奉了兵部的調函,前來就任我東宮虎賁率將軍的。”

這一見李顯神色不對,劉啓明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趕忙出言解釋了一番。

這就出手了麼?呵,老賊婆還真是沉不住氣了!李顯只一聽便已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了,心中暗自冷笑不已,可也沒怎麼在意,隨手將鋤頭往田邊一擱,拍了拍手,不動聲色地下令道:“全體都有了,放下農活,隨孤去宮門處走走?!?

“諾!”

虎賁率將軍乃是東宮六率之首,自不是輕易可以當得上的,一衆親衛們都是屍體堆裡打滾出來的人物,又豈肯平白讓一無名之輩爬到自個兒的頭上,自是人人肚子裡都憋足了氣,應答之聲自也就分外的狠戾了幾分。

東宮門外,一千名羽林軍官兵整整齊齊地排成了數列,軍姿相當的挺拔,標準的儀仗隊之軍容,隊列之前,一名身著明光鎧的戰將策馬而立,盔甲鮮亮逼人,可形象麼,卻有些慘不忍睹,那五短的身材縱使有著甲冑的支撐,卻依舊像一隻大馬猴一般可笑,這人正是武后的堂侄武懿寧。

武懿寧很得意,還不是一般的得意,得意到恨不得仰天狂笑的地步,不爲別的,只因他如今已是位列將軍之高位,遙想六年前,他不過僅僅只是一鄉村土財主而已,雖有兩個小錢,可說到地位麼,怕是連縣裡的衙役都比不上,可如今呢,就已將是東宮六率之首了,這一切的一切,簡直就有若夢幻一般,可有確鑿無比,自由不得其不興奮異常的,若不是場合不對,只怕其早已是手舞足蹈地樂開了懷,只不過他的好心情也沒能保持多久,一見到身著蓑衣的李顯率領著一羣農夫就這麼坦坦然地行出了宮門,武懿寧錯愕不已之下,隱隱覺得事情怕是有些不太對味了。

“末將武懿寧參見太子殿下!”

驚愕歸驚愕,狐疑歸狐疑,當著李顯的面,武懿寧卻是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之心,忙不迭地翻身下了馬背,搶上前幾步,規規矩矩地大禮參拜不已。

“免了,武將軍如此興師動衆來此何意,嗯?”

李顯對武懿寧這個無能的貨色半點好感都欠奉,也懶得跟其客套,虛擡了下手,面無表情地問了一句道。

“這個……,呵呵,好叫殿下得知,末將奉命前來就任虎賁率將軍,現有兵部調函在此,請殿下過目。”

這一聽李顯如此問法,武懿寧心中的不安立馬便更盛了幾分,可又不敢不答,只能是陪著笑臉地應了一聲,一邊說著,一邊從衣袍裡取出兵部的調函,雙手捧著,恭敬萬分地遞到了李顯面前。

“爾可知曉虎賁率將軍的本責爲何?”

李顯並沒有伸手去接那份調函,只是冰冷地掃了武懿寧一眼,語氣淡然地問道。

“回殿下的話,虎賁率乃殿下之貼身近衛,末將既領此責,自當誓死護衛殿下之安全。”

李顯的言語越是平淡,武懿寧的心便是越慌,然則這等當口上,卻也容不得其有半分的退縮之意,只能是咬緊牙關,強自支撐地回答了一句道。

“答得不錯麼?看樣子武將軍還真是有心了,只是本宮卻有些疑問,不知武將軍有何本事能護衛得本宮之周全,嗯?”

武懿寧所答乃是依著律法所規定,本身並無差錯,不過麼,李顯卻並未就此作罷,而是嘴角一挑,露出了個滿是譏諷的微笑,不依不饒地往下追問道。

“這個,這個……,末將願爲殿下效犬馬之勞,雖萬死,不敢辭也?!?

這一見李顯神情不對,武懿寧的心已是沉到了谷底,可自忖有著武后的支持,卻也不肯示弱了去,這便亢聲應答了一句道。

“說得倒是漂亮,可本宮膽小,實在冒不起險,武將軍倘若再多練十年、八年的,或許本宮尚能安心一些,至於如今麼,就請恕本宮擔不起武將軍的忠心了。”

明知道武后派武懿寧前來的用心所在,李顯又怎可能給武懿寧甚好臉色看,也不管其面色早已漲得通紅如血,冷笑了一聲,毫不留情地譏諷了其一番。

“啊,這……,殿下,您不能如此,末將乃是奉了兵部之令而來,且天后娘娘也有口諭,您……”

一見李顯如此直接地當衆打自個兒的臉,武懿寧羞惱成怒之下,不管不顧地便將武后扛了出來,當衆頂撞了李顯一句道。

“放肆!”

李顯從來都不是好說話的主兒,這一怒之下,聲色俱厲,一股子煞氣暴然而起,直驚得武懿寧雙股戰慄不已,面色煞白地連退了三大步,兀自無法穩住身形,險險些一屁股坐倒於地……

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363章 迷影重重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716章 勸進風波(三)七十六章 夜宴五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356章 夜戰八方(二)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650章 順水推舟(上)第815章 完勝(中)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37章 初見駱賓王(上)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180章 離人淚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16章 家的感覺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502章 及時雨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730章 先發制人(上)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574章 內幕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54章 必要的教訓(四)第66章 疑心盡釋(上)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472章 連兒灣之戰(三)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
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363章 迷影重重第47章 大計劃之啓動(一)第226章 從長計議(下)第168章 高調出擊(上)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554章 大決戰(五)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70章 微露的殺機(中)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813章 洛陽攻防戰(下)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265章 二武現身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716章 勸進風波(三)七十六章 夜宴五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219章 白馬寺遇襲(一)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763章 天荒山阻擊戰(一)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90章 平地一聲驚雷起(下)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356章 夜戰八方(二)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650章 順水推舟(上)第815章 完勝(中)第521章 伏牛川之戰(六)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37章 初見駱賓王(上)第336章 領導權之爭(七)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180章 離人淚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16章 家的感覺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342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502章 及時雨第255章 公堂上的較量(下)第415章 紛紛退讓(中)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730章 先發制人(上)三百零三章 你也不是好人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574章 內幕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54章 必要的教訓(四)第66章 疑心盡釋(上)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712章 窮途末路(中)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472章 連兒灣之戰(三)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726章 飛鳥行動(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林周县| 六安市| 丹巴县| 乌兰浩特市| 安新县| 夏邑县| 阿合奇县| 抚松县| 休宁县| 全南县| 平度市| 巴马| 元谋县| 平果县| 西峡县| 漳州市| 疏附县| 武鸣县| 咸宁市| 靖州| 澄城县| 原阳县| 射阳县| 抚顺市| 凯里市| 南城县| 久治县| 凤阳县| 西华县| 牟定县| 南江县| 和硕县| 呼图壁县| 平湖市| 临西县| 河北区| 莱西市| 高唐县| 赤壁市|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