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由於很早就離婚,而且也從未在外人面前提起過,所以蘇家愛人也很默契的從不提這個孩子,現(xiàn)在算來琪琪的那個兒子應(yīng)該都有十來歲了,但是琪琪自從離開那個家以後再也沒去見過哪個孩子,可能也是當時年紀小加上沒怎麼帶過孩子,也沒什麼感情。
這點琪琪跟蘇慶福倒有點像,他對於之前的那個兒子也可以說是不管不問,這或許是他們兩個婚後的默契吧,一心想要生兩人共同的孩子,但是說實在的,他們對兩人共同孕育的蘇子涵也沒見多好,常年都是爺爺奶奶帶,春節(jié)好不容易回家也都是打麻將,所以蘇子涵跟父母的感情並不是很深。
這其實也是蘇慶春反對他們生二胎兒子的原因之一,因爲從各自的角度考慮他們都是各自有各自的兒子,根本沒必要再拼生共同的二胎兒子。
加上本身生了孩子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和關(guān)注都不夠,那還不如不生。
在蘇慶春看來他們年紀雖然也不小了,但是他們心裡上還是像個孩子,只關(guān)心自己,根本沒有父母該有的擔當。
蘇慶春縱然對他們有一些看法,但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他這些想法也就只是在自己心裡想想而已,就連黃小培他也不會說出口,因爲對說只會更加增加黃小培對蘇慶福的反感,一直以來黃小培對蘇慶福的作爲都不是很喜歡。
黃小培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怪她,確實蘇慶福一直以來真的是做什麼都做不成,做不久:從他出來工作開始,幹過各種銷售,賣過房、賣過保健品;在工地上做過小工、泥工;在汽車維修廠學過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自己就跑了,就跟著別人去工廠做裁縫;覺得沒前途就想學理髮,將來開理髮店,結(jié)果理髮還沒學半年又覺得辛苦,聽人說廚師賺錢,甚至他還去幫過後廚切菜,反正這麼些年他幾乎大部分行業(yè)都做過,但是沒一個行業(yè)堅持的了一年。
所以當初蘇慶福前面那位女友跟他分開了黃小培反而爲那女孩子慶幸。
不過這幾年蘇慶福好了一些,至少一個工作能堅持下去,話說去年他覺得琪琪跟著他打工辛苦便想著跟朋友一起合夥開一家沙縣小吃,讓琪琪就跟著收銀就行。
這個決定得到了全家人一致同意,他還向蘇慶春借了五萬塊錢投資,當時他那信誓旦旦的樣子,蘇慶春馬上就答應(yīng)了,當然這件事他從未告訴過黃小培,因爲他知道要是告訴黃小培肯定不會答應(yīng)的,說是說借,這些年下來蘇慶春他借錢給這個弟弟還少???可從沒見他還過,所以蘇慶春這錢也沒打算他還了,這錢就是去年全年的年終獎加當月的績效工資和平時身上偶爾存下來的一點私房錢湊到一起的。
當時蘇慶春只告訴黃小培當年因爲單位效益不好沒有發(fā)年終獎績效當月也沒有什麼就這麼矇混過關(guān)了。
令蘇慶春欣慰的是這次蘇慶福還真是不錯,從去年到現(xiàn)在一年半時間了這店還在開,也算是沒白費他的心血,黃小培聽說他現(xiàn)在開店穩(wěn)定了也是開始對這個弟弟刮目相看了。
話說這時候蘇慶春的車已經(jīng)開到了小區(qū)裡面了。
蘇慶福早前打工倒是在上海呆過,那時候哥哥蘇慶春還在讀書,現(xiàn)在算起來也有十來年了,來蘇慶春家還是第一次。
一直以來蘇慶福都認爲哥哥蘇慶春是醫(yī)生,嫂子是老師,而且之前買了房子後來又賣了換了一套房想著肯定是個不錯的地方,但是下了車他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很老的小區(qū)。
蘇慶福很自然地說道:“哇......這小區(qū)挺老的。”
蘇慶春並沒有回話而是幫著拿東西,並指引大家走樓梯。
走到樓道以後蘇慶福更加不淡定了,他發(fā)現(xiàn)樓道都是欄桿都是用生了鏽的鋼筋圍起來的,樓梯也都是水泥,那水泥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都變黑了,樓梯每層有三戶,看著門口的門都挺舊的。
一個不小心他還踢到了由於水泥縫隙而突出的位置一個踉蹌。
蘇慶春見狀連忙提醒:“小心點?!?
“哎呀……哥,怎麼你們這裡這麼舊???”蘇慶福抱怨道。
“是啊,這是老小區(qū),就是這樣的?!碧K慶春解釋道,而後還不忘提醒跟在後面的琪琪,“琪琪,你注意點哈,這裡的樓道光線比較差,要注意腳下。”
這時候蘇慶福倒是很快就停了下來了,等妻子琪琪。
“是啊,琪琪你小心點,這裡好幾個地方坑坑窪窪的?!碧K慶福說完又補充道,
“我一直以爲上海的房子都是高樓大廈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房子啊?!?
“這裡確實挺舊的,好像還沒有我們在廣東租的房子好。”跟上來的琪琪也是直言不諱。
這個房子老蘇慶春早就聽黃小培孃家人抱怨過,他也是見怪不怪,不過不在上海生活的人哪裡知道這上海的房價啊。
而且這老小區(qū)雖然舊了些,但是它好在大部分是學區(qū)房,要知道,在上海,有多少人爲了這樣的房子拼搏一輩子啊。
這些弟弟蘇慶福是不會明白,蘇慶春也懶得跟他解釋。
“呵呵……哪個地方都有老小區(qū)?!?
蘇慶春淡然地回道。
“哥,我記得你們以前買的不是新房嘛,幹嘛好好的新小區(qū)不住換到這樣的地方來???”
“之前那邊雖然是新房,不過不是學區(qū)房,而且離你嫂子和我上班的地方都很遠,所以就換到這裡來了?!?
蘇慶春說完還補充道,“我覺得挺好的。”
“那是你習慣了,這樓梯都是這麼暗,哪裡好啊,”蘇慶福一臉嫌棄地說道,“再說學區(qū)房那麼多,也不必換到這種地方來吧?”
“呵呵……有這樣的地方我和你嫂子都覺得挺好的,你說的那種很好很新且交通很好的學區(qū)房子不是沒有,只是我們哪裡買的起?。 碧K慶春倒是也直爽。
“你和嫂子可以精英啊,咋還買不起???謙虛了吧?”琪琪說道。
“我們算什麼精英啊,在上海跟我們這樣的人多得是,就是個普通老百姓,能有這樣的房子住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碧K慶春也是毫不避諱。
蘇慶福和琪琪聽到後互相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