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章 酥黃獨

這一處裴繼安在打聽翔慶同京城的事情,另一邊,沈念禾也跟著鄭氏一同出了門。

斷斷續續下了幾場雪之後,京城當中終於放晴,各處瓦子、酒肆也熱鬧起來。

大魏承襲大燕,民風開放,並不要求女子日夜守在閨中,是以少男少女都愛外出遊玩,鄭氏在京中長大,雖是離開多年,對從前的事情多少也有幾分記憶,便把沈念禾帶到自己常去的一間酒樓裡。

此時尚未到飯點,那酒樓當中卻已經坐了七八分滿。

兩人一到門口,就有小二上來相迎,殷勤問道:“兩位是吃飯還是聽書?”

鄭氏道:“在一樓撿張不礙事的桌子出來罷。”

那小二笑著打了個喏,應了一聲,將二人往裡邊讓。

鄭氏就便走便向沈念禾道:“這一家做的酥黃獨總比別家的好吃,有人說裡頭摻了曼陀羅杍,會叫人吃得上癮,也不知是真是假,不過我離京已經許多年,總還時常想起來那滋味。”

小二在前頭聽到了,連忙回頭道:“這位娘子莫要聽外頭胡亂傳話,咱們家可不敢用那亂七八糟的東西,只是掌廚師傅手藝好,纔能有這般名頭罷了!”

又道:“今日有李大娘來說書,小的給兩位挑個近的位置罷?”

能在京城的大酒樓子裡當迎客跑堂,應變的能耐自然是能拿得出手的,他聽得方纔鄭氏說“離京已經多年”,還極貼心地解釋了一回,道:“那李大娘是這一二年間極有名氣的說書娘子,也不說戲折,只把前朝趣聞密事一一道來,難爲她不曉得從哪裡打聽得來的許多軼事,上至高官權貴,下至尋常百姓,色色都有,偶爾還間夾著幾樁今朝事,京中許多人都愛聽!”

聽得有秘聞趣事,鄭氏便點了點頭。

那小二果然尋了個不遠不近的位子,又報了一通長長的菜名,鄭氏看著點了幾個,正在等上菜的間隙,向沈念禾介紹道:“這酥黃獨卻又有另一個名字,喚作‘懶殘芋’,取自‘煨芋談禪’之意,十分有禪思,凡舉沾點文氣的都愛點。”

沈念禾聽那名字十分奇怪,問道:“什麼‘懶殘芋’?”

鄭氏見沈念禾不知,便解釋道:“這是前朝的事情了,多半你對這些個史說不感興趣,所以沒有聽過——說的是燕朝時太宗皇帝李附少時鬱郁不得志,因他出生時難產,又相貌平平、個子矮小,不僅不受父母寵愛,還常被家中兄弟欺負,十歲時便憤然離家,並未帶得分文在身。”

她簡單把典故說了一遍。

原來燕太宗李附一路與尋常百姓同吃同住,甚至還和著僧人一起乞討飯食,只是那些個僧人不知他來歷,見其可憐,便指點他去衡山上封寺中尋一個僧人,法號喚作“明智”的,因那明智和尚十分懶惰,從不自己化緣,只從同伴僧鉢裡討吃殘羹剩菜,又瞎了一隻眼,是以被人起了個綽號,喚作“懶殘僧”。

李附去得寺中,卻見那明智和尚正在拿幹牛糞煨芋頭,不管自己說什麼,全做不聞,等到芋頭熟了,卻是先吃了半個,另半個丟在地上,同他道:“莫要多言,自去領二十一年皇帝罷。”

果然李附登得帝位,做了二十一年整的皇帝。

再說他登位之後,特地遣了使者去請明智和尚去京中面見,然則那和尚只在火邊煨芋頭,任由鼻涕滴到胸前了也不去管,那來使勸他趕緊擦擦,纔好去面聖,和尚卻說,哪有功夫爲俗人試涕。

這話傳進宮中,燕太宗李附卻是撫掌大笑,讚道:“煨芋談禪,不愧‘明智’之名。”

鄭氏說完,卻是嘆道:“事件都誇燕太宗虛懷若谷,納諫如流,乃是難得的明君,由此可見一斑!”

沈念禾聽得目瞪口呆。

自己那義兄李附自小長得高大,又相貌英俊,極得母親同祖母寵愛,仗著這兩人撐腰,只有他欺負兄弟的份,幾個兄弟哪敢欺負他?

而他那父親常年在外征戰,哪有空去管幾個兒子?

再一說,兩家一直隔壁住著,十歲時他幾乎隔不了一日就要過來蹭飯吃,甚時離家出走過了?

還虛懷若谷,納諫如流,那人小氣明明小氣得不得了!

可見史書不能盡信,多半這些個故事都是其人編出來自誇自褒的罷。

沈念禾尚在震驚,早有小二把那懶殘芋端了上來。

這回卻不是拿幹牛糞煨的了,原是取了小土芋隔水蒸熟,又剝皮切片,裹了研磨得細碎的香榧子、南杏仁並熟鹹蛋黃、麪粉同羊奶調和,在鍋裡拿小火慢煎,最後碟子裡還給了鹽巴、胡椒、糖末幾樣佐料。

鄭氏給沈念禾搛了一塊,道:“試試味道。”

芋頭這種食物,只要本身是粉糯的,怎麼煮都不會難吃。

沈念禾依言嚐了一口,先吃到鹹蛋黃特有的鹹香,又嚐到香榧子、南杏仁的果仁香,最後是芋香,那芋頭果然外酥內粉,好吃極了,其中還間夾著一點羊奶的乳香,味道豐富又奇妙。

她忍不住道:“嬸孃,咱們給三哥帶一碟子回去罷,他今日一早就出去了, 不曉得能得什麼東西吃。”

鄭氏抿嘴笑著看了她一眼,道:“我原是嫌棄麻煩,不過既是你這般貼心,我自然不去攔著的。”

又道:“可惜你裴六伯不在了,他往日也喜歡吃芋頭,還愛吃效仿那懶殘僧人的吃法拿幹牛糞煨著吃,說是其中別有一種青草香。”

沈念禾:“……”

這酒樓上菜慢得很,一小碟子酥黃獨都被兩人吃完了,其餘的菜還沒上,正等菜的功夫,卻見隔著兩三桌的地方有幾個人喝酒吃菜,那一桌又是說,又是笑,毫不顧忌旁人,口中大聲說著閒話,四周桌上的客人都投過去嫌棄的眼神。

沈念禾聽得隔壁那一桌有個書生小聲與同伴抱怨道:“好沒教養,大衆廣庭的,難道只他們一桌吃飯!我且去叫他們把聲音放得小些!”

一面說,一面已經要站起來。

()

第45章 走1步看1步第6章 癡心妄想第196章 落成第193章 醉酒第241章 走1遭第11章 出門第253章 商議第225章 眼紅第17章 自重第124章 傷心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6章 癡心妄想第231章 說服第154章 踏春第153章 背書第180章 3腳貓把戲第274章 入獄第159章 簪花第148章 要面子還是要裡子請假條第382章 可疑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224章 得婿如此第126章 在德不在險第180章 3腳貓把戲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218章 畢竟不美請假條第205章 窺視第253章 商議第192章 上門第54章 打點第73章 偷運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168章 晚啦第109章 浪費第83章 榕樹第383章 3年第225章 眼紅第174章 半成第299章 差遣第57章 出行第12章 靠山吃山第20章 無趣第17章 自重第190章 關窗第177章 委屈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331章 青眼第366章 奇怪第264章 鬆墨第111章 詣闕第247章 交心第81章 蜜餞第15章 得訊請假條第374章 書生第30章 名正言順第216章 雞與魚第94章 真與假第81章 蜜餞第188章 按捺第56章 應對第299章 差遣第91章 偷印第49章 挑食第58章 沈婆賣瓜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300章 窺視第321章 名單第17章 自重第233章 插手第71章 悉心教子第251章 怎麼回事第109章 浪費第323章 相識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129章 外人與內人第325章 封門第92章 偶遇第323章 召見第56章 應對第275章 門當戶對第153章 背書第217章 讓賢第155章 意下如何第377章 奈何第19章 正道第215章 治病第153章 背書第34章 各得所需第202章 吵鬧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67章 湯與手藝第47章 躲1時躲不了1世第380章 接連第81章 蜜餞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32章 擔心第24章 3哥太老實了
第45章 走1步看1步第6章 癡心妄想第196章 落成第193章 醉酒第241章 走1遭第11章 出門第253章 商議第225章 眼紅第17章 自重第124章 傷心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6章 癡心妄想第231章 說服第154章 踏春第153章 背書第180章 3腳貓把戲第274章 入獄第159章 簪花第148章 要面子還是要裡子請假條第382章 可疑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224章 得婿如此第126章 在德不在險第180章 3腳貓把戲第357章 渾水摸魚第218章 畢竟不美請假條第205章 窺視第253章 商議第192章 上門第54章 打點第73章 偷運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168章 晚啦第109章 浪費第83章 榕樹第383章 3年第225章 眼紅第174章 半成第299章 差遣第57章 出行第12章 靠山吃山第20章 無趣第17章 自重第190章 關窗第177章 委屈第173章 因材而行第331章 青眼第366章 奇怪第264章 鬆墨第111章 詣闕第247章 交心第81章 蜜餞第15章 得訊請假條第374章 書生第30章 名正言順第216章 雞與魚第94章 真與假第81章 蜜餞第188章 按捺第56章 應對第299章 差遣第91章 偷印第49章 挑食第58章 沈婆賣瓜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300章 窺視第321章 名單第17章 自重第233章 插手第71章 悉心教子第251章 怎麼回事第109章 浪費第323章 相識第146章 越鳥屁股第129章 外人與內人第325章 封門第92章 偶遇第323章 召見第56章 應對第275章 門當戶對第153章 背書第217章 讓賢第155章 意下如何第377章 奈何第19章 正道第215章 治病第153章 背書第34章 各得所需第202章 吵鬧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67章 湯與手藝第47章 躲1時躲不了1世第380章 接連第81章 蜜餞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32章 擔心第24章 3哥太老實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苗栗市| 舒兰市| 渭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汝阳县| 安徽省| 扎赉特旗| 寿宁县| 上饶市| 宣化县| 苍山县| 砀山县| 禄劝| 监利县| 晋城| 临高县| 古交市| 三门峡市| 买车| 厦门市| 吉首市| 麦盖提县| 沛县| 桐柏县| 秀山| 五家渠市| 望江县| 淅川县| 内江市| 海南省| 惠州市| 云林县| 梁河县| 呈贡县| 云南省| 治县。| 东山县| 黄骅市| 海兴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