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51區

伴隨著一陣轟鳴聲,位於山腹中的“北方風洞試驗場”再一次開始進行吹風試驗,在風洞內一架飛機模型正在進行著吹風試驗,置架上的飛機模型並不是單發飛機,而是一架雙發大型飛機,而在一旁的試驗記錄上則清楚的標明著“試hl第35次吹風試驗………”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馮桂連帶領航空研究所以及理工學院氣動專業的設計人員轉戰在模型生產、風洞試驗、數據處理、繪製曲線、結果分析、佈局改進等繁重的設計試驗中。在短短的一個月中時間裡,他q]ap爲選定氣動佈局方案,他們完成了兩輪試驗,如此快的速度也許在全世界的飛機研製中尚屬首次。

或許這一方面固然得益於通過特殊渠道偷回來的那架“g3m”帶來啓示,也與其過去紮實的基礎研究有關,但正是有了數十次的風洞試驗,有了數千個氣動力數據的分析處理,正是馮桂連等人無數次面對試驗曲線苦思冥想,無數次設計圖紙到深夜,纔有新式氣動佈局方案的一舉成功。

“h—l採用層流機翼,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飛行速度,根據計算,如果其速度能夠達ns00公里,那麼就足以擺脫已知的各型日本驅逐機!”面對來訪的專員,馮桂連解釋道。“你的意思是利用速度擺脫戰……驅逐機?”因爲時代的關係,雖說管明棠將驅逐機稱爲“戰鬥機”,但是在航空研究所內,他們還是習慣性的稱其爲“驅逐機……”

“是的,先生,在第三次翼形試驗結束後,我們利用“特l機”進行了空中機翼試驗,在不增加動力的情況下,通過更換機翼使“特l機”最快375公里提升至410公里,而通過更換國產發動機,其速度則提升至467公里,“特l機”機首、機身、機尾的氣動設計,並不符合高速機的要求,而新機的氣動佈局經過多次優化……”

在馮桂連的講解中,管明棠只能不時的點著頭,對於航空他完全是一個外行,儘管“試h—l項目”或者說“試l快速客機項目……”是由他提出的,但是在專家面前,他並沒有多少發言的權力,不過雖是如此,他依然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依然高速擺脫敵機,這在短期固然是可取的,但是在轟炸機速度提高的同時,戰鬥機的速度同樣也在提高,而相比於戰鬥機,轟炸機的速度增加總是有限的……嗯……”

在沉默中,管明棠看了一下手中的技術資料,這是航空研究所在自己提出的基本要求上,制定出的細節規劃。

“最大時速大於500公里、飛行高度大於i0000米,最大載彈量2000公個載彈i000公斤航程大於4800公里……”

無疑單從紙面技術指標上來說,“試h—l”這個集中了航空研究所所有的技術力量研發的遠程轟炸機,或許載彈量不大,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出類拔萃的,甚至可以說是超一流水平的轟炸機,而且其內在技術含量亦遠高於同時代,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恐怕就是“鳳凰光學”已經開始試製的“1型光學轟炸瞄準儀……”而其是參考前蘇聯ofib一18光學瞄準儀的圖紙製造,那是由2000多個精密零件裝配而成的精密轟炸瞄準儀。玻璃鋼自封閉油箱、高強度防彈裝甲……無一例外的但凡是在“試二四一2”上採用的先進的材料工藝都將全部應用於“試h—l”或許這是第一次,中國航空技術通過“材料學上的先進”彌補設計、發動機等方面的不足。

不過相應的,在另一方面,或許是“試二四一2”的成功,使得他們變得太過自信,以至於在設計“試h—l”時,爲了追求高速,甚至轟炸機不可能完全具備的“機動性”他們甚至沒有設計機身、機腹、機頂機槍,只有機首與機尾機槍。

“所以呢,轟炸機仍然不能離開自身強大火力防護,因此,我們不僅不應該削弱飛機的火力,反而應該增強……”

在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管明棠的腦海中浮現出二戰時期英美聯合轟炸機部隊在德國上空時,空中堡壘密集的火力網,那種密集的火力網對於任何戰鬥機部隊而言,都等同於惡夢。

“但是……”

眉頭微微一皺,雖說心知先生說的很有道理,可馮桂連卻知道,增加幾挺機槍看似簡單,實際上極爲複雜,在增加機槍的同時,同樣需要增加操作人員,而這甚至意味著整個設計都需要推倒重來。

“先生,在最初設計時,我們就考慮過飛機的火力問題,但防禦火力、速度、防護、載彈量、航程,轟炸機的設計是一個整體,對於轟炸機而言,其性能排序應是載彈量、航程、速度、防護以及火力,我們會考慮您的這個建議,但是……”

“但是我們並不希望出現過多的干預技術研究的情況!”

直到坐在汽車上離開研究所的時候,管明棠的神情依然顯得很是複雜,與神情的變幻無常對應的是心情的複雜。

隨著另一個時空中設於俄羅斯的“翻譯公司”將數以百萬計的蘇聯技術資料翻譯成英文,並引入這個時代,供各個研究所研究參考起,管明棠曾特意查找過與蘇聯科學體系發展的資料,在蘇聯的科學體系中,行政的力量是極爲強大的,準確的來說,政治不斷的干涉著科學。科技界需要國家支持,而國家同樣希望從科技進步中受益。它們兩者之間是既互相依賴又互相矛盾的關係,而在這種矛盾中,科技總是弱勢的。可以說,政治的干擾以及其與工業生產的相互脫節,一直是蘇聯科技政策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弊病。

而這也同樣是管明棠所希望克服的,也正因如此,專員公署雖說從每年的預算中劃出2%用作“科學研發”但也只限於向農業、軍事等項目提供資助,僅此而已,幾乎很少干涉科技研發,甚至管明棠自己,也僅只是通過“相關機構”向技術情報中心提供“技術資料”而這種技術資料,往往是階梯式的,像現在技術情報中心,只能找到從48年至55年期間的各類科學論文、技術資料,它們最大限度的縮短了許多應用技術的研發時間,比如像尼龍的“研發”與工業化生產,前後只用了不到兩個月,而青黴素的工業化生產,也只用了三個月。

“但是我們並不希望出現過多的干預技術研究的情況!”

腦海中再一次浮現出馮桂連的話語,管明棠的眉頭微微一皺,之所以皺眉並不是因爲他的言語,而是因爲……

“這是好事嗎?”

此時,管明棠的心中也沒有答案,也不知道答案,畢竟,對於科學,甚至對於技術他都是一個外行。

“先生,我們現在去什麼地方?”

從後視鏡中覺察到先生神情變化,李直民便開口詢問道,先前的航空研究所先生的遭遇,在他看來,是極爲自然的,那是那類從事技術研究之人的通病——孤傲。

“去公司吧!”

管明棠隨口說道,在科學城的研究所,都是由公司設立的,或許在公司那邊,能給自己一些答案吧。

十幾分鍾後,在孫郡這位幾個月前,剛剛出任公司執行總裁的辦公室內,在簡單的詢問之後,作爲董事長的管明棠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對於北方而言,如何搶佔技術最高端,一直是我們的追求,也是公司立足於世的根本所在,正因如此,公司纔將贏利的30%用於技術研發,設立了上百家研究所,從事著各類技術研發,而我們設立研究所的原因,是因爲西方各國的科技體制存在著過於分散的嚴重缺陷,諸如由於商業保密主義各個工業集團守口如瓶,不相往來,造成效率低下,缺乏統一規劃,而公司作爲研究所的領導者,可以統一規劃技術研發,從而提高技術研發的效率。”

對於研究所、試驗室體系,管明棠從來都沒有排斥過,但是他同樣也明白,這些研究所、試驗室的一些不足。

“但是,我在考慮,研究所固然使得我們可以提高技術研發的效率,但是會不會發生科學技術研究和工業生產的脫節。雖說在在組織體系上使科研和工業生產是相聯繫的,工業研究所亦是工廠企業的下屬分支,但是現在,似乎又有一種分割開來的趨勢,比如包括航空研究所在內的諸多研究所,都是先有試驗室或研究所,後有工廠,而在其隸屬關係上,並沒有明確,且研究所的經費,除去一部分是由分公司支付外,往往都是由總公司劃撥,這樣會不會在科學技術研究和工業生產之間形成了一個斷層,造成研究與生產上的脫節?”

面對先生提出的問題,孫郡先是沉思片刻,然後纔回答道。

“應該不會出現技術與生產上的脫節,雖說公司設立的各個研究所解決的問題可分爲兩類:一是與工廠生產相關的科學問題,二是工業化問題。現在,各個研究所的經費,是依照其項目劃撥,而這些項目要麼是公司制定的長期規劃目標比如初時的醫學研究所、化工研究所、航空研究所、電子技術研究所等等,都是依據先生當初制定的發展規劃設立的,而在工廠建成後,其項目除去公司整體規劃項目外,還有就是進行與所屬公司作業改良進步等與生產密切相關的問題研究,確保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此促進技術的發展。”

說到這裡,看著董事長,孫郡笑了笑又特意補充道。

“先生,其實,你會產生這種感覺,還是因爲項目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當年您設立的這個體系!”

“嗯?長安,怎麼說?”

詫異的看了一眼孫郡,管明棠心下犯嘀咕,怎麼又成了自己的責任了?

炎黃龍騰流氓神仙魔奴星神震天靈晶傳奇鳳舞情天飄渺錄神冥傳穿越西元3000年後戀上聖嬰四少第一夜的薔薇色女本色

第188章 震驚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1189章 有如末日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293章 憂心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19章 南京憂慮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21章 問題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1114章 名古屋的末日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221章 戰事無邊第61章 中意工廠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36章 千古不變是人心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65章 決心終下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1172章 最後瘋狂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1章 時空的恍惚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185章 飲鴆止渴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22章 出征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92章 最後一刻第1188章 長崎的蘑菇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296章 日本?中國的機會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1062章 鞍山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143章 一道閃光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1206章 決定未來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282章 無價之寶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74章 暗戰第47章 作何選擇第763章 美國的反應第832章 秘密戰爭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338章 出發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69章 夜間行軍誰識君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5章 捕鯨叉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264章 奪城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1264章 遊客第1103章 座談會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1186章 絕望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6章 51區第235章 瘋狂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1125章 會師第104章 動員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1259章 訪華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437章 百姓之憂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371章 豐收之喜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
第188章 震驚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1189章 有如末日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293章 憂心第1075章 開啓大門第19章 南京憂慮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28章 我們相信……第21章 問題第136章 昔時雄廠終復工第1114章 名古屋的末日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221章 戰事無邊第61章 中意工廠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412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36章 千古不變是人心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65章 決心終下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1172章 最後瘋狂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769章 一種覺悟第106章 求人不如求自己第1章 時空的恍惚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185章 飲鴆止渴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22章 出征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92章 最後一刻第1188章 長崎的蘑菇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296章 日本?中國的機會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1105章 東洋異動第1062章 鞍山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1143章 一道閃光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1206章 決定未來第104章 邀老引才謀新業第282章 無價之寶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74章 暗戰第47章 作何選擇第763章 美國的反應第832章 秘密戰爭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118章 誰會關心第338章 出發第17章 中德合作第169章 夜間行軍誰識君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5章 捕鯨叉第318章 風雲激盪第264章 奪城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1264章 遊客第1103章 座談會第404章 廣州灣之變(下)第1186章 絕望第376章 跛足之師第299章 屬於戰車的時代第804章 敵之所長第106章 關東之心第104章 西南國際鐵路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291章 如果有一天第6章 51區第235章 瘋狂第228章 爛牌亦可翻局盤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1125章 會師第104章 動員第372章 一地之困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1242章 終戰之日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1259章 訪華第1069章 行屍走肉第1138章 孤島內的人們第437章 百姓之憂第803章 新京歲末第371章 豐收之喜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308章 崛起中的商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安县| 济南市| 绥江县| 成武县| 锦州市| 张家界市| 延川县| 洮南市| 乌兰县| 无极县| 屏东市| 兴国县| 民丰县| 鹤山市| 安泽县| 鄂托克前旗| 绥芬河市| 卢氏县| 木里| 海盐县| 忻城县| 巴彦淖尔市| 同江市| 汶上县| 保康县| 白朗县| 横峰县| 邢台县| 金平| 怀仁县| 义乌市| 左权县| 南丹县| 卫辉市| 霍山县| 长垣县| 天镇县| 察哈| 措勤县| 开化县|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