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04章 中原大戰(三)

或許是因爲于禁軍隊疾速北上的緣故,漢軍主力沒有趕上攔截曹軍,劉璟在得知于禁的兩萬曹軍已經被龐德騎兵和魏延軍隊所攔截,他改變了計劃,轉而命令漢軍向譙縣進發。

此時,壽‘春’的黃忠和劉虎也率領六萬漢軍和數百艘戰船北上譙郡,而從義成縣北撤的東路一萬曹軍也成功逃脫漢軍攔截,抵達了譙縣,使譙縣曹軍達到三萬人。

與此同時,曹仁率領八萬曹軍也正從徐州向譙縣方向‘挺’進,戰爭‘陰’雲在譙縣上空聚集,雙方圍繞著譙縣的戰役一觸即發。

漢王劉璟率領十萬大軍抵達了距離譙縣約十里的梨木鎮,這是一座不到百戶人家的小鎮,因戰爭到來,小鎮的居民早已跑光,只剩下數百間空‘蕩’‘蕩’的屋子。

漢軍在小鎮以東的曠野裡修築大營,漢軍大營佔地上萬畝,用石塊和巨木構築起高大厚重的板牆,爲了防備曹軍用火箭偷襲大營,漢軍派出兩千巡哨在外圍巡邏,又在五百步外構築一道外牆,並在板牆前挖掘數十丈寬的淺溝,引入河水,這樣一來,就算曹軍突破外圍斥候,用火球彈‘射’大營,也很難成功。

這也是漢軍在經歷數十戰後的經驗和教訓,儘管劉璟一向偏向於奇兵出擊,但在這種決定天下大局的戰役中,他卻異常謹慎,不會出一絲差錯,也不會出現一個漏‘洞’。

近萬頂大帳已經搭建起來,在中間有一頂佔地約三畝地的羊‘毛’巨帳,這便是漢軍的王帳,同時也是中軍大帳,劉璟正和十幾名大將及謀士站在沙盤前商議這次中原大戰的一些細節。

戰略早已經定下,全殲徐州曹軍,統一中原,關鍵是怎麼打,這裡面有好幾個方案,趙雲笑道:“殿下一向出兵果斷,爲何這一次如此猶豫,以我們的兵力,已經遠勝曹軍,完全可以一鼓作氣攻下譙縣,莫非殿下是想圍城打援?”

劉璟點點頭笑道:“子龍猜得不錯,這一次我確實是想圍城打援。”

劉璟指著譙縣和彭城道:“無論許昌、譙縣和彭城都是易守難攻的雄城,許昌城是因爲曹軍兵力太少,被我們輕易攻下,而譙縣和彭城則不一樣,尤其是彭城,城池堅固高大,糧食儲存極多,被曹仁經營多年,民心穩定,如果曹軍以數萬軍隊死守彭城,我們恐怕很難攻下彭城,所以利用曹軍無法放棄譙郡的心理,將曹軍引來譙郡決戰,纔是我們的取勝之道。”

趙雲默默點頭,旁邊司馬懿笑道:“爲這次中原大戰,我們已經準備了數年時間,部署已經到位,兵力也遠超曹軍,所以只要我們謹慎出兵,就一定能取得勝利,我們需要有信心。”

劉璟見衆人都理解了爲什麼不急於攻打譙縣,又笑道:“還有一個消息我要告訴各位,曹丕已經到了徐州,這可是利好消息啊!”

“殿下何以這樣說?”文聘不解地問道。

龐統笑了笑,“我來替殿下回答大家的疑問,曹丕和曹仁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曹丕更偏重於政治上的影響,而曹仁主要考慮軍事,一旦曹丕坐鎮徐州,那麼中原曹軍的戰略就會有所變化,最典型就是曹仁原本想放棄譙郡,向引漢軍去徐州決戰,使我們的後勤線不斷拉長。”

說到這,龐統舉起一份曹軍軍令道:“這是從於禁手中繳獲的一份軍令,曹仁命令于禁撤回徐州,可以看出曹仁最初的計劃,放棄譙郡,死守徐州。”

衆將傳遞這份軍令,這才明白于禁軍隊爲何會撤回譙縣,這必然是曹丕的命令了。

龐統又淡淡道:“曹丕是絕不會放棄譙郡,因爲譙郡是曹氏的祖地,曹氏家族的祠堂就位於譙縣內,一旦譙縣失守,曹丕首先無法對曹‘操’‘交’代,其次對曹氏政權延續是個極大的忌諱,所以我相信正是曹丕不肯失守譙縣,才改變了曹仁最初的戰略部署,迫使曹仁不得不救援譙縣。”

龐統的分析十分透徹,令衆人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曹軍竟然面對的是死局,三年前的合‘肥’大戰就已經奠定了今天漢軍的勝局,難怪司馬懿說漢軍爲今天的中原戰役已經準備了數年。

文聘沉思片刻道:“如果要圍城打援,那我們必須有一支軍隊‘插’到曹軍主力身後,截斷他們撤回徐州的退路,殿下考慮過嗎?”

劉璟用木桿指向相縣,“我已令呂‘蒙’率一萬軍趕往相縣,一旦我們和曹軍主力決戰,呂‘蒙’就會迅速‘插’入曹軍身後,截斷曹軍的退路,我在譙郡已佈下天羅地網,就等曹仁上鉤。”

于禁已被帶到漢軍的大營內,他因爲是在戰場上投降,所以不算戰俘,但在劉璟沒有開口之前,于禁也沒有得到相應的待遇,被軟禁在一座大帳內。

于禁的心中十分緊張,他已聽說魏公時日不長的消息,于禁同樣不看好曹魏,他也知道漢國必將滅亡曹魏,統一天下,大勢如此。

于禁也不止一次考慮過自己的前途,如果是江東統一天下,或許他早就投降了孫權,偏偏漢國之主是劉璟,是改變他一生命運之人,他還記得十幾年前的那個晚上,那個極有智謀的少年,他做夢也想不到,他當年在穰山遇到少年,今天竟然成爲天下第一雄主,讓他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就在於禁心‘亂’如麻之時,有士兵快步走到帳前,緊張地說道:“於將軍,漢王殿下來了!”

于禁大吃一驚,此時他已來不及多慮,轉身走出大帳,迎面正好看見漢王劉璟快步走來,于禁不敢和劉璟對視,上前單膝跪下,高高抱拳道:“罪臣于禁,參見漢王殿下!”

劉璟微微笑道:“於將軍,我們可是老朋友了,不必多禮,請起!”

“謝漢王殿下!”

這一刻,于禁打定了主意,不管劉璟對他怎麼客氣,他都要保持臣下之禮,絕不可得意忘形。

他依舊低著頭,等待著劉璟的吩咐,劉璟見他沒有迴應自己,便笑了笑,走進大帳坐下,劉璟見於禁依舊垂手而立,便笑道:“於將軍不必緊張,以常禮相待即可,請坐下說話。”

于禁坐下,他嘆了口氣道:“多謝殿下開恩,不殺于禁,于禁感‘激’不盡,以後願爲殿下效力!”

劉璟點點頭,問道:“這次中原之戰,於將軍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于禁眼皮一跳,他沒想到劉璟問得如此直接,儘管他心中也有點爲難,不想立刻就對曹軍不利,但他心裡也明白,武將不比文官,他的機會已經不多,如果他想在漢軍有一定地位,就要抓住一切立功的機會,爲了將來和子孫的榮華富貴,于禁也豁出去了。

“啓稟殿下,中原之戰的關鍵在於攻克彭城,彭城雖然固若金湯,但也不是沒有弱點。”

劉璟頓時‘精’神一振,他並不知道彭城的弱點是什麼,但于禁作爲在曹軍中植耕多年的老將,他卻很清楚彭城的弱點在哪裡?而且於禁一語點中中原大戰的關鍵,確實就是彭城的得失。

“於將軍請直言!”

于禁沉‘吟’片刻道:“彭城最大優勢就是曹仁對這座城池控制力極強,他在城中很有威信,隨時可以動員數萬民夫爲他效命,也可以讓士兵跟隨他血戰到底,但這其實也是彭城的最大弱點所在,一旦彭城失去了曹仁,就如果失去魂魄,沒有人能取代曹仁在城中和軍中的威信,就連曹丕也不行,所以殿下要破彭城,必須要不惜一切阻止曹仁返回彭城,只要曹仁回不了彭城,漢軍只需圍困彭城一個月,彭城就會投降。”

劉璟點了點頭,于禁的話很有道理,看來只派一萬軍隊攔截曹軍的退路還是不夠,還得再派軍隊。

劉璟欣然道:“於將軍的建議我記住了,希望於將軍有更多更好的建議,爲漢國統一天下,爲大漢復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卑職願爲統一天下而竭盡全力。”

劉璟接見了于禁,也就意味著于禁正式成爲漢軍一員,不過劉璟暫時沒有讓他參與中原大戰,而是令他爲隨軍幕僚,加封偏將軍。

同時,劉璟接受了于禁的建議,又命劉虎率兩萬軍趕赴相縣,這樣一來便使截斷曹軍退路的漢軍兵力達三萬人,無論如何,劉璟不會再讓曹仁逃回彭城。

就在漢軍在譙縣以東修築大營的同時,曹仁率領八萬主力軍已經殺到距離譙縣約百里外的酇縣,此時曹仁已得到了于禁軍隊在城父縣附近遭漢軍攔截的消息,兩萬軍隊全軍覆沒。

這個消息令曹仁極爲緊張,他知道于禁軍隊的戰鬥力,兩萬軍隊竟然全軍覆沒,那絕不會是城父縣漢軍能辦得到,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漢軍主力已經殺至。

曹仁也有著極爲豐富的作戰經驗,他治軍嚴謹,爲人謹慎,儘管他是接到曹丕的嚴令,命他無論如何要保住譙縣,保住曹氏宗祠,但曹仁還是不急於趕往譙縣,他深知一旦大軍進入譙縣,他就會處於被動,讓牛金守住譙縣,他在外圍作戰,更加靈活主動。

就在這時,曹仁忽然得到一個令他感到不妙的消息。

........

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4章 再陷困境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初入劉府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7章 禮尚往來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55章 元日到來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5章 生死一線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
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25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928章 衆叛親離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4章 再陷困境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322章 司馬懿的建議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43章 可疑之人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817章 羯人騎兵第414章 果斷與模棱第851章 激戰區水(上)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839章 小喬再嫁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104章 當面對質第367章 緊急應對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14章 初入劉府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621章 牛車渡江第433章 聚財之令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343章 夜訪諸葛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632章 兩根硬骨頭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7章 禮尚往來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1028章 圍獵丁奉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905章 兄弟反目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1008章 劉曹聯姻(上)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1065章 小人出賣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87章 真相漸近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390章 以劍換刀第55章 元日到來第350章 抓俘司馬第843章 連夜救人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5章 生死一線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750章 三方角力(中)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692章 關中收官(中)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嘎县| 鄯善县| 天水市| 长武县| 富锦市| 湄潭县| 宜春市| 大庆市| 专栏| 梅河口市| 盐源县| 筠连县| 平谷区| 达拉特旗| 满洲里市| 太仓市| 新乐市| 轮台县| 桐柏县| 老河口市| 卢龙县| 华坪县| 辽宁省| 鹤岗市| 灵石县| 石嘴山市| 荆门市| 肇州县| 石台县| 巫溪县| 太保市| 德江县| 齐河县| 溧阳市| 绥中县| 静宁县| 天峻县| 冕宁县| 平顺县| 邹平县|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