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9章 殺伐果斷

雍奴城內事了之後,趙雲婉拒王鬆請他夜宿縣府的好意,連夜帶著那名敢說真話的小吏出城,住進了行軍營帳。

或者是擔心這個小吏的安全,趙雲臨時改變了主意,不讓其隨著劉放一起走,而是直接帶在了身邊。

這名小吏名叫馬臺,是涿郡容城人氏,在王鬆手下謀個議曹的閒散位置,平時的任務是參議諸事。因爲縣令王鬆頗有手腕,對於縣內諸事處理的很妥當,所以平日裡輪到馬臺說話的時候很少,因此他這個議曹也就成了擺設和閒職。

馬臺在雍奴不得志,又見劉放準備去薊城,所以乾脆冒著得罪許多人的風險,建議趙雲“殺富籌糧”,等於是親手向趙雲遞上了一份“投名狀”。若是趙雲不收他,馬臺在雍奴今後根本無法容身,那些塢堡內的豪族可不會放過他!

趙雲帶著馬臺離去之後,衆人紛紛告辭,偌大的廳內便只剩下王鬆和劉放兩人。

王鬆繼續悠閒地飲酒,劉放則是皺眉若有所思。

“縣尊以爲趙雲此人如何?”

“有勇有謀,冷靜縝密,實乃不可多得之才!”

“比之前些日子留在縣裡督糧的田豫如何?”

“兩人未曾交手,武藝方面不好評判。單論心性和智謀手段,吾觀這趙雲猶在田國讓之上!”

田豫,字國讓,便是雍奴本地人氏。

“卑職本以爲趙雲會被馬臺的提議打動,出兵威逼城外的那幾家大戶出糧出資,沒想到趙雲卻將難題丟給了縣尊大人?!?

“呵呵,正因如此,吾才說他比田豫更勝一籌。若是換了別的將領,能得太傅之子器重信任,首次出來完成任務時定然是立功心切,恨不得好好表現一番,可趙雲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冷靜,不爲眼見所見的一點蠅頭小利而動心,時刻以大局爲重?!?

“縣尊以爲城外那幾家大戶接到您的書信之後,會主動支持和配合麼?”

“估計多數還是無動於衷,偶爾有一兩戶有所表示?!?

“那就這麼放過他們?”

“呵呵,凡事還需放眼往後看。若我猜得不錯,城外那些不知進退的大戶,好日子恐怕也沒多久了?!?

“縣尊的意思?”

“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

“田家會不會也在其中?”

“這要看他們自己如何選擇了,反正我在信裡已經寫的明白,若是連這點眼光都沒有,就算如今田豫跟了劉備,田家一樣難逃覆滅。劉玄德的實力,比之薊城那位劉公子,差距太大!”

“卑職明日便要辭別縣尊前往薊城,感謝這幾年大人對我的收留和照顧!”

“呵呵,你我之間何必如此多禮。雖然未曾見過劉公子,但此人既然能以一國之地換一員籍籍無名的小將,想必也會善待於你,子棄日後當有機會一展抱負,到時候說不定還要對我發號施令呢!”

王鬆這份豁達卻是難得,只是他卻沒有想到今日一番戲言,日後還真就成了現實。

城外,趙雲的營帳內生起了一堆篝火,趙雲和馬臺圍坐在火邊,小聲說些什麼。

趙雲問馬臺:“讓你隨我一起出城,可有意見?”

馬臺搖搖頭,說道:“趙都尉也是一番良苦用心,臺雖庸才,這點眼眉高低還是看得出來?!?

趙雲見馬臺是個明白人,也就不過多的解釋,安慰說道:“這幾日我要率軍一直急行,軍中條件有限,可能要讓你跟著受苦了?!?

“趙都尉客氣,臺不過是個落魄之人,有何資格貪圖享樂?今後跟在趙都尉身側,還請多多照拂?!?

趙雲擺手笑曰:“先生不必跟著我,像我這樣的武人,今後時常要在沙場上與敵廝殺搏鬥,帶著你反倒不便。不過先生既然願意前往薊城,雲定會在公子面前盡力舉薦,到時肯定有合適的位置安頓於你。”

馬臺對於趙雲這麼直接地拒絕了自己,倒也不覺失望,他明白趙雲這麼說,完全是替自己考慮。既然趙雲承諾了會在劉和麪前盡力舉薦自己,以他在大公子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去了薊城,肯定不會坐冷板凳就是。

“可嘆吾只是個文弱之人,無法與趙都尉一起馳騁沙場,不過在下有一位結拜兄弟,名曰孫禮,卻是剛毅勇猛,日後若是見著了,一定說服他前來投奔!”

趙雲不知孫禮爲何人,但既然馬臺都這麼說了,便點點頭,客氣地說道:“那就有勞馬兄多費口,將你那位孫姓兄弟勸往薊城?!?

翌日清晨,趙雲給劉放留下兩百騎士,行色匆匆地率軍向西而去。

趙雲此次出來時所率的騎兵,皆出自鮮于輔營內,他們雖然不直接歸屬於趙雲統轄,但卻親眼見識過趙都尉在校場上“以一當百”的身手,所以發自內心的敬佩和服氣,對於趙雲不惜馬力的拼命趕路沒有太多怨言。

從雍奴前往安次六十里的路程,趙雲只用了大半天的功夫便已趕到,等到安次縣令聞訊出城相迎時,趙雲的馬頭都快要挨著安次的城門。

安次與雍奴的情形有別,這裡一直屬於劉虞的控制之下,公孫瓚雖然心中覬覦,卻也不敢派兵前來佔據。

趙雲本以爲到了安次之後,催糧會變得輕鬆一些,沒想到情況居然比雍奴還要麻煩一些。

安次縣令告訴趙雲,齊周交待下來的徵糧數目已經完成了七成,但剩下的三成卻是死活收不上來,原因就是安次當地的幾家豪族大戶暗中勾結了起來,以種種理由和藉口拖延時間。

趙雲聽了之後,原本白皙的臉龐頓時一黑,立即讓這縣令在前帶路,直接帶兵朝最大的一戶豪族所在的鄉里殺了過去。也是巧了,這戶豪族居然跟趙雲是本家,也姓趙。

躲在塢堡內的趙姓豪族,忽然見到堡外來了一員殺氣騰騰的白袍將領,身後還帶著一隊騎兵,頓時心中有些恐慌,但藉著塢堡的抵擋,卻還存著負隅頑抗的心思。

趙雲立即命令安次縣令寫下一封書信,然後讓人綁在箭桿之上射了進去。

信上就寫了簡單的幾句話:守土禦敵,人人有責;雖爲本家,法不容情。若不如數繳納糧草,將以叛亂造反論處,到時勿怪堡破人亡,妻離子散!

堡內趙姓族長豬油蒙心,接了通牒之後,依然無動於衷,甚至還加派家兵上了堡牆,一副誓與官兵死磕到底的架勢。

趙雲見狀,冷笑不語,帶著隊伍轉頭就走。

堡內之人見官兵撤走,還以爲趙雲不敢殺本家,於是敲鼓打鑼,一片慶賀。

是夜四更時分,忽然有武藝高強之人潛入趙家塢堡,一口氣殺光了把守塢堡大門的數十人之後,悄悄地打開了塢堡的大門。黑夜之中,原本撤走的官兵忽然返回,衝進塢堡後一番摧枯拉朽的殺戮,塢堡內的成年男丁被悉數斬殺乾淨,而那個做出錯誤判斷的趙姓族長也是被官兵砍下了頭顱,直接帶走。

第二日上午,趙雲讓安次縣令繼續在前帶路,又去了另外幾家意圖抵抗的塢堡。

當堡內之人看清縣令大人手中捧著的那刻人頭之後,再也生不起抵抗之心,急忙打開塢堡大門,“歡迎”縣令大人和薊城來的趙都尉入堡“做客”。

他們現在終於認清了形勢,對趙都尉的耐性和殺心有了正確的認識。連本家的塢堡都能毫不猶豫地屠掉,試問趙雲還有誰不敢殺?

到了當日天黑之時,安次一縣的糧草籌集完畢,數目比齊周當初下達的任務多了四成。

到了夜裡,趙雲依然不在城內住宿,帶著士卒紮營於城外,以免驚擾城中百姓的安寧。

火堆旁邊,馬臺一臉不解地問趙雲:“敢問都尉,爲何昨日在雍奴不對豪族下手,今日來了安次卻屠掉一堡?”

趙雲淡淡回答:“雍奴不比安次,我若在雍奴殺人,等於是將雍奴推向公孫瓚;安次乃薊縣西部門戶,歷來歸於太傅大人管轄,這些豪族不知感恩,妄圖挑戰大人威嚴,死不足惜!”

馬臺點頭,對趙雲這個說法深以爲然。

安次事畢,趙雲將自己順手從雍奴“撿來”的馬臺留下,派給他一屯騎兵,然後又馬不停蹄地向陽鄉一帶而去。

一屯騎兵,便是一百人,對於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的安次大族而言,足以形成威懾。

隔了一天,趙雲血洗安次最大塢堡的消息傳到雍奴,王鬆毫不覺得驚奇,只是對身邊官吏說道:“劉放今晨已經押著糧隊離開雍奴,城外那些大戶們現在後悔,已然來不及了?!?

趙雲離開薊城的第七日,也就是夏侯蘭護送著第一批運往馬城的糧草經過涿鹿時,劉和派出鮮于銀前往薊縣以西的廣陽、良鄉、涿縣、遒國等地催糧。

鮮于銀採取的辦法與趙雲有些相似,也是帶著隊伍先朝著距離薊縣最遠的遒國行進,打算由遠及近地一路將糧草向著廣陽彙集。

因爲鮮于銀的催糧數目最多,所以出城時帶著五百名騎兵和一千五百名步卒,如此一來,留守薊城的兵力就只剩五百騎兵和三千五百步兵。

夏侯蘭離開薊城的第十一日,運糧隊伍抵達了廣寧城南十五里處,此時趙雲已經率隊返回薊城,馬臺押送著從安次徵集來的糧食也已經到了廣陽,而走灅水逆流而上的劉放居然也到了薊城以西。

接到消息的劉和,聽說有個本家親自押送糧草從雍奴而來,掩飾不住心頭歡喜,拽上還來不及喘一口氣的趙雲,樂顛顛地出城前去迎接劉放。

劉和與趙雲剛走到薊城的南門上,卻聽身後有人高聲呼喊:“大公子請留步,卑下是夏侯司馬身邊親兵李二,有緊急軍情奏報!”

PS:一直以來,有幾個默默給南道投推薦票的書友,雖然不知道名字和暱稱,你們也很少在書評區留言,但南道卻能感受到大家那份熱心和支持!這本書是南道的第二部三國小說,在寫作的時候,我非常的認真和謹慎,每一章從寫作完畢到上傳,都要經歷至少三遍的修改和潤色,力爭做到精緻和流暢。相信喜歡本文的書友一定會感受得到,希望你們繼續一如既往的支持我!

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83章 子龍威猛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142章 警告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475章 常平倉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63章 公子犯二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286章 追!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83章 子龍威猛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370章 離間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38章 相遇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64章 考校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157章 後怕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98章 重任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78章 入谷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2章 夜幕殺機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205章 勸農詩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76章 補天裂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24章 慎重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
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83章 子龍威猛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79章 二舅哥來了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142章 警告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422章 夫餘人不憨第454章 天子還都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475章 常平倉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63章 公子犯二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286章 追!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83章 子龍威猛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370章 離間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38章 相遇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178章 抽自己幾嘴巴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64章 考校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114章 孫禮來投第104章 唯死戰耳!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333章 鮮卑南下,公子出巡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157章 後怕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98章 重任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78章 入谷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372章 狗急跳牆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239章 奠基典禮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495章 有困難,找劉和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2章 夜幕殺機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205章 勸農詩第37章 公子要殺人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76章 補天裂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124章 慎重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南涧| 扬州市| 阜城县| 龙海市| 湟中县| 平阳县| 天水市| 兴化市| 嘉荫县| 周口市| 沙湾县| 平顺县| 牡丹江市| 长岛县| 于都县| 阜南县| 卫辉市| 六盘水市| 台北市| 南涧| 合水县| 固原市| 托克逊县| 雷山县| 汉阴县| 镇雄县| 利川市| 许昌市| 东兴市| 汉源县| 界首市| 石阡县| 广饶县| 白银市| 上犹县| 禄丰县| 文安县| 沙坪坝区| 缙云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