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

陸勉的內心沒有經過太多掙扎,就接受了諸葛瑾的勸說,最終決定舍袁術而去,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如果站在袁術的角度來看,陸勉這樣的做法,毫無疑問是赤果果的背叛,但問題是陸勉又爲什麼一定要效忠於他呢?陸勉麾下的士兵,不是他袁術的私產,這些士兵吃的糧食也是江淮百姓種出來的,陸勉有什麼資格帶著他們一起去死?

都說春秋無義戰(zhàn),亂世三國當中,又有幾場義戰(zhàn)?劉和一直致力於抵抗外族入侵的戰(zhàn)爭,卻是盡力避免對內的戰(zhàn)爭,把士兵的生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或許正是因爲他真正理解了“春秋無義戰(zhàn)”這句話的涵義吧。

諸葛瑾牛刀小試,替孫堅輕鬆擺平了陸勉,令孫堅父子刮目相看,從此走上了漢末風雲激盪的歷史大舞臺。

陸勉在蕪湖將五萬部隊進行精簡,一些根本沒有經過訓練的兵丁,全部被他解散,最終他只帶走了一萬士兵。陸勉也沒有接受孫堅給他在會稽空出一塊落腳地的建議,而是直接乘船去了孤懸海外的夷洲。

夷洲,便是後世的臺灣,在此時還屬於一塊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島上偶爾有會稽附近的漁民上去躲避風雨,至於有沒有不著寸縷的野人,那就只有陸勉去了纔會知道。

陸勉離開之後,孫堅父子接連佔據了蕪湖、丹陽、石城,然後從牛渚渡江,奪下歷陽,漸漸逼近袁術的老巢壽春。

到了此時,袁術佈置在壽春周圍的幾路大軍已經四去其二,而剩餘的兩路中紀靈部已經等於是半殘,只剩下橋蕤一路還能堅守。

徐州盧植一直密切關注著揚州的戰(zhàn)事,當橋蕤開始向壽春方向收縮之後。他便派出管亥和徐盛兵分兩路,從下邳郡和彭城郡兩個方向收復曾被袁軍佔據的土地。爲了給袁術造成四面楚歌的景象,徐盛和管亥在完全收回被佔的徐州地盤之後,繼續(xù)向西挺進,一直將部隊開進到淮河北岸距離壽春城不到百里的地方。

隨著夏侯淵、黃祖和孫堅三路部隊不斷向著壽春逼近,袁術賴以生存的空間被壓縮到只剩下壽春、下蔡、西曲陽、成德和合肥五座城池。

圍攻袁術的幾路部隊心有靈犀的同時停了下來,他們分別佔據有利地形,對袁術圍而不攻,打的主意就是要把袁術活活困死在壽春城內。

袁術在壽春城內已是破罐子破摔,他這些年在揚州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江淮地區(qū)殘破不堪,民多餓死,到了此時更是部衆(zhòng)離心,他的部曲陳蘭和雷薄相繼叛逃,寧願躲進灊山當山賊,也不肯再給袁術賣命。

時間已近冬季,江淮地區(qū)再一次迎來了嚴重的旱災,伴隨這旱災而來的還有一場慘烈的大饑荒。已經被袁術搜刮的一乾二淨的各處城池,再也拿不出糧食供養(yǎng)士兵,江淮之間處處可以見到人吃人的慘劇。袁術的部隊開始出現大規(guī)模的士兵逃散現象,就算紀靈和橋蕤拼命壓制。也是收效甚微,因爲士兵再不逃跑,就有被餓死的危險。

沛郡太守舒邵看到百姓悽苦,於是親往壽春勸說袁術開倉賑濟饑民。袁術聽後大怒,要斬舒邵於鬧市,被袁胤死死攔下。袁術發(fā)瘋。袁胤卻不想陪著袁術一起瘋,他知道此時若斬舒邵,壽春立即就會發(fā)生一場劇烈的兵變和民變,到時候憤怒的士兵和百姓一定會衝進袁術的府邸,把府中所有人都生吞活剝了。

此時的袁術,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就像一隻渾身沾滿污穢的老鼠,沒有人可以投靠,也沒有人敢收留,等待他的只有滅亡一途。

袁術開始嘔血,最初的時候每天只是幾口痰的量,然後漸漸增多,城內的醫(yī)生被抓來給他診病,結果每一個來過的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說出袁術命不久矣的實情。

困守成德的紀靈,害怕重蹈張勳的覆轍,他選擇了向孫堅投降,徹底打開成德通往壽春的道路,任憑孫堅父子率領大軍從城下昂揚而過。夏侯淵也不甘落後,他將部隊開進到距離壽春只有四十里的下蔡,隔著一條淮河坐看河對面不斷有人倒斃在向外逃亡的道路上。

守在壽春城內的橋蕤此時已經不再管束部隊,士兵們願意往哪裡逃都可以,只要不在城內搶掠就行。

一個寒冷的冬日傍晚,因爲咳血而昏死過去的袁術漸漸轉醒,他呼喊左右,想喝一杯熱的蜂蜜水,結果整個府邸裡面已經沒有人答應。袁術雙目無神地盯著房樑許久,然後大聲高呼:“想我袁術四世三公之後,竟然落到今天這種結局!”

袁術連著喊了三遍之後,然後猛烈地咳血,直到斷氣。

袁術終於死了……

其實,自從袁術稱帝以來,壽春城內的所有人都知道袁術會有今天,所有人也盼著這一天儘早到來。就連袁術的兩個兒子,他們也盼著袁術趕緊死,不要把一家人都拖進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去。

獲悉袁術死亡的消息之後,橋蕤一身輕鬆,他讓士兵打開壽春的南門,將孫堅迎進了城內。橋蕤知道這幾路討伐袁術的部隊當中,唯有孫堅會善待袁術留下來的部隊,還有袁術的家人。

孫堅入城之後,首先做的事情是把隨軍帶來的糧食分給城中餓得只剩一張皮的百姓和士兵,接著封鎖了袁術的府邸,把袁術稱帝以來置辦下的各種逾矩的禮器、配飾、車輦等全都封存起來。袁術留下的家人,孫堅派士兵將他們全都送到了富春,也就是孫堅的老家。孫堅把袁術的女兒許給了二兒子孫權,袁術的兒子袁耀,也被孫堅留在身邊。

袁術已死,曾經追隨於他的部下作鳥獸散,有人向北去投奔曹操,有人向西去投劉表,還有人向東去投徐州,剩下的則被佔了壽春的孫堅一網打盡。

一場瓜分盛宴到此落幕,曹操佔了廬江的北面,劉表佔了廬江的南面,孫堅佔了袁術原本在長江以南的地盤,還有九江的大部分,就連一直不曾真正攻打袁術的管亥和徐盛,也趁機佔了九江的東北角。

袁術覆滅的消息傳出,天下百姓無不拍手稱快,朝廷也對出兵討袁的各路勢力進行了嘉許和表彰。

朝廷剝奪了呂布前將軍的封號,將之送給了徐州牧盧植,兗州曹操被加封爲後將軍,荊州劉表被加封爲右將軍,劉表空出來的鎮(zhèn)南將軍封號,落在了孫堅的頭上。

朝廷的封賞都已經頒佈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從曹操、劉表和孫堅口中奪食,給新任的揚州牧王邑尋找一塊落腳的地方,總不能讓他一直呆在洛陽不去上任吧?

朝廷派人分赴昌邑、襄陽、徐州和富春,向曹操、劉表、盧植和孫堅表達了希望他們把吃進口中的肉吐出來的意思,這己方除了盧植十分痛苦地答應了,其他人則是猶猶豫豫,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搪塞。

曹操對朝廷派來的使者說:“陳蘭和雷薄等人帶著部隊躲進灊山裡面,我擔心他們會禍害附近的百姓,因此暫時不能把部隊從廬江和九江撤回來。”

劉表對朝廷派來的使者說:“揚州被袁術糟蹋的不成樣子了,我聽回來的士兵說,那邊窮的什麼都沒有了,荊州富足,我願意替朝廷分擔一些,所以打算遷徙一些百姓過去,重新建設那裡。百姓要過去,需要部隊保護,所以我暫時沒法從揚州撤兵呀。”

孫堅對朝廷派來的使者說:“我聽朝廷的招呼,只要曹操和劉表從揚州撤兵,我立即給部隊下令,讓他們全部撤到長江南面來!”

得,誰都指望不上,沒有一家願意撤兵的。

既然都不想撤兵,朝廷也拿幾家沒有辦法,只能是保持現狀,等待局勢變化之後,再找機會把揚州收回來。

劉和在北方靜靜地關注著南方的局勢,軍情司的密探大量奔赴江淮地區(qū),不斷將各種消息傳回鄴城。在這些消息之中,劉和最關注一樣東西的下落,那就是把袁術直接送進墳墓的那方玉璽。

劉和記得某羅在演義中寫的是孫堅在打進洛陽時,從廢棄的皇宮內尋到了玉璽,然後想要悄悄帶回老家,結果半路上被黃祖射死,玉璽便落到了孫策手中。孫策爲了東山再起,替父報仇,拿玉璽跟袁術交換,於是得到起家的兵馬,而袁術隨後便在壽春稱帝。

對於某羅的杜撰,劉和向來是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因爲他覺得這裡面有太多的漏洞解釋不清楚。不過劉和沒有興趣去考證袁術這塊玉璽的來歷,他只想追查玉璽現在被誰給拿去了。劉和對一塊破爛石頭其實並不感興趣,那玩意無非就是象徵意義大過實用意義,沒見得擁有了的人就能“既壽永昌”。

只是,這塊象徵著正統(tǒng)的石頭如果不被劉和掌握,那就意味著還有人想要做第二個袁術,這可不是劉和想要看到的。

尋找玉璽的事情,在暗中展開,劉和並不著急,他現在只是替藏了玉璽的那個人擔憂。這種要命的玩意,誰拿著誰就會活不長久。

一年很快過去,新的一年到來之後,朝廷終於把興平的年號改爲建安。

建安,便是要建設安穩(wěn)平定的國家。

只是,死了一個袁術,大漢便能安穩(wěn)下來嗎?

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537章 三戰(zhàn)定中原(上)第344章 鎮(zhèn)胡碑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452章 交換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445章 振勇營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68章 以禮服人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97章 危急關頭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91章 神醫(yī)與醫(yī)聖第21章 公子練兵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378章 入谷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章 猛人出現第288章 處置第33章 夜襲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106章 後患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201章 互助社第189章 說服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262章 藍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57章 後怕第93章 “面試”第60章 信都會盟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196章 大胸懷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76章 分席議事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371章 歸順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60章 信都會盟第76章 分席議事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62章 藍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196章 大胸懷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90章 折服(上)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6章 申息軍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31章 神醫(yī)趣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12章 計將安出?
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537章 三戰(zhàn)定中原(上)第344章 鎮(zhèn)胡碑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149章 找碴的來了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452章 交換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445章 振勇營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68章 以禮服人第164章 不得安寧第395章 找兩個頂缸的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97章 危急關頭第360章 麻煩上門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491章 神醫(yī)與醫(yī)聖第21章 公子練兵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89章 殺伐果斷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378章 入谷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章 猛人出現第288章 處置第33章 夜襲第108章 張飛報復第430章 捷報傳來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106章 後患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201章 互助社第189章 說服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262章 藍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157章 後怕第93章 “面試”第60章 信都會盟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196章 大胸懷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119章 小將兇猛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76章 分席議事第20章 土鱉的志氣第371章 歸順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240章 盧植大事不糊塗第60章 信都會盟第76章 分席議事第16章 七星龍淵劍第212章 較量開始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62章 藍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353章 子龍會意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243章 沒有吃白飯的第242章 又見鮮于輔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196章 大胸懷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90章 折服(上)第442章 滿盤皆輸(中)第26章 申息軍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160章 若有下次,絕不輕饒!第331章 神醫(yī)趣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112章 計將安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水县| 天津市| 即墨市| 即墨市| 巩义市| 商丘市| 敖汉旗| 阳原县| 兴安县| 石台县| 宁强县| 西峡县| 邻水| 和林格尔县| 佛坪县| 龙江县| 五莲县| 天峨县| 札达县| 北安市| 万载县| 中西区| 绥化市| 任丘市| 富阳市| 平原县| 信阳市| 孙吴县| 前郭尔| 台中县| 新竹县| 绥宁县| 弋阳县| 临海市| 华亭县| 宽甸| 获嘉县| 南阳市| 修水县| 泰州市|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