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8章 海陽水師

在令支城內新組建的度遼軍編制人數與鎮北軍相同,也是兩萬整,其中輕騎兵三千,舟營兩千,步兵一萬五千。.

度遼軍與其他各軍不同的地方在於配置了一支獨一無二的舟營,雖然只有兩千人的編制,但卻是劉和開始在幽州組建水師的初步嘗試。

幅員遼闊的渤海灣是上天賜予大漢的寶貴財富,這裡不僅海淺浪小,而且海中島嶼衆多因此不易迷航,進入冬季之後的封凍期也很短,靠近冀州和青州的地方甚至不會結冰,乃是天然的四季漁場和鍛鍊水師的優良海區,也是大漢東北第一大城薊城通往東南沿海和東北倭奴國和三韓半島的天然通道。

後世西洋列強從天津大沽口登陸,直搗我華夏京師,便是充分利用了渤海灣便利的海路交通。再往後新中國成立之後,整個渤海成爲我們的內海,極大地促進了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還將首都的戰略屏障向外推了很多。

萬頃碧波看似危險可怕,但一個民族如果能夠大膽地走向海洋,帶來的長遠影響和利益究竟有多大,來自後世的劉和心裡比誰都清楚。

遠了不說,曰後攻打遼東公孫度的時候,劉和若是能夠派出一支水師運載精銳部隊從海路直接登陸遼東半島,則可以對公孫度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必能使其首尾難顧,一戰而定乾坤。消滅了公孫度之後,劉和則可以憑藉水師裝載數萬大軍直接登陸青州或徐州,到時候從陸路和海路一起南下,那是何等的威武雄壯!

然而,組建水師又是一件難度極大的事情,不僅涉及到選址、造船、募兵和訓練等諸多環節,而且花費甚大,比打造一支重裝騎兵部隊的代價還要高出數倍。在造船工藝尚不發達的漢末,建造一艘大型樓船的花費,就像後世建造一艘驅逐艦,而裝備一具重裝騎士的花費,則像是建造一輛坦克,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可是幾何級的。

目前北方唯一配置了水師的勢力就是公孫度,而公孫度又跟劉和成了死對頭,所以劉和想要組建這支規模不大的舟營,不僅要面對工匠和技術的封鎖,還有面對公孫度水師可能來自海上的襲擾和攻擊。

公孫度這次跟著袁紹和公孫瓚一起蹚渾水,想要趁火打劫,結果派出的兩萬騎兵被劉和從頭到尾吃了個乾淨,連一人一馬都沒有逃回去。消息傳回襄平時,公孫度氣得差點吐血,當時就把左右兩個幕僚陽儀和柳毅罵了個狗血淋頭。

當初如果不是陽儀和柳毅在一旁攛掇公孫度,說什麼劉虞這次三面受敵肯定是撐不住了,趁機派兵襄助公孫瓚,不僅可以得到遼西大片地盤,還可以報了上次鮮于銀和韓珩帶來的羞辱,公孫度或許還不會這麼衝動,將自己麾下一半的騎兵主力都派了出來。

陽儀和柳毅這種三流謀士,如何看得懂幽州的形勢?不過兩條雜魚而已!

雖然難度重重,但劉和組建水師的決心已下,所以他在度遼軍成軍之後,並沒有立即返回薊城,而是帶著一些心腹手下順著濡水一路向南考察兩岸的地形,爲舟營的駐地選址。

在地形勘察這個方面,劉和徹底就是一個門外漢,但他身邊卻是有幾個高人,所以大公子只需要一路欣賞濡水兩岸暮春時節美麗的風景就好。

高人之一便是即將出任幽燕軍主將的張郃,他在佈設營寨和陷阱方面有著別人無法企及的本領,而這種本領便是建立在對於地形勘察的基礎之上。張郃沒有學過奇門遁甲之類的秘術,他對於地形的選擇完全是憑藉敏銳的直覺和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

高人之二則是劉和最爲依賴的謀士郭嘉,鬼才自幼便博覽羣書,對於許多涉及風水玄黃學說的孤本多有涉獵,因此在觀龍望氣這方面很有一套。劉和搞不懂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但只要張郃和郭嘉能夠同時確定的位置,那就肯定錯不了。

隊伍向南而行,來到盧水與濡水交匯之處,站在河西岸可以看到一座小城聳立在對岸,經過張郃的介紹,劉和才知道這座小城名曰孤竹城,乃是春秋時期孤竹國的都城。孤竹國在春秋時期出了兩個很有氣節的名人,叫做伯夷和叔齊,因爲不食周粟而活活餓死。

據說當時伯夷和叔齊在西周部落中養老,與周文王的關係良好。後來周武王受天命討伐紂王,伯夷和叔齊因爲世沐殷恩,叩馬諫阻,意圖勸阻武王伐紂的計劃。但周武王決心已定,不久武周滅亡了商紂。伯夷和叔齊兩人於是遂憤而不食周粟,以表明對殷商的忠心,隱居在原殷商荒蕪之地首陽山,以樹皮和野菜爲食,最終飢餓而死。

劉和於是問張郃:“孤竹城緊鄰濡水和盧水交匯之處,此地民風淳樸,有春秋遺風,可建水師營乎?”

張郃搖頭,說道:“此城孤懸河東,一旦敵軍從北方和東方而來,則無處可退,不宜作爲營盤。”

劉和又問郭嘉:“奉孝怎麼看?”

郭嘉也是搖頭,說道:“此地生氣不足而戾氣稍重,士兵們若是入住,則易生病,所以不妥。”

劉和翻個白眼,心想郭嘉連這都能看得出來,真是神了。

隊伍於是繼續沿著濡水西岸向著渤海方向前進,走出六十里後,張郃和郭嘉不約而同停下了腳步,然後將目光瞄向了西邊的海陽城。

張郃說:“此城不錯!向東距離濡水二十里,向北距離令支一百里,可進可退,用來做舟營之駐地,上佳。”

郭嘉說:“海陽之得名,蓋因此地位於渤海之北。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也。此地陽氣充足,地勢北高而南低,正利水師進駐!”

好麼,兩位高人都這麼說了,劉和自然點頭答應,當即便將幽州水師的大本營定在了海陽縣境內。

辦妥了這件事情之後,劉和不再多耽擱,返回令支跟鮮于銀仔細交待一番,然後在張郃和夏侯蘭的護送之下向西直奔薊城而回。

劉和來到令支時帶著整整兩萬大軍,其中三千輕騎、四千居庸老卒,還有一萬三千整訓完畢的新兵,劉和全部交給了鮮于銀,等他返回薊城時,則由張郃率領著當初橫掃遼西的五千騎兵護送,因此安全方面毫無問題。

令支城和盧龍塞內還有六千多降兵,這次被劉和一併帶走,免得曰後給鮮于銀搗亂。從這幾年的經驗來看,一支部隊當中如果家門口的士兵多了,會直接影響到部隊的管理和戰鬥力提升,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此地的士兵調到另外一地,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環境裡面,大家就老實許多。

此時已至四月,溫暖的東南風從浩蕩無垠的大海上吹向了幽州,在劉和向西趕路的時候,從徐州東海郡朐縣出發的一支船隊正好順著東南風向著北方而來。

劉和的老家在東海郡的郯縣,距離東臨大海的朐縣不過一百里的路程,兩縣之間有座羽山,在山的東面便是朐縣,山的西面則是郯縣,因此算得上背靠著北。

這支從朐縣前往幽州的船隊,是東海郡首富糜家派出的商隊,目的地便是幽州薊城。這次負責押船的是糜家的二公子糜芳,與他同船的還有郯城劉氏族內的幾位年輕書生和一位長者。糜芳有個哥哥名叫麋竺,如今在徐州牧陶謙手下擔任別駕從事之職。

糜家在徐州世代經商,以經營墾殖爲主,家中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錢財更是上億。

雖然糜家富甲一方,但若論起尊貴來,則是與皇族出身的郯城劉氏差著好幾條街。這次糜芳帶著船隊北上幽州,一來是奉了陶謙之命前去交好劉虞,希望能以徐州所產的糧食從幽州換回一批馬具和兵器回來,同時也是護送劉氏族人前往幽州參加大公子劉和的婚禮。

能跟郯城劉氏攀上關係,這對於東海糜家而言,絕對是一次機遇。如今陸上通往幽州的商路已經被曹艸、田楷和袁紹等勢力阻絕,而糜家緊鄰東海佔了海路的優勢,正好可以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大賺一筆。糜家想跟幽州做生意,自然繞不開太傅劉虞和大公子劉和。

這曰船隊終於繞過了東萊郡的最東段,被搖晃的七葷八素的糜芳手扶大船護欄向西眺望,抱怨說道:“這成山頭果然是無風三尺浪,幸好事先吃了特製的抗暈船的藥丸,不然我也要將上午吃的飯食全吐出來了。”

糜芳身旁的管家安慰他說道:“二公子,再忍上一曰,等船隊進入渤海之中,便如履平地,再也不會如此搖晃。”

“上層艙內那幾位劉家的客人可曾照顧好了?”糜芳問道。

管家回答:“二公子放心,小的安排了幾個不暈船的夥計一直伺候在他們的房門外呢。”

糜芳感慨說道:“唉,這次北上,也不知道能否見到那位手握重兵的大公子。跟幽州劉世仁相比,我這個二公子,實在是不值一提啊!”

“二公子也不必妄自菲薄,若是這次能夠與薊城劉家聯姻,今後咱們糜家的地位自然會水漲船高,就算那陶家公子和海陵陳氏子弟今後見了你,也得老實低頭!”

“嗯,聽說劉世仁青春正盛,今年不過二十三歲,若是我那寶貝妹妹能夠嫁於他,倒是一樁天賜的美滿婚姻。”

糜芳面帶微笑,似乎對於給劉和當大舅哥這件事非常的期待。(。

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57章 後怕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5章 烈火燎原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493章 天正道第378章 入谷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201章 互助社第205章 勸農詩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77章 謀定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23章 大掃除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45章 合圍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481章 借糧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509章 隱謀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06章 後患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84章 放風箏第17章 大俠之威第320章 封城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81章 有將來投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254章 送禮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75章 亂世人心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10章 豈能無信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355章 誰偷誰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8章 相遇第2章 夜幕殺機第6章 組團忽悠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196章 大胸懷第247章 北訪(中)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331章 神醫趣事
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157章 後怕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35章 烈火燎原第488章 巨大吸引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493章 天正道第378章 入谷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533章 腥風血雨未曾見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201章 互助社第205章 勸農詩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77章 謀定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93章 密會居庸關(上)第123章 大掃除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345章 合圍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481章 借糧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337章 五千壯士,逆風而去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233章 關門打狗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509章 隱謀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06章 後患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84章 放風箏第17章 大俠之威第320章 封城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81章 有將來投第67章 都什麼態度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153章 小城匿大軍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254章 送禮第483章 賈詡的提醒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375章 亂世人心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10章 豈能無信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287章 白山大捷第355章 誰偷誰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第38章 相遇第2章 夜幕殺機第6章 組團忽悠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258章 監察署與司令署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125章 意外來客第393章 虓虎的野望(下)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196章 大胸懷第247章 北訪(中)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348章 大獲全勝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323章 掘渠填河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331章 神醫趣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门头沟区| 抚松县| 富锦市| 宝应县| 平原县| 南开区| 罗田县| 新营市| 桐乡市| 客服| 梅河口市| 虞城县| 贡觉县| 澜沧| 和平区| 司法| 五台县| 延寿县| 浮山县| 和田市| 正镶白旗| 武汉市| 凤阳县| 芜湖市| 张家港市| 灵石县| 汕头市| 嘉善县| 阜平县| 平武县| 临沂市| 河津市| 江北区| 胶州市| 新宾| 溆浦县| 铁力市| 衡东县| 晋中市|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