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

廬江,皖縣,郡守府內(nèi)。

在太史享抵達皖縣之後,已然過去了五日。

隨著各方消息抵達,形勢漸漸明朗了起來,秦瑱也終於知道事情的全貌。

原來在他們奪取廬江的同時,孫策也在悄然謀劃回?fù)籼反取?

結(jié)果兩方同謀之時,破綻就出現(xiàn)了。

先是孫策以水軍回軍丹陽,而後劉勳又出水軍從樅陽水寨東進。

孫策見狀,頓時就發(fā)現(xiàn)了異常。

隨後果斷依照周瑜的計策悄然於夜間行進。

在有心算無心之下,孫策抵達之時,他們的探子還未發(fā)現(xiàn)。

周瑜這一次顯然吸收了之前失敗的經(jīng)驗,即便已經(jīng)抵達九江,也沒有直接動手。

而是選擇以走馬舟探尋劉勳水軍的動向,同時停止東進,悄然讓孫策兵分兩路南下。

一路前往潥陽,和徐逸匯軍,急行軍突襲宛陵。

一路卻是前往春谷與宛陵之間埋伏!

由此就出現(xiàn)了太史慈收到宛陵急報的情景。

隨後太史慈急忙回軍,卻在路上遭受了孫策突襲。

太史慈兵敗不敵,心知孫策勢大,宛陵難保。

於是他便帶著麾下突圍而出,朝著涇縣方向退回。

孫策得勝之後,卻不追擊,而是先取春谷,傳令徐逸裝出後方遇襲之勢退軍,假傳軍令釣出了太史慈兵馬,再度破之。

至此,宛陵春谷二縣被孫策復(fù)取。

周瑜一得信報,便帶領(lǐng)水軍西進。

在知道了劉勳水軍被劉備設(shè)伏攻破之後,他便分兵一路入江之口,一路繼續(xù)西進突襲樅陽大寨。

而後就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狀況!

秦瑱奪取了廬江,魯肅也擊破了劉勳水軍。

可制江權(quán)卻被周瑜牢牢把住。

不僅重新奪回了宛陵,還獲取了劉勳麾下大量船隻!

面對這種狀況,諸將無一不惱,唯有秦瑱還獨冷靜,看著太史慈麾下親信道:

“如此說來,太史將軍兵敗之後,便順勢退入了涇縣之中?”

太史慈這位親信,乃是其舊部,名喚武濟。

此人還有另一個身份,傳說中的曲阿小將。

只不過武濟卻沒有獨鬥十三將的經(jīng)歷,只是太史慈麾下一騎將。

當(dāng)初在神亭之時,武濟只是太史慈一騎卒,正好遭遇了孫策並韓當(dāng)、宋謙、黃蓋等十三騎。

見得此狀,太史慈便殺上前去與孫策纏鬥,兩方交戰(zhàn)許久。

孫策刺太史慈坐騎,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兩人戰(zhàn)過一場,不分勝負(fù),正好兩家兵馬一同抵達,於是各自分散。

途中武濟和韓當(dāng)?shù)热硕贾皇怯^戰(zhàn),並未動手。

後來太史慈離了劉繇,因是武濟忠心,又兼有些武勇,於是便提拔成了軍侯,遠(yuǎn)非後世人所推測的那種絕世神將。

此時面對秦瑱的問話,武濟便道:

“正是,將軍先已至涇縣城內(nèi),然則慮少將軍尚在廬江,怕少將軍聽了軍報擔(dān)憂,故令在下前來傳信。”

“另外如今將軍部衆(zhòng)已不足兩千,孫策卻有萬餘之多。”

“將軍令在下前來,也有心詢問軍師,接下來有何安排?”

這一戰(zhàn)可算是把太史慈打老實了。

眼見孫策攔住江道,又已經(jīng)回軍宛陵。

他損兵折將如此,就算個人本事再大,也沒了反攻之力。

見得此狀,秦瑱不由搖頭一笑道:

“我軍自被攔於此處,大軍不得南下,自是無再多安排。”

“只慮孫策兵馬甚衆(zhòng),眼下爾等已成孤軍,並非孫策對手。”

“且讓將軍西進陵陽,勸服祖郎一道南下豫章堅守。”

“休要繼續(xù)在丹陽之地和孫策糾纏!”

實則在他看來,現(xiàn)在的情況不好,但也不是差到了極點。

起碼他們這一戰(zhàn)的戰(zhàn)略目標(biāo)都達成了。

廬江已經(jīng)握在了手裡,孫策在解決江東問題之前,基本無力北上。

他們要建立水軍需要的船隻,也到了巢湖之內(nèi)。

比較傷的就是太史慈麾下折損嚴(yán)重,長江的控制權(quán)被孫策掌握。

而這並不能改變什麼,太史慈雖然兵敗,卻仍舊活著,只要南下豫章,就能再度形成戰(zhàn)力。

他們水軍雖然被堵住,可好歹也算是有船有人,比之前沒有可好上太多了!

反正水軍得船也還需要訓(xùn)練,無論是在巢湖還是在彭澤,都是一樣練。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水軍不能被孫策消滅,太史慈也同樣要保住。

他記得原本歷程之中,太史慈和祖郎是先後被孫策所滅的。

二人被滅之後,孫策便直接勸降了華歆。

所以他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勸太史慈和祖郎南下豫章。

將三股勢力組合在一起,作爲(wèi)他們以後南下的生力軍。

不過他這麼一說著,武濟卻嘆息道:

“軍師,話雖如此,若是將軍不願南下又當(dāng)如何?”

“實則將軍有意求軍師南下增援,助我等重取宛陵!”

他自然知道秦瑱之意,可太史慈不是那種甘心被敗之人。

即便現(xiàn)在敗退涇縣,也還有心再和孫策一戰(zhàn)。

秦瑱見此,便即一陣搖頭,心想這就是客將和自家將領(lǐng)區(qū)別。

太史慈作爲(wèi)客將,雖然已經(jīng)歸順,可還是存著自主權(quán)。

也就是江東特殊,能接受部曲制。

要是在他麾下敢出現(xiàn)抗命的行爲(wèi),他二話不說,叫人拖下就先打四十脊棍!

一次抗命,能戰(zhàn)勝了,那算是你有能力。

如今兵敗還想抗命,真當(dāng)軍法是開玩笑?

只不過現(xiàn)在路途遙遠(yuǎn),他也只得笑道:

“此事吾自知之,然則孫策橫立江上,吾如何率軍南下?”

“汝只管回去告知子義,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今日退軍,乃爲(wèi)積蓄力量,好來日奪回失土!”

“如今形勢如此,若逞一匹夫之勇,豈是大將之才?”

“務(wù)必原話告知,吾料子義聽此,必然從之南下!”

武濟聽得此言,便點了點頭道:

“軍師放下,在下南下之後,必將此言複述與將軍知曉!”

說罷,他便要起身回去覆命。

可這時,太史享卻急忙站起身道:

“將軍若歸,小子當(dāng)隨!”

他本是想要跟著秦瑱去一趟壽春的。

可現(xiàn)在眼見太史慈被打成這樣,他這個做兒子的,自不能拋棄父親獨自北上。

但武濟見狀,便對他一笑道:

“少將軍不可,實則將軍此番讓在下北上,也有意告知少將軍安心北上。”

“眼下南方形勢緊急,少將軍若是南下,將軍難以兼顧。”

“不如跟隨軍師北上,先在壽春候命,更爲(wèi)妥當(dāng)。”

秦瑱看著太史享如此,自也勸道:

“元復(fù)也莫要如此,雖說現(xiàn)在我軍無力南下,但與孫策之間必有一戰(zhàn)!”

“至多幾個月,我軍便會起兵南下。”

“元復(fù)現(xiàn)在南下,也無甚助力之處,不妨先留在此處,待得日後南下之時,再行與子義匯軍!”

太史享聽著二人之言,也知現(xiàn)在情況特殊,無奈只得點頭答應(yīng)。

武濟這邊得了指令之後,便即行出府外。

可諸將見此,卻任舊一臉凝重。

思慮之間,橋蕤站起身來,沉聲拱手道;

“軍師,眼下孫策突然回軍,不僅重奪春谷,還攔住江面,我軍該當(dāng)如何應(yīng)對?”

“水道眼下關(guān)乎我軍命脈,若是孫策攔截荊州商船,怕是我軍難以維持!”

太史慈的問題是一方面,他們的問題又是一方面。

隨著孫策把住了長江水道,他們就算是被把住了咽喉。

只要攔江的水軍一天不去,他們就沒有南下的機會。

因爲(wèi)江東地廣人稀,補給困難,現(xiàn)在他們即便用計策渡江南下,補給線也會被孫策軍掐斷。

同樣,水道被孫策把控,那他們從荊州購買的糧食也會被攔截!

現(xiàn)在才三月份,距離夏糧都還有幾個月時間。

只要孫策手段黑一些,一點糧食都不放進來,那恐怕他們淮南的形勢難以維持!

面對橋蕤的問話,秦瑱想了一會兒,便道:

“眼下形勢比人強,孫策水軍強盛,我軍唯有收縮防線!”

“孫策眼下無非是想以水軍封鎖我軍南下之路,可這楚江之上,不止江東有水軍。”

“如今我軍入水之路被他堵住,那我軍便需求荊州水軍之助。”

“不過此事事關(guān)重大,短期難以成事,須得吾領(lǐng)軍返回之後,再行計較!”

“至於我回軍之後,爾等務(wù)必收攏百姓,堅壁清野,勿叫他以水軍騷擾劫掠沿岸百姓。”

“而荊州糧草之事,我軍還不明孫策態(tài)度,但現(xiàn)在淮南難民數(shù)十萬,這些糧草皆是我軍救濟之糧,我料孫策未必敢冒此天下之大不韙而攔截。”

“待我發(fā)信前去好生言說,必可保糧道無事!”

衆(zhòng)人聞之,不由一異,梅乾當(dāng)即奇道:

“那若是孫策當(dāng)真截留我軍之糧,又當(dāng)如何是好?”

秦瑱見狀,便即微微一笑道:

“我軍若是未曾通知,他自敢截留船隻。”

“我軍現(xiàn)在提前告誡此事,若他再敢劫糧,那正可以與我軍以大義。”

“自當(dāng)發(fā)信前去朝廷,好生與他牽扯一番!”

實則目前的狀況來說,他更希望孫策劫了荊州方面來的糧船。

這樣一方面可以引起淮南百姓對孫策的仇恨。

另一方面也可以上表朝廷,讓朝廷問罪!

倒時候去了荊州,也更有理由說服劉表出兵。

不過這件事情,孫策看不出來,周瑜多半能看出來。

左右他發(fā)這封信去,若是孫策不劫糧草最好,若是真敢動手,那他們就有說法了。

抱著這等想法,他便對衆(zhòng)人道:

“諸位只管穩(wěn)住廬江之勢就是,其餘諸事,吾自會安排!”

衆(zhòng)人見狀,自是紛紛起身拱手應(yīng)諾。

如此,隨著一場軍事會議結(jié)束,一封信件又由秦瑱書寫完畢,朝著春谷方向發(fā)去。

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24.第124章 亂自內(nèi)生,傳國玉璽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90.第190章 兩手準(zhǔn)備,曹操到來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92.第92章 再度增兵,著手收網(wǎng)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第354章 預(yù)敵於先,計擒霍峻268.第267章 衆(zhòng)志成城,堅城鐵壁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第366章 曹劉大戰(zhàn),大廈將傾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wèi)父隱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60.第160章 著手佈局,劉勳出兵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xì)節(jié)決定成敗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zhuǎn)折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01.第101章 驅(qū)虎吞狼,呂布發(fā)難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dāng)誅九族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350章 裡應(yīng)外合,西陵城破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zhàn)略決斷301.第299章 全據(jù)江東,孫家虎女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zhuǎn)折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102.第102章 連戰(zhàn)連敗,紀(jì)靈之死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zhàn)周瑜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xì)節(jié)決定成敗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tǒng)來投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160.第160章 著手佈局,劉勳出兵第331章 封丘大戰(zhàn),曹操奔逃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shè)謀41.第41章 裡應(yīng)外合,還有埋伏?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135.第135章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247.第246章 激戰(zhàn)繁昌,柱石傾倒301.第299章 全據(jù)江東,孫家虎女
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124.第124章 亂自內(nèi)生,傳國玉璽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90.第190章 兩手準(zhǔn)備,曹操到來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92.第92章 再度增兵,著手收網(wǎng)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第354章 預(yù)敵於先,計擒霍峻268.第267章 衆(zhòng)志成城,堅城鐵壁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第366章 曹劉大戰(zhàn),大廈將傾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wèi)父隱233.第233章 極限拉扯,哀兵必勝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60.第160章 著手佈局,劉勳出兵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xì)節(jié)決定成敗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zhuǎn)折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01.第101章 驅(qū)虎吞狼,呂布發(fā)難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dāng)誅九族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第350章 裡應(yīng)外合,西陵城破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zhàn)略決斷301.第299章 全據(jù)江東,孫家虎女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zhuǎn)折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102.第102章 連戰(zhàn)連敗,紀(jì)靈之死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zhàn)周瑜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xì)節(jié)決定成敗第368章 秦瑱vs荀攸,曹昂兵敗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tǒng)來投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160.第160章 著手佈局,劉勳出兵第331章 封丘大戰(zhàn),曹操奔逃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shè)謀41.第41章 裡應(yīng)外合,還有埋伏?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135.第135章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247.第246章 激戰(zhàn)繁昌,柱石傾倒301.第299章 全據(jù)江東,孫家虎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郓城县| 惠来县| 湖州市| 偃师市| 澄江县| 扎兰屯市| 大田县| 洞头县| 尚义县| 延庆县| 孟州市| 乐平市| 五河县| 临邑县| 南溪县| 乌恰县| 耿马| 乡宁县| 韩城市| 苍溪县| 锦屏县| 获嘉县| 监利县| 宁远县| 电白县| 潮州市| 鹤壁市| 喀什市| 清涧县| 内黄县| 蒲江县| 汤原县| 浦北县| 岫岩| 宁化县| 湘潭市| 彩票| 博罗县| 开江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