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

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

在秦瑱的謀劃下,劉備自然趁著夜色就幹了兩件事。

第一,先是派人北上傳令關羽南下。

第二,派探子先行南下探一探南方孫策老家的消息。

做完這兩件事之後,劉備方纔睡下。

次日一早,他又依照秦瑱的建議,邀請孫策、呂布兩家再來營中議事。

一時間三家再行聚在了一處,但還沒等劉備問話,呂布即脫口而出,看向孫策和周瑜問道:

“不知昨日伯符回去之後可否考慮清楚?”

“須知眼下淮南大旱,我等糧草輜重有限,若要決定,便儘早決定,我等方可進攻。”

“不然如此下去,恐怕等到我軍錢糧耗盡,也取不下這壽春城!”

顯然,比起劉備來說,呂布更爲急切。

面對呂布的問話,孫策看了一眼周瑜,便笑道:

“溫侯此言不差,實則昨日我與賢弟商議之後,覺得此事也無不可!”

“畢竟我等三家取城,難以分之,二位既要壽春,又願與策合肥,小子如何能不應!”

“策已商定,就依溫侯之言行事,待得壽春陷落之後,策分文不取,此地便歸二位所有就是!”

說完此言,他又看著劉備似有深意的一笑道:

“不過須叫二位知曉,策雖年少,卻也非隨意可欺之人!”

“若此次真取得壽春,二位還需南下助我軍取合肥,不然壞了二位名聲是小,引得我三家生怨可就不好了!”

劉備聽得此話,自是笑而不語,呂布卻是頗爲不滿道:

“吾等皆是信人,豈會欺汝年少,放心就是!”

孫策見此,便即再度點頭一笑道:

“既如此,那咱們便議定當如何攻陷壽春即是!”

“按理來說,此次以使君爲主,小子不當來問!”

“但如今我軍自也出力,須得知曉二位有何安排?”

呂布聽著,頓時看向了劉備道:

“伯符所言不錯,雖說咱們已經議定取城,但咱們還未議定取城之策”

“依我之見,不妨三家各攻一面,來個圍三缺一,不知可否?”

劉備見其模樣,點頭笑道:

“溫侯善戰,天下皆知,此策自無不可!”

他想起了秦瑱昨日囑咐,便又問道:

“但即是圍三缺一,不知圍哪三面,缺那一面,這三面又當如何選取?”

呂布見狀,自是皺緊了眉頭,圍三缺一的這個策略是強攻之時使用。

但要用此次,須得保證三方進退同時,還得三面用力。

雖說他們這邊商議好了三家取城,可萬一孫策不盡力,壓力就會壓倒他和劉備身上。

而且,強攻城池對軍隊損傷極爲嚴重,壽春城那一面好攻,那一面難攻也有分別。

若他運氣不好,選的那一面難攻,那對他來說可不是好事。

慮及此處,呂布當即便道:

“眼下未知敵軍防備如何,可去城下觀之,方可行事!”

劉備見呂布主動提起,自是點頭一笑,隨之看向了孫策和周瑜道:

“我等皆是剛至於此,不如二位熟悉,不知二位可否領路,帶我等繞城一觀?”

孫策和周瑜都是袁術麾下出去的,若論對壽春的瞭解,沒人比他們更清楚,自是同時點了點頭。

於是衆人帶上兵馬,領諸將一路行出營寨,朝著壽春城下行來。

要說壽春城,也有數百年曆史。

此地本爲古時“州來”所屬,因春秋之時吳楚爭霸,由楚國建成。

興建之初,本是用來控制淮河流域,只做駐兵之用。

後因楚國遷都於此,徹底讓此地迎來了巨大發展,直至秦漢,便成了淮南第一大城。

在袁術佔據此城,雖未增建城池,但也經過一定修繕!

衆人看得一圈,只見城壕甚闊,護城河水勢頗深,難以近城。

又見城牆高廣,四門之內,還有甕城,其上士兵來往不斷,防備極爲嚴密。

似劉備和呂布見之,便都是一陣頭疼。

因爲想要強攻這種城池,可謂極爲麻煩。

由於城外護城河寬而深,要想靠近城池,就要先頂著箭雨填護城河。

有了進軍通道,這纔可以上城!

而甕城的存在,不僅增加了上城難度,也增加了奪門的難度!

攻入城門之後,還要迎著箭雨往裡面衝破一道城門,這纔可以進入城中。

而更讓人絕望的是,壽春城規模極大。

城內還可以開展巷戰,強攻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城牆爭奪,耗光城內的兵力。

故而在看了一圈之後,呂布沉聲道:

“要取此城,斷然不可強攻!”

“若是強攻,我等必然死傷慘重!”

他一說這話,孫策和周瑜便即暗自點頭。

其實這也是他們剛纔不發話的原因。

二人都很清楚壽春城的規模有多大,可以說壓根沒有防禦弱點,這種城池圍三缺一,須得四倍兵力以上,才能行事。

現在一聽呂布如此感慨,孫策便看向劉備道:

“不知劉使君可有奪城之策?”

劉備見之,搖了搖頭道:

“並無此策!料想二位皆知壽春城內佈局,應有對策纔是!”

孫策聽得如此,悠悠一笑道:

“使君若是要問我等有何計策,那恐怕也難成也!”

“此城難取,天下皆知。”

“再兼那紀靈頗有守城之能,他若一心堅守,我等恐怕只有強攻一途!”

說完,他就看向周瑜問道:

“公瑾可有奪城之計?”

周瑜見孫策這幅模樣,便知其是不願自己獻計,索性笑道:

“使君與溫侯皆是良將,尚無破城之策,在下又如何有計?”

既然已經決定和劉備翻臉,現在自然能消耗一份力量,就是一分力量,思慮之間,他又是靈機一動,對劉備道:

“在下聽聞使君麾下有一軍師,足智多謀。”

“今即無策,何不喚之一見?”

他心想這次被秦瑱算計至今,還未見過此人,正好可藉此機會一見。

而周瑜哪知道這正中劉備下懷,見其主動要見,劉備反倒裝作猶豫道:

“可我那軍師大病初癒,不知詳盡,未必有計啊!”

周瑜一聽,便即一陣奇怪,秦瑱生病了?

真病還是假病?

他正思慮之時,呂布卻道:

“誒,玄德這是何言,現在既要取城,自當用其智謀,我見那王子野才智不凡,必有良策!”

“可喚來一見,若果有良策,我等自得方便。”

“若無良策,他再回去休息,也不妨多大事情!”

周瑜一提醒,他這纔想起了,劉備麾下不還有一個王禾!

雖然他不喜歡這貨,但不可否認,王禾確實是有真本事的!

現在遇到了難處,正是要找軍師的時候。

他麾下陳宮不在,王楷、許汜又無大用,還得讓王禾這種專業人士前來。

見得二人如此,劉備便裝作一嘆道:

“也罷,爲今之計,當請軍師前來一見。”

說著,他便令關平前去將秦瑱接來。

而他們在外考察敵情之時,秦瑱早已準備完畢,見得關平前來,便讓關平推著自己一路朝著營外行來。

及至一處緩坡之下,只見劉備等人領兵靜坐,正在閒聊。

秦瑱看著,悄悄打量了一下孫策和周瑜,不由暗自讚歎,看來古代和現代對於帥哥的審美,某種意義上來說差不多。

孫策本人是那種英氣十足的帥哥,而周瑜則是面白無鬚,身姿挺拔,妥妥一個流量小生的模樣。

若是生在後世,不知要引得多少宅女瘋狂。

如此打量一番之後,他便緩緩站起身來,朝前行去,一路行至衆人遠處,人還未到,便是一陣劇烈咳嗽。

衆人聽得聲音,紛紛回過頭來,劉備一見他,便上前關切道:

“不知今日軍師可覺得好些了?”

秦瑱一見,心說老劉演技不錯,自是咳了幾聲,笑道:

“主公勿憂,已無恙處!”

他們君臣這邊說話,遠處的孫策和周瑜都在細細打量秦瑱。

見其峨冠博帶,豐神飄灑,容貌俊朗,不由對視了一眼。

他們總聽秦瑱之才幹如何如何,不想秦瑱此人形貌卻也不凡。

唯獨面色蒼白,看起來真有幾分病重之相,沒有那種指點江山的氣度。

二人這邊正在打量,呂布卻上前笑道:

“原來先生還未病癒,我還道是玄德不欲叫我等一見!”

見得呂布搭話,秦瑱自是拱手行禮笑道:

“勞得溫侯掛礙,在下身體並無大礙,奈何主公非要在下於營中休養,不好前來。”

“咳咳咳還望溫侯恕罪!”

呂布見其如此,心想就你病成這樣還無大礙?

可別病死在這軍中,那劉備可就虧大發了。

心中如此想著,他表面卻是擺手一笑道:

“先生不必如此,我看先生病體未愈,玄德之意不差,是該好生將養!”

秦瑱聽著,笑而不語,又咳嗽了幾聲,轉向了孫策和周瑜笑道:

“我見二位,必是吳郡孫郎,廬江周郎!”

“久聞二位之名,不想今日方纔得見,請恕不能全禮之罪!”

言語說罷,悠悠朝著二人行了一禮。

孫策周瑜見之,自然連忙回禮。

回完禮罷,周瑜心中就是一嘆,他本來還想借故探探秦瑱口風,看看能不能揭露秦瑱身份,引劉呂兩家生怨。

沒想到秦瑱會如此出場,這般模樣,他倒是不好發難了!

所以,這人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

若是真病,也就罷了,若是假病,那這人又在謀劃什麼,他是真有些看不清。

思慮及此,周瑜便上前笑道:

“瑜若早知先生如此,定然不會讓劉使君招先生前來獻計。”

“先生病體之中,不知還能出謀劃策否?”

看著周瑜那和煦的面容,秦瑱扭頭一笑道:

“哦?敢情是周郎要在下前來獻計?”

若是劉備叫他前來,那是他的計劃,要是周瑜叫他前來,那可就有得說道了!

劉備見之,上前便將方纔之事說出,而後道:

“正是公瑾提起軍師,我等方纔將軍師喚來,不知軍師可有破城之策?”

“原來如此,周郎竟然如此看重與我?”

秦瑱回頭看了周瑜一眼,心中越發警戒!

周瑜如此,顯然不是偶然發問,是準備搞事情的。

還好他提前裝病,不然還真有點難應對。

如此想著,他笑容越發燦爛,對周瑜道:

“吾料不該如此,禾在兗州,便常聽說周公瑾有經天緯地之才!”

“再者,前聞公瑾尚在袁術麾下,必對壽春之情知曉詳盡,如今竟是無計可施,莫非是專門要尋在下前來獻醜?”

劉備、呂布聞此,不由皆是一異,他們倒是常聽周瑜的樂律之名,還真沒聽過周瑜有經天緯地之才的說法。

但秦瑱如此言說,自不會毫無根據,也即是說,周瑜在藏拙!

而周瑜見狀,眼中流出了一絲驚色,他本以爲秦瑱在明,他在暗處,秦瑱應該不知道他這個‘無名小卒’纔對。

怎麼看秦瑱這模樣,似乎對他很瞭解?

而且秦瑱這話怎麼聽怎麼像是捧殺,若他承認有計,呂布必然生怒,若他否認有計,那秦瑱可能會再度發難。

如此想著,他只得尷尬一笑道:

“先生這是何言,若說取城之策,思來思去,拙計總是能有幾條。”

“但在下思慮,有先生大才在此,不當在下獻醜!”

“公瑾必是藏拙不出!”

不等周瑜否認,秦瑱就回身一笑道:

“也罷,即是公瑾藏拙,咳咳咳在下便獻一計就是!”

他說著,來到了壽春城前,裝作看了一眼,回身便對衆人道:

“說來在下到有一計可以破城,然則此計有傷天和,就怕諸位不敢行事!”

聽得此言,呂布便即笑道:

“先生這是何言,袁術篡逆,據城於此,我等伐之乃大義所在,有何不敢行事?”

孫策和劉備聽著,自是眉頭一皺,什麼計策纔會傷天和?

唯有周瑜見此,神色一變,沉聲道:

“先生莫不是欲掘淮水淹城?”

他這話一出,衆人面色亦是一變,唯獨秦瑱笑道:

“可見公瑾並非無計,乃是不願告知而已咳咳咳。”

“爲今我等患處,無非紀靈不與我等交戰,即是如此,我等便引水灌城,逼他出戰,他若出戰,此城安能不下!”

“定是公瑾不願當這惡人,倒讓在下來當,是也不是?”

周瑜聽著此言,突然有種內心被探知的感覺。

就如秦瑱所言,他確實想到了這個辦法,但是還不想告知劉備等人。

沒想到竟然會被秦瑱直接給點了出來。

這人是真的會探知人心,還是在故意詐他?

看著那張和煦的笑臉,他心中不詳的預感,越發強烈了起來。

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92.第92章 再度增兵,著手收網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238.第238章 老曹幫大忙,孫策天塌了259.第258章 著手破敵,四日之期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第30章 軍中立威,著手佈局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267.第266章 魯肅助力,呂布紅溫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
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92.第92章 再度增兵,著手收網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238.第238章 老曹幫大忙,孫策天塌了259.第258章 著手破敵,四日之期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第30章 軍中立威,著手佈局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267.第266章 魯肅助力,呂布紅溫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304.第301章 反三足鼎立,改革稅制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24.第224章 力挽狂瀾,甘寧之威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54.第54章 兩線操作,看我破敵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深水埗区| 观塘区| 开江县| 长丰县| 洛川县| 隆林| 洞口县| 佛冈县| 泸溪县| 乐至县| 六枝特区| 博客| 三台县| 荔波县| 南汇区| 二手房| 正镶白旗| 新河县| 沙雅县| 乡城县| 建湖县| 渭南市| 西华县| 同江市| 黄大仙区| 新昌县| 洛扎县| 高陵县| 遂昌县| 阿勒泰市| 滕州市| 云南省| 高陵县| 太谷县| 登封市| 长顺县| 台山市| 河南省| 荃湾区|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