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

這一次秦瑱抄的詩,名叫《望荊山》,乃是南北朝才子江淹所做。

論起文采,那是相當在線,遣詞造句清秀自然,音調明亮,實屬上佳。

而問題就出在這後六句上,相比前八句的敘事寫景,後六句可謂相當悲慼。

其情調悲惻哀婉,使聽者爲之低迴不已,黯然神傷。

若是尋常之時,秦瑱抄這首詩,多半會引來一片讚揚之聲。

可現在正在宴會之上,衆(zhòng)人只想尋個開心,結果你來個如此悲傷的詩句,這還怎麼歡宴下去?

故而此時聽到了後六句之後,一衆(zhòng)大儒都是皺眉不語。

劉表更是將酒杯一放,暗道這宴會多半是開不下去了,氣氛被秦瑱引向悲切,自然無法開宴!

思慮之間,他自是面色不善的看向秦瑱道:

“此間正樂,君詞賦安得如此悲慼?”

“莫非是表招待不週,君不喜此行不成?”

此言已是誅心之論,在質問秦瑱到底在搞什麼東西!

秦瑱對此,卻是搖頭一嘆,似有無奈道:

“說來劉牧有所不知,此賦雖然感傷,卻也是在下心境!”

“乃因此番出使荊州,見得荊州繁華之地,不由想起我淮南之景。”

“自去歲以來,我淮南招至大旱,以致甲生蟣蝨,萬姓皆死。”

“正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啊。”

“彼等百姓皆是我漢家子民,固然淮南今已恢復,可江東之地卻仍是戰(zhàn)亂頻繁。”

“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正待我等前去解救。”

“此番在下受此重任還來,還未與劉牧相商,在下實難歡飲。”

“非是劉牧招待不週,而是在下心亂如此,若惹劉牧不喜,還望見諒!”

劉表想借他調整氣氛之心,他自然知曉。

可他這次來,不是來交好劉表,而是商議兩家出戰(zhàn)的。

現在談都沒談,他自也不可能讓劉表好受。

反正他已經說了心情不好,不想賦詩,是衆(zhòng)人央求,他纔出口。

這種情況下,劉表自也沒理由怪他。

相反,劉表放著國事不理,卻拉他來赴宴,這顯然說不過去。

現在一羣老學究就在這裡看著,他倒想看看劉表怎麼回覆。

他一番話說完,劉表自是皺眉不語,心想話都被你小子說了,我還能說什麼?

一時只得放下了杯盞,直接表態(tài)道:

“原來如此,這般說來現在確實不當歡宴!”

“然則吾亦明言,明日便會與汝談洽,今日卻不當言此!”

“待返回休息一夜,明日吾再邀先生前來一見,如何?”

秦瑱見他給出準信,自是點頭嘆道:

“在下亦知使君好意,是瑱之過,且先自罰一杯,以示歉意!”

言罷,他便裝作有些愧疚的飲了一杯。

至此,隨著基調一定下,這場宴會卻是再也開不下去了。

衆(zhòng)人本欲歡宴一番,可想到秦瑱口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雖有佳餚在前,卻也味同嚼蠟。

這般吃了一會兒,劉表便藉故身體不適而退。

一衆(zhòng)大儒見狀,亦是紛紛起身辭行,宴會就此結束。

不過在離去之前,宋忠等人又拉著秦瑱勉勵了一番。

先表達秦瑱以治國爲重的理念確實不錯,但又表示經學可以修身,不可落下。

秦瑱對之,自是一一還禮,謙遜應對。

像是宋忠、穎容、謝該這些人,他沒有什麼惡感,但也談不上多少好感。

因爲這些人,就是導致階級逐漸僵化的罪魁禍首。

但也由於衆(zhòng)人的影響力,所以他也不願意得罪。

直到衆(zhòng)人離去,他方纔帶著諸葛亮與王粲行出府來。

結果剛一至府外,上了車駕,王粲便笑道:

“快哉,快哉,兄此番辯駁衆(zhòng)人,揚得蔡師之名,屬實快哉!”

“由是最後那一首詞賦,更是精妙絕倫。”

“吾見劉景升面色不渝,又難發(fā)難,心中頗爲爽快啊!”

他自從被劉表冷落之後,便看劉表不爽。

如今見秦瑱讓劉表吃癟,心中自然快意。

但他一說罷,秦瑱便用食指放在嘴上噓了一聲道:

“且先噤聲,待回傳舍再言!”

畢竟不是他們的地盤,不是什麼話都能說的。

王粲見他如此,不由暗道秦瑱還是這般謹慎,當下只得按下激動,一路跟著回到了傳舍之內。

待入傳舍之後,秦瑱方纔露出笑容看向了王粲道:

“說來此番還得多謝賢弟知會,不然若我不備前去,必要辱及蔡師,還望賢弟受我一拜!”

說著就要給王粲行禮,王粲見狀,連忙止住,笑道:

“兄今日何以如此多禮,我等兄弟,自當互相幫襯,何須言謝!”

“只不過此番雖然快意,吾見劉景升已然不喜,明日再見,恐怕也難成事啊!”

他也知秦瑱的目的是來求援,不是特地來打劉表的臉。

現在打臉確實是開心了,可明天談公事,未必便能好談。

秦瑱一聽這話,便是自若一笑道:

“劉景升喜或不喜,此事都得談!”

“莫非賢弟以爲今日吾一言不發(fā),劉表便會欣喜不成?”

“此人壓根就不想出兵,這纔會設下此局。”

“不然眼下兩軍已經接壤,他雖不至於主動爲善,卻也不會主動爲惡!”

王粲聞言,自是皺眉,諸葛亮卻點頭道:

“先生所言不錯,依學生之見,劉表今日之舉便是不想出兵!”

“他設羣儒於此,乃欲逼先生知難而退。”

“先生今日若不爲此,此事也斷難成之。”

聽著孔明的分析,秦瑱便回頭道:

“孔明可能探知劉表爲何不願出兵?”

終究他對劉表這個人瞭解不太多,很難細細探知劉表的心態(tài)。

這種時候,孔明的看法就很關鍵了。

“若依學生之見,劉表所以不行出兵,在於無利可圖!”

面對秦瑱的問話,諸葛亮給他分析道:

“吾聞先生曾言,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皆爲利來,皆爲利往!”

“表雖爲八俊之列,漢室宗親,早年間或有周公之願,然則如今已然老邁無力,只想固守。”

“今有張羨在南,常與劉表爲惡,又有曹操在北,每有南侵之意。”

“故荊州雖強,卻也是強敵環(huán)伺,由是劉表雖與孫策交惡,卻喜見我軍與之對立。”

“只有兩家長久對峙於楚江下游,纔可保證劉表東邊無患。”

“我軍此次所求,無異於讓劉表大破此平衡之局,固讓劉表不喜!”

秦瑱聞言,便揉了揉太陽穴,沉吟道:

“孔明所言與我思慮相差不大,故吾此番來此,欲結交荊州士族與勸!”

“然則現在觀之,劉表對我軍忌憚頗深!”

“若四處結交衆(zhòng)人,必引劉表之不悅,諸如蒯氏兄弟多半不想摻和此事。”

“而蔡瑁必是看出劉表之心,特意與我軍敵對,以求劉表信任。”

“現在有蔡瑁此人與我軍爲難,劉表便可躲在後方與我軍牽扯。”

“要破此局,當需外力之助,不知二位可有人選?”

他之前還說嘗試說一說蔡瑁幫助,可來了之後才發(fā)現蔡瑁這個人很不簡單!

從表現上來看,蔡瑁與他們毫無交集,按理說不該阻礙這回出使纔對。

可在見了蔡瑁之後,他就發(fā)現,蔡瑁絕不是一個小人那麼簡單。

其人乃是劉表用來制衡世家的關鍵人物。

讓蔡氏一家獨大,是爲了抑制蒯氏、黃氏兩家繼續(xù)壯大。

這也是爲什麼來的路上,黃氏和蒯氏會相繼釋放善意的原因。

他們不是想和劉表作對,而是在和蔡瑁作對!

同樣,蔡瑁和劉表徹底綁定,一切都是在以劉表的喜好行事。

他知道劉表不想出兵,所以主動跳出來當做擋箭牌。

想來這也是爲什麼蔡家會在多年以後能獨霸荊州的原因。

可以說,荊州完全就是一個權力交織的漩渦,短時間根本扯不破其中利益糾葛。

因而他必須找一個外力,來打破這一種僵局!

王粲一聽這話,便是一陣撓頭道:

“兄長也知,小弟不喜此道,如今若問破局之選,小弟如何能知?”

秦瑱見他這般,就搖頭笑道:

“賢弟切不可只醉心於詩賦,也當關心經世致用之學!”

“不然來日入了我軍麾下,也難得順利。”

“有空且多與孔明討論,對你必有裨益。”

雖然現在他們軍中人際關係比較簡單,可隨著勢力壯大,人際只會越來越複雜。

偏偏老劉不是個喜好詩賦的君主,王粲要想好好混,除了握好筆桿子之外,還要顧及好國事。

不然以後在他們軍中,頂天也就只能做一個宣傳幹事。

他這個當師兄的,可不能作視王粲荒廢。

如此告誡了一番之後,他又看向了諸葛亮。

孔明想了一會兒,就對他建議道:

“若是先生欲求外力,學生倒有兩個人選。”

“一者趙邠卿趙公,此公於前年南下荊州,現在居於襄陽郊外。”

“自蔡師去後,趙公便爲當世士子心中泰山,若得趙公之助,必可破局!”

“一者蔡仲誦蔡公,此亮姻伯黃公之丈,也即劉使君之丈。”

“蔡公雖是襄陽士族,但與蔡師也屬同輩,若能說動蔡公之助,必能說動蔡夫人!”

“亮聞劉使君懼內,有蔡夫人助力,便可成此事!”

他口中的趙邠卿名爲趙岐,秦瑱也聽過這老先生的名聲。

昔日袁紹、公孫瓚相爭冀州之時,趙岐出使路過,兩軍特地停戰(zhàn)前來拜見。

而後董承輔佐獻帝東遷,皇宮難以修繕,趙岐便出使荊州。

劉表一聽趙岐來了,就麻溜的把派人北上修皇宮,還送上了大量軍需物資。

可以說,只要說動趙岐出面,劉表即便不願意,也得乖乖出兵。

而另一個蔡仲誦,實際上就是蔡瑁的父親蔡諷,這一位沒當過官,也不是什麼大儒。

觀其人生歷程,其實和何進差不多,都是憑女人上位。

其姐蔡氏,嫁給了太尉張溫,之後兩個女兒便相繼嫁給了劉表和黃承彥。

相對趙岐來說,蔡諷顯然透明瞭不少,但也更好拉攏。

聽到這兩個名字,秦瑱一時便有了主意,點頭笑道:

“此二人選倒也不錯,然則趙公已經年邁,不方便再行出面。”

“這樣吧,孔明準備一些禮物,明日待我返回之後,便引薦我前去拜會蔡公!”

諸葛亮一聽,便知秦瑱多半又要去攀親戚了,當下點頭應諾。

二人如此商定就紛紛散去,尋找房間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兩人便分頭行事。

秦瑱梳洗罷就朝著衙署行去,諸葛亮則是在後出門,去往了蔡府送上拜帖。

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zhàn),曹荀之爭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112.第112章 是戰(zhàn)是和,溫侯自擇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104.第104章 衆(zhòng)人計長,萬無一失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fā)難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284.卡文了,請緩一天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第320章 海上戰(zhàn)爭,掃平南越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268.第267章 衆(zhòng)志成城,堅城鐵壁302.第300章 鎮(zhèn)撫江東,變廢爲寶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272.第271章 下邳陷落,陳登撤離302.第300章 鎮(zhèn)撫江東,變廢爲寶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104.第104章 衆(zhòng)人計長,萬無一失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337章 醫(yī)者仁心,治疫之法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117.第117章 折節(jié)下士,鳥則擇木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160.第160章 著手佈局,劉勳出兵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278.第277章 鏖戰(zhàn)郯縣,困獸之鬥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43.第43章 秦瑱勸學,先生真乃神人!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fā)難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
53.第53章 撕破臉皮,呂布出兵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zhàn),曹荀之爭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112.第112章 是戰(zhàn)是和,溫侯自擇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104.第104章 衆(zhòng)人計長,萬無一失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fā)難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136.第136章 廬江攻略,能人劉馥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301.第299章 全據江東,孫家虎女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284.卡文了,請緩一天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第320章 海上戰(zhàn)爭,掃平南越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268.第267章 衆(zhòng)志成城,堅城鐵壁302.第300章 鎮(zhèn)撫江東,變廢爲寶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272.第271章 下邳陷落,陳登撤離302.第300章 鎮(zhèn)撫江東,變廢爲寶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104.第104章 衆(zhòng)人計長,萬無一失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337章 醫(yī)者仁心,治疫之法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117.第117章 折節(jié)下士,鳥則擇木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160.第160章 著手佈局,劉勳出兵290.第288章 非臣之道,董承密謀278.第277章 鏖戰(zhàn)郯縣,困獸之鬥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43.第43章 秦瑱勸學,先生真乃神人!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fā)難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丽水市| 庐江县| 瑞金市| 出国| 朝阳区| 分宜县| 连山| 南投县| 阳朔县| 佛山市| 沁阳市| 繁峙县| 吉首市| 苍梧县| 梅河口市| 腾冲县| 泸西县| 垣曲县| 保定市| 尖扎县| 清镇市| 丹凤县| 贺州市| 田林县| 偃师市| 拜城县| 五莲县| 宣武区| 长子县| 确山县| 三台县| 锦屏县| 四会市| 邯郸市| 土默特右旗| 泸溪县| 锦州市| 房山区| 青川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