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

關於劉寵遇刺一事,秦瑱給劉備打過預防針。

畢竟存在著歷史慣性,即便很多歷史已經改變,但某些因素還是會導致一些特殊事件發生。

有時候不是外界影響,就能改變結局。

只不過這一次的事件,完全不同於歷史的原本軌跡。

之所以如此,自然還得從袁術兵敗說起。

卻說由於秦瑱的謀劃,導致袁術遭到了歷史上所沒有的五家圍攻。

偌大的地盤在五家進攻之下被蠶食殆盡,只餘不到兩萬兵馬退守汝南東北方向的幾個縣城。

以宋國爲根基,茍且於劉備、曹操兩大諸侯之間。

面對這種巨大的打擊,袁術自是一蹶不振。

眼見此狀,麾下衆臣自然也是得過且過,唯有張勳、閻象等人還在勸解。

剛一到宋國之後,閻象便對袁術諫言道:

“今我軍敗亡於此,非戰之罪,乃因陛下枉稱天子,而引四方諸侯共戰!”

“直至今時,我等敗退於此,曹操據西南,而劉備據東北,已難伸展?!?

“不若趁今時曹操無意進軍,上表朝廷,自請諸罪,以請朝廷赦免?!?

“如此再聯合劉寵,進擊相縣,打開入徐州之通路,而後南下,調令劉勳北攻,聯合孫策、呂布再戰劉備,或可重取淮南之地!”

可以說,閻象爲了袁術可算是操碎了心。

即便袁術敗退如此,還是在爲袁術謀劃再起之路。

在他看來,袁術兵敗至此,關鍵不是在於劉備謀劃太過,而在於衆叛親離。

實際上只要袁術不稱帝,似呂布和孫策壓根是不敢和袁術對陣的。

兩家不出兵,那劉備就算謀劃再強,也沒有機會佔據淮南。

而現在,劉備雖然佔據了淮南,但劉備並沒有站穩腳跟。

這個時候,只要袁術肯服軟,那憑藉袁家的威望,還是有機會重新崛起的。

但他是忠心耿耿,袁術卻已然失去了精氣神,直接回道:

“吾方屢敗,不可輕出,如今兵困糧缺,便取相縣,也難攻劉備。”

“至於上表之事,曹阿瞞奸詐,豈會不查?天子亦難輕饒,斷不可行也!”

要是他兵馬多一些,那他自然會主動行事。

可隨著連戰連敗,十幾萬大軍只剩兩萬不到,他已然再無爭雄之心。

由是否了閻象的請求,只讓張勳、李業等人嚴守諸縣,又使陳紀等人縱兵劫掠,搜刮錢財美女,整日沉迷酒色。

衆人見得袁術如此,自是皆搖頭嘆氣,不再勸解。

如此過得一冬,汝南東北諸縣雖然遭災不重,卻禁不住袁術禍禍,還未開春,其治下已是難民成患,人心不定。

一時間,昔日袁術擔任長水校尉時的綽號,路中悍鬼袁長水之名又開始到處傳揚。

聽得此名,袁術自是大怒,可終究糧草不夠,他也沒辦法。

爲了籌措軍糧,不得已只能納下臉皮向各地大族籌措軍糧。

由此經月,籌得軍糧五萬餘斛,方纔穩定大勢。

見各地難民爲患,他又趁著招納青壯,又拉出兩萬多農民兵。

見得此狀,袁術自是漸漸雄心再起,準備等到開春以後一展拳腳。

然則事情總是如此不隨意,袁術剛籌得軍糧不久,卻發現其麾下沛縣舒邵擅自放糧救濟災民。

聽聞此言,袁術便即大怒,將其擒來喝問道:

“朕以汝賢名,故置汝沛相之位,今朕四處籌糧以爲軍用,何以私自散於百姓?”

“難道不懼朕將汝依罪問斬?”

面對袁術喝問,舒邵並未反駁,只是沉聲道:

“故知將死,方敢爲此!”

“公以賢名任臣沛相之職,而今見百姓如此困苦,不忍視之!”

“願以一人之命,解百姓之苦!”

如此說罷,他便懇切的跪倒在地道:

“散糧救民,皆臣一人之過,請陛下降臣之罪!”

衆臣見得此狀,便是紛紛出列求情。

實則百姓之所以如此困苦,原因自然也在袁術。

但他們這些人不能怪袁術,那就只能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看著衆人如此,袁術自是眉頭緊皺,沉吟許久,方纔微微一嘆,起身上前扶起舒邵道:

“仲應何以只願自己享有此名,而不願與術共享?”

“公即忠於職守,術安肯害之?”

別看袁術沉迷享樂,實則收納人心也有一套,如此施爲之下,舒邵自是感激涕零。

而麾下衆臣亦是暗贊袁術慷慨大度。

如此施爲一番之後,袁術便令人放了舒邵,又分出了千石糧草用以救濟災民。

然則這樣一個舉動,他名聲上是好聽了不少。

可軍中糧草卻再度陷入了緊張的狀態。

不僅他所徵納的新兵開始逃脫,就連原本舊部也開始慢慢潰散。

眼見此狀,袁術自然急了,忙將衆人招來問計。

而現在,即便是閻象也感覺一陣絕望。

如果在之前袁術果斷一些,即便敗不了劉備,也能南下廬江或者遁入徐州,尋求東山再起。

可伴隨著袁術的一系列操作,形勢已然差的不能再差。

軍隊散了,只要威望還在,還有錢糧,就能拉起一支軍隊。

可人心散了,那是無論如何都拉不回來的!

所以閻象雖有治國之才,卻也再拿不出良策,只得對袁術建議道:

“如今我軍困頓至此,已別無他圖,天子之號已無大用,不若以此求取生機?!?

“今陛下雖衰,陛下之兄袁公卻雄踞四州,不若發信袁公,以帝號相讓,求取袁公援助?!?

若是以往閻象說出這等話來,袁術必然勃然大怒。

因他這人歷來瞧不上這個同父異母的兄弟。

甚至曾經寫信給公孫瓚,直言袁紹只是他家奴僕,根本算不上袁家子弟。

可現在隨之諸多打擊同至,袁術也不得不正視現實,嘆道:

“吾與袁本初歷來不善,今便求之,恐其亦難納之!”

閻象見其鬆口,自是連忙勸解道:

“若論天下親者,無過父母兄弟,袁公即爲兄長,若陛下肯求之,豈有不納之理?”

袁術聞之,沉思許久,便點頭應諾。

而後親自給袁紹手寫了一封書信,先久違了的問候一下兄長,而後表示天命在袁而不在劉。

如今袁家坐擁半壁江山,戶籍百萬之衆,合該稱帝,振興朝廷。

自己眼下是不行了,準備將帝號讓給兄長,還望兄長收納。

這一封書信寫得態度極低,一路朝著河北發去。

此時袁紹正在易京圍困公孫瓚,收到此信之後,想到終究是兄弟,不至於見死不救。

於是傳令其長子袁譚出兵,接應袁術北上。

而此時呂布因之前秦鬆之言,率兵北上正在和臧霸大戰。

袁譚見得此狀,心想這路遙千里,我怎麼接應去?

思慮許久之後,他就給袁術回了一封信,表示小侄奉父親之命,接應叔父,讓呂布攔道,無法南下。

叔父若有意,可從徐州北上,待得徐州,小侄必領兵相迎。

這封信一傳到袁術手上,可算是讓袁術又喜又憂。

喜的自然是袁紹肯接納他去河北,但憂的卻是從汝南到青州千里之遙,他如何去得?

若是他沒有兵馬,那自然孤身就去了。

可現在他麾下還有這麼大盤子,無論是曹操麾下還是劉備麾下,都不會放他過去。

對此,袁術便再度將衆人招來問話。

閻象見狀,一時沒了辦法,之前被袁術下獄冷落的楊弘卻給袁術出了一個主意道:

“今我軍所患,不在攔路,而在無糧!”

“曹操眼下居於許昌,無意與我軍爲難,獨劉備一人可慮?!?

“然則劉備手下無糧,正好陳國劉寵積蓄多年,糧草輜重無數,或可求之糧草!”

袁術和劉寵之間,是有老交情的。

相當長一段時間,劉寵都是袁術的盟友。

不然的話,袁術也不可能屯軍於封丘,威逼東郡。

只不過後來隨著袁術稱帝,這些交情逐漸被斷。

眼下聽得楊弘之言,袁術自是派使者前往陳國,準備面見劉寵。

另一邊,又說劉曄自從入了陳國之後,便被劉寵優待許久。

一連幾個月居住下來,自然是對劉家爺倆感官不錯。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是憂心。

因爲之前秦瑱給他寫過一封信,言說保住劉寵十分符合他們的利益。

可劉寵之患,多半在於袁術。

劉寵如此沒有防備,早晚要被袁術所趁,所以他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準備隨時應對劉寵被襲的局面。

劉曄作爲劉備謀士,此刻自然希望可以趁機增強劉備實力。

然則作爲一個人來說,如此行事,不符合個人道義。

由是,他便在糾結之中,逐漸接觸劉寵麾下統兵之將,同時交好劉寵之子劉銜,準備袁術一旦動手,便直接獻計擊敗袁術。

而在這時,袁術的使者抵達了陳縣向劉寵求糧。

劉寵一聽是袁術前來求糧,便即猶豫不定,但陳國相駱俊一聽,便即出來直言道:

“殿下乃大漢王室,今封國於陳郡,當爲天子之屏障!”

“袁術者國賊也,不進討之便罷,豈可援助軍糧,且逐出其使,勿叫朝廷誤會!”

駱俊本人也是一個治國大才,堪稱是劉寵的左膀右臂。

見得駱俊如此言說,他便下令割去使者口鼻,將其逐出陳國。

面對此狀,劉曄自然大驚,忙對劉寵道:

“大王即拒袁術之使便罷,何必辱之太過?”

劉寵聽著這話,自是不在意道:

“袁術已敗退至此,兵馬不過兩萬,寡人自不懼之!”

劉曄看著劉寵如此大意,一時心中暗驚。

他思慮袁術這般必然惱羞成怒,或許真會如秦瑱所言一般派出刺客也說不定。

眼見劉寵如此沒有防備,他便暗示劉銜勸服府內侍衛,嚴加防衛外來之人。

劉銜此人爲劉寵之子,卻不像其父,爲人頗爲闇弱。

與劉曄交往這麼久,也佩服劉曄之才,索性親自說動駱俊,增派王府護衛。

劉曄自是如此行事,而被劉寵逐出的使者回到袁術麾下之後,見其如此,袁術便即大怒道:

“劉寵小兒欺吾,必當殺之!”

其麾下衆人見此,也是大爲惱怒。

唯有閻象還在勸解,即便如此也不得和劉寵交惡。

他這話自引得袁術大怒,將其怒斥而出。

楊弘見狀,心知閻象不能勸解,自己當爲袁術慮之,索性夜間悄悄來到袁術府內諫言道:

“陛下,劉寵其人一武夫耳,今已驕縱如此,一匹夫便可殺之!”

“下聞如今朝廷徵召大儒鄭玄入朝,所過郡縣長吏送迎,今至山陽,必經陳國!”

“劉寵身爲陳王,自當迎往。”

“不妨遣一刺客前去,安插其間,又調我軍內應裡應外合,必可殺之劉寵!”

“待得劉寵一死,陳國自亂,陛下自可入主陳國,納其兵衆,便無需北上,亦可趁勢再起!”

袁術聽得此計,不由連連點頭,當下又派麾下部曲將張闓北上行事。

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來投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57.第57章 四面皆敵,大獲全勝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245.頸椎病犯了,請個小假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第346章 鳳雛之才,智計百出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
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212.第212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來投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57.第57章 四面皆敵,大獲全勝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41.第41章 裡應外合,還有埋伏?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245.頸椎病犯了,請個小假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第346章 鳳雛之才,智計百出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64.第263章 棄暗投明,說降張遼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81.第81章 兩難之局,周瑜論勢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263.第262章 三言三策,相見恨晚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第366章 曹劉大戰,大廈將傾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南丹县| 阳东县| 岗巴县| 金塔县| 田东县| 花莲县| 邵阳市| 江达县| 清水河县| 太保市| 武汉市| 科技| 兖州市| 胶南市| 巴青县| 九寨沟县| 牙克石市| 东丽区| 崇仁县| 紫金县| 美姑县| 黎平县| 连山| 平江县| 哈密市| 密山市| 松滋市| 夏津县| 万载县| 杭州市| 池州市| 遂昌县| 湖州市| 阿克陶县| 乌兰县| 乌鲁木齐市| 鄂伦春自治旗| 民权县| 和静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