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

建安七年八月十二日,八月十二,一代奸雄曹操病逝於長安城內,享年四十七歲。

但曹操病逝的消息卻未被傳出司空府內,在與曹操的正妻丁氏商議之後,郭嘉建議秘不發喪。

這一則本來流傳於長安城內的流言,此時卻成爲了赤裸裸的現實。

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爲郭嘉受了曹操之命,來處理其身後之事。

在曹操死後,最大的威脅便成了留在長安城內的馬超,亦或是其背後的西涼軍團。

因爲馬超雖勇,卻只是一個人,城內尚有兩萬大軍,壓根不需要畏懼馬超。

可在馬超身後,馬騰、韓遂在西涼威望甚高,隨時可以集結西涼十幾路軍閥南下。

先殺馬超,就意味著打草驚蛇,消息一旦傳出,馬騰、韓遂的兵馬便會前來。

如此之多的兵馬,不是長安這士氣跌落的兩萬大軍可以應對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悄然調令夏侯惇的兵馬南下,其本部尚有四萬大軍。

加上長安的兩萬人,足以抗衡馬騰等人直到劉備的兵馬進入關中。

這裡或許會有人問,爲什麼郭嘉不直接聯繫劉備的兵馬北上受降?

畢竟曹操生前遺言便是讓他們投降劉備,現在投降劉備,就能直接震懾馬超等人。

郭嘉完全沒必要像現在這樣行事,憑藉遠在千里之外的夏侯惇平叛

可這一個辦法有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曹操的遺言是口頭形式的。

除了郭嘉之外無人知曉,而郭嘉卻只是一個軍師祭酒,權重位卑,無力調動兵馬。

如果擅自宣告,很可能會被曹洪等人認爲是僞書,連帶曹操真正的遺書真實性也會被懷疑。

所以郭嘉唯一的辦法,就是等到夏侯惇來了之後,讓夏侯惇觀看遺書再行做主。

這也是曹操爲什麼要特地留下一封遺書給夏侯惇的原因,除了夏侯惇之外,無人能震懾其麾下文武,便連諸子都不行。

要投降一直以來的仇敵劉備,曹洪等人必然不願,只有夏侯惇才能執行。

這本意是妥當的,可卻在實際上給郭嘉現在處理後事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此時正值暑日,屍體幾天不下葬便會腐壞,必須採取特殊措施,比如日日焚香,以冰塊鎮屍。

值得一提的是,漢朝儲存冰塊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即便是三伏天氣,亦有冰塊使用。

這樣一來,就導致曹操的內屋裡面日日香氣繚繞,每日都有侍女來回換水。

見得此狀,其府內下人直知不對,連日討論曹操會不會真的已經去世。

在曹丕出面杖斃了幾個傳話的下人之後,府內的討論方纔消停下來,但流言卻已傳到城內。

消息越演越烈,已是滿城風雨,大量的臣子要求面見曹操,均被拒絕。

由是假消息變成了真消息,曹操之死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無法掩蓋的實情。

馬超在獲悉此信之後,自是大喜,忙催促其父聯合韓遂趕緊入京成就大業。

另一邊,卻說馬騰其人,雖說出身名門,年少卻是家庭貧困,成年之後入伍,因軍功累積升遷。

至中平四年,其人與韓遂、王國反漢,王國兵敗之後,便與韓遂割據涼州。

後兩人聯合進攻李傕兵敗,便互爲盟友,結成異性兄弟,相約互爲表裡。

二人初時友好,但後來因爲部曲結仇,馬騰先攻韓遂,韓遂又攻馬騰,殺其妻兒,連戰不休。

直到曹操平定西涼之後,兩家方纔達成表面的和平,暗地裡卻又勾心鬥角。

本來馬騰已經年逾五十,心知自己年邁,不欲再戰,不料卻收到了來自長安的書信,讓他率軍入京勤王。

見得此信,馬騰自是猶豫不決,因是曹操當日之威尤在,他不敢明面和曹操作對。

於是在經歷過仔細考慮之後,他決定按兵不動,等到局勢明朗再行動作。

但沒想到半個月之後,其子馬超卻傳來消息,言說準備裡應外合,助他奪取長安。

這個消息使得馬騰不能繼續保持沉默,便將衆人招來商議,隨後其部署龐德便建議道:

“如今公三子皆在長安,長公子既有此信,便知長安必然生變,今大事如此,若不進則必害公子。”

“若得進京,有公子裡應外合,自可成事,主公也可立此不世之功業,正當進之。”

龐德乃是馬騰心腹,自小隨其征戰,深受信重,見其此言,馬騰便決議進軍。

此時西涼共有十餘諸侯,其勢以馬騰韓遂爲最,馬騰一起兵,便召衆人相商。

及至韓遂所在金城,卻發現韓遂也在準備動兵,聞得此事,馬騰便是惱怒,忙遣使來問緣故。

如此方纔知道不止他一家被邀請,連帶韓遂也在邀請之列,馬騰一聽,自是越發惱怒,遣使問之。

韓遂相比馬騰其實更爲文雅一些,見其遣使質問,便回覆其使者道:

“昔日我兄弟相攻,乃因部曲之故,遂自知犯下大錯,難得兄諒解。”

“然則如今即爲國事,當以大局爲重,兄豈可因私仇而遲遲不進?”

“若兄不願,弟願遣兵馬助之,本部留守金城,不知可遂兄之願?”

他自然是不想和馬騰交惡,可馬騰即不想他出兵,又不想他不出兵。

因爲韓遂是個老六,出兵了在背後使袢子,不出兵有可能會偷襲他的武威。

所以在細細考慮之後,馬騰便想聯合其他諸侯,先把韓遂此人搞定。

然則龐德在聽了之後,忙對其勸解道:“如今乃以公事爲重,主公若報私仇,彼等必不願從!”

“如此不僅難行其事,主公聲名將惡,大事也當不濟,不若先行聯合進軍。”

“待入得長安掌控大局,再請天子詔罪之,彼時再戰,可一戰而定也!”

馬騰聽得此言,遂打消了進攻的念頭,假意答應了韓遂聯合進軍之言。

由此,在建安七年八月二十七日,也即曹操死後不到半個月,馬騰韓遂糾集十餘部兵馬共四萬五千騎,號稱十萬大軍起兵南下。

而與此同時,夏侯惇也得到了曹操的死訊,痛哭一場之後,率軍撤出壺關。

他一撤軍,袁紹那邊自然便收到了消息,卻說三月份之時,袁紹聽了沮授之言進軍上黨、河內。

夏侯惇收到消息之後,便讓于禁在河內抵抗袁尚,他親自在上黨抵抗袁紹。

此時,袁紹身體也是每況愈下,但相比原本歷程那般吐血而亡,還是好了不少。

在其率領之下,其麾下兵馬皆是奮力死戰,不斷進軍,蠶食著曹操的領地。

如此到了五月份,忽然收到南邊傳來消息,言說秦瑱已經兵伐南陽得到勝利。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袁紹頓時便醒悟了田豐的看法是正確的,整個漢中之戰,不過是秦瑱的誘餌!

他們出兵,就是幫助劉備牽制了曹操北線兵馬,讓秦瑱得以突襲曹操的腹地。

所以袁紹在聽信之後,見夏侯惇採取堅守之勢,便準備直接退軍,不讓秦瑱得逞。

可事情到了這一刻,田豐卻又轉了一個態度,勸解袁紹不要退軍,繼續進攻。

袁紹聽得田豐之言,自是心生不解,心想之前自己出兵,沮授等人皆勸他出兵,唯獨田豐等人不許。

結果現在田豐的預測對了,這貨卻又勸他繼續進軍,這不是前後矛盾麼?於是他便問道:

“昔日我軍未起兵時,元皓乃勸解此爲劉備之計,我軍不可進軍爲劉備之助力。”

“眼下事情果如元皓所言,秦瑱已出兵南陽攻入曹軍腹地,我軍反倒被阻此處。”

“如今既是進軍不得,那我軍爲何不退?此非爲劉備之助力而滅曹孟德乎?”

可在他問話之後,這一次田豐卻是直言道:“主公此言有理,然則此正是我軍進軍之因也!”

“之前吾勸主公不進,乃因我軍動作,便可牽制曹操軍力,讓劉備有可趁之機。”

“此乃爲使他兩家龍虎相爭我軍從旁得利之策,故主公彼時萬萬不可先出兵。”

“然則如今之勢不然,因爲我軍出兵,曹操兵馬已然四散,秦瑱即已攻取南陽,關羽兵馬亦會動作。”

“若是此時我軍退兵,則我軍損兵折將,利皆爲劉備所據矣,故在下勸主公不可退兵!”

“依我觀之,現在曹操兵馬四散,中原之地難守,曹操之勢必難長久,定將式微。”

“而劉備雖取中原,可其與曹操方大戰,兵馬錢糧折損,奪取中原之後必難再進。”

“此爲天與我軍滅曹之機也,當趁曹操式微之時,奪取關中之地,如此方可保我軍之利。”

“不然,若是現在退軍,則等到今年秋收,劉備必然再進,此非將關中拱手讓之?”

不得不說,田豐這個人雖然剛直犯上,可其人戰略眼光卻是一流,基本預料到了後續的事情發展。

袁紹聽其建議,自也打消了進軍的念頭,見夏侯惇避戰,索性便採取穩紮穩打的戰略。

這般便與夏侯惇從三月份相持到了七月,直到南方傳來消息,言說關羽已經奪取了陳留和潁川、曹操兵敗漢中。

聽到這個消息時,袁紹先是一驚,有些驚訝曹操竟然會兩路兵敗,可隨之他又是大喜,因爲這一切都和田豐的預測相差不大,劉備損兵折將,無力再進,曹操式微,正是他們進軍的大好時機。

故而在聽信之後,袁紹便欣喜的召集衆人前來準備進軍,他一提議,田豐卻又勸阻道:

“如今曹操兵敗漢中,洛陽又已陷落,其人河北之地已然無力堅守,必要撤軍。”

“我軍現在進軍,敵軍必要抵抗,不若先按兵不動,待其主動撤退之時再進。”

“如此一來,不僅我軍可坐收上黨、河東二郡,還可保存實力,以待來日奪取關中。”

袁紹聽聞其言,自然有些不願等待,可一想到之前官渡之戰田豐的準確判斷,他最終還是按下了自己躍動的心,繼續按兵不動。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八月份,夏侯惇那邊收到消息撤軍,這邊袁紹便找到了田豐道:

“昔日元皓勸吾時,時常言語不敬,吾只以爲元皓犯上,甚爲不喜,而今方知元皓實爲吾之子房。”

“今得元皓良言,來日若得入主長安,迎回天子,吾必當以相位酬謝元皓之功!”

如此說罷,他自是再也難以抑制出兵的想法,當即下令麾下兵馬全力進軍,上黨等郡。

由是在建安七年八月,在曹操遺令之下,夏侯惇與于禁等部相繼撤出河內、上黨、河東等地。

袁紹只用了最小的損失,便將三郡收服,帶著兵馬直接來到了河東境內,準備進軍長安。

不過就在袁紹進軍之時,劉備這邊卻已收到了細作信報,言說曹操可能已經病逝。

聽到消息之後,劉備便是一陣長嘆,念及昔日曹操容納之恩,親自穿戴縞素,設壇祭之。

至於次日方纔召集麾下衆臣商議,在衆人議事之後,龐統、劉曄等一致判斷,曹操一死,長安必亂,馬騰、袁紹極有可能會趁此機會進軍長安。

而由於馬騰韓遂都不是袁紹對手,如果他們不動,關中和西涼之地可能會被袁紹直接佔據。

這樣一來,他們先期雖然佔據了優勢,但這一戰他們打出的大部分戰果都會被袁紹所竊取。

故而他們不能按兵不動,必須進軍關中,和袁紹搶奪曹操留下來的長安和數萬兵馬。

面對衆人得出的結論,劉備自然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雖然他麾下兵馬尚未整訓完畢,但還是決定出兵。

隨之其人便令趙雲、黃忠爲先鋒,領軍先出斜道,隨之以張飛鎮守漢中,帶領麾下兵馬北上。

同一時間,遠在南陽的秦瑱聽到了曹操病逝的消息,也即齋戒數日,讓關羽前往洛陽,帶著麾下兵馬朝著武關方向行去。

就這樣,在建安七年的秋季,伴隨著梟雄曹操的病逝,天下諸侯彷彿都看到了關中這塊肥肉,朝著長安進軍前來。

一時間關中之地被西涼軍、袁紹軍、劉備軍三家勢力角逐,使得關中局勢越發混亂。

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284.卡文了,請緩一天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97.第97章 周瑜醒悟,孫策暴怒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27章 當爲軍師,火中取栗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第337章 醫者仁心,治疫之法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
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255.第254章 豪氣陳登,秦瑱至矣!284.卡文了,請緩一天265.第264章 張遼之請,徐庶北上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97.第97章 周瑜醒悟,孫策暴怒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15.第215章 元戎連弩,籌建大學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第375章 暫借漢中,馬超之心第27章 當爲軍師,火中取栗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第337章 醫者仁心,治疫之法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30.第130章 返回壽春,家有賢妻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第17章 曹失麒麟,羣雄共求之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大田县| 吴桥县| 兰州市| 余庆县| 大埔县| 德昌县| 太湖县| 神农架林区| 蓬溪县| 沂南县| 梁平县| 武陟县| 鄂尔多斯市| 河源市| 怀集县| 甘孜县| 金昌市| 天气| 东乌珠穆沁旗| 米易县| 高密市| 巴彦淖尔市| 忻州市| 五家渠市| 达孜县| 邛崃市| 南漳县| 山东| 长沙县| 新源县| 沙雅县| 施甸县| 天津市| 红安县| 任丘市| 谷城县| 偃师市| 中方县| 广宁县| 河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