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

胡惟庸是個瘋子,徹頭徹尾的瘋子。

凌說的身體瑟瑟發抖,哪怕是曾經殺人不眨眼的他,也被胡惟庸的瘋狂嚇了一跳。

他這話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凌說掙脫胡惟庸的手,連退了好幾步。

能被選拔進入錦衣衛的人,忠誠方面是沒的說的。

凌說這種人,雖然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是背叛了皇帝,可再給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去說造反這種事。

沒錯,胡惟庸的意思,就是造反。

他看了看胡惟庸身後的牌位,再看看眼前瘋狂猙獰的宰相。

他才明白,當年他兒子的的死,他不但怪張異,更將責任怪在皇帝身上。

凌說怒從心起,真想拔刀,將這個手無寸鐵的傢伙砍死。

當皇帝,你也配?

胡惟庸論權柄,確實已經位極人臣,可是文臣當皇帝者,幾乎百不存一。

就算想當皇帝,至少也要佔一個權傾朝野吧?

可胡惟庸有嗎?

他雖然如今做得不錯,可在文官之中,比得過李善長?

還是比得過劉基,甚至汪廣洋的資歷,都比他高了一些。

他怎麼敢,他怎麼配?

“凌大人是不是覺得,本相不配?”

胡惟庸是老狐貍,只是看凌說的表情,大概就知道這傢伙在想什麼?

錦衣衛,被人賦予了太多的光環。

其實凌說他們這種人,未必有配得上他們權位的智商。

相比起步步艱辛的官場,錦衣衛的環境,其實還算相對單純。

這也讓凌說他們這種人,有機會掌握他們的生死,胡惟庸心裡其實不太看得上凌說,

但他卻將這種情緒,隱藏得很好。

凌說搖頭,否認了胡惟庸的話,胡惟庸也不生氣嗎,只是笑呵呵:

“陛下是不世出的天才,卻太過剛愎自用!

如今天下,民怨四起,他卻依然要推動他的改革!

凌大人,你知道陛下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凌說聞言,搖搖頭。

“你就想想伱病死的時候,可曾有錢買藥?

一個權柄通天的人,最後居然差點因爲窮而死!

這就是那位陛下最讓人受不住的地方,他給了你一塊肥肉,卻讓你不要染指!

這違背了人性,也違背了公義!

自古以來,士子與君王共天下,名義上是士子侍奉君王,但其實君王可以換,但士大夫換不得!

君臣之間,皇帝吃了肉,終歸得給臣子一點湯水!

但咱們的陛下,肉他吃了,湯他喝了,連鍋都不讓咱們添一下……

就有點過了!”

胡惟庸問題的切入點,正好戳中凌說心中最難受之處。

他聽著胡惟庸的說辭,想起自己的遭遇,馬上有了共鳴。

老朱的苛刻,哪個身爲他手下的人沒有感觸?

他凌說不是沒有想過利用自己手中的權柄獲得利益,但每次想到詔獄中的大臣,他也害怕。

“陛下以爲天下是他朱家一人的天下,卻忘記了民心在誰手裡。

他出身卑微,讀不懂書,也看不清楚形勢。

所謂民,乃是我等士大夫,民心就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擁戴。

所謂百姓,不過是豬狗牛羊而已!

他爲了一些豬狗了,卻打破了這千年來的默契,

想要將我等趕盡殺絕,但其實卻也將大明的根基給親自挖斷……

凌大人,您覺得,這民怨沖天,

陛下屁股底下的皇位,還能安穩?”

凌說的臉色青紅交加,眼神驚疑不定。

胡惟庸說的話,確實有些道理。

朱元璋的性子苛刻,也違揹人性。

他們這些人手握生殺大權,卻並沒有換來什麼?

人嘛,升官發財乃是自古以來顛不破的道理,可皇帝卻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

就這點而言,凌說是恨朱元璋的。

加上他對毛驤的偏袒,讓他覺得自己這個老檢校非常委屈。

“所以,凌大人,非本相瘋狂,真正瘋狂的是陛下!

民心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本相,不過是想順天而行罷了!”

胡惟庸如此赤裸地與他袒露胸懷,凌說一時間接受不了。

不過他卻認同胡惟庸的某些道理,他也覺得皇帝對官員確實太過苛刻。

自古以來,皇帝常換,但不管怎麼換,都是同一批人在治理天下。

這些人在朝爲官,在野就是地方上的鄉紳與豪強。

大明不過是一個誕生短短十年的王朝,所謂的正統並沒有深入人心。

如果朱元璋真的激怒這些人,天下重新陷入大亂,也不是不可能……

凌說看著胡惟庸,這位不顯山露水的右相大人,很明顯就是一個有野心的梟雄。

自己身爲錦衣衛第二號人物,他都敢接觸,滲透,想來他對自己早就圖謀已久。

如今不管怎麼說,自己早就上了他的賊船。

換成別的皇帝,凌說自己還有回頭的可能,但朱元璋不會放過自己,凌說十分確定。

也就是說,他其實沒有選擇。

胡惟庸見他沒有說話,明白自己已經大概說服了對方。

但他也沒有逼迫凌說表態,想要讓一個人徹底接受,還需要一些外部壓力。

跟著朱元璋,最不缺的就是外部壓力。

這點胡惟庸很有信心。

“胡相,爲這件事已經準備許多年了吧?”

凌說想起最近的種種,不免有些懷疑。

胡惟庸一笑:“也不至於,不過這些年,確實交了一些朋友!”

凌說聞言若有所思,眼前這位宰相,這些年的動作在凌說腦海中回放。

他越發覺得,胡惟庸其實早就準備好了。

他看似沒有任何越軌的動作,可是老胡這些年撈了許多人。

無論是誰犯錯,他都能出現在皇帝面前,給人說情。

這些人有些他能救下來,有些救不下。

可是能活下來的人,自然也要認他人情。

等於皇帝一直在當白臉,他胡惟庸卻在唱紅臉。

所以這些年,胡惟庸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招攬了一批人,包括能掌控兵權的人。

想到蘇州府那些殺江郎和錦衣衛的衛所軍,凌說就明白了。

胡惟庸對於底層的滲透,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多。

他已經擁有造反的先決條件,但卻還有一個天然的缺陷。

在禮教森嚴的士大夫集團,正統這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皇帝不犯錯的話,胡惟庸哪怕有心造反,他也坐不住這天下。

徐達,常遇春,還有各種擁戴朱元璋的將士,纔是老朱真正的依靠。

他就是殺了朱元璋,也只會被將領們擁戴的朱家後人帶兵討伐。

滿朝文臣,也不會有人站在他這邊。

但是,如果老朱得罪天下士大夫呢?

就如朱元璋這些年一直推進的改革一樣,當皇帝跟地方上的士紳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的時候。

胡惟庸真正擁有了造反的可能。

凌說想通此節,對胡惟庸不由刮目相看。

他身爲宰相,這些年對老朱的改革一直態度曖昧。

老朱越是挑起君臣之間的矛盾,越是給士大夫階層開刀。

大概胡惟庸越是會樂見其成。

等到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他造反,就是順應民心。

凌說從走出胡府的時候,整個人都亂了。

“異姓王……”

想起那位宰相給自己提的條件,他整個人也不淡定了。

如果造反成功,他馬上就能成爲自己永遠不敢想的王爺,所謂封王拜相,他凌說也有光宗耀祖,恩澤後代的一日。

比起如今的生活,似乎不錯。

凌說回家的時候,他的手還忍不住摸了摸懷裡的銀票。

這些錢,同樣是曾經不敢奢求的東西。

“他的計劃,似乎有不小的把握……”

凌說雖然沒有答應胡惟庸,但其實,他明白自己早就做了決定。

……

國師府。

張異從房間裡出來,扶著自己的腰。

窗外明媚的陽光,灑落在他身上。

他累且快樂著,回頭,卻發現徐家丫頭正在梳妝的模樣,張異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終於還是成家了,他在這個陌生的時空中,也有了自己的錨點。

趁著丫鬟還沒來,他走過去,抱住徐家丫頭,在她臉上親了一口。

“你也不怕有人……”

徐妙雲害羞,忍不住推了他一下,張異登時齜牙咧嘴,有些痛。

不過徐家丫頭絲毫沒有同情他,只是白了他一眼:

“讓你別逞強,看你累得……”

“要不是我趕了三場球賽,哪有你囂張的餘地……”

球賽是什麼徐家丫頭不懂,不過三場這個量詞,她似乎又聽懂什麼?

她低著頭,張異都能看到她紅成一片的脖子。

此時丫鬟進來了,開始爲徐家丫頭與張異梳妝打扮。

媳婦第二日起來,是要去給公婆請安。

二人收拾好後,徐妙雲讓人將孟瑤和觀音奴也叫過去。

三人會面的時候,走路都有些不方便。

張異看著眼前的情景,不免得意洋洋。

年輕的身體就是不一樣,萬惡的封建社會,自有其好處……

孟蕓和觀音奴嚴格來說,其實應該是妾。

今天去請安的話,可以不用叫她們。

可徐家丫頭明白張異,正如張異明白她一樣。

她正妻的地位不會動搖,可張異也不會真的把另外兩位當成如同物品一般的妾室。

孟瑤是張異從小帶到大的,如果不是陰差陽錯皇帝指婚,她就是張異的正妻。

觀音奴的身份,也有不同。

在家裡,三人大抵就是正妻和平妻之間的區別,所以她也不想去擺什麼大婦的譜。

張異這種行爲,於禮法而言,其實她算是受了委屈。

但她並不看重這些東西。

只是這個小細節,張異對徐家丫頭的好感就提升了許多,不愧是原本應該當皇后的人,在氣度方面,她比別人好了許多。不一會,孟瑤和王家姑娘一起來。

三人會面,都有些羞澀。

而某個始作俑者,卻厚著臉皮,對他們說:

“走吧!”

“是,夫君……”

四人一起前往國公府的大廳,此時的老張和張夫人,早就在此等候。

三位媳婦給公公奉茶,老張樂得合不攏嘴。

將章程走完之後,張夫人帶著三位媳婦到一邊說話,張家父子卻去了春秋觀。

之所以來到這裡,一來是老張想看看兩個兒子學習的地方怎麼樣?

二來,是看看這邊的成果。

“師父!”

吳葆和等人,昨天在張異的婚禮上破了戒,也喝了不少。

大傢伙都是暈暈乎乎的,老張看著眉頭微鄒。

他這些年其實一直想整頓正一道的紀律。

或者說,戒律。

不過想到吳葆和他們平時不是這樣,張正常暫時沒有多說什麼?

張正常和張宇初父子二人,在吳葆和的介紹下,開始逛張異的研究院。

研究院和龍虎山的工作模式類似,張異給技術和方向,然後吳葆和他們負責打磨細節,將東西弄出來。

許多東西的製作,並不是限制在工藝上,而是在材料上。

當然工藝的要求也很高。

張異捨得給錢,皇宮那邊也捨得給張異資源,只要張異想要的礦產,給了方向之後,皇帝就敢讓人去開礦。

所以,手搓蒸汽機的進展,其實已經差不多了。

老張跟個孩子一般,好奇心爆棚。

這些東西雖然和傳說中的神仙扯不上關係,但似乎又有關係。

木牛流馬,未必不是仙術。

道家的先輩在探索長生的過程中,也給世界留下太多的東西。

正如張異所言的一般,人間道教。

既然仙道虛渺,不如落腳人間。

至少正一道在這十年,確實已經有壓過佛門,成爲天下第一宗的趨勢。

“爹,你先看著!有人找我……”

領著老張參觀的當口,老陌來報。

皇上派了使者前來找他,張異跟老張告別,直接去春秋觀的三清殿找人。

等他到了之後,卻發現是吳王朱橚。

此時的朱橚,暫時還是吳王的稱謂,距離朱元璋將他改成周王還一年多時間。

朱橚見了張異,十分客氣。

“見過國師!”

“吳王客氣了……

其實你叫我張異就行!”

“那本王就跟四哥他們一樣,叫您張家哥哥好了……”

相比起朱家老二,老三和老四,朱樉的性子相對柔一些。

但他對張異也算熟悉,畢竟以前跟著三位哥哥,也沒少來找張異。

“好!”

張異沒有在這件事上多做糾纏,直接問:“殿下這次來,是爲了報社的事吧!”

朱橚一愣,張異怎麼就猜到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

“確實是,本來想讓張家哥哥多休息幾日,只是您也知道,父皇是個急性子……”

在老朱手下打工,什麼新婚假,蜜月假就別想了。

老朱能忍到讓他完婚之後,再著手去搭建《明報》的事情,已經算是十分難得。

張異沒有推辭,而是將朱橚引到報社,然後當場給他推薦一批人。

這些人都是張異報社的老員工,其中有六成爲女子。

朱橚早就得了老朱的提示,對此也沒有意見。

有皇帝的支持,明報的框架自然很好搭建起來。

張異結合後世的官媒,還有古人早就流行的邸報結合起來,出了第一份官媒。

《明報》比之日月時報,少了一份趣味,卻多了一份莊重。

報紙既然定位爲官媒,主要的內容就沒了東家長西家短的內容。

官媒的定義主要是幾個方面,第一是成爲朝廷,或者說皇帝政策宣佈的主要渠道……

這纔是朱元璋正兒八經想要,繞開地方的宣傳口。

至於其他內容,張異給朱橚的建議就是,彙總各地的政務信息,發放在報紙上。

對於朝廷的官員,好則獎勵,差則批評。

這種公報的批評,多少能對基層的官員起到約束作用。

讀書人好名,讓自己的壞名聲出現在報紙上,多少對他們都有約束作用。

老朱放下報紙,道了一句:

“很好,朕沒有看錯你……”

張異微笑,算是接受了皇帝的誇獎。

“說起來,咱們認識也十年了!

如果不是認識你,大明的情況估摸著不會這麼好!

昨兒朕查了一下全國的戶口,比起當初可是好上太多了……

而如今無論是糧食,稅收,都很不錯……

張異,這件事你當記一功。”

張異起身,說了一聲不敢,朱元璋話鋒一轉:

“但是,這貪腐的事,朕從洪武元年開始沙門,殺了十年,依然不能讓某些人膽寒!”

老朱顯然就是因爲心煩,才特意留著張異說話。

“陛下,貪腐是抓不完的,咱們能做的,只有提高貪腐的成本……”

張異對於老朱的執念,也是無可奈何。

朱元璋是個聰明人,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他又他的心結,也不是那麼容易解開。

事實上,張異相信,就只是給官員調薪的動作,就不知道給大明減少了多少貪官。

但這些潤物無聲的成績老朱看不到,他自看到了,依然還有許多貪官。

“您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聖人,但只要管控得好,貪腐自然會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內……”

“貪腐,是其次!

但這這纔在江郎案中,看到一些不好的苗頭!”

“陛下指的是衛所軍出動這件事?”

江郎死於地方上的衛所軍親自出手,擊殺朝廷欽差。

但時候錦衣衛去查,線索又剛好斷在恰到好處的地方。

順著地方的線索摸索,也只能摸索到戶部尚書爲止。

錦衣衛一路查得很順利,但正因爲順利,張異其實也有一些疑惑。

“陛下可是覺得,這裡邊還有人沒有被揪出來?”

老朱無聲點頭。

“可陛下,如果戶部尚書都不是幕後主使,那真正的主事者,可就不剩幾個人了……”

張異說出來的,正是老朱藏在心裡沒說出去的話。

戶部尚書之上,那就只有中書省的幾個大員了。

或者說,就是胡惟庸和汪廣洋之中的其中一個,或者雖然離開朝堂,但依然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某些人……

“那你覺得,應該是誰?”

朱元璋回頭,問出了他找張異過來的真正目的。

“胡惟庸!”

張異想都不想,就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爲什麼?”

老朱追問,張異聳了聳肩:

“臣的直覺……”

他不大可能將關於胡惟庸造反的事情說出去,所以也只能這麼說。

老朱果然如張異想象一般,變得懷疑起來。

張異知道皇帝多疑的毛病,也不介意。

過了一會,朱元璋道:

“你說是胡惟庸,大概是錯的,朕這些年從沒放棄過對他的監察,可錦衣衛這邊確實沒有關於他污點的事情!

哪怕是當了宰相,胡惟庸也算得上敬業!

雖然他也有一些小毛病,可都不到朕辦他的程度!”

朱元璋的話,也是張異最疑惑的地方。

在他所處的時空,胡惟庸是個什麼樣的人,囂張,跋扈……

他當了宰相之後,甚至敢將對於他不利的消息壓下來不發,已經開始著手架空皇帝。

這樣的人類,其實就如劉伯溫所言,他是個聰明人,但不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

得意忘形,最後成了老朱砍掉宰相這個位置的棋子。

張欣心裡對胡惟庸的看法是不高的,只是他現在認識的胡惟庸……

卻和自己的認知完全不同。

是爲什麼呢?

難道是錦衣衛的出現,打破了歷史的慣性,讓胡惟庸將自己的本性收了起來?

可是,人的本性,豈能壓制?

張異始終覺得,胡惟庸非常危險。

老朱見張異也是滿臉疑惑,不免有些失望。

看來,張異在這件事上,至少也幫不上忙。

關於監視胡惟庸的事,他會去做,但對於胡惟庸的懷疑,他因爲張異的立場而減輕了幾分。

“此事暫時壓著,狗改不了吃屎,朕也不相信他們不會露出馬腳……

此時,應以大局爲重!”

“陛下,想要動漠北了?”

張異從老朱的猶豫中似乎知道了什麼,朱元璋聞言點頭。

漠北!

大明從幾年前的大戰之後,一直就在準備這場戰爭。

如果說北平守衛戰是決定了漠北和大明的國運之戰。

老朱最近準備的第三次北伐,就是定鼎之戰。

只有拿下漠北,朱元璋才真正放心將國都遷徙到北方。

“沒錯,時機已經成熟了!”

老朱提起這件事,態度逐漸熱情起來。

踏平漠北,大明最大的敵人就消失了!

皇帝也有更多的心力去專注於海外擴展的事。

“徐達這些年一直在研究你的地圖,他也多次嘗試跟漠北的蒙軍交戰!

經過這些年的研究,摸索,他已經大概找到了漠北王庭的位置!

只等雷霆一擊!

朕不動胡惟庸,也是因爲目前在大事的調度上,需要有個人把控……

若是你能替代他,朕倒不用這麼頭疼!”

老朱一句話,把張異給說愣了。

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豐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468章 這傢伙太難殺了,關於產業鏈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499章 姐姐,兇手一定是張異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33章 你是道士還是和尚?活著我是認真的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152章 兩種天下,什麼是國運?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豐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346章 爲百官出氣,驚人暴利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306章 最苦痛的折磨,是給他希望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123章 小術可窺大道,皇帝的請求第7章 當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67章 演著演著,動真情了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533章 改革深水區,政務官和事務官(二合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525章 釋經權之爭,孔訥的大字報(二合一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
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278章 讀書人和傳教士,掀桌子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368章 有點良心,但不多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65章 熊孩子也會傳染,人情冷暖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18章 朕的秘密,朱元璋的殺心第54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2章 天師,天豈有師乎?第313章 自卑的傳承,你會殉葬嗎第397章 水泥問世,混凝土建築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322章 稅收本質,在劫富濟貧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523章 青衣宰相,半步黃泉(二合一)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豐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468章 這傢伙太難殺了,關於產業鏈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505章 瘋子遇上瘋子,開宗立派第129章 現學現賣鎮壓百官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159章 徐家的規矩,出賣朱老四第499章 姐姐,兇手一定是張異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33章 你是道士還是和尚?活著我是認真的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114章 殉道者,盯上小日子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152章 兩種天下,什麼是國運?第122章 算學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166章 救命,他憑什麼?第458章 徹查錦衣衛,再次入獄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418章 勳貴落寞,天子門生第445章 教我人工呼吸和心臟復甦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豐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440章 只有我能救哥哥,心細如絲第10章 爹,我不當天師了第184章 投資皇帝,當爲國師第217章 道友與知己,人類簡史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346章 爲百官出氣,驚人暴利第435章 貧道帶你,看看這盛世第287章 父子情,爲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你爹第488章 相認,您果然是朱元璋第235章 百姓需求,神仙產品經理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213章 徐家求上門,照顧我黃叔叔第430章 有生之年生擒王保保,情報天才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216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心動的感覺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306章 最苦痛的折磨,是給他希望第347章 立規矩,敢抓錦衣衛的人?第324章 知行合一,可爲聖人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363章 滴血認親和血型,輸血的可能性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第348章 叫相公,屈打成招第123章 小術可窺大道,皇帝的請求第7章 當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67章 演著演著,動真情了第231章 拍賣行的誕生第284章 膽大包天,洪武第一案第533章 改革深水區,政務官和事務官(二合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92章 皇帝的孤獨地獄第525章 釋經權之爭,孔訥的大字報(二合一第165章 世界很大,讓朱棣去看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巨野县| 防城港市| 保山市| 昌宁县| 定南县| 广昌县| 武强县| 中西区| 日喀则市| 安庆市| 尚义县| 定日县| 永顺县| 石楼县| 林芝县| 定远县| 固原市| 蓬溪县| 桃园县| 泰兴市| 那曲县| 霸州市| 奉贤区| 通城县| 安宁市| 徐水县| 翁源县| 尉犁县| 武邑县| 商南县| 宽甸| 天气| 二连浩特市| 三门峡市| 三台县| 南丹县| 淮滨县| 金寨县| 忻州市|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