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

那位在後世被傳說智慧近乎妖的劉伯溫,張異自然不會小看對方。

與他交往,張異而言大概瞭解這位劉爵爺的性格。

劉伯溫說認錯,那就代表他真的認真去思索自己的話,但就是不知道這位能聽進去幾分?

其實許存仁也好,劉伯溫也罷。

他們能站在這裡被自己一頓好罵,無非是自己這個穿越者看問題的角度更加超然而已。

在宗法社會中,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要受到周圍一切的影響,所謂三觀,也被死死釘在原處。

朱元璋警戒士大夫集團,但他本身卻是理學的擁護者,甚至比許多官員還要擁護。

劉伯溫被宗法社會束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劉大人客氣了……”

不管心裡怎麼想,張異表面上,卻是神棍一般的臭屁臉,故作神秘。

“老夫只看是非,你說得有道理,我自然就拜你!”

劉伯溫重新落座,卻說道:

“忠孝難兩全,你說的問題其實老夫並非不知道,但百年來,我浙東的百姓都是這樣過來的!

我確實沒有想過,如今改朝換代,這合不合理?”

張異暗笑,這老小子還是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什麼叫忠孝?你老小子本來就是地方鄉紳好吧?

劉基也好,李善長也好,還有章溢父子也罷。

放到元末亂世,都算是地方豪強……

雖然劉伯溫不行商,也沒有多少財富,但他所立身的根本,就是地方的士紳集團。

沒有任何人會朝著自己身上砍一刀,除了被張異忽悠的老張。

劉基將自己的失職,推在“孝”字之上,也算是經典的儒家讀書人操作。

不過張異也懶得去跟他爭辯這個問題,大家立場不同,哪怕今日他接受了自己的道理,改天該打起來還是會打起來。

“錦衣衛的誕生,是陛下對御史臺失望的結果。

御史臺本應該是皇帝的耳目,可海盜案的事,你們卻沒有發揮更多的作用。

楊憲在地方上胡搞瞎搞,卻非要一個江南富商鬧大才能讓他知曉。

這代表著君王對這個國家的掌控出了問題,你們說皇帝不反應過度纔怪?

這纔是開朝呀,諸位就已經能做到欺上瞞下,那幾代之後,這天下會混亂成什麼樣?”

劉基,許存仁聞言,老臉一紅。

“其實不止大明朝,歷朝歷代基層欺瞞朝廷,官員欺瞞皇帝,那是常規操作。

並非大明獨有。

如果說大明和其他朝代有何不同,那就是大明有個不信邪的開國皇帝。

古往今來,除了漢高祖,大多數的皇帝都是門閥出身,哪怕家道中落……

他們是熟悉君王和門閥,君王和士大夫階層之間的遊戲規則的!

通過帝王術平衡,讓自己不至於被臣子架空!

但別的皇帝也能接受,官僚之間的平衡!

可是宮裡那位不一樣,他是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

小道相信,如果說皇帝愛民如子嗎,您會嗤之以鼻。

但咱們的陛下,對百姓的苦更能感同身受。

他限制百姓,在某些方面對於百姓的規定,可能更爲苛刻,但在另外一些地方,他也確實想要讓地方上的百姓能與地主爭利。

所以這個皇帝跟官員相處起來,自然和其他人不同。

劉大人覺得難受,那也不奇怪。”

張異笑道:

“不說劉大人,小道在想一件事,那就是李善長李大人……

他會不知道楊憲在地方亂搞?

可他在海盜案一言不發,是想要做什麼?

是希望楊憲能利用海盜案,狠狠將你這個政治對手壓下去,削弱你浙東派的力量。

等海盜案告一段落,他再出面告發楊憲,做個黃雀在後?

從政治鬥爭的角度來說,李大人的想法其實錯不了!

可是無論李大人,還是你劉大人,都是在損失家國利益的基礎上,去做這件事!

陛下眼裡是容不得沙子的人,所以既然你們不行,他就另起爐竈。

錦衣衛的誕生,無非就是他對你們失望至極!

反正現在這個怪物被放出來了,以後大家不想受著,也要受著……

這終歸就是爾等,咎由自??!”

劉伯溫多看了張異一眼,李善長那點小心思,這孩子不在朝堂卻也看出來了。

張異這一番嘲諷的話語,卻讓劉伯溫的心情放鬆下來。

咎由自取,其實也沒說錯。

“那你認爲,老夫後邊該如何自處?”

“該吃吃,該喝喝,反正御史臺的權柄被削弱,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不過劉大人也不用擔心錦衣衛會失控,至少在咱們陛下手裡,錦衣衛不會失控。

陛下對百官的擔心,放在錦衣衛身上同樣適用,如果哪天錦衣衛有失控的趨勢,陛下同樣會出手廢了這個機構……”

“嗯!”

劉基頷首。

錦衣衛的突然成立,確實讓他亂了方寸。

從海盜案開始,劉伯溫的基本盤一直就被削弱,從地上到中央,他的羽翼逐漸被拔掉。

他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也想做出自己的一番成績。

可被楊憲這樣一個豎子欺負,她很不服氣。

好不容易楊憲倒臺了,他自以爲能鬆一口氣,錦衣衛的出現,等於海盜案中他沒落著好處,又被皇帝削了一大塊權柄。

大家都是凡人,換誰突然遭遇這樣的打擊,也會方寸大亂。

可是回過神來,知道問題的根源之後,他也明白自己要怎麼做了。

他明白自己在朝堂中的定位,那就是公正……

如果失去這個基礎,皇帝對他不信任是遲早的事,明白了病因,接下來就是慢慢找回皇帝的信任就是。

錦衣衛,把他們當成另外一個楊憲就好。

見劉伯溫逐漸恢復鬥志,張異也是暗自點頭。

這些開國名臣的戰鬥力,可遠不是洪武十五年後的文官能比。

老劉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中,可沒有遭遇過錦衣衛這種大殺器,但他的適應得很快。

能屈能伸,這纔是張異認識的劉伯溫。

說起錦衣衛,張異忍不住想到胡惟庸……

有這個機構存在的話,胡惟庸還會不會走到謀反那一步,或者,因爲錦衣衛的提早出現,宰相制度會不會因爲蝴蝶效應的變化,而延續下來?

歷史的變幻,越來越劇烈了。

這意味著以後自己裝神棍預言未來的時候,可要小心點。

張異對自己好不容易立起來的神仙人設,如今可是很珍惜的。

這是他未來接觸朱標或者朱棣,去忽悠他們的資本。

“那你說一說,我浙東和沿海百姓,何去何從?”

許存仁見二人聊了許多,也怕劉基尷尬,主動替他轉移了話題。

“那要看先生從哪個角度看……”

張異神秘笑笑:

“如果從士紳的角度看,那自然是滅頂之災。咱們那位陛下未來百年,少不得要被讀書人陰陽……

可是從整個沿海的角度而言,這次海盜案,算是給百姓一個喘息的機會!

尤其是浙東那資源匱乏的地方,因爲並沒有太受到清算的原故,地方上的富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和底層的平民矛盾是尖銳的。

如果不是有出海貿易這條出路,這地方不激起民變纔怪。

可如今皇帝清洗了地方上的富戶,將土地釋放出來,這矛盾會少許多。

加上皇帝移民了不少百姓,從地方上來說,沿海因此可享幾十年太平。

當然,也不全是好消息……

太倉市舶司的關閉,意味著陛下很有可能要逐漸控制海上貿易了,既然海貿的稅收收不上來,對於朝廷來說,這份生意就是沒用的!

加上朝廷有休養生息的需求,百姓出??隙ㄊ浅⒅攸c打擊的方向。

沿海一帶,雖然大家都在海上做生意,可皇帝海禁之後,受到的影響肯定不同,蘇州,松江等地,是魚米之鄉,沒了海上貿易一樣可以活得很好。

可是浙江就不一定了……”

劉伯溫和許存仁臉色大變。

海禁對於浙江百姓的影響,可能僅次於福建。

在這種多山少田的地方,雖然從整體而言,糧食產量因爲氣候的原因是很高,但潛力不足。

一旦土地兼併嚴重一點,百姓很難靠土地養活自己,除了經商還有什麼法子?

劉伯恩臉色一陣青一陣紅,如果皇帝真的禁止海上貿易,那絕對是一場災難。

可就如張異所言,這場災難,也算是江南的士紳們自找的。

明明富可敵國,卻逃稅,還讓海盜反噬了朝廷本身,那就活該被打。

“那些士紳死有餘辜,只是苦了百姓!

富戶不做海貿,卻還可以經商!

可百姓的就業,確實也是個麻煩?!?

劉伯溫站起來,突然朝著張異拜下。

張異一愣,這老傢伙又怎麼了?

“還請給浙江百姓,指條明路!”

老劉的態度一下子謙卑起來,張異還有些不適應。

“海禁大勢所趨,不可能改的!

浙江的地理條件,只靠農耕其實很難。

如果要找個出路,無非就在工商業之上”

工商業……

劉基若有所思,浙江人多經商,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這地方人多地少,逼得沒辦法。

可是皇帝重農抑商,經商這種事畢竟還是要被壓制的。

浙江以前靠海,可以從海上攫取大量的利益,可如果真的在國內行走,

未必有太大的作爲。

“當然,前提是劉大人能幫陛下解決稅收的問題,稅收不上來,怎麼合理收稅……

讓陛下相信工商業能提供穩定的稅源,且不耽誤生產才行……”

稅收……

問題還是回到稅收身上。

“說起上次僧道納稅的公案……”

張異主動提起那件讀書人都不願意提起的話題。

“其實從皇帝推動僧道納稅,到拒絕中書省給讀書人免稅的案子,劉大人應該明白陛下對稅收的重視!

稅收是朝廷的根本,陛下不會允許任何人在這方面擁有特權,哪怕是他的親兒子們也一樣!

其實如果您仔細思索一下,這次海盜案的發生,陛下任由楊憲血洗江南,根源還在稅收之上!

如果沿海的商人們願意將自己所得,交上他們應該交上來的稅,陛下對於海上貿易未必不是認可的。

可是,人性犯賤,朝廷無法監管海上貿易,他們也不會主動上稅收。

既然朝廷監管不來,也收不到這部分的賦稅,且海盜和倭寇還影響了地方的生產,朝廷憑什麼爲他們提供庇護?

現在陛下將大家吃飯的碗砸了,民間估計有不少怨憤陛下的聲音,但在我看來,這是他們活該。

收不上稅,是亡國之相。

大明如今蒸蒸日上,就不會允許這種事情氾濫。

所以劉大人想要給浙東,甚至江南百姓找個出路。

就要給陛下解決收不上稅的問題……

尤其是工商稅,怎麼收,或者收起來如何才能讓陛下滿意,這就得劉大人自己去跟陛下談了!”

劉伯溫聞言,如遭轟雷。

稅收,他怎麼沒想到呢?

他陷入沉思,張異也不打擾他。

關於如何制定合理的稅法,他相信劉伯溫比自己更懂。

大明律,大明的稅法的制定,其實都有劉伯溫的影子。

這位老先生本就是不出世的奇才,並不需要張異敦敦教導。

所謂稅收問題,其實可以分成兩個大問題。

一個是怎麼制定合理的稅。

另一個是怎麼把稅收上來?

朱元璋制定裡甲制度,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解決第二個問題,朝廷如何繞過地方,成功收稅,而避免地方過多的盤剝。

農業稅是一回事,工商業的定稅比工業更復雜。

在張異的想法中,按照大明三十稅一的一刀切的稅法,肯定是不行的。

可是繁雜的稅法,管理和執行成本也成問題。

這些具體的政策,就交給劉伯溫頭疼去吧。

“你有什麼建議?”

劉伯溫聽到這,大概也明白張異對稅收一事估計有自己的看法。

“陛下需要一個名分!天下人無人不可納稅,宗室、公侯、官員,皆是如此!

定下這個名分,朝廷才能掌握主動權,給誰免稅,免多少,那是陛下和國家律法的規定……

其實陛下早就透露出這個意思,朝中諸位大人因爲抗拒,卻不曾細想這個問題!

可是,這件事並沒有定下來,需要有個人當惡人,去幫皇上定下這個名分!

劉大人,您可願意爲浙東百姓當個惡人,給皇帝獻上投名狀?”

張異繞來繞去,小雞腳露出來了。

第96章 君權和相權,皇帝的無奈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131章 朱標菊花一緊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爺爺的事曝光吧?第533章 改革深水區,政務官和事務官(二合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427章 大明碟中諜,主打一個擺爛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478章 北平城破,神機營首秀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34章 師弟的神通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419章 跟朱樉攤牌,摸著張異過河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179章 贖罪,送給皇帝的大禮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275章 吃瓜人,樂子人,不沾因果人上人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49章 老張嚇死了,天大的機緣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46章 有些錢咱們不能賺呀,通過考驗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472章 爭奪釋經權,新儒家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200章 百姓苦,跨階級的愛情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
第96章 君權和相權,皇帝的無奈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230章 皇后插手,老朱的驚喜第332章 老朱的求而不得,別把老常當莽夫第131章 朱標菊花一緊第289章 倒打一耙,最後的利用價值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573章 問你,朕可是千古一帝?(大結局)第344章 天時地利人和,張異該死第282章 玄武軍,玄武大炮首秀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真的第251章 小日子欠收拾,預言成真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第103章 你也不想你爺爺的事曝光吧?第533章 改革深水區,政務官和事務官(二合第352章 小石頭與滔天巨浪,舉世皆敵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第88章 三位皇子,知情識趣的徐妙雲第536章 一場血案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427章 大明碟中諜,主打一個擺爛第314章 世界觀崩塌,朕的責任第478章 北平城破,神機營首秀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34章 師弟的神通第75章 煉丹術的意義,人走茶涼第345章 暴打悍婦,層層設局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419章 跟朱樉攤牌,摸著張異過河第6章 這點賞賜,打發叫花子呢第179章 贖罪,送給皇帝的大禮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408章 徐達的試探,王保保的命第275章 吃瓜人,樂子人,不沾因果人上人第167章 人血饅頭,這黑鍋要我背?第49章 老張嚇死了,天大的機緣第405章 誰當宰相,老丈人見女婿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402章 大基建的想法,兒臣想去日本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337章 燕王殿下的偶像,跟常遇春學兵法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46章 有些錢咱們不能賺呀,通過考驗第471章 皇帝的選擇,千里落子第404章 非禮觀音奴?皇帝釣魚第494章 人前顯聖,皇帝賜婚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521章 春晚和希望,星辰大海(二合一)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316章 家與國的選擇,沽名釣譽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498章 成吉思汗不曾到達之地第40章 小處見大道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472章 爭奪釋經權,新儒家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380章 張異的消息,想他了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180章 氣死老朱,貧道的理想第23章 朱標:向弟弟求逆天改命之道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299章 我降心魔,與你何干第357章 紅鸞劫,破局之道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37章 張異的報復來了第410章 奉旨同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150章 別人家的孩子,改革考試製度第393章 嶺北之戰,輕敵的徐達第330章 文武分離,宰相和老丈人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527章 朱麥克阿瑟樉(二合一)第30章 跟閻王搶人,誰說張異是煞星?第553章 爲民請願,蒙古人回來了第200章 百姓苦,跨階級的愛情第281章 清明血雨,這是我大明的軍隊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162章 馬皇后亂點你鴛鴦譜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563章 所謂大儒不過小丑,猜忌之心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371章 養成的快樂你不懂,最好的地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镇原县| 武平县| 沙坪坝区| 乳山市| 大竹县| 寿阳县| 廉江市| 且末县| 北票市| 百色市| 从化市| 聂荣县| 原平市| 上高县| 镇雄县| 眉山市| 伊吾县| 楚雄市| 青河县| 玉屏| 苗栗县| 廊坊市| 马尔康县| 蓝田县| 延川县| 武定县| 岳阳市| 罗源县| 柳林县| 泸州市| 恩施市| 平湖市| 金阳县| 临安市| 平塘县| 宁化县| 牟定县| 荔波县| 登封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