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6章 瓊州必成大明重鎮,海南道祖

老陌很佩服張異,這孩子的適應能力,遠比他自己這個老江湖強。

來到瓊州,他才知道瓊州的情況之差。

大明雖然在這裡建立了基本的統治,但大部分區域,依然和蠻荒差不多,也掌握在這裡的土著民族手裡。

漢人只有少數流放的人和他們的後裔,張異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居然想要大片土地,推廣橡膠?

就連瓊州的當地官員,都覺得不可能。

可是張異愣是在聽不懂本地話的情況下,現學現賣,跟當地人打成一片。

如今,差不多已經稱兄道弟。

他開路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醫藥,

南方山間瘴氣多,許多人或多或少留下一些毛病,在張異主動給他們治病的下,很快就獲得了許多人的友誼。

“老鄉呀,別吃太多檳榔,會致癌!”

張異說完,口吐一口檳榔汁!

村寨的老村長,滿臉笑容,而言不知道聽沒聽懂他的話。

歲月的痕跡,佈滿對方的臉龐。

等到張異站起來,宋宗真和老陌趕緊跟著起來。

老村長將張異等人送出村口,畢恭畢敬。

“師兄,您看,傳教工作就是這麼簡單!”

張異回頭,教導宋真宗。

宋真宗滿臉苦澀,哪裡簡單了。

他被張異派到瓊州來,打理瓊州正一道的傳教事宜。

所有人都以爲他是被冷落髮配,但他還記得做這個決定之前,張異特意叫他過來談心一番。

他是自己同意過來的,張正常的諸位弟子中,宋宗真是除了鄧仲修外最瞭解張異的人。

上一個願意全心全意相信張異的人,如今已經在玄教院主管天下道教,權威只比張正常低一點。

張異的魔力,可見一斑。

“瓊州這個地方雖然苦,且如果自從地緣來看,它會一直苦下去!

但如果抓住一個機緣,和大明共同成長,它也許有機會成爲大明的重鎮!

但這裡機會大,問題也多!

朝廷長期對這裡不夠重視的原因,這裡缺乏中原的教化!

這點不行!”

張異不會看不起土著們的文化,但也必須承認,這裡的人缺乏教化。

所謂教化,無非是就是讀書識字,還有認知世界。

很少會有人去做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正一道可以做。

正一道在這兩年間,早就積累了大量的推廣簡體字的經驗,這推廣的效果,甚至好過孔家。

大明的州府縣,多數都有正一道的道觀,在老張有意引導下,每座道觀,都是一座學校。

傳播知識,傳承文化。

張異希望宋宗真來到此處,也做同樣的事。

對於教化這些邊民,道士的身份似乎更爲有用。

他想起後世的西方侵略者,他們的船上往往會帶著傳教士。

這些人不但奴役了當地的土著,也帶著連靈魂都被控制。

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瓊州這個地方,朝廷不重視,就別說爲什麼文化傳承了。

倒是宗教,更容易爲別人接受。

張異傳播他那套披著宗教皮,但其實是科學道理的理論,那是一點壓力都沒有。

“你還記得去年劉淵然來找我?我給他起了一掛,讓他去雲南,你可明白爲什麼?”

張異再問宋宗真,宋宗真疑惑不解。

他放低自己的姿態,做出傾聽之色。

“任何一塊邊地,教化不興,朝廷的統治就很困難!

想要解決這個麻煩,朝廷一般只會用一個方法,那就是移民!

讓漢民比異族多了之後,文化上,就能接受朝廷的管教!

但就算有移民,如果處理不好,依然不可能讓這些人融入朝廷的統治。

在尊重地方文化的同時,教化,或者文化交流十分重要!

儒家那一套能教化一批人,可效果需要潛移默化!

反而是傳教,傳道,能迅速拉近自己和邊民之間的關係……

劉淵然明白了我的意思,所以他做雲南道祖去了!

就是不知道,宋師兄想不想做這個海南的道祖?”

張異老是把瓊州說成海南,宋宗真已經見怪不怪。

所謂的海南道祖,倒是把他說得深吸一口氣。

宗教也好,儒家也罷。

除了去求世間好處和虛無縹緲的理想之外,終歸會落在教化二字之上。

若能成一番道祖,這也是足以讓他在史書上青史留名了。

如果是別人忽悠自己,宋宗真一個字都不會信。

可是張異,他信。

“咱們做這件事,本身就對朝廷的胃口!

讓那些士大夫來教化異族,他們估計是不肯的!

但海南畢竟也留下來了讀書的種子,咱們慢慢做起,用宗教將民族的異同融合起來!

漢苗黎,皆念太上,皆飲開水,自然是一家人……

其實所謂漢族也好,異族也罷,若是能遵循同一套價值觀,大家大差不差!”

宋宗真點頭同意,他離開龍虎山的時候,張異就教過他和本地人處世原則。

他來到之後,雖然不如張異一般很快和苗村苗寨的人打成一片,卻也頗受尊重。

異族自有自己的一套文化信仰,他也不去幹涉。

只是在治病,育人之間,他也收穫了不少善意。

“雖然種痘法在中原已經流行了好幾年沒,但在瓊州似乎還沒普及!

你學會本地話之後,可將此法傳給他們……”

張異的話,宋真宗照單全收。

“道觀附近,我已經買好了數十畝地!

就聽師弟的吩咐,種上橡膠樹!

師父答應我,再派幾十個師兄弟過來……”

宋宗真明白,張異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他給他的果實。

橡膠!

這種不能吃,不能入藥的植物,他不明白張異爲什麼會如此重視?

“瓊州的地理位置,註定了它並不重要,但因爲橡膠,它會成爲大明重鎮!”

張異這句話說得斬釘截鐵,古人也許沒有辦法明白他的想法,但他知道,橡膠對工業化的作用。

英國人費了多大的心思,纔將橡膠的種子偷出去。

這是工業的血液,工業的黃金!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明提前進入工業化,海南就是必然的核心!

就算未來大明拿下交趾,東南亞……

海南也是不能避開的地方。

交趾和雲南廣西雖然有陸路通行,可是古代的交通環境,大明想要對交趾一道進行有效控制,並不容易!

反而是海路。

也許能將這個地方聯繫起來。

可是想要做到做到這一步,必須讓朝廷意識到橡膠的價值……這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但張異有絕對的信心。

“回頭,我去信父親,讓他給你求個朝廷的冊封,你在這裡,也算名正言順!”

以張異對龍虎山的瞭解,張正常在邊陲之地求個道觀和土地,皇帝是肯定允許的。

這兩年龍虎山給華夏帶來的改變其實不少。

他一路走來,遇上了不少農民家的孩子,會簡單認字。

這別說放在古代,就是他所處的年代,在簡體字和消滅文盲的行動推廣之前,華夏的大地上,依然有不少文盲。

後世那個政府,可是將行動力動員到最基層的村落的超強政權。

就大明目前皇權不下縣的情況,已經十分難得了。

“師弟什麼時候去南京?”

宋宗真知道張異接下來的行動,張異搖搖頭:

“我會在這裡過年,等樹苗種下,成活再說!”

……

八月!

南京,御書房。

“這小子真的待在瓊州不走了?”

這幾個月的南京,政務尤其繁忙。

其中最然老朱關心的,就是斷頭山之後的北伐之戰。

明明憑藉斷頭山大捷,終於穩住了陣腳。

大明軍隊和蒙古真正的精銳,在漠北展開拉鋸。

雖然誰都知道,這次北伐隨著斷嶺北一敗,基本已經無法完成既定的戰略。

但朝廷中那些喜歡說我早就知道如此,勸說皇帝以長城爲依靠據守的聲音,也小上不少。

讓老朱微微欣慰的,是徐達……

中路軍在斷頭山一戰之後,就再沒有出彩的表現。

可正因爲這樣,老朱對徐達的看法,反而提高了好幾個層次。

徐達確實無愧於大明第一名將的威名。

當他變成縮頭烏龜,卻讓王保保被逼著和他拉鋸,不能輕易離開!

剩下來的兩路軍,西路軍馮勝這邊,勢如破竹,已經殺到瓜州。

在原來的歷史軌跡中,因爲中路軍的失利,連帶的反應就是西路軍止步哈密。

可是徐達沒有拖後腿,反而幫馮勝和李文忠拖住其他人之後,大明原來的三路相互照應的策略,馬上發揮出巨大的威力。

不關馮勝已經開始攻打瓜州,沙洲和哈密也在大明的染指目標之內。

河西走廊,盡歸大明,李文忠也出色完成了他的任務。

正是因爲如此,朱元璋才越發想念張異,這小子雖然嘴巴毒了一點,但確實是大明的福星。

“爹,張正常從龍虎山來了一封信,是爲弟子宋宗真求封賞的……”

朱標提醒皇帝,皇帝此時才意識到,張異對瓊州的重視。

爲了能在瓊州這個蠻夷之地站穩腳跟,他是不予餘力。

“跟著這小子準沒錯,你擬旨,準了張正常的請求,給他加碼,宋宗真既然願意受著瓊州教化百姓,朕也賞他一些好處!

還有,你去信廣東、福建,遷徙一部分百姓過去!

另外,中原地區,也抽調一批……”

朱標愣住,皇帝真準備大移民?

將百姓從江浙之地,移民到因爲戰爭缺失人口的中部,也許還行,可是遷徙邊地,還是少有的情況。

朱標已經能想到,皇帝這麼做的時候,肯定會被百官反對。

可是朱元璋依然做了。

只是單純的因爲他看好張異。

“張異不會錯,朕從沒見過他對一件事如此,他在應天也不過待了不到兩年,可他主動去瓊州,就待了大半年!

這橡膠的價值,朕暫時看不明白,可朕有時間陪著那小子一起等!”

朱標道:

“可如果父皇給瓊州移民,朝中的官員一定會反對的……”

朱標提出來的意見,也是一個現實的麻煩。

皇帝可以在某些時間爲所欲爲,但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隨心所欲。

天下缺人,缺瘋了。

哪怕是將藥王稻,美洲等神物推廣開來,想要完成修養生息,沒有十幾年是不行的!

也就是在這十幾年的空檔期內,每一個人口,都是資源。

如今朝廷的州府,許多地方一縣人口,不過幾千。

一個州府,萬人都算不錯。

在這種情況下,是調集多少人去瓊州纔夠。

那些人去了瓊州,又如何養活自己?

他只要提出移民的計劃,相信朝中百官肯定會反對。

朱元璋爲難,站起來左右踱步。

“有了……”

老朱瞬間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讓章存道進京……”

“父皇是準備……?”

章存道如今是玄武軍的副統領,也是大明的伯爵。

皇帝此時提醒他,朱標似乎已經明白了什麼?

“父皇是準備,在瓊州另設一軍?”

“另設一軍太過誇張,不過既然張異認可瓊州的價值,就讓玄武軍在這邊另設一處好了!

我大明水師,玄武軍主管浙直沿海,福建尚缺一支水軍,瓊州這邊也是需要!

既然如此,就讓章存道去佔個地方,也好堵住朝中文武的嘴!”

朱標:……

朱元璋爲張異的一個主意移民也就算了,還爲他設立一支水軍?

這種瘋狂的想法,如果換成別人,肯定覺得朱元璋瘋了。

不過張異值得,他已經用無數的事例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可是,瓊州一個小小的海島,交通不便,怎麼養活一支軍隊?”

“所以,才需要移民呀!”

朱元璋笑得,跟當年他帶著徐達他們殺財主家的牛一般狡猾。

得!

朱標對皇帝的手段心服口服,薑還是老的辣。

……

半個月後。

宋宗真等來了朝廷的封賞,朱元璋對他願意教化邊民的行爲大加贊善,還給他封了一個法師的虛號。

這可把宋宗真給激動壞了。

他爲張異種橡膠,求的就是未來的一個前程。

得了這個名號,他越發確定跟著張異乾沒錯的。

不過,張異的關注點不在這裡,他一臉懵逼地看著傳旨隊伍裡的老熟人。

章溢,章老怎麼會在這裡?

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41章 父子之間最好的狀態第16章 銀子不少了,足足有三個劉伯溫呢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56章 攪局,開門放朱棣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25章 終於肯泄露天機了,誰敢幽禁我兒子?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131章 朱標菊花一緊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28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513章 何爲民心?百姓還是鄉紳第200章 百姓苦,跨階級的愛情第548章 挑撥離間,不如外人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117章 孔家的破局之道,張異的拯救計劃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110章 又設套騙人了第7章 當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96章 君權和相權,皇帝的無奈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
第336章 去他孃的宗族,傳說中的judy第483章 天子守國門,宣佈遷都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41章 父子之間最好的狀態第16章 銀子不少了,足足有三個劉伯溫呢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112章 講義氣的孔訥,道不同不相爲謀第356章 攪局,開門放朱棣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208章 皇子的上升通道,無解的死結第276章 清明節前,大明的誘餌第395章 斷頭山伏擊戰,神秘的高人在現第411章 落地鳳凰不如雞,人工呼吸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514章 沉默的大多數,報紙的誕生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535章 青蒿素,他們算個屁(二合一)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25章 終於肯泄露天機了,誰敢幽禁我兒子?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558章 火燒坤寧宮,撥亂反正第168章 父皇,您是給劉基下套第131章 朱標菊花一緊第327章 救命恩人原來是他第406章 你定親了嗎,細說身材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464章 皇位和天師位,咱們造槍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102章 你造僞經,你是漢奸第507章 春秋學院,宰相制度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28章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51章 衍聖公,漢奸也第101章 心學的威力,一個要死的老先生第425章 殺人夜,讓貧道上賊船?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459章 徐家丫頭的小心思,另一座詔獄第513章 何爲民心?百姓還是鄉紳第200章 百姓苦,跨階級的愛情第548章 挑撥離間,不如外人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毀屍滅跡第359章 別拿朱標當老實人,久違的兄弟情第291章 一魚兩吃,楊憲的罪證第55章 徐家有女,暗中較勁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426章 目標,是蒙古郡主第511章 所謂和解,丐版常遇春第151章 小處見大道,潤物細無聲第351章 藥王爺顯靈,讓我救你還裝逼第158章 原來你是徐皇后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544章 大明經濟學,計件工資和分期付款第117章 孔家的破局之道,張異的拯救計劃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明不死第370章 秋後算賬,君王也有自己的難處第504章 改朝換代算啥本事?來改天換地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255章 半部元史,宋濂上鉤了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77章 大明朝太難混了第277章 千里鏡,師弟求你別說了第309章 兔死狗烹,楊憲案第325章 常遇春:當時我害怕極了第110章 又設套騙人了第7章 當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564章 歸隱之意,皇帝的心魔第133章 皇帝的公平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221章 徐達攤牌,決勝在戰場之外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96章 君權和相權,皇帝的無奈第475章 是你將我爹寫死的?第335章 新官未上任,先燒三把火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183章 朕想出海看看,道友的情分第400章 小心眼的皇帝,仙山宴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362章 嘴賤,沒事撩她幹什麼?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徒第493章 辦學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474章 裝病不如裝死,徐達吃大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三明市| 湖南省| 雅江县| 民县| 天峻县| 岚皋县| 彰武县| 湖南省| 娱乐| 蒲城县| 株洲市| 罗甸县| 湖南省| 六盘水市| 古丈县| 兰州市| 晋江市| 辽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大同县| 乌鲁木齐县| 辰溪县| 阿拉尔市| 右玉县| 容城县| 津市市| 房产| 临江市| 渭源县| 师宗县| 玛多县| 天台县| 南部县| 西和县| 游戏| 来宾市| 龙胜| 栖霞市| 博湖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