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9章 現(xiàn)學(xué)現(xiàn)賣鎮(zhèn)壓百官

第129章 現(xiàn)學(xué)現(xiàn)賣鎮(zhèn)壓百官

“如果皇帝想要懲罰先生,或者不同意科舉改革,他不會將這件事鬧得滿城風(fēng)雨!

你見過幾個皇帝訂科舉規(guī)矩的時候,需要詢問官員的意見,

所以呀,我有七成的把握,其實許先生提上去的東西陛下已經(jīng)同意了,但那玩意畢竟叛經(jīng)離道,皇帝也想看看天下人的意見!”

“那陛下不會改主意嗎?畢竟這麼多人反對……?”

“也許,陛下一想到這麼多讀書人反對,他就興奮呢?”

張異和孔訥說著悄悄話,孔訥被張異的腦回路給驚到了。陛下沒那麼變態(tài)吧?

孔訥緊張地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大家沒有注意到自己和張異,繼續(xù)問:

“爲(wèi)什麼?”

“你看陛下像是能隨便妥協(xié)的人嗎,而且現(xiàn)在這點風(fēng)雨,算個屁?”

張異雖然不認(rèn)識朱元璋,但他了解歷史上那位洪武皇帝呀。

擁有鋼鐵意志的一個人,他若想要推行什麼政策,怎麼可能去聽羣臣的意見。

而且如果百官反對的話,最容易讓皇帝產(chǎn)生的反應(yīng)不是恐懼,而是忌憚……

朱元璋就是這麼一個人。

可如今他這平頭老百姓都能聽到關(guān)於科舉改革的事,深宮中竟然一點反應(yīng)都沒有。

這本身不正常!

二人的討論不過是閒話家常,

張異見許存仁也不在,乾脆逃學(xué)去也。

……

而另一邊,醞釀了好幾天的皇帝,終於將科舉這件事,當(dāng)成一件事去討論。

第二日,皇宮,奉天殿!

百官像前幾天一樣啓奏,讓皇帝懲治許存仁,朱元璋這次沒有迴避,而是直接問李善長:

“李先生,你說這科舉改革的事情,伱怎麼看?”

大殿裡羣情激奮的聲音,變得鴉雀無聲。

皇帝已經(jīng)被他們騷擾幾天了,一直沒有正面迴應(yīng)這件事。

今天的做派,似乎是要給個結(jié)果。

李善長身爲(wèi)百官之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他想了一下,說:

“許存仁提出的這個方案,與古法慣例不合,雖然算學(xué)也是君子六藝之一,但聖學(xué)有主次,吾等學(xué)子十年寒窗研究聖學(xué),尚不能理解其中之萬一,若是加了算學(xué),勢必會分了學(xué)子們的心!

臣也從史書上看過,唐朝舊制也有明算科,但後人經(jīng)驗驗證,這些東西並不適合納入科舉!

然臣在家中思索,既然陛下將這件事提出來,又讓百官討論,陛下必有臣等不能理解的深意!

所以臣以爲(wèi),如果陛下想要推廣算學(xué),可學(xué)宋時,以太學(xué)三舍法爲(wèi)參考,另立途徑!

這樣的話,既不會動科舉之根本,越能兼顧陛下背後的想法!”

李善長這話說的滴水不漏,但本質(zhì)上的意思還是反對將算學(xué)併入科舉,而且是比重和經(jīng)義相同!

只不過他了解朱元璋,知道老朱特意引導(dǎo)這場討論,背後肯定是想要推動算學(xué)入科舉。

他提出的方法,是給皇帝一個臺階下的兩全其美的方法。

如果百官堅決反對,皇帝很難下臺。

只是他錯估了朱元璋,老朱問完他,轉(zhuǎn)身去問劉基:

“那你說說……”

劉伯溫出列,低下頭道:

“臣以爲(wèi),李大人說得有道理!”

劉伯溫和李善長之間的不合,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面對這個問題,二人還是選擇站在同一個陣線上。

老朱不置可否,又問了楊憲、錢用、盛原輔等重臣,百官皆讓皇帝三思。

洶涌的阻力迎面而來,朱元璋臉色微沉!

不過他沒有多說其他,而是轉(zhuǎn)移話題。

“這件事按下不表,朕有件事還要問問你們,朕準(zhǔn)備給諸位皇子封親王,這件事你們給朕琢磨琢磨!”

皇帝又轉(zhuǎn)移話題,讓羣臣無可奈何,但他們只能順著朱元璋話題繼續(xù)往下走。

“雖然現(xiàn)在還不是封賞的時候,但既然科舉的議程都拿出來討論了,這給宗室封王的事情,咱們也一併討論……

太子,你將朕的想法,說給諸位大人聽聽!”

朱標(biāo)聞言站起來,手中拿出一張寫滿字的紙張跟著念:

“……諸王、公主的歲祿:其中親王支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外加各種雜項。公主已受封者賜田莊一所,每年收租一千五百石。郡王歲支祿米六千石,鈔二千八百貫及其他雜項。郡王的嫡長子襲封爲(wèi)郡王者,歲祿按始封郡王的一半支給;其他諸子年及十五,每位撥賜田六十頃以爲(wèi)永業(yè),併除租稅。諸子所生之子唯世守永業(yè)。”

朱標(biāo)唸完,朱元璋問李善長:

“李大人,你認(rèn)爲(wèi)朕這決議可行?”

李善長想了一下,發(fā)現(xiàn)其中也沒有什麼問題,點頭答應(yīng):

“陛下,可行!”

“劉基,你說說?”

劉伯溫聞言,意味深長地看了朱元璋一眼,道:

“親王俸祿五萬,臣以爲(wèi)頗高,不過陛下如果堅持,其實也無不可!”

朱元璋呵呵笑,又問:

“戶部,朕問你這規(guī)制,會不會給我大明財政帶來負擔(dān)?”

戶部尚書出來,回:

“陛下,雖然如今天下初定,財政緊張,但皇子這些錢糧還是能湊出來的……”

老朱問了一圈,百官的回答大同小異。

朱元璋意味深長說了一句:

“既然如此,朕就給諸位大人算算賬!”

“我大明目前有六位皇子,其中太子不算,剩下的五位皇子每人五萬石糧食,合計二十五萬石!朕就不算朕以後再生的孩子,就算這些人!此爲(wèi)第一代……

第二代……,假設(shè)朕的兒子每個人給朕生下五位孫子,親王者,其中五個人繼承王位,不表,還剩二十個郡王!太子繼位,除嫡長子繼承大寶,其他四位皇子皆是親王,

郡王俸祿六千石糧食,二十位郡王就是十二萬石糧食,加上親王九人,耗四十五萬石!合計:五十七萬石……

第三代,皇太孫登基,生五子,親王加四人,親王十三人,耗糧食六十五萬石、初始郡王十六人,耗糧九萬六千;郡王的嫡長子襲封爲(wèi)郡王者二十,歲入三千石,計六萬石……

郡王諸子年十五者,八十人,賜田六十頃,合計賜予田四千八百頃,產(chǎn)出:六十四萬石……三代合計:一百三十五萬石……

到第五代,不說其他,只是郡王諸子,可超過三百二十人,每人六十頃田……”

老朱把這串?dāng)?shù)字念出來,滿朝文武,莫不臉色難看。

按照朱元璋的算法,到第五代,大明朝的財政就有極大的壓力了。

不對,不應(yīng)該是第五代,這個算法不對。

皇帝不可能生這麼少的兒子,朱元璋正當(dāng)壯年,而且納了不少妃子。

可想而知,未來恐怕會有十個親王,二十個親王,甚至……

如今朝廷的歲入,也就是一千五百萬兩左右,根本不可能經(jīng)得起這種政策的折騰。

“諸位愛卿都說,經(jīng)義乃是大道,算學(xué)只是小數(shù)……

可是朕怎麼沒看到,你們一個人給朕看出這滅國之策?”

朱元璋的怒火,纔是才真正爆發(fā)出來。滿朝文武,被他問得啞口無言。

“李善長,你是百官之首,你看不見?”

朱元璋第一個找李善長算賬,李善長嘆息,拜下。

“劉基,人都說你是全才,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可你怎麼又看不到?”

劉伯溫欲言又止,卻也無話可說,其實朱元璋算那道題的算法他知道,但他如何能想到皇帝在這裡給他設(shè)套?

皇帝訓(xùn)斥完劉伯溫,又將目光對準(zhǔn)戶部。

戶部上下,個個縮著脖子。

“戶部掌管天下錢糧,本該對這種數(shù)字敏感,可你們面對朕再三提示,卻還說沒有問題……

你們給朕說說,你們平時用到的算學(xué)都是怎麼學(xué)的……?”

那些官員被問得啞口無言!

他們這些人寒窗苦讀,基本上不太可能接觸算學(xué)訓(xùn)練,進入戶部之後,那就跟著前輩們學(xué)唄。

學(xué)得好壞,全憑天賦……

好在戶部需要的算學(xué)也不算深,大部分人還能應(yīng)付工作。

但朱元璋這種題,他們是真不會算。

或者他們也沒想到皇帝會給百官挖坑!

“一個個整天說得好聽,朕做起事來個個眼高手低?

朕是找人來做事的,不是找人來給朕背四書五經(jīng)……

一個個幫朕來定義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你們倒是給朕把事情做好呀?

說什麼崇古,怎麼朕要重啓的算學(xué)不是孔聖人留下的教誨?

一個個以私心猜度聖意,真以爲(wèi)自己是聖人?”

皇帝一頓輸出,幾乎將滿朝文武罵的狗血淋頭。

劉伯溫,李善長和戶部的官員,成爲(wèi)皇帝炮轟的終點。

他們面色難看,同時也明白朱元璋醞釀這麼久,就是爲(wèi)了今天徹底壓下官員們的輿論……

這幾天遍佈京城的討論,其實就是皇帝故意引導(dǎo)的……

“陛下恕罪,臣等才疏學(xué)淺,有負陛下所託,臣知罪!”

李善長最先認(rèn)輸,其他人一見李善長都退了,都跟著跪下去……

一時間,皇帝面前,烏泱泱跪倒一大片。

劉伯溫等人,見大勢已去,也跟著跪下,他一跪,浙東官員也跟著跪1

“聖人傳下六藝,自然有其道理,只是如今我大明自有國情在,無法恢復(fù)古制!

然,算學(xué)一道,對於個人的能力考覈十分重要,許多帝國中樞部門,算學(xué)更是一項基本技能!

朕決定採納許存仁的建議,將算學(xué)入科舉!

如今恩科未開,但消息可以先放出去,讓天下考生有所準(zhǔn)備!”

皇帝話音一落,下邊的羣臣有不少人臉色一白。

除了算學(xué)這個攪屎棍,可想而知未來的科舉會難了幾倍,但這並不是關(guān)鍵!

對於浙東,江西這些才子之鄉(xiāng)的的考生來說,算學(xué)入科舉很大程度上是將他們以前一部分的優(yōu)勢給砍了,將他們拉到和別的地方考生一樣的水平。

朱元璋所有所思,他環(huán)顧一週下來,淮西集團的官員還好,浙東繫有遠見的官員多少都臉色難看!

“這科舉中,似乎還有許多弊病!”

朱元璋將這一切收入眼底,卻不聲張。

“退朝!”

朱元璋給羣臣布的這個局,最終完美收官。

百官目送皇帝離開的時候,許多人的怒火,終於遷怒到一個人身上。

“許存仁……”

“阿嚏!”

許府,許存仁狠狠打了一個噴嚏,無奈地看著今天來串門的小道士!

向各位讀者大佬求求月票,大家有多餘的票請支持一下本書,謝謝哈!

(本章完)

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quán)不下縣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238章 買賣神仙,咱們封神第72章 張三豐,他就是那個高人?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tài)度纔是關(guān)鍵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wèi)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105章 再叫姐姐試試?他真會享受第451章 再不收網(wǎng),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dāng),我就是小人呀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quán),神性和人性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quán)威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266章 富可敵國,這些都是朕的錢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189章 天師位,拿回來會死的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豐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fā)明不死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報紙,獨門的生意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rèn)真的第102章 你造僞經(jīng),你是漢奸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140章 催眠術(shù),改造衍聖公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17章 趁皇帝沒反應(yīng)過來,先撈一筆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著秘密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287章 父子情,爲(wèi)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416章 皇帝也玩莫須有,怒了怒了第485章 瘋批常茂,下殺手了第164章 加減法,簡化文字第452章 應(yīng)天的蝴蝶,北方的風(fēng)暴第466章 朱棣和神機營,火力壓制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dāng)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jié)果(二合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131章 朱標(biāo)菊花一緊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dāng)皇帝第486章 夜半槍聲,追殺與反殺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7章 當(dāng)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29章 常家欺人,幫師兄報仇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這是屠龍術(shù)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191章 最好的地主老爺,天下糧食翻倍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122章 算學(xué)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67章 演著演著,動真情了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
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quán)不下縣第433章 三年前,也許是你沒用呢第210章 這國運,就拜託二位了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401章 恩澤龍虎山,父子二真人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60章 道門中興,壓倒性的勝利第238章 買賣神仙,咱們封神第72章 張三豐,他就是那個高人?第35章 真相不重要,態(tài)度纔是關(guān)鍵第428章 有事的丫頭,接手錦衣衛(wèi)第125章 提建議,圖窮匕見第105章 再叫姐姐試試?他真會享受第451章 再不收網(wǎng),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541章 不忘初心,北伐不會贏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42章 朱家的官狗都不當(dāng),我就是小人呀第265章 是你把皇帝給帶過來的?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50章 龍虎山的出路,膽大包天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quán),神性和人性第360章 終歸是老朱的種,鮮血和權(quán)威第91章 張家的民心,太子相迎第266章 富可敵國,這些都是朕的錢第503章 道衍拜師,命運的相會第189章 天師位,拿回來會死的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57章 道爺我叫張三豐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467章 神機營誕生,上交發(fā)明不死第54章 父子交心,我要勾欄聽曲第446章 貓和老鼠,貧道張異第297章 所謂名分,老孟死了第516章 世界第一份報紙,獨門的生意第97章 張異最不想要的賞賜第469章 親爹也是個大忽悠,你貞潔沒了第375章 拒絕天師位,父子都不是好東西第305章 唯一的希望,自己送上門受辱第252章 一人修史,報仇我是認(rèn)真的第102章 你造僞經(jīng),你是漢奸第90章 知識的壟斷,禍水東引第539章 憑你也配,重徵漠北第154章 朕就逆天又如何?潛意識第140章 催眠術(shù),改造衍聖公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383章 大航海的成就,找皇帝要說法第385章 玄武揚威,禦敵國門之外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243章 張異的陷阱,請陛下封神第366章 土法注射液,給世界多一點選擇第461章 不會有以後了,老張入京第82章 謠言的作用,我就是小人呀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17章 趁皇帝沒反應(yīng)過來,先撈一筆第15章 被流放的逆子,他還藏著秘密第12章 皇帝是不是鞋拔子臉?第287章 父子情,爲(wèi)你舍了天師位又何妨第552章 換個宰相第416章 皇帝也玩莫須有,怒了怒了第485章 瘋批常茂,下殺手了第164章 加減法,簡化文字第452章 應(yīng)天的蝴蝶,北方的風(fēng)暴第466章 朱棣和神機營,火力壓制第338章 朕的兒子,都沒好下場第561章 藍玉反水,等一個人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dāng)第192章 糞丹,大明金坷垃第412章 吸引仇恨,修城牆的沈萬三第532章 常茂的死因,不能改變的結(jié)果(二合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131章 朱標(biāo)菊花一緊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dāng)皇帝第486章 夜半槍聲,追殺與反殺第201章 機牀,科技樹的重要性第7章 當(dāng)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415章 夜下美人,又被打哭了第29章 常家欺人,幫師兄報仇第155章 故事的力量,這是屠龍術(shù)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191章 最好的地主老爺,天下糧食翻倍第128章 科舉改革,軒然大波第236章 龍虎山的功,你佛門想摘桃子第256章 浙東的機緣,抗倭纔是出路第263章 黑鍋別人背,找劉伯溫算賬第562章 朕反對,送先生上路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122章 算學(xué)裡的國運,滅國之策第176章 若非皇帝是朱元璋,貧道不敢做第67章 演著演著,動真情了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川市| 霍山县| 苏尼特右旗| 襄垣县| 勐海县| 锡林郭勒盟| 洛阳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东宁县| 全州县| 德格县| 肥乡县| 凤台县| 石门县| 分宜县| 蚌埠市| 张家港市| 鹰潭市| 利津县| 乃东县| 格尔木市| 固安县| 阿拉善右旗| 延寿县| 抚州市| 德化县| 乌拉特后旗| 北京市| 哈密市| 大厂| 南皮县| 比如县| 长乐市| 绥阳县| 海门市| 博湖县| 蚌埠市| 乐亭县| 西华县| 赫章县|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