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一貫的矛盾性(3)

此外,這些例子還闡明瞭大腦將信息從一個部位更新到另一個部位的方式。在有些例子中,更新過程發(fā)生了,聽到“看見一個嘴裡叼著黃鼠狼的女孩”的預期的確將一串聲音轉(zhuǎn)變爲了那個人聽到了詞組的感覺;而在棋盤的例子中,知覺卻並沒有被改變。

這就意味著,即使在正常的大腦裡,信息是可以獨立存在於特定的大腦部位的。如果“兩塊方格是同等明亮的”這一信息改變了圖像看起來的樣子,那將成爲這種信息“向下傳遞”到知覺系統(tǒng)的有利證據(jù),但是這並沒有發(fā)生。

聯(lián)繫到認知科學領(lǐng)域的科技文獻,在1983年出版的哲學家傑瑞·福多(JerryFodor)所著的《心理模塊性》(TheModularityofMind)這本非常有影響力的書中,就用“封裝”(encapsulated)這個術(shù)語來指代大腦中流動的這類信息。在類似棋盤錯覺這樣的例子中,一個系統(tǒng)據(jù)說被從另一個大腦部位中“封裝”了起來。產(chǎn)生知覺經(jīng)驗的視覺系統(tǒng)被從“知道”兩個方塊的亮度是同等的大腦部位中“封裝”了起來,這就意味著同等亮度的信息既沒有進入產(chǎn)生知覺經(jīng)驗的視覺系統(tǒng),也沒有影響到它。

雖然福多認爲封裝僅限於在像知覺系統(tǒng)這樣的例子中存在,我們?nèi)詫⑻剿髂軌虮砻髟谠S多心理學領(lǐng)域存在這種封裝現(xiàn)象的案例。

吃點夜宵

如果人類大腦中的矛盾僅限於視錯覺等情況,那倒不值得過分擔心它們。這些例子有趣又好玩,但卻很難使人激動起來。

但是有些矛盾常常讓人們非常焦慮。在《爲什麼性越多越安全》(WhyMoreSexIsSaferSex)這本帶有刺激性標題的書中,經(jīng)濟學家斯蒂文·蘭德博格(StevenLandsburg)寫道:“一直以來,對我來說,似乎宇宙中最大的兩個奧秘就是:‘爲什麼有物質(zhì)存在而不是空無一物?’和‘爲什麼人們要鎖他們的冰箱門?’。”我真的沒有能力回答他的第一個問題,但對於第二個問題我還是能談一點的。

蘭德博格這裡特別關(guān)心的以至於被他稱之爲是宇宙最大奧秘的問題,實際上就是人類的矛盾性。正在節(jié)食的人有時得到“讓獲得食物更困難”這樣的建議。這一想法基於這種考慮,即如果吃夜宵的渴望變得難以實現(xiàn),那你就將不太會沉溺於這個想法了。但是這個建議帶來了一個很明顯的矛盾,因爲如果人們在半夜醒來時並不想吃夜宵,那麼他們就不應(yīng)該吃夜宵。

總的來說,蘭德博格像許多其他的經(jīng)濟學家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認爲意識是沒有分割和區(qū)隔的。他們認爲意識是這樣運作的:每個人的意識中包含了有關(guān)這個世界的大量知識儲備和個人偏好,當其面對一個選擇時,它將整合所有相關(guān)的信息並給出答案。考慮到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和我的喜好,什麼是滿足我的喜好的最佳行動方案呢?按這個觀點,無論什麼時間,無論我在哪兒或者在那時我的肚子是不是空的,每次意識都能給出同樣的回答。

如果你認爲意識是這樣運作的,那麼當你在去睡覺之前問自己,你在半夜應(yīng)不應(yīng)該吃夜宵,意識將會告訴你不應(yīng)該吃夜宵;如果在半夜問自己,它將會做同樣的回答。既然如此,那麼就真的沒有必要在你去睡覺之前鎖上冰箱門。

這種關(guān)於意識沒有分割區(qū)的觀點讓我想到了一種古老的玩具——魔術(shù)8球(Magic8-ball)。據(jù)說“有你需要的所有答案”的魔術(shù)8球比正常的8球稍微大一點。你問一個是非問題,全神貫注地用力搖晃,快搖!答案就會在嵌入球中的小窗口中出現(xiàn)。8球是完全隨機地從20種可能的回答中選出一種,包括“這是決定性的”或者“最好不要現(xiàn)在告訴你”。但是,想象一個真正包含世界上所有信息的魔術(shù)8球,它將這些信息整合然後得出最佳答案。如果意識就是像這樣的魔術(shù)8球,利用所有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以及個人偏好,然後將它們整合到一起——就像經(jīng)濟學家提到的“理性”這樣神奇的過程——然後人們就會做出前後一致的行爲,就像蘭德博格和其他經(jīng)濟學家所認爲的那類人。在睡覺前或者半夜搖晃你的意識8球,就會得到明確的答案。

我不覺得經(jīng)濟學家們真的相信意識會這樣工作,會有這樣超自然的或者神奇的能力。有一點很明確,就是許多經(jīng)濟學家不認爲意識內(nèi)有重要的分區(qū),恰恰相反,他們認爲意識或多或少是“統(tǒng)一的”,正好和模塊論的觀點相反。

我希望當你閱讀完這本書,你會想要把冰箱門問題從一個宇宙奧秘級別的問題降級爲可以用模塊性解釋的諸多現(xiàn)象之一。

故事中的道德

矛盾的類型之一就是道德上的虛僞,比如剛剛對某件事情表示了道德上的譴責,然後卻馬上就去做同樣的事。虛僞太容易想象了,以至於很難想象有誰不是僞君子。所以,去感覺一下沒有了虛僞會是什麼樣子。下面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想想《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Trek:TheNextGeneration)中的機器人數(shù)據(jù)上校。他並不是真的他,只是很像他的人。假設(shè)這個機器人要在一個全是人的宇宙中旅行,還必須做各種決定,其中很多都有某種道德分量。作爲一個機器人,他的道德直覺很差,所以他帶著一個筆記本,來記下關(guān)於什麼是道德、什麼是不道德的浩瀚信息。

我們的機器人被設(shè)計好了,當它被要求做出關(guān)於某個行爲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判斷時,它就會去參考一個列表,比如:“拉·弗吉中尉,你把相位器調(diào)到‘殺死’狀態(tài)向皮卡德船長開火,故意導致其死亡,這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最重要的是,他在每次開始行動時也會查詢列表,如果一個潛在行爲在道德上是錯的,他就不會去做。

我覺得我們的機器人總的來說不可能是一個僞君子。如果他的列表既指導道德判斷也指導道德行爲,他在道德上將會是一致的。將他的列表清單從一個筆記本變成一個放在他身體中某個位置的微型硬盤,這樣我們的機器人就有了一個能夠讓他大致保持一致性的微型道德處理器。

現(xiàn)在或者將來能否製造出來這樣的一個機器人是無關(guān)緊要的。這個小小的思想實驗僅僅是爲了舉例說明,如果行爲和道德譴責都由同樣的原則(筆記本上的信條和規(guī)則)來指導的話,對於某些事或者某些人將會怎樣。這樣的一個機器人是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像某個紐約前政府一樣的。任何一個譴責易的機器人是不會參與這件事的,因爲如果易在其筆記本上的列表清單上,他就不會去召妓。而如果它不在清單上,他就不會譴責它。

不論一個人如何懷疑這個機器人能存在的真實程度,實際上我們?nèi)祟惡退浅2煌:翢o疑問的是,人們明確認可的道德原則並沒有指導他們的行爲,或者至少不是指導他們行爲的唯一動力。我們假設(shè)的機器人和我在這裡描述的模塊化思維意識非常不同。我們擁有似乎被分割爲不同部分的大腦,這些部分擁有各自不同的相互排斥的信念。這種情形(人類認知結(jié)構(gòu))使虛僞成爲了一種非常重要的人類所有的矛盾性。

我們向何處去

在這本書裡,我給出了人類意識(你的意識)模塊化的觀點和證據(jù),即意識中包含了大量特異化的部位,這對於理解人類意識和行爲有著意義深遠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模塊,因爲它們相互分隔,能夠同時持有不同的、相互矛盾的意見,這並沒有什麼特別古怪和值得驚訝的。這個觀點將會與我們在這一章裡已經(jīng)瞭解的材料,當然還有生物世界其他的例子很好地聯(lián)繫起來。

接下來的三章將會在第一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逐步展開這個觀點。第二章會介紹理解人類意識的功能理論(functionalapproach)中的觀點內(nèi)容。這個心理學派認爲意識對於各種事情都是有作用的,這種關(guān)注意識功能性的想法,在理解意識實際是如何運作方面也許會有所幫助,事實也確實如此。

部分功能理論認爲,就像包含著大量子程序的高適應(yīng)性的計算機軟件一樣,人類意識也包含著大量爲特定目的功能而設(shè)計的子程序——模塊。

這個觀點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它讓我們以一種不同於人們通常的理解方式來研究“自我”。特別是,它使“自我”這個概念變爲一個問題,甚至它也許遠沒有人們認爲的那麼有用處。

相反,更爲有用的想法是,如果意識是由大量的模塊所構(gòu)成,那麼它就需要一個模塊來爲整體代言。在第四章中,我會介紹這樣的觀點:如果把你比作是你的意識的政府,那麼“你”(你大腦中經(jīng)驗外部世界的部位,感覺像是你在“掌控”)就更像是發(fā)言人而非總統(tǒng)。

這個觀點有利於解釋人類心理中一些令人迷惑的問題。在第五章中,我將討論爲什麼這些模塊也許並不是爲找出真相而設(shè)計的,以及無知的優(yōu)勢。在第六、七章中,我將不僅限於討論無知的價值,還會討論當這些模塊不僅無知,而且甚至實際上是錯誤的時候,其功能表現(xiàn)會更好。第八、九章將會說明意識模塊中的矛盾是如何產(chǎn)生“自我控制”甚至虛僞等有趣現(xiàn)象的。

我希望你在讀完本書之後能夠?qū)度祟愐庾R有一種完全不同的理解。儘管你可能覺得只有一個“你”而且一切由“你”負責,可實際上,卻像惠特曼所說的,你包含著許多的模塊,這些模塊被設(shè)計爲一起工作,雖然它們時常會相互衝突。

在這其中展現(xiàn)了人類矛盾的起源,也解釋了爲什麼除了你之外,世界上人人都是僞君子。

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3章 一貫的矛盾性(2)第19章 心理宣傳(4)第26章 自控(3)第24章 自控(1)第32章 鳥的道德(1)第14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2)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11章 模塊的我(2)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14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2)第28章 自控(5)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27章 自控(4)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8章 “我”是誰?(1)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6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2)第30章 道德與矛盾(2)第3章 一貫的矛盾性(2)第13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1)第30章 道德與矛盾(2)第27章 自控(4)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30章 道德與矛盾(2)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22章 自我欺騙(2)第34章 後記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25章 自控(2)第24章 自控(1)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28章 自控(5)第15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7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3)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5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1)第25章 自控(2)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23章 自我欺騙(3)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12章 模塊的我(3)第1章 前言第3章 一貫的矛盾性(2)第15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3)第11章 模塊的我(2)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8章 “我”是誰?(1)第25章 自控(2)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9章 “我”是誰?(2)第7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3)第34章 後記第25章 自控(2)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27章 自控(4)第22章 自我欺騙(2)第14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2)第25章 自控(2)第12章 模塊的我(3)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23章 自我欺騙(3)第26章 自控(3)第11章 模塊的我(2)第26章 自控(3)第29章 道德與矛盾(1)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19章 心理宣傳(4)第4章 一貫的矛盾性(3)第25章 自控(2)第15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3)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29章 道德與矛盾(1)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23章 自我欺騙(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29章 道德與矛盾(1)第10章 模塊的我(1)
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3章 一貫的矛盾性(2)第19章 心理宣傳(4)第26章 自控(3)第24章 自控(1)第32章 鳥的道德(1)第14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2)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11章 模塊的我(2)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14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2)第28章 自控(5)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27章 自控(4)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8章 “我”是誰?(1)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6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2)第30章 道德與矛盾(2)第3章 一貫的矛盾性(2)第13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1)第30章 道德與矛盾(2)第27章 自控(4)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30章 道德與矛盾(2)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22章 自我欺騙(2)第34章 後記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25章 自控(2)第24章 自控(1)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28章 自控(5)第15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7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3)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21章 自我欺騙(1)第5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1)第25章 自控(2)第17章 心理宣傳(2)第23章 自我欺騙(3)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12章 模塊的我(3)第1章 前言第3章 一貫的矛盾性(2)第15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3)第11章 模塊的我(2)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8章 “我”是誰?(1)第25章 自控(2)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9章 “我”是誰?(2)第7章 進化與碎片化大腦(3)第34章 後記第25章 自控(2)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27章 自控(4)第22章 自我欺騙(2)第14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2)第25章 自控(2)第12章 模塊的我(3)第2章 一貫的矛盾性(1)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16章 心理宣傳(1)第23章 自我欺騙(3)第26章 自控(3)第11章 模塊的我(2)第26章 自控(3)第29章 道德與矛盾(1)第18章 心理宣傳(3)第19章 心理宣傳(4)第4章 一貫的矛盾性(3)第25章 自控(2)第15章 真理帶來的傷害(3)第31章 道德與矛盾(3)第29章 道德與矛盾(1)第10章 模塊的我(1)第23章 自我欺騙(3)第33章 鳥的道德(2)第29章 道德與矛盾(1)第10章 模塊的我(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清原| 泗阳县| 武城县| 诸城市| 云和县| 厦门市| 广平县| 定西市| 周口市| 楚雄市| 瑞昌市| 奈曼旗| 华阴市| 武隆县| 东辽县| 灵台县| 怀远县| 马关县| 荔浦县| 兴安盟| 孝昌县| 视频| 贵南县| 铜陵市| 石门县| 乌什县| 西昌市| 嘉黎县| 太和县| 驻马店市| 奎屯市| 关岭| 建湖县| 曲松县| 马公市| 交城县| 中卫市| 竹山县| 马鞍山市|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