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0章 這個冬天有點冷

戰爭進行的非常慘烈,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大秦滅楚的最後一戰,竟然一直打到了天佑九年……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從兩百多年前定都至今。從未遭受戰亂的神京城,人口也因爲它持續的繁榮而不斷增加,其防禦力也就隨著都市的成長而越益誇張……城內有常住人口一百四十萬,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城內儲存的糧食可供全城人食用三年以上。城郭內還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絕的豐富水源,爲長期堅守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又因著上柱國言之鑿鑿的斷言,所有人都相信只要堅守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事情一定會有轉機……只要有一線希望,誰願意當亡國之人呢?這種情緒在都城民衆心裡表現的極爲突出。

既然上下同欲,神京城內的軍民便孤注一擲,誓與都城共存亡。他們盡一切可能加固工事。往往是秦國白天將城牆破壞一番,夜裡楚國人便趁著夜色將其復原。在上柱國的指導下,他們也不再那麼畏懼秦軍的大將軍炮,發現只要將浸溼的棉被搭在城牆上,便可以有效削弱那些鐵疙瘩的威力,使其無法對牆體造成大的傷害。他們也發現了,只要在聽到炮聲的同時伏在地上,便可以大大減輕人員傷亡,等炮聲一過再起身迎敵,一點都不耽誤。爲了剋制秦國的高臺,他們在城牆上每隔五十丈便築一堡壘,內置強弓勁弩,只要秦軍一露頭,便給予猛烈的打擊。在這國破家亡的危急時刻,楚國人的聰明才智被髮揮的淋漓盡致。他們效仿秦國,也開始用火藥作爲武器,用投石車和強弩發射火藥包,作爲燃燒性兵器;他們還通過對未爆炸火龍彈的研究。半個月內便仿製了這種武器,給秦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

不得不感嘆一句,國人的模仿能力,確實是故老相傳啊……

楚軍居高臨下,完全壓制住了高臺上地炮火。秦軍卻受制於土臺的結構,無法再加高,只得捨棄了這些原本用來攻城的有力支點。

楚軍還在牆外挖了很深很深的護城壕。又用粗大的鐵鏈橫鎖水門前的水面。使任何船隻都無法駛入。其防禦體系完全稱得上固若金湯了。

強攻不行,秦軍便打算挖地道通到城牆下,用炸藥將其炸燬。不料地道還沒挖完。就被楚國守軍聽甕發現,引水倒灌進去,沖塌了地道,將上千名秦國軍民活活淹死在裡頭。

秦國人見此計不成,又拿出了當世最強攻城武器……摩天雲車。那是些二三十人才能推動的樓車,車上甚至有塔堡,外面包著三層厚厚地牛皮,內藏有炮火和火箭手。還有一架用滑輪升降的雲梯,可以直達城頭。

他們滿以爲這下一定可以出奇制勝了,可是當塔車靠近城牆時,守城的官兵就往塔車內猛投蘸滿松脂地火把,還有一個個柏油罐,將塔車燒著,並用大桿推倒雲梯,秦軍又遭慘敗……

就在這種反覆進攻,反覆失敗中。秦軍迎來了天佑八年的最後一月……

神京城外五里,層層蘑菇似的秦軍大營內,最大的一朵便是秦雷的王帳。偌大的營帳內堆滿了文書卷宗,張鋪著地圖沙盤,文吏內使往來如織。將一份份新的文件送入。把一道道新的王命傳達下去。

統一大戰開始以來,秦雷這裡地往來公文驟然增多。除了秦國政務、財政、名聲等等諸般待批文卷。便是戰場軍報及各方軍情。事實上爲了減輕武成王的壓力,凡是不涉及統一戰事、財政收支、文武任免、治國方略的諸般文卷。一律交由國內丞相府處置,而後由館陶歸總稟報處置結果。凡是事關齊楚兩國戰區的,則只接受領兵將帥的上書,其餘具體戰事則由主將們便宜行事。

如此一來,實際上便將秦國公事整體劃成了三大塊……武成王領軍政總略,丞相府實施日常政事,各方主將執掌齊楚戰場。但無論如何分流政務,武成王的案頭上始終都是滿當當的……

秦雷不得不在每日正常軍務之外,埋身於文山之中,批示文件,商討軍情。如此一來,幾乎每夜都在三更之後才能回後帳閤眼,五更初刻、雞鳴頭遍,便又準時起身梳洗,草草用些點心,就到前帳辦公去了。

不過今天的大秦武成王沒有理會堆積如山的奏章,他坐著個圓墩,雙手撐在大案上,正出神地望著那副早就爛熟於胸的神京城沙盤,一動也不動。

這個冬天對他來說不太好過,首先氣候十分反常,氣溫要比往年低不少。到了臘月了,素來不下雪江南居然飄起了紛紛揚揚的雪花,這無疑給攻城部隊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而且由於事先估計不足,軍工部門並沒有準備足夠的棉衣,官兵們爲了禦寒,甚至將麻袋片披在了身上……可真不吉利啊。

而且北邊戰場上,對上京城地圍困也成效甚微,使原本就憂心忡忡地武成王,心情更是雪上加霜……大秦二百餘年的國運,數千萬子民地未來,近百萬大軍的命運全都壓在他地肩膀上,壓力真的很大,讓他食之無味,寢之無寐,整個人又消瘦了一圈,但那雙鷹目卻比什麼時候都要亮得人。

有些人在壓力下崩潰,有些人在壓力下爆發,秦雷就是後一種。現在的樣子便是他爆發前的徵兆!

石敢可以作證,從早晨起來開始,王爺便著保持這個姿勢,整整一天了。

直到帳外響起稟報聲,才驚動了出神的王爺。秦雷稍一擡頭,脖頸便發出一陣爆豆似的細響,再一擡手。又是一陣細響,顯然是久坐之後,身體在抗議了。

石敢趕緊上前攙扶,秦雷搖搖頭,撐著案子緩緩起身,一邊活動著痠麻的筋骨,一邊低聲道:“進來吧。”

外面走進來蓄起鬍鬚的沈冰。他在七年前與潼關城的牛小姐成婚,已經是三個孩子地爹了。也不廢話,從懷裡掏出一個皮套。雙手奉到秦雷面前道:“王爺,樂先生回信了。”

“哦,快拿來。”秦雷向前兩步,接過那皮套,除去封口的火漆,掏出裡面薄薄的信紙,迫不及待的看起來。一邊看一邊頷首頻頻,最後拊掌大笑道:“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有他支持我,孤就敢玩把大的了!”說著一邊手中信件扔進火盆裡燒了,一邊提高嗓門道:“擊鼓議事!”三遍鼓響之後,一衆高級將領便齊集議事大帳,拜見過王爺之後,按官階依次筆挺坐下,聆聽王爺訓示。

秦雷肅容坐在上首,先用威嚴的目光掃過衆人,才沉聲緩緩道:“我軍伐楚以一年有餘。向來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偏生在這神京城下碰了釘子,反覆攻打五個月,死傷將士七八萬人。竟沒有絲毫寸進。實在令孤王寢食難安啊……”

衆將趕緊齊齊跪下,悶聲道:“我等無能。使大秦蒙羞,王爺心憂。”

“起來吧。”秦雷耷拉下臉皮道:“功過戰後一併論定。現在孤王只問,諸位對當前局勢如何看,難道我們幾十萬大軍,就奈何不了一個神京城?”衆將默然,面對著頑固異常的楚國都城,大家都很撓頭,心說:要是有主意不早就稟報了嗎?還用等到開會?

見沒人吱聲,秦雷便不客氣地點名道:“秦有才,平時就你話多,現在怎麼裝啞巴了?”

秦有才撓頭苦笑道:“楚國二百年來富得流油,將黃金都堆到了神京城的王城與城牆上。尤其是這十年來居安思危,更是不得了。把個神京城的外牆修得有十七丈之高,牆厚十餘丈……雖然還是沒有中都高大,但咱們是內夯土而外包石條,他們則是全部由磚石砌成厚牆,牆內連夯土也沒有,論起堅固來可要強多了。如此這般城牆,任咱們大炮火箭諸般火器,砸到上邊連個大坑也出不來。”

說著把臉擰成個苦瓜,愁眉苦臉道:“再加上城內糧草豐厚,楚軍守個幾年全然餓不著,球!楚國人不思進取,但建城卻真是一絕!”

“你說地大家都知道!”對面坐的大哥秦有德低聲訓斥道:“說些有用的!”

哪知武成王呵呵笑道:“有德此言差矣,有才說的沒錯啊……雖然嗦了些!”

下首的塗恭淳也點頭笑道:“王爺說的是,秦二將軍的意思是,這神京城是硬攻不下來了,只能用計策啊。”

秦雷輕敲一下桌面,頷首笑道:“不愧是讀書人,恭淳一語中的啊。”說著語調一沉道:“有道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諸位不妨各處機杼,集思廣益,拿出個對癥下藥地法子來。”

又是一陣沉默,好在沒等王爺再點名,秦有德便頭一個道:“除非假扮援兵,突破咱們的防線,再去賺開城門,否則真不好攻破。”這話不是無的放矢,從上月開始,秦軍已經打退數波勤王軍隊了,只要演得逼真點,城上人說不定會相信。

楚破聽了連連搖頭:“神京城的九門都堵上了,就是他們真信了,咱們的人也得爬梯子上去,根本做不到突然性,衝擊力也無從談起。而且也容易露餡,反倒折我人馬,不行不行。”

“城內有我大秦數千細作?”沈冰冷冰冰道:“若是趁諸烈巡視城頭時猝然發難,用劇毒勁弩射之。有……四成把握將其擊殺。”

“也不行!”沈青搖頭連連道:“且不說失敗的可能性更大,就是把握十足也不行。”

沈冰面色古井無波,語氣冷硬道:“三十年前他們還暗殺我孝宗皇帝來著。”

沈青也不急也不惱,笑瞇瞇對自己的堂弟道:“勢均力敵,邦交縱橫時,各國相互施展機謀,收買暗殺是常情。用之無妨。但今天我大秦威儀四海,力攬乾坤,就是要堂堂正正打仗,教楚國和齊國的最後一次,輸得心服口服!”朝沈冰溫和一笑,他解釋道:“從這半年楚國騷亂四起,不時有亂軍以卵擊石來開。楚國人分明還是抱有幻想的,必須把諸烈擊敗,而不是暗殺。才能破滅這種幻想,達到長治久安地目地。”

秦軍將領紛紛點頭,都道:“上將軍好見識,我等不如啊。”沈青爲近衛第一軍軍長,上將軍銜,盔甲上綴了三顆金星。跟齊國的上將軍完全是兩碼事。

沈冰也釋然道:“我不如你。”然後難得笑笑道:“那依大哥看,該是如何打法呢?”

一衆將領也紛紛道:“還聽上將軍高見。”

“水戰!”沈青不慌不忙道。像他這種有身份的人,既然敢教訓別人。那一定已經是心裡有數地。

“水戰?”衆將齊齊倒吸一口冷氣,只有秦雷欣慰笑笑,楊文宇微微點頭。

“對!以水爲兵,水攻神京城!”沈青斬釘截鐵道。

“怎麼個以水爲兵法?”秦有才連聲問道:“把我們的戰艦都調過來攻城嗎?”

“在下所說地水戰,不是水師舟船之戰,而是以水爲兵地決水之戰!”沈青自信笑道。

秦有才瞪大眼道:“關雲長水淹七軍?”

沈青頷首沉聲道:“不錯,昔日在樂先生身邊學習,嘗聽先生有言道:神京城地處低窪,在錢江與太湖之間。一旦我大秦掘太湖之水南引,決錢江之水北引,其必成洪澤,不戰自敗矣!”

衆將只覺著背後一陣涼颼颼,都恍然大悟。心說:怨不得王爺到了這裡的頭一件事。便是讓我們砌牆啊!卻說自夏天起,秦雷便下令催動百萬楚國民夫。依著山勢地形,繞著神京城修築了幾十里長。四五丈高地木石結構的圍牆。包括楚國人在內地所有人,都以爲這是防止城內人逃脫,勤王軍增援的柵欄……誰知王爺掛羊頭、賣狗肉,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怪不得王爺反覆強調,要按照修長城的標準修這些城牆呢,感情是一早就準備將其用作河堤啊!

衆將不由偷偷望向秦雷,卻見他面色凝重,眉頭緊鎖,也是一臉思索狀。電光火石間,都明白了:定是這法子有傷天和,王爺不願意親口提出啊!便齊齊望向泰然自若地神將軍,心說:心腹果然是背黑鍋的不二人選啊。卻也知道以王爺恩怨分明的性格,以後定然會擡舉沈青的……用些許身後罵名,換來世代榮寵,這傢伙還是賺大了。

“上將軍此言差異,此事萬萬不可。”正在衆將胡思亂想之際,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不用看,衆人都知道,是大進士、書呆子塗恭淳發言了。

“有何不可?”沈青淡淡笑道:“還請塗先生見教。”雖然年紀差不多,官位又比他高,但沈青還是叫塗恭淳一聲先生……不爲別的,就是爲了他那滿腹的學問。

“神京,冠絕天下,風華富庶,聚結天下泰半財富,豈能以一般城池視之?”塗恭淳慨然道:“當年關羽用水,不過淹于禁數萬人馬而已,未曾傷動黎民。然今日截然不同,城內百姓超過百萬,江浙平原更是黎民千萬,若決河水攻之,焉能不死傷庶民萬千?果然如此,我大秦縱得南楚,其利何在,道義何存?義利兩失,何安天下!”

讀書人就是鞭辟入裡,一席話便將這一水戰方略與秦國一統天下的道義根基聯繫了起來。

大帳中一時沉寂。顯然,這個話題太過重大,將軍們沒有一個敢插言地。

秦雷微不可察的皺皺眉,看一眼秦有才,似笑非笑道:“有才意下如何?”

秦有才真想大叫一聲:怎麼又是我?卻不敢在這種場合拿喬,只好硬著頭皮吭哧道:“以末將之見,打仗便是打仗,不能有婦人之仁。反正楚國人都罵我們做秦獸,不行水攻,便是白白教他們罵罵了!行了水攻,也算罵了沒白罵!就像王爺說的,只要能結束這亂世,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過上安生日子,這纔是大道,其餘的都是小道,爲了大道擔上些許罵名,值了!”見他大哥只拿眼神剜他,秦有才一縮脖子,又加一句道:“不過水戰事大,不是末將能決定的,王爺您說啥是啥,俺保準聽話就是!”——分割——

就這一章哈,認認真真寫完這本,絕不敷衍了事。

第96章 祭祖與小別新婚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11章 一握傷宰相 一聲驚質子第492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叔可忍嬸兒也忍不了封推感言第252章 窮親戚第404章 廢相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17章 突襲齊營第377章 取士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69章 爲人四海的沈舅舅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695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第474章 最差勁的無間道第255章 隆郡王赤膊上陣第395章 我是誰?第264章 子弟兵進城 三兄弟哭窮第232章 上朝第342章 升堂! 威武……第478章 勇闖奪命島第269章 叔侄一樣遭殃 尚書莫笑侍郎第626章 攻門!第87章 莫惜金縷衣 莫信老黃曆第199章 讓我們去決戰吧第211章 情書第695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422章 爛香蕉修改完畢恢復更新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234章 永不低頭!永不退縮!永不道歉!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695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第590章 看不見的手第506章 逃跑的新娘第24章 激戰!!第640章 武成王新政第402章 丈母孃?!好意外哦第361章 京都變奏曲之歲月第526章 迷第323章 秦家人不是軟柿子第42章 心肺復活術第647章 告狀第203章 花好月圓夜第689章 兵圍神京城第198章 永不妥協第650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10章 落魄白衣相 糞土千金裘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13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第560章 圍城第431章 昭武帝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549章 七戰七捷(上)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267章 仇太監贈建城銀 昭武帝聽長生經第338章 極目楚天舒第671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461章 血戰入江口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634章 大清洗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682章 桃花汛第367章 京都變奏曲之餘韻第24章 激戰!!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26章 出人意料的一箭第623章 灰黑色的回憶(上)第426章 臨行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438章 衝突第218章 規則第89章 將將軍軍第368章 趕大集 玩鳥買糖人第27章 那一個難忘的夏日第271章 宗正府前世子撒野 老槐樹上倒掛金鐘第22章 千里大逃亡第208章 雞血、抹布、饅頭、墨寶第458章 對不起了,文正公!第124章 起腳隨意踢 取勝鴛鴦腿第324章 皇家兄弟第205章 侄兒,你被你爹賣了第135章 冰冷的江水第238章 這些人我罩的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683章 火龍出水對射日第523章 立秋第581章 罪己詔第93章 烏雲踏雪第385章 射關於辣椒的問題第118章 回舟不待月 歸去越王家強推了說兩句第185章 我們的勝利第521章 造化弄陳第464章 秦有德,說你什麼好?
第96章 祭祖與小別新婚第258章 甘裡良獻瓜 隆郡王上山第11章 一握傷宰相 一聲驚質子第492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叔可忍嬸兒也忍不了封推感言第252章 窮親戚第404章 廢相第472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17章 突襲齊營第377章 取士第231章 大家好好過日子吧第69章 爲人四海的沈舅舅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695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第474章 最差勁的無間道第255章 隆郡王赤膊上陣第395章 我是誰?第264章 子弟兵進城 三兄弟哭窮第232章 上朝第342章 升堂! 威武……第478章 勇闖奪命島第269章 叔侄一樣遭殃 尚書莫笑侍郎第626章 攻門!第87章 莫惜金縷衣 莫信老黃曆第199章 讓我們去決戰吧第211章 情書第695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第110章 假作真時假不假第149章 伯賞別離的態度第422章 爛香蕉修改完畢恢復更新第459章 寂寞沙洲冷第234章 永不低頭!永不退縮!永不道歉!第527章 秋雨綿綿第695章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第590章 看不見的手第506章 逃跑的新娘第24章 激戰!!第640章 武成王新政第402章 丈母孃?!好意外哦第361章 京都變奏曲之歲月第526章 迷第323章 秦家人不是軟柿子第42章 心肺復活術第647章 告狀第203章 花好月圓夜第689章 兵圍神京城第198章 永不妥協第650章 八個孩子一個爹第10章 落魄白衣相 糞土千金裘第320章 爆竹聲聲辭舊歲 梅花點點慶新春第13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第560章 圍城第431章 昭武帝第73章 大道湯湯,逆之者亡第549章 七戰七捷(上)第53章 萬里樓上談公主第267章 仇太監贈建城銀 昭武帝聽長生經第338章 極目楚天舒第671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249章 湯中牢丸第461章 血戰入江口第616章 百年孤獨第634章 大清洗第288章 秦奇民調東三省 餐桌共議子嗣事第682章 桃花汛第367章 京都變奏曲之餘韻第24章 激戰!!第625章 灰黑色的回憶(下)第26章 出人意料的一箭第623章 灰黑色的回憶(上)第426章 臨行第107章 隆郡王判斷聾啞案第7章 爲家族沈洛埋名 論拳腳秦雷進步第438章 衝突第218章 規則第89章 將將軍軍第368章 趕大集 玩鳥買糖人第27章 那一個難忘的夏日第271章 宗正府前世子撒野 老槐樹上倒掛金鐘第22章 千里大逃亡第208章 雞血、抹布、饅頭、墨寶第458章 對不起了,文正公!第124章 起腳隨意踢 取勝鴛鴦腿第324章 皇家兄弟第205章 侄兒,你被你爹賣了第135章 冰冷的江水第238章 這些人我罩的第340章 離奇的死亡 憤怒的青年第683章 火龍出水對射日第523章 立秋第581章 罪己詔第93章 烏雲踏雪第385章 射關於辣椒的問題第118章 回舟不待月 歸去越王家強推了說兩句第185章 我們的勝利第521章 造化弄陳第464章 秦有德,說你什麼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临夏市| 瓦房店市| 榆社县| 阜城县| 浦东新区| 霍邱县| 新余市| 南宫市| 大同县| 张家口市| 无锡市| 临漳县| 嘉黎县| 孝感市| 卢湾区| 呼和浩特市| 绍兴市| 乌拉特前旗| 乐陵市| 巴中市| 龙门县| 保德县| 阜宁县| 历史| 孝昌县| 兴仁县| 河曲县| 垦利县| 澄江县| 托克托县| 神木县| 上虞市| 泸溪县| 乐都县| 普兰县| 凤山市| 永顺县| 大厂| 辛集市|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