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章 入兵函谷

zi與項羽進入大營後,衆(zhòng)人紛紛回到帥賬,唯獨項莊與項羽兩人,在幾名親隨的護衛(wèi)下,來到一頂偏帳,一名親隨點燃帳內(nèi)的油燈後,又有幾人送來一口碳鍋,帳內(nèi)很快變得溫暖起來在,這時,所有人都退出偏帳,在外警戒,唯獨項羽和項莊各自坐在軟席上,手裡端著熱乎乎的茶杯,靜靜的品茶,

久別重逢,兄弟之間,本應親密無比,猶如從前一般,卻不想,項莊初來,便已軍國大事首當其衝,使得項羽心中略顯不悅,

但這個弟弟,項羽拿他沒有一點辦法,此時,項羽又喝了幾口茶,這才幹笑兩聲:“說吧,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如此急迫,”

“坑卒的事情,哥哥考慮過多少,爲何如此魯莽,”項莊話中略帶責備,項羽聽到項莊剛剛抵達,便已此事質(zhì)問自己,他立刻起身怒道:“你是來教訓我的嗎,”

“我不是要教訓你,可哥哥想過沒有,二十萬秦軍,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即使入兵關中,也可以用來當作前驅(qū),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可哥哥爲何濫殺無辜,想要坑殺二十萬秦卒呢,”項莊不肯有半點讓步,他不希望項羽重走歷史的腳步,不希望他再走上那條不歸路,可項羽根本聽不進去項莊的話,他起身怒道:“你已經(jīng)知道了,”

“是的,”項莊也起身回道,

“你來晚了,那些秦卒已經(jīng)死了,這件事,就此忘了吧,”項羽想要離開大帳,項莊在後面大吼道:“不,他們沒有死,若哥哥不想要這些降卒,何不將他們交給我,我來處置他們,”

“不,我已經(jīng)在衆(zhòng)將面前說過了,要處死他們,這件事,我不能答應,”項羽停住了腳步,

“如果我有辦法處置這些秦軍,哥哥可否給我一次機會,”項莊依然不肯捨棄,

“你有什麼辦法,無非是編入麾下而已,你這次北上,到底是什麼目的,”項羽眼中漸露殺機,他轉(zhuǎn)過身,靜靜的凝望項莊,如果項莊有一句回答不對,項羽很可能會長劍出鞘,血染大帳,

但項莊卻沒有半分懼意,對於這個莽撞的哥哥,項莊太瞭解他了,短暫的對視,項莊回道:“我要用他們來當苦力,重新興建江東,我要讓叔父當年起事之地,變成最繁華,最堅固之地,永遠不會被任何人侵犯,”

“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夠撼動楚國,你完全沒有必要……”說到這,項羽話音頓住了,似乎,剛剛項莊提起叔父,讓項羽想到了什麼,他聲音嘶啞的說道:“你有什麼辦法,”

“我可以悄悄轉(zhuǎn)移走這支軍隊,走山路,讓他們離開衆(zhòng)人的視野,只要……只要哥哥能夠放了他們,然後依然在山中燃起大火,已秦軍抵抗,被楚軍剿殺爲由,通告三軍即可,”

項羽沒有立刻回覆項莊,他靜靜的站在原地,彷彿,時間停止了一般,就這樣,兩人誰也不說話,項莊雖然靜靜的凝望著項羽,但他能夠感受到,項羽似乎已經(jīng)不再信任自己了,他已經(jīng)不再拿自己當親弟弟一樣看待了,也許,是這件事改變了兩人的立場,也許,是他此時的地位,使得他不能再用以往的思路去衡量彼此的感情,總之,曾經(jīng)已成往事,只有未來的路,需要項莊更加謹慎的走下去,

“好吧,我答應你,希望你能妥善處理此事,”項羽撂下一句話,嘆口氣,大步向帳外走去,

天矇矇亮,山谷中依然迴盪著秦軍的怒罵聲,求饒聲和哀嚎聲,但聲音明顯微弱了許多,一夜的折騰,使得秦軍士兵狼狽不堪,

黥布和蒲善二人在山谷上焦慮徘徊,梅鋗卻沒有半點放鬆警惕,他生怕二人鋌而走險,強行放火焚燒秦軍,就這樣,雙方彼此僵持著,

忽然,雜亂的馬蹄聲從遠處響起,一隊騎兵疾馳而來,衆(zhòng)人尋著聲音看去,是項莊匆匆趕來了,

快到近前,項莊舉起項羽的令牌,大喝道:“上將軍有令,讓我接管此處,一切行動,由我指揮,違令者,殺無赦,”

“願聽將軍號令,”

所有人紛紛單膝跪地,這時,項莊走上山谷,他靜靜的凝望著山谷中,還在叫罵的秦軍士兵,他朗然喝道:“都安靜安靜,我是項莊,你們聽我說句話,”

起初,山谷中還回蕩著衆(zhòng)人的議論和叫罵,哭嚎和哀求,但隨著項莊的三次大喝,終於,谷中漸漸安靜了,項莊目光森然的看著衆(zhòng)人,大喝道:“你們當中有人謀反,聚衆(zhòng)滋事,想要偷襲楚軍,纔會有今日惡果,但此時,那些罪魁禍首已經(jīng)被處決,你們是無辜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我項莊也不願大開殺戮,故此,我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們只需服役五年,五年後,我保證恢復你們名分,取消你們奴藉,讓你們可以娶妻生子,延綿子嗣,若有不願者,可留在此谷中,接受烈火的洗禮……”

項莊話音剛落,谷中再次迴盪著衆(zhòng)人的議論聲,這時,山谷偏處的一個谷口被打通,楚軍士兵手舉弓弩,在谷口列陣,項莊再次大喝道:“想通的,願意充當勞役的,可以走出來,不想走的,我不勉強你們,”

近三個時辰,秦軍能夠走動的,或攙扶,火背抗,一個個走出山谷,谷中,仍然有不少屍體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這些人,永遠也出不來了,

項莊見秦軍已撤離殆盡,乃看向黥布和蒲善,令道:“繼續(xù)放火,回報時,已秦軍謀反,盡誅之即可,”

又是兩個時辰過去,山谷中燃起了熊熊烈火,黑煙瀰漫天空,不久,黥布和蒲善率領部隊匆匆離去,

在另一面,項莊令李洪和桂英豪各帥一軍,帶領秦軍降卒悄悄轉(zhuǎn)移,夜裡行進,白天蟄伏,匆匆向蘄縣進發(fā),

三天後,楚軍大營內(nèi)鼓聲喧天,各路兵馬紛紛集結(jié),最先出營的,是齊軍,由齊將田都率領,隨後,趙軍和燕軍各自踏上了西進的征程,

楚營中軍,項羽站在將臺上,手中握著寶劍,向衆(zhòng)人吼道:“秦國雖滅,然關中未定,秦國極有可能死灰復燃,而秦軍二十萬降軍蓄意謀反,抵抗楚軍,已被誅殺,今日,我們當奮力西進,劍指關中,有敢阻撓者,殺無赦,”

項羽說的憤慨激昂,楚軍將士人人吶喊:“威武……”

隨著項羽的一聲令下,騎兵上馬,最先向大營外馳出,隨後,步兵,車兵緊緊跟隨,楚軍正式踏上了西進的征程,

在楚軍陣中,章邯懊悔不已,他的一時衝動,投降楚軍,卻害死了二十萬秦軍將士,如果上天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章邯絕對不會再選擇投降楚軍,他寧肯戰(zhàn)死疆場,馬革裹屍,

懊悔已是無及,章邯回頭看了看兒子章平,不遠處的司馬欣和董毅,侯成等人,他輕嘆一聲,低著頭,隨著楚軍繼續(xù)前進著,

原本項莊有五萬楚軍,但運送秦軍,項莊撥走了近兩萬,此時所剩兵馬有三萬多人,跟隨項羽的主力部隊一同行進,再加聯(lián)軍,項羽有兵馬二十四萬,

聲勢何等浩大,所過之處,沒有縣城敢抵抗,一路下來,楚軍再次收復未歸順縣城五十餘座,

行了近半月的路程,楚軍來到函谷關,先鋒部隊抵達關下,向城頭通報,請求入關,一名百長匆匆奔下城頭,來到楚軍駐地,行有一段距離後,趕來了夏侯嬰的大帳,此時,夏侯嬰正在帳中小息,百長焦急喊道:“將軍,不好了,項羽的軍隊要求入關,”

“什麼,”夏侯嬰被百長從睡夢中驚醒,他慌忙起身,在站內(nèi)徘徊片刻,急道:“有多少軍隊,”

“黑壓壓一片,似乎,數(shù)十萬都有,”百長說的很不確定,

夏侯嬰雖然心中驚恐,臉上卻不敢有半分表露,他從一旁拿起長矛和佩劍,令道:“隨我去城頭,”

來到函谷關上,夏侯嬰搭起眼簾,向外張望,好傢伙,這確實有數(shù)十萬大軍,夏侯嬰簡直不敢相信,項羽此時的勢力,如此強悍了嗎,

可劉邦臨來之前,特意吩咐,無論是誰,不準入關,這讓夏侯嬰十分爲難,如果放任項羽入關,自己有失職之過,可拒絕項羽,夏侯嬰又擔心自己人微言輕,他心中焦慮不安,這時,城下再次響起楚將嘶啞的聲音:“城上的,我們是楚軍,速開關門,我們是奉懷王之命,入關清剿秦國餘孽的,”

這是龍且的聲音,他此時馭馬在陣前,與趙將田都並轡而立,關卡上,夏侯嬰又思索了片刻,他終於咬牙回道:“你們且稍等,我派人去詢問我家主公,若他肯放將軍入關,我定當開關,放你們?nèi)雰?nèi),”

夏侯嬰剛說完,不遠處,項羽已率領衆(zhòng)將來到關前,他已聽說,劉邦的軍隊把守函谷關,不讓自己入關,此時聽到夏侯嬰如此推脫,項羽勃然大怒,他仰頭看向夏侯嬰,喝道:“匹夫無禮,再不開關,休怪我大軍攻城,玉石俱焚,”

“即使如此,我也不能違抗軍令,還請將軍見諒,”

見夏侯嬰不買賬,項羽勃然大怒,他從腰間抽//出寶劍,向前一揮,恨道:“劉邦無禮,誰敢爲我奪下此關,”

“我願往,”龍且,桓楚同時來到陣前,他們各帥萬餘人,紛紛向函谷關衝殺而去,

千餘架雲(yún)梯搭上城頭,楚軍發(fā)起了最猛烈的攻擊,

近一天的攻拔戰(zhàn),楚軍踏破函谷關,夏侯嬰兵力不足,無法死守函谷,匆匆?guī)洑埿\(zhòng)逃離,項羽攻下函谷關後,帶著怒氣,下令,全軍加速前進,向關中挺進,

各路兵馬紛紛集結(jié)關中,一場驚濤駭浪不可避免……

【本卷終】

第17章 突遇變故第11章 鴻門宴(中)第18章 項家之危第7章 自投羅網(wǎng)第60章 入兵函谷第50章 楚軍入關第9章 琴中仙女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7章 路遇知音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13章 反客爲主第29章 問卦定謀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32章 水路南下第16章 扶蘇之請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1章 江陵之行第58章 項羽坑卒第7章 帝國根基第1章 韓廣稱王第10章 襄疆稱王第8章 項伯夜訪第12章 項莊坦白第18章 項家之危第26章 韓信獻策第28章 烽火羣雄(十五)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17章 祖龍染病第12章 李良回軍第18章 一個陰謀第6章 霸王舉鼎第7章 大戰(zhàn)桓楚(上)第22章 烽火羣雄(九)第17章 蒯徹遊說(上)第27章 烽火羣雄(十四)第33章 大破楊熊第19章 鉅鹿吃緊第23章 烽火羣雄(十)第9章 李斯族誅第12章 魏咎失態(tài)第17章 祖龍染病第16章 扶蘇之請第34章 孔鮒直諫第25章 彭城之爭第13章 上兵伐謀第13章 上兵伐謀第37章 順藤摸瓜第16章 扶蘇之請第21章 田儋復齊(上)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4章 子期來訪第6章 神秘地帶第25章 彭城之爭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42章 章邯西進第44章 暗渡陳倉第36章 再敗秦軍第25章 驪山之行第13章 曹鳳抉擇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13章 齊國來使第7章 自投羅網(wǎng)第7章 大戰(zhàn)桓楚(上)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7章 大戰(zhàn)桓楚(上)第30章 烽火羣雄(十七)第30章 梟雄本色第29章 一箭雙鵰第13章 李良叛亂第6章 離別一吻第7章 孔吉提親第27章 螳臂擋車(上)第23章 武臣稱王第7章 帝國根基第13章 齊國來使第29章 問卦定謀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44章 分兵剿輔第50章 狗急跳牆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26章 周市求主(下)第43章 制衡之術第9章 順水推舟第12章 大婚前夕第18章 項家之危第2章 李斯哭子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43章 奇襲轘轅第17章 蒯徹遊說(上)第18章 蒯徹遊說(下)第34章 周文盡忠第2章 兵進藍田.doc第32章 功高震主第16章 烽火羣雄(三)第43章 奇襲轘轅第32章 吳家女將
第17章 突遇變故第11章 鴻門宴(中)第18章 項家之危第7章 自投羅網(wǎng)第60章 入兵函谷第50章 楚軍入關第9章 琴中仙女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7章 路遇知音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13章 反客爲主第29章 問卦定謀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32章 水路南下第16章 扶蘇之請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1章 江陵之行第58章 項羽坑卒第7章 帝國根基第1章 韓廣稱王第10章 襄疆稱王第8章 項伯夜訪第12章 項莊坦白第18章 項家之危第26章 韓信獻策第28章 烽火羣雄(十五)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17章 祖龍染病第12章 李良回軍第18章 一個陰謀第6章 霸王舉鼎第7章 大戰(zhàn)桓楚(上)第22章 烽火羣雄(九)第17章 蒯徹遊說(上)第27章 烽火羣雄(十四)第33章 大破楊熊第19章 鉅鹿吃緊第23章 烽火羣雄(十)第9章 李斯族誅第12章 魏咎失態(tài)第17章 祖龍染病第16章 扶蘇之請第34章 孔鮒直諫第25章 彭城之爭第13章 上兵伐謀第13章 上兵伐謀第37章 順藤摸瓜第16章 扶蘇之請第21章 田儋復齊(上)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4章 子期來訪第6章 神秘地帶第25章 彭城之爭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42章 章邯西進第44章 暗渡陳倉第36章 再敗秦軍第25章 驪山之行第13章 曹鳳抉擇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13章 齊國來使第7章 自投羅網(wǎng)第7章 大戰(zhàn)桓楚(上)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7章 大戰(zhàn)桓楚(上)第30章 烽火羣雄(十七)第30章 梟雄本色第29章 一箭雙鵰第13章 李良叛亂第6章 離別一吻第7章 孔吉提親第27章 螳臂擋車(上)第23章 武臣稱王第7章 帝國根基第13章 齊國來使第29章 問卦定謀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44章 分兵剿輔第50章 狗急跳牆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26章 周市求主(下)第43章 制衡之術第9章 順水推舟第12章 大婚前夕第18章 項家之危第2章 李斯哭子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43章 奇襲轘轅第17章 蒯徹遊說(上)第18章 蒯徹遊說(下)第34章 周文盡忠第2章 兵進藍田.doc第32章 功高震主第16章 烽火羣雄(三)第43章 奇襲轘轅第32章 吳家女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凤阳县| 蓬安县| 专栏| 同德县| 凤庆县| 旺苍县| 西华县| 诏安县| 合水县| 许昌市| 建湖县| 永宁县| 乐山市| 容城县| 日照市| 奉化市| 乐都县| 孝昌县| 宁河县| 霞浦县| 郁南县| 鄂温| 郓城县| 察哈| 汉沽区| 方城县| 贵德县| 清河县| 建昌县| 阜平县| 星子县| 清镇市| 乐亭县| 巴彦淖尔市| 青龙| 瑞丽市| 尼玛县| 新龙县| 武安市|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