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魏咎失態

耳邊響起了父親平日的諄諄教誨:我們身爲韓國後人,就要爲韓國分憂,哪怕,天下人都已忘記韓國,忘記曾經的故土,我們也不能忘記,不能失去復國的勇氣和動力,就是這樣的教誨,張不疑從小聽到大,他幾乎將這句話刻在了心底。

一杯酒喝下,張不疑感覺胸口火辣辣的,熱血沸騰,不禁朗聲道:“若是蒼天眷戀,我願提三尺銅劍,爲國捐軀,光復韓國,完成父親的心願。”

張不疑說完,又一次舉杯滿飲,這時,他也漸漸有些清醒,剛剛的話,將自己心中的想法暴露無遺,他後悔不已,但話已出口,張不疑無法挽回,不自覺的看向一旁,正在喝酒的項莊,他最憂慮的,就是此人,他不知道,項莊到底知道自己多少底細,如此想著,張不疑只得佯裝喝醉,朗笑道:“項兄,聽說,秦將蒙恬,率軍三十萬,北上討//伐匈奴,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張不疑單單詢問自己,項莊知道,他一定是自知失言,才故意岔開話題,其中,一定是顧慮自己,便微微點頭,笑道:“秦軍的主要武器,長槍大戟,弓陣盾陣,這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但匈奴,善於騎射,四處奔馳,不是秦軍能夠徹底剿滅的,依我之見,秦軍最多,只能驅逐匈奴,但無法消滅他們。”

“看來,賢侄對匈奴很瞭解啊。”周市在一旁插一句,趁著項莊不注意,瞪一眼張不疑,這才又繼續說道:“匈奴乃蠻夷之邦,初經戰陣,必然崩潰,我認爲,想要討//伐匈奴,不是不能剿滅,重要的,是戰術,這要看,蒙恬如何與匈奴一戰了。”

周市對匈奴的瞭解還是太少,有些輕敵,但項莊卻不願在這件事上與之深究,只得敷衍道:“周伯父所言極是。”

屋內出現短暫的沉默,爲了釋去張不疑的尷尬和疑慮,項莊喝盡杯中酒,長嘆一聲,也學著張不疑的口氣嘆道:“當年,祖父戰死疆場,父親也隨之,衝進了秦陣,與秦軍做最後一戰,那一幕,我和哥哥項羽,永遠不會忘記。”

衆人都在靜靜凝聽,項莊再次喝一杯酒,雙眼微紅,沉聲道:“祖父臨終,只說了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衆人皆愣住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從這句話中,可以聽出,項燕對江陵一戰戰敗的不甘和對後人的期望,希望能夠復楚的決心有多強,也從項莊的講述中,幻想出了江陵一戰,楚人戰得何其艱難,楚人何其英勇,奮死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項莊此時已放下酒杯,繼續說道:“秦軍踏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也在當時,中了一箭,險些喪命,但天公眷戀,沒有讓我就此死去,這一切,都是秦軍欠下的債,無論日後如何,楚國不會忘記舊時江山,楚國後人會永遠記住故國的歷史和恥辱。”

所有人都在聆聽項莊的講述,時間彷彿停止了,屋內也變得極爲安靜,不知過了多久,周市才第一個帶頭,鼓掌,衆人也隨之紛紛鼓掌。

始終沒有吱聲的魏咎,聽得衆人各自說著傷心往事和對故國的不甘,那麼,這裡,可以說的上不甘心的,恐怕只有自己,畢竟,秦朝不但滅了魏國,而且,也滅了自己的家,滅了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

越想越惱火,魏咎連喝三大杯酒,這時,他已醉眼惺忪,凝視著衆人,嘆氣道:“回想當年,秦軍圍困大梁,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圍困了近三個月,大梁軍民死傷慘重,哥哥魏假,也因此,向秦軍投降。”

秦軍踏入大梁,殺死無數魏軍和百姓,並侮辱婦女,這一幕幕在魏咎腦中浮現,這時,魏咎提高聲音,抱怨道:“可哥哥的投降,並沒有換來魏國的安寧,始皇帝賜死了哥哥,徙走了自己和弟弟魏豹,還下令,摧毀了魏國幾代人建造的戍堡和都城,多少魏兵屍骨未寒,多少冤魂遊蕩在大梁城中……”

魏咎越說越激動,此時,已毅然起身,走到大堂中央,高舉雙手,仰視屋檐,怒吼道:“不管日後天下如何,我魏咎,一定會重整旗鼓,再興魏國,推翻暴秦,耀我山河!”

魏咎說完,不禁大笑,笑聲淒冷,響遍客堂,這時,他已回身來到桌前,提壺在手,笑視衆人道:“爲推翻秦朝,爲我們大家的復國夢,讓我們共同舉杯,喝盡世間滄桑……”

魏咎的突然失態,周市始料未及,在外人面前,鋒芒畢露,把自己的野心和復國的夢想統統說出,魏咎何其蠢也!

此時,魏咎提著酒壺,猛喝一口,似乎意猶未盡,剛要開口,一旁,周市已忍無可忍,乾咳一聲,想要打斷魏咎,魏咎卻伸手,阻止了周市,繼續說道:“想晉朝滅亡之後,魏,趙,燕三家平分晉土,從春秋五霸到七國紛爭,其中,又以我們魏國最爲強大,可後來,天不遂人願,秦朝統一了六國……”

魏咎長嘆一聲,聲調太高,情緒略顯激動:“可不管秦朝如何強大,魏國不能就此滅亡,我與弟弟,流落睢陽,若不是周伯伯和李叔叔的輔佐與幫助,恐怕我們魏家將會就此落魄,所以,不管日後如何,只要我魏咎依然活著,就不會忘記魏國滅亡的恥辱,我一定會劍指秦土,復我山河,周伯伯就是丞相,李叔叔永爲太尉,決不相負……”

魏咎越說越離譜,周市臉色極爲難看,他輕咳一聲,看向李巖,李巖會意,立刻起身,拱手笑道:“魏公子喝多了,我送他回去,今日招待不週,還請見諒。”

說完,李巖大步走到魏咎身前,奪下他手中酒壺,攙扶著將他帶走,屋內再次陷入安靜,不久,周市舉杯,笑道:“今天的事,真是不好意思,來,我再敬二位賢侄一杯。”

杯中酒喝盡,項莊與張不疑紛紛起身,拱手笑道:“今日多謝周伯父盛情款待,我二人就此別過,他日有機會再來拜訪。”

魏咎在酒席上胡言亂語,周市也無心飲宴,只得起身歉然道:“那好,過幾日,我定當補辦酒宴,爲二位賢侄送行。”

“有勞周伯父了。”二人再次抱拳相謝。

。。。。。。

離開周府,二人行走在街道上,此時已是下午,街中行人不絕,非常熱鬧,行有一段距離,張不疑回頭望去,已經離周府很遠了,這時,他不禁笑道:“魏兄今日,一番肺腑,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項莊也在這時笑言:“魏兄豪爽,城府不深,此人可交。”

二人皆大笑,這時,二人已走到一家鐵鋪前,項莊想起張良所贈的偃日弓,這把弓是四石硬弓,雖然項莊準備日後把弓箭還給張良,但眼下,自己還需要使用這把弓,所以,必須做幾支鐵箭頭,才能更好的運用此弓,如此想著,項莊不由擡頭看向了一旁的鐵匠鋪。

在春秋以後,鐵箭頭逐漸被秦軍運用,但七雄爭霸的時候,鐵箭頭僅僅只有秦軍在使用,各國,依然用著銅箭頭,而此時,秦朝一統江山,鐵箭頭已不是什麼秘密,在這種普通鐵匠鋪,應該可以買到鐵箭頭,如此想著,項莊回身看向張不疑,笑道:“公孫兄若是累了,先回客棧吧,我想進去走走。”

“難得項兄有此興趣,我便陪著項兄進去看看。”張不疑指著鐵鋪笑道。

剛剛邁出幾步,張不疑又笑道:“項兄以後叫我不疑就行,不必太客套。”

“這樣也好。”項莊笑道。

進入鐵匠鋪,是一家五十平米的鋪子,四周擺滿了青銅劍,有一尺和兩尺的短刃,有三尺短劍和四尺長劍,最長的,還有秦軍經常配帶的五尺大劍,但這些劍,都是已青銅鍛造。

項莊四處看了看,走到火爐旁,鐵匠此時正在向爐內添加銅礦石,回身看到了項莊與張不疑二人,不禁笑道:“二位客官,想買點什麼?”

項莊見鐵匠身材魁梧,一看,就是老匠人了,不由笑道:“我想問問,有沒有鐵箭頭?”

“鐵箭頭?”鐵匠不由笑道:“鐵箭頭當然有,不過,價格會很貴,我建議,客官不妨購買銅箭頭,價格實惠。”

“可銅箭頭的穿透力遠遠遜於鐵箭頭,這點,大叔應該是知道的。”項莊笑言,卻是鐵匠,愣愣的看著項莊,不禁一豎拇指,朗笑道:“看來,是個行家。”

項莊回笑道:“只是略知一二罷了。”

不久,鐵匠把剩餘的銅礦石扔入爐內,這纔回身,在一個鐵箱旁,找出了七支已經做好的羽箭,遞給項莊笑道:“這是我之前做的,如果客官覺得可以,我這幾天可以爲客官趕製幾支。”

項莊接過羽箭,用手摸拭箭頭,雖然略顯粗糙,但菱角十分鋒利,這種箭頭,在這個年代,應該已經算是不錯了,便欣然笑道:“這七支羽箭我要了,如果在需要,我會來找大叔訂做。”

鐵匠朗笑道:“沒問題。”

上架感言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29章 子嬰之憂第6章 霸王舉鼎第1章 韓廣稱王第20章 項莊出手第28章 吳芮提親第23章 關中大索第37章 三國訪客第9章 武臣南歸第29章 破釜沉舟(上)第2章 曹公來訪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22章 殘暴胡亥第6章 深夜來客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38章 項梁定策第47章 章邯乞降(上)第2章 李斯哭子第39章 張陳斷交第50章 狗急跳牆第29章 問卦定謀第4章 曹鳳表白第3章 孔府夜宴第17章 蒲善招降第23章 武臣稱王第30章 魚書狐嘯第30章 魚書狐嘯第26章 夜襲陳留第37章 軍政不和第14章 徙封劉邦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8章 曹咎之悔第15章 懷王擇將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28章 吳芮提親第50章 狗急跳牆第57章 酒色誤國第7章 帝國根基第26章 韓信獻策第18章 一個陰謀第17章 突遇變故第26章 劉邦請漢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2章 李斯哭子第12章 鴻門宴(下)第25章 羣雄分鹿(下)第47章 漢雍之戰(三)第34章 爲君一戰第14章 徙封劉邦第26章 項莊來訪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14章 始皇東巡第18章 一個陰謀第37章 順藤摸瓜第25章 彭城之爭第7章 府中夜宴第60章 入兵函谷第32章 功高震主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34章 章平東訪(上)第12章 吳芮表態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4章 曹鳳表白第11章 項莊西進(下)第44章 大戰宛城第28章 烽火羣雄(十五)第32章 水路南下第25章 彭城之爭第10章 鴻門宴(上)第2章 黥布送別第9章 劉項定親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28章 烽火羣雄(十五)第5章 拜會郡守第33章 陳勝稱王(下)第37章 三國訪客第32章 吳家女將第20章 大破周文第14章 宋義之謀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27章 烽火羣雄(十四)第32章 趙歇復國第17章 劉邦西進第22章 項羽奪權(下)第27章 路遇知音第28章 抓儒風波第31章 秦晉之好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43章 制衡之術第24章 羣雄分鹿(上)第26章 項莊來訪第11章 退守鉅鹿第36章 義釋黥布第8章 項伯夜訪第20章 彭越來投第17章 祖龍染病
上架感言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29章 子嬰之憂第6章 霸王舉鼎第1章 韓廣稱王第20章 項莊出手第28章 吳芮提親第23章 關中大索第37章 三國訪客第9章 武臣南歸第29章 破釜沉舟(上)第2章 曹公來訪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22章 殘暴胡亥第6章 深夜來客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38章 項梁定策第47章 章邯乞降(上)第2章 李斯哭子第39章 張陳斷交第50章 狗急跳牆第29章 問卦定謀第4章 曹鳳表白第3章 孔府夜宴第17章 蒲善招降第23章 武臣稱王第30章 魚書狐嘯第30章 魚書狐嘯第26章 夜襲陳留第37章 軍政不和第14章 徙封劉邦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8章 曹咎之悔第15章 懷王擇將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28章 吳芮提親第50章 狗急跳牆第57章 酒色誤國第7章 帝國根基第26章 韓信獻策第18章 一個陰謀第17章 突遇變故第26章 劉邦請漢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2章 李斯哭子第12章 鴻門宴(下)第25章 羣雄分鹿(下)第47章 漢雍之戰(三)第34章 爲君一戰第14章 徙封劉邦第26章 項莊來訪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14章 始皇東巡第18章 一個陰謀第37章 順藤摸瓜第25章 彭城之爭第7章 府中夜宴第60章 入兵函谷第32章 功高震主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34章 章平東訪(上)第12章 吳芮表態第14章 邾縣之爭(下)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4章 曹鳳表白第11章 項莊西進(下)第44章 大戰宛城第28章 烽火羣雄(十五)第32章 水路南下第25章 彭城之爭第10章 鴻門宴(上)第2章 黥布送別第9章 劉項定親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28章 烽火羣雄(十五)第5章 拜會郡守第33章 陳勝稱王(下)第37章 三國訪客第32章 吳家女將第20章 大破周文第14章 宋義之謀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27章 烽火羣雄(十四)第32章 趙歇復國第17章 劉邦西進第22章 項羽奪權(下)第27章 路遇知音第28章 抓儒風波第31章 秦晉之好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43章 制衡之術第24章 羣雄分鹿(上)第26章 項莊來訪第11章 退守鉅鹿第36章 義釋黥布第8章 項伯夜訪第20章 彭越來投第17章 祖龍染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凌海市| 黑水县| 赤城县| 阿荣旗| 新巴尔虎右旗| 藁城市| 绥德县| 香河县| 灌云县| 镇雄县| 樟树市| 云霄县| 三原县| 登封市| 罗江县| 来安县| 卢氏县| 志丹县| 大庆市| 彩票| 南陵县| 合山市| 灵丘县| 甘泉县| 蓬安县| 宜州市| 子长县| 重庆市| 驻马店市| 个旧市| 临颍县| 将乐县| 杭锦后旗| 广昌县| 饶平县| 祁门县| 大埔区| 永胜县| 呼伦贝尔市|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