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項羽奪權(下)

“行軍打仗,最重要的是士氣,爲將者,要能與將士們同甘苦,共患難,體恤軍心,謀全局而戰四方,方可百戰百勝,而宋義,帶甲十萬卻屯軍安陽,不肯北上鉅鹿,軍糧補給艱難,他卻置之不理,每日與心腹愛將宴飲,不顧三軍將士們之疾苦,此等人,怎能長久,”范增凝視項羽,緩緩說道,

項羽聽完范增之言,起初沒有體會范增言外之意,但很快,項羽眼中的亮色變成興奮之色,如果能抓//住機會,殺宋義而代之,那麼,自己可名正言順的帥軍北上了,

可轉念一想,當初自己就有這種想法,但衆將沒人支持,想到這,項羽又略顯憂慮的看著范增,嘆道:“當初北上之時,我也曾已誅殺宋義爲名,與衆將談過,但是無人響應,如今舊事重提,恐怕……”

項羽這樣畏首畏尾,讓范增著實不樂,當初最先反對的,也是自己,想到此,范增回道:“少將軍豈不聞,此一時,彼一時也,”

說完,范增仰頭大笑,又道:“我當初反對,是因爲宋義剛剛出師,軍心穩定,衆將效命,但如今,鉅鹿一戰,宋義一拖再拖,冬天將至,將士們沒有冬衣,糧草輸送艱難,再過幾日,恐怕就要挖掘野菜就食,此等形勢下,宋義不知檢點,還在會飲衆將,難道這不是將軍的機會到了嗎,”

“機會,”項羽自言一句,但很快,項羽悟出了范增之意,他不禁仰頭大笑:“宋義匹夫,吾誓殺之,”

就在這時,一名親隨快步走入,拱手道:“兩位將軍,中軍傳來命令,宋將軍邀請二位去中軍赴宴,”

親隨彙報完,轉身離去了,這時,項羽和范增彼此對視一眼,皆會心的笑了,

此時中軍大帳,凡偏將以上,皆列坐在席,

兒子宋襄即將遠行,奔赴齊國出任相位,雖然名義上好聽,是齊相,但宋義知道,這是田顯爲了拉攏兩國關係,特意設的虛職,並沒有太大權力,但宋義並不在乎這些,能給兒子找個穩固的職務,又能拉攏齊楚兩國的關係,何樂而不爲呢,

酒菜已經陸續上齊,能夠坐在這裡喝酒的,都是宋義的心腹愛將,也正因如此,宋義纔會請項羽前來赴宴,想借著這場酒宴,給他一個下馬威,讓項羽不敢在小覷自己,也讓那些項梁的舊部知道,現在是自己掌權,不是項梁,讓所有人對自己忠心,

傳信兵已經去了半個時辰了,但是項羽依然沒有來,宋義此時略顯不悅,他看了看桌上的酒宴,又喊來帳外的親隨,喝問道:“項羽爲何還不來,”

“大將軍,已經去請了,應該在路上吧,”親隨回答的很不肯定,宋義只得擺擺手,斥退親隨,

大帳內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凝視宋義,宋義見氣氛有些凝重,不由乾笑道:“不等了,咱們開席吧,”

幾名負責酒宴的士兵立刻走上來,給衆人杯中倒滿了酒,這時,宋義舉杯笑道:“爲了我兒遠赴齊國,這杯酒,我感謝大家的到來,”

衆人紛紛舉杯,一飲而盡,這時,一名裨將放下酒杯,恨道:“項羽這麼久不來,分明是在擺譜,大將軍,我認爲你應該嚴懲此等狂徒,”

裨將的話,激起很多人的不滿,紛紛指責項羽,宋義卻假裝一笑而過,不在意的回道:“匹夫之勇,何足懼哉,不提他了,”

衆人見宋義沒有反應,也不再多言,紛紛舉杯,向宋襄敬酒,

中軍大帳,飲酒高歌,一片歡笑聲,但楚軍各營,卻苦不堪言,楚軍的糧草不足,士兵們有的只能啃一張麪餅,喝一碗青菜湯,日子過的苦不堪言,但宋義毫不體恤將士們的疾苦,只顧自己的‘隔岸觀火’之計,等待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戰,

此時,各營將士正是吃飯時間,很多人早已抱怨,伙食太差,冬天將至,河北冬天異常寒冷,難道要讓大家凍死在此嗎,

時間一天天過去,怨言一天天增多,人心思歸,楚軍的士氣也隨之一落千丈,就在今天,幾個人啃著餅,喝著清湯,抱怨不休的時候,一隊隊騎兵奔入大營,手舉令牌,高呼道:“宋義無道,已與齊國通謀,屯兵在此,只爲和齊國達成協議後,歸降齊國,我等乃楚國兵將,食君祿,怎能背棄楚國,如今,項羽將軍已得懷王密詔,誅殺宋義,重掌軍權,有支持者,拿起兵器,隨我出征,”

來人是虞子期,他已奉項羽密令,集結各營軍士,楚軍多是項梁舊部和項羽舊部,一聽宋義謀反,項羽奉詔討賊,紛紛扔掉手中餅,碗裡湯,從身旁拿起兵器,高呼:“願聽項羽將軍號令,”

“願聽項羽將軍號令……”各營紛紛崛起,拿起兵器,響應項羽號召,向中軍涌去,

此已近黃昏,近七萬楚軍在項羽的號召下,向中軍行進,奔騰的戰馬如天邊炸雷,大地爲之顫抖,矛兵,戈兵,盾兵,戟兵,弩兵,弓兵緊隨戰車,向中軍急速前進,一場前所未有的兵變即將到來,在隊伍最前方,項羽頂盔摜甲,手拿大戟,威風凜凜,在他身旁,范增一臉冷然注視前方,他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一種蔑視的笑意在范增眼中閃爍,也許,他在嘲笑宋義不智,也許,他在嘲笑自己,不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到底對不對,

在中軍大營,宋義剛剛送走宋襄,在幾名心腹愛將的護衛下返回,

酒席已經散了,直到宋襄離去,項羽都沒有出現,宋義心中憤恨之極,項羽絕對不會因爲一場酒席而回避自己,唯一的可能,就是項羽已經不在乎自己這個主將了,

想著項羽的傲慢,宋義大恨,從腰間抽//出長劍,恨恨的砍向桌案,一聲悶響,桌案被一分爲二,這時,一名親隨急奔而入,驚慌道:“大……大將軍,項羽謀反了,”

“什麼,”宋義大驚,手中劍“叮噹”一聲,掉在地上,這時,親隨還要說話,一支羽箭已從親隨的胸膛透出,鮮血順著箭鏃向下//流,親隨不自控的倒在地上,抽//搐片刻,一命嗚呼,

宋義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他本是文官出身,沒什麼武力,此時突遇兵變,宋義唯一的念頭,就是殺出去,回到彭城在做計較,想到此,宋義俯身拾起鐵劍,想要向外衝殺,忽然,一彪軍馬將大帳團團圍住,只聽外面傳來項羽的獰笑聲:“宋義匹夫,吾奉懷王密詔,誅殺爾等,識相的,自己出來,否則,我就要燒營了,”

“項羽,你休要在這裡矇混大家,懷王根本沒有給你密詔,”宋義向營外咆哮一聲,但是,換來的卻是三軍將士的吶喊聲:“誅宋義,殺奸妄……”

“誅宋義,殺奸妄……”

衆人的呼喊聲,徹底將宋義的底線擊潰,他突然跪在地上,無力的看著手中的鐵劍,當初北上,帶著項羽,就是最大的錯誤,想到此,宋義仰頭大喊:“我何其蠢也……”

一聲吶喊,宋義聲淚俱下,他此時此刻,腸子都要悔青了,而且,他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隔岸觀火,等秦趙一戰之後,自己伺機而動,進可平定趙地,退可剿滅章邯,直入關中,難道,這不是壯大楚國最好的策略嗎,爲什麼,這些將士們要聽命項羽,是因爲項梁的餘威還在嗎,

‘不,’心中一個聲音否決了宋義,是自己不體恤將士,不盡早圖謀後路,纔會導致今日之變,

“罷了,罷了,”宋義自言的喊了幾句,他把鐵劍橫在脖子上,身旁,幾個心腹想要上前勸阻,宋義已閉上眼,一咬牙,鐵劍劃過,鮮血迸射,很快,宋義倒在了血泊之中,

幾名心腹見宋義盡忠,自己已沒有退路,項羽不會輕饒衆人,乃紛紛拔劍,自刎而亡,

外面,項羽騎在馬上,見帳中久久沒有人出來,他已沒有耐心再等下去,他揚起右手,向前一揮,百餘名弓兵張弓搭箭,箭鏃塗上燈油,幾名手拿火把的士兵立刻將箭鏃點燃,一名校尉朗聲喝喊:“放,”

百餘支羽箭射//入大帳,很快,宋義的大帳被大火吞沒,

繁陽縣的官道上,一支百餘人的隊伍正在緩緩前行,爲首一名少年,他是宋義的兒子,宋襄,此時,他正在趕往黃河渡口,準備渡過黃河,向齊國進發,

臨別,宋義多次叮囑,讓宋襄一定要維護齊楚兩國的和睦,讓兩國能互相援助,這樣,楚國才能在未來的戰爭中,走向強大,

就在宋襄沉思父親叮嚀的話語,心中戀戀不捨的時候,忽然,一彪千餘人的騎兵隊疾馳而來,爲首一員將領大呼:“宋襄將軍止步,我奉大將軍之令,有東西要交給你,”

宋襄隱隱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他回頭看去,一支楚軍在向自己奔來,很快,他聽到那名楚將在喊自己,並說有東西要送來,宋襄乃勒停戰馬,在原地等待,

很快,這支楚軍來到近前,爲首一將,拱手道:“請宋襄將軍出來答話,”

“你有什麼東西要給我,”宋襄馭馬而出,這時,那名楚將來到宋襄身前,冷笑道:“東西在這,”

他從腰間抽//出長劍,一劍劈去,宋襄慘叫著掉落馬,身後親隨想要護衛,卻被楚軍一擁而上,將宋襄的親隨紛紛殺散,這時,那名楚將跳下馬,拿出匕首,將宋襄首級剁落,隨即翻身上馬,勒轉馬頭,急速向安陽奔去,

第35章 首戰章邯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23章 羋心之憂第12章 項羽之怒第29章 子嬰之憂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12章 魏咎失態第39章 九江來使第49章 洹南受降第34章 兩國折首第31章 秦晉之好第14章 宋義之謀第32章 吳家女將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章 酒斷人腸第13章 齊國來使第19章 呂臣敗逃第30章 烽火羣雄(十七)第40章 焚書坑儒第24章 周市詭謀第23章 范增來訪第53章 尾聲第13章 扶蘇之願第9章 琴中仙女第43章 奇襲轘轅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29章 項羽說婚第14章 宋義之謀第45章 奇兵殺回第2章 曹公來訪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11章 鴻門宴(中)第25章 彭城之爭第52章 胡亥自刎第24章 羣雄分鹿(上)第6章 張良之邀第12章 魏咎失態第31章 楚威赫赫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2章 再歸江東第7章 孔吉提親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7章 三輔蒙冤第31章 張良定謀第19章 神秘土廟第11章 宋留乞降第4章 明交暗害(中)第26章 韓信獻策第1章 奸妄趙高第20章 始皇遇盜(上)第9章 東楚王妃第1章 有志少年第30章 夜訪劉邦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8章 子脩自薦第40章 焚書坑儒第2章 曹公來訪第40章 蔡賜戰亡第17章 劉邦西進第43章 制衡之術第1章 吳廣請援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9章 仗義出手第8章 子脩自薦第7章 項莊奇謀第46章 章邯之憂第17章 蒲善招降第19章 神秘土廟第17章 蒲善招降第1章 歃血入關第38章 項梁定策第18章 沙丘駕崩第3章 孔府夜宴第13章 曹鳳抉擇第49章 漢雍之戰(五)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33章 魏咎稱王第37章 章邯揚威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1章 孔鮒之憂第8章 子脩自薦第17章 祖龍染病第22章 2劉邦誓師第1章 韓廣稱王第1章 時光倏忽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24章 章邯之悔第13章 扶蘇之願第49章 洹南受降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5章 項莊稱王第16章 徐福遠遁第59章 欲蓋彌彰第33章 章邯覷漢第26章 劉邦請漢
第35章 首戰章邯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23章 羋心之憂第12章 項羽之怒第29章 子嬰之憂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12章 魏咎失態第39章 九江來使第49章 洹南受降第34章 兩國折首第31章 秦晉之好第14章 宋義之謀第32章 吳家女將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章 酒斷人腸第13章 齊國來使第19章 呂臣敗逃第30章 烽火羣雄(十七)第40章 焚書坑儒第24章 周市詭謀第23章 范增來訪第53章 尾聲第13章 扶蘇之願第9章 琴中仙女第43章 奇襲轘轅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29章 項羽說婚第14章 宋義之謀第45章 奇兵殺回第2章 曹公來訪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11章 鴻門宴(中)第25章 彭城之爭第52章 胡亥自刎第24章 羣雄分鹿(上)第6章 張良之邀第12章 魏咎失態第31章 楚威赫赫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2章 再歸江東第7章 孔吉提親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7章 三輔蒙冤第31章 張良定謀第19章 神秘土廟第11章 宋留乞降第4章 明交暗害(中)第26章 韓信獻策第1章 奸妄趙高第20章 始皇遇盜(上)第9章 東楚王妃第1章 有志少年第30章 夜訪劉邦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8章 子脩自薦第40章 焚書坑儒第2章 曹公來訪第40章 蔡賜戰亡第17章 劉邦西進第43章 制衡之術第1章 吳廣請援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9章 仗義出手第8章 子脩自薦第7章 項莊奇謀第46章 章邯之憂第17章 蒲善招降第19章 神秘土廟第17章 蒲善招降第1章 歃血入關第38章 項梁定策第18章 沙丘駕崩第3章 孔府夜宴第13章 曹鳳抉擇第49章 漢雍之戰(五)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33章 魏咎稱王第37章 章邯揚威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1章 孔鮒之憂第8章 子脩自薦第17章 祖龍染病第22章 2劉邦誓師第1章 韓廣稱王第1章 時光倏忽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24章 章邯之悔第13章 扶蘇之願第49章 洹南受降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5章 項莊稱王第16章 徐福遠遁第59章 欲蓋彌彰第33章 章邯覷漢第26章 劉邦請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河池市| 石泉县| 两当县| 鹤山市| 蒲城县| 宁城县| 明星| 三门县| 五河县| 湛江市| 岐山县| 阿巴嘎旗| 南昌市| 安阳市| 哈巴河县| 灵寿县| 措美县| 鲁甸县| 泾阳县| 上饶市| 缙云县| 高青县| 独山县| 明星| 保靖县| 商洛市| 泰安市| 兰州市| 徐汇区| 钟祥市| 陆良县| 水富县| 时尚| 逊克县| 孙吴县| 延庆县| 开鲁县| 休宁县| 郯城县|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