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武臣南歸

臧荼和申陽分賓主入座,那名軍官已經離去了,一名親兵送來兩杯茶水放在桌案之後也離去了,此時,帳內極爲安靜,只有兩人彼此對坐,皆默默品茶。

臧荼對眼前這個申陽印象不錯,而且,他剛進大帳說的一番話,讓臧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此時,一口熱茶下肚,臧荼不禁朗笑道:“你說,你不是爲武臣而來,那你說說看,你到底爲了何事,出使燕國?”

申陽早已料到,臧荼會以此來打開話題,所以,他在來的時候,心中便有了腹案,但眼下,他不能直接說出,這樣,會顯得自己早有預謀,此時申陽緩緩放下茶杯,假作思索,片刻之後,申陽嘆道:“眼看燕國大限將至,僕不忍將軍蒙羞,特來相救。”

臧荼不聽猶可,聽申陽如此說,心中略顯不悅,冷冷道:“恐怕蒙難的,是你們趙國吧?”

“將軍何出此言?眼看燕國將會大兵壓境,危在旦夕啊!”申陽假作吃驚,一副焦急難耐的樣子,臧荼見申陽說的急迫,心中也沒了底,詫異道:“你說說看,我們燕國何以危在旦夕?”

見臧荼有些動心了,申陽迫一句道:“將軍對張耳,陳餘瞭解多少?”

“這個……”臧荼話頭頓住了,申陽又道:“此時他二人正在帳中飲酒相慶,不日便會誓死北上,試問燕國能低檔否?”

這下,臧荼徹底暴怒了,他毅然起身道:“我大燕帶甲之士,不下十萬,何以如此小覷我焉?”

“自古師直爲壯曲爲老,燕國濫殺趙國使臣,囚禁趙國君主,此仇此恨,趙人豈能不拼命搏殺,一旦燕王暗殺趙王,便會給張耳陳餘已口實,平分趙地,誓死北上,強師北上,士氣正旺,無堅不摧,是如摧枯拉朽,試想,燕軍能低檔否?”

說到這,申陽頓住了話頭,他覷一眼臧荼,見他已有些著急,申陽繼續道:“之所以張耳陳餘不斷派使者前來,本是知道使者一來,很難歸去,但這些並不重要,他的目的,不是求回趙王,而是想借機讓你們誤解,趙國很重視迎回趙王,一旦你們中計,便會輕蔑趙國,趙國可藉機激怒燕王,燕王勃然大怒,殺死趙王,便可以促成張陳兩家平分趙地,此等形勢,將軍怎能不查?”

這一次,臧荼徹底著急了,若真如申陽所言,張耳和陳餘放的線也太長了!不但要平分趙地,而且,還要藉機北上,一股擊破燕軍,佔領燕地,此時此刻,臧荼再也坐不住了,他不由起身,拱手道:“先生請稍後,待我即刻稟告我王,放趙王回去。”

說完,臧荼頭也不回的急急走出大帳,看著臧荼離去的背影,申陽不禁冷笑一聲。

。。。。。。

韓廣此時正在地圖前沉吟,武臣被扣在燕營,趙軍羣龍無首,必然內亂,軍心不穩,如何能抵抗燕軍?在武臣看來,此時正是南下討//伐趙國最好的機會。

不過,不謀而動乃莽夫之勇,韓廣深知,趙軍雖然失了主帥,但武臣麾下的陳餘張耳卻不是宵小之輩,不可輕視。

就在武臣徘徊不定,思考何時南下的時候,臧荼與周彤快步走入了大帳,二人來到韓廣身前,拱手道:“大王,臣有要事稟告。”

韓廣見二人面色凝重,心中驚疑,此時已走回到自己的軟席上坐下,詫異道:“你二人何以如此驚慌?”

臧荼不等韓廣坐穩,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我得到一個最新消息,趙軍有北上決戰的企圖。”

“他們還敢北上?不怕本王殺了武臣嗎?”韓廣不禁冷笑一聲,他的輕蔑,他的輕狂讓臧荼不禁輕嘆一聲,但他此時,只能盡力勸說韓廣,略作思索,沉聲道:“大王,我得到一個消息,張耳,陳餘在趙國蓄謀已久,他們巴不得你殺了武臣,然後他們可名正言順,分割趙國,誓師北上,到那時,趙軍可一當百,我們很難抵擋。”

說到這,臧荼看了一眼韓廣,見他還在聽,臧荼又道:“即使我們能夠抵擋趙軍的北上,損失一樣會很大,得不償失啊!況且,我們北連匈奴,東胡,高句麗,一旦我們與趙軍一戰受挫,很難保證這些蠻夷之邦不會趁人之危,偷襲我們,大王,此事還要三思而後行啊!”

臧荼一番苦口婆心,終於說動韓廣,此時他已起身踱步,腦中以極快的速度平衡利弊和揣摩這個消息的可信度,不知多久過去,韓廣終於下定決心,令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寡人決定,放了武臣,這件事,你去辦吧。”

臧荼大喜,立刻拱手道:“末將一定處理好此事。”

。。。。。。

得了韓廣默許,臧荼立刻趕往別帳,將武臣領出,並設酒款待申陽和武臣二人,以表歉意,將以前的事情略作訴說,敷衍一番。

下午,藉著夕陽西下,臧荼選了幾艘快船,將武臣和申陽送走,這才長長鬆口氣,這件事,總算告一段落了,至少,眼下,兩國可以相安無事了。

而申陽和武臣別離臧荼後,坐著小船,向大清河南岸行去,這一趟,武臣感覺,自己從鬼門關走了一趟,若不是眼前這個申陽救了自己,武臣很清楚,自己這輩子都別想再回趙地。

“你從前,真的只是一個伙伕嗎?”武臣興致正濃,申陽拱手笑道:“回大王,我是去年入的軍,始終在伙房工作。”

武臣不禁爽然大笑,他從沒想過,自己手下的一個伙伕,竟有如此辯才,真是天生的辯士,這次回去,自己一定要重用他。

就在武臣心中思考著如何獎賞申陽的時候,一名士兵指著河岸大叫:“大王,丞相大人帶著百官來接您了。”

河港上,張耳,邵騷,陳餘,張魘,李左車等三十多人已等候多時,此時,遙遠的河面上,幾隻小船出現在大清河中,很快,船隻漸漸傍岸,衆人高興的迎了上去,紛紛單膝跪地:“參見大王。”

武臣略顯慚愧,不禁嘆道:“本王衝動了,讓你們擔心了。”

“大王莫要自責,只要大王平安歸來,趙國還是從前的趙國,大王還是從前的大王。”張耳笑說道,這時,張耳的目光落在了武臣身後的申陽身上,不由笑道:“申陽可畏智勇雙全,勇救大王於危難,著實難得,大王一定要重賞他才行。”

武臣聽後,不禁大笑:“傳本王令,封申陽爲安國君,賞黃金百鎰。”

申陽大喜,立刻上前跪下:“謝大王賞。”

這時,武臣略顯疲憊,這段時間被關押在燕軍的大營,他著實吃了不少苦,此時終於可以歸來,他一分鐘,一秒鐘也不想留在這個傷心地,看著重臣正在凝視自己,武臣毅然道:“傳令,休整軍隊,回邯鄲。”

。。。。。。

衡山郡,又名常山郡,自從李良奉命北上之後,大小戰役無數,勝多敗少,在常山郡聲名赫赫,秦軍屢戰屢敗,最後龜縮在曲陽縣中,李良也自此,分兵圍剿,清理附近村落,並圍攻曲陽。

大概半年之久,李良最終攻克了曲陽縣,在曲陽縣休整兵馬,等待後續命令。

曾經有命令,讓李良儘快結束常山郡的戰役,北上增援武臣討//伐燕國,但李良思前想後,閥燕並不是明智之舉,他相信,武臣不久之後,會想通這一點,也會放棄閥燕的計劃,所以,他始終在常山郡按兵不動,敬候廣陽郡的戰報送來。

這幾天,果然有戰報送來了,但結果卻出乎了李良的預料。

據斥候彙報,武臣曾率軍在大清河與燕軍對峙,可他卻不聽勸阻,孤身前往燕營刺探敵情,不慎被抓,後被申陽已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韓廣,放回了武臣,這種事情,讓李良覺得不可思議,堂堂一國君王,居然能夠做出如此荒誕的事情。

此時斥候退下了,李良在屋內來回踱步,武臣此時已經率軍南下,回邯鄲了,可他這次忽然偃旗息鼓,放棄閥燕,下一步,他會不會考慮調自己回都呢?

常山郡雖然暫時肅清了,可還有很多縣城仍然掌握在秦軍手中,李良還不想這麼早回都。

可自己已經抗拒一次武臣的命令了,若這次他再下旨,自己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回絕了。

已眼下的形勢來看,想要回絕武臣,只有一個辦法,發動一場戰爭,亦或者,繼續北上,這也許是逃避武臣最好的辦法。

想到此,李良不禁自嘲的笑了,他不明白,自己爲什麼會如此懼怕武臣呢?就因爲他是趙王嗎?

可武臣能夠做出如此輕率的舉動,放任三軍於不顧,獨自跑到大清河對岸去刺探敵情,這種事情,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出呢?

就在李良胡思亂想的時候,一名親隨疾步走入,拱手道:“將軍,大王有旨意送來了!”

李良心中一緊,他擔心的事情終於來了,但使臣既然已到,自己沒必要刻意迴避,如此想著,李良索性慨然應對,帶著親隨,向屋外走去。

院子裡,一名身穿皮甲的士兵已等候多時了,他見李良出來,快步迎了上去,拱手道:“大王有令,命你蕩平常山郡後,即刻西進,向太原進兵。”

李良見不是調自己回都的命令,不由朗笑道:“請轉告大王,我一定誓死拿下太原郡。”

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50章 楚軍入關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2章 再歸江東第22章 2劉邦誓師第14章 趙歇稱王第20章 大破周文第1章 吳廣請援第12章 李良回軍第51章 叛宮弒主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4章 下邳之行第22章 殘暴胡亥第43章 葛嬰弒主第55章 加兵禦敵第22章 烽火羣雄(九)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14章 始皇東巡第15章 項家雙雄(上)第12章 大婚前夕第2章 曹公來訪第4章 拒虎千里第31章 楚威赫赫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15章 奇怪老者第11章 項莊西進(下)第18章 大破王離第24章 項莊遠謀第7章 三輔蒙冤第59章 欲蓋彌彰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12章 項羽之怒第22章 咸陽風波(下)第58章 項羽坑卒第6章 神秘地帶第23章 關中大索第37章 軍政不和第6章 步步緊逼第27章 螳臂擋車(上)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4章 子期來訪第3章 九江來使第34章 兩國折首第15章 爭奪函谷第35章 吳廣受誅第26章 項莊來訪第5章 調兵遣將第1章 歃血入關第23章 武臣稱王第2章 兵進藍田.doc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32章 尾聲第16章 徐福遠遁第44章 大戰宛城第11章 韓信拜將(下)第39章 定陶之戰(三)第4章 拒虎千里第34章 爲君一戰第20章 胡亥登基第1章 吳廣請援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6章 章邯北上第40章 蔡賜戰亡第13章 上兵伐謀第12章 李良回軍第37章 章邯揚威第19章 夜訪曹府第33章 陳勝稱王(下)第5章 兄弟反目第9章 劉項定親第23章 小橋離別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1章 時光倏忽第30章 吳芮之請第7章 孔吉提親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48章 章邯乞降(下)第14章 雙虎戲珠(上)第32章 尾聲第6章 初到江東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31章 櫟陽飲宴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3章 項梁遠慮第18章 大破王離第11章 韓信拜將(下)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39章 九江來使第36章 義釋黥布第15章 懷王擇將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26章 項莊來訪第24章 項莊遠謀第9章 武臣南歸第53章 尾聲第12章 項莊坦白第42章 周市請兵第1章 歃血入關第28章 抓儒風波
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50章 楚軍入關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2章 再歸江東第22章 2劉邦誓師第14章 趙歇稱王第20章 大破周文第1章 吳廣請援第12章 李良回軍第51章 叛宮弒主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4章 下邳之行第22章 殘暴胡亥第43章 葛嬰弒主第55章 加兵禦敵第22章 烽火羣雄(九)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14章 始皇東巡第15章 項家雙雄(上)第12章 大婚前夕第2章 曹公來訪第4章 拒虎千里第31章 楚威赫赫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15章 奇怪老者第11章 項莊西進(下)第18章 大破王離第24章 項莊遠謀第7章 三輔蒙冤第59章 欲蓋彌彰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12章 項羽之怒第22章 咸陽風波(下)第58章 項羽坑卒第6章 神秘地帶第23章 關中大索第37章 軍政不和第6章 步步緊逼第27章 螳臂擋車(上)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4章 子期來訪第3章 九江來使第34章 兩國折首第15章 爭奪函谷第35章 吳廣受誅第26章 項莊來訪第5章 調兵遣將第1章 歃血入關第23章 武臣稱王第2章 兵進藍田.doc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32章 尾聲第16章 徐福遠遁第44章 大戰宛城第11章 韓信拜將(下)第39章 定陶之戰(三)第4章 拒虎千里第34章 爲君一戰第20章 胡亥登基第1章 吳廣請援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6章 章邯北上第40章 蔡賜戰亡第13章 上兵伐謀第12章 李良回軍第37章 章邯揚威第19章 夜訪曹府第33章 陳勝稱王(下)第5章 兄弟反目第9章 劉項定親第23章 小橋離別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1章 時光倏忽第30章 吳芮之請第7章 孔吉提親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48章 章邯乞降(下)第14章 雙虎戲珠(上)第32章 尾聲第6章 初到江東第38章 項莊定計(上)第40章 出征風波(上)第31章 櫟陽飲宴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3章 項梁遠慮第18章 大破王離第11章 韓信拜將(下)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39章 九江來使第36章 義釋黥布第15章 懷王擇將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26章 項莊來訪第24章 項莊遠謀第9章 武臣南歸第53章 尾聲第12章 項莊坦白第42章 周市請兵第1章 歃血入關第28章 抓儒風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通渭县| 正镶白旗| 清流县| 永靖县| 广德县| 巴里| 青龙| 沿河| 余干县| 洛南县| 松原市| 咸丰县| 金阳县| 呼伦贝尔市| 武山县| 文水县| 日照市| 肥西县| 博客| 建湖县| 孟连| 安达市| 辽宁省| 江油市| 托克托县| 沧州市| 平乐县| 赤城县| 鱼台县| 武川县| 宁武县| 凤台县| 灵山县| 永寿县| 宜川县| 休宁县| 承德县| 衡山县| 东安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