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章 楚軍入關

雍軍趁著夜色,悄無聲息的退去了,此時在郿縣戰場上,只剩下一隊隊打掃戰場的漢軍,由於提前得到了雍軍撤退的消息,漢軍在清晨向雍軍大營發起了進攻,留守的數千雍軍被漢軍無情的斬殺,而後,漢軍奪下了郿縣,但是他們沒有急於向廢邱進兵,而是佔住郿縣後,開始調集民力,徵招民夫,準備搶修褒斜道的棧道了。

雍軍是倉促撤退,留下了不少物資,此時雍國的半壁江山已經被漢軍佔領,雖然蕭何幾次進言,希望劉邦趁熱打鐵,向咸陽發兵,斷了章邯求援董毅的想法,但是劉邦因爲擔心分兵繼進,會疏散兵力,始終沒有答應蕭何的請求。

而這幾天,劉邦始終所憂慮的,並不是章邯,而是西楚的項羽和東楚的項莊,他很擔心,楚國會藉此機會重回關中,雖然關中已經基本上被自己掌控,但是一旦楚軍入關,局勢不容樂觀。

劉邦也做了無數次的假設,如果項羽入關,他第一件事,必然是收了章邯的軍權,合兵一處,在與自己開戰,章邯也不是傻子,不會輕易把兵權交出去,而項莊入關呢?恐怕項莊一旦入關,他必然會聯合章邯對抗自己,這也是劉邦爲何始終把項莊當作對手,卻沒有過分在意項羽的原因之一。

一個匹夫,再猛,能興起多大風浪?

就在劉邦心中胡思亂想的時候,大將周勃快步走了過來:“大王,有緊急軍情。”

“什麼事,大驚小怪?”劉邦詫異,周勃來到近前,低聲說道:“我得到斥候歸報,在江陵附近,發現了東楚軍的戰船。”

“江陵?”劉邦被周勃說的一愣,江陵怎麼可能有東楚軍的戰船?但轉念一想,他忽然怔住了,莫非,項莊已經知道了自己北上的消息,準備調兵入關,也來插一槓子嗎?

這種時候,勝券在握,若是東楚來插一槓,這恐怕……

劉邦不敢想下去,他立刻吩咐周勃道:“多派斥候,密切注意南郡的動靜,另外,命人去吧韓信找到我帳中去。”

……

郿縣以南,渭河以北,這裡延綿著漢軍的大營,爲了確保褒斜道能夠儘快開工,漢軍停止了繼續東進的舉措,在這裡屯兵,劉邦的大營也在其中,即爲隱蔽,此時韓信,樊噲,灌嬰等一般大將都已匆匆趕來,還有蕭何,酈食其,酈商等人也在韓信等人之後匆匆返回大營。

劉邦已經把發現東楚軍的消息告訴了衆人,衆人都是又驚又喜,驚得是,東楚軍居然在這個時候西進了,但是震驚之餘,又有喜,喜的是東楚軍西進,如果漢軍能夠把握好這個機會,在關中一舉殲滅東楚軍,他日角逐,除了項羽,漢軍還有何人可懼?

當然,這只是部分人的想法,劉邦卻十分忌憚項莊,此時召集衆人,劉邦在思索片刻之後,開口說道:“無利不起早,項莊忽然西進,我隱隱覺得,他是想拉攏關中勢力,與我軍抗衡,而項莊此人目光遠大,絕非項羽支流,與他一戰,說實話,我沒有絕對的把握。

劉邦的話,讓衆人都不由輕輕嘆息一聲,蕭何也起身拱手道:“唯今,我軍已佔據郿縣,大王應該火速出兵,已雷霆之擊拿下咸陽,封鎖塞王南下之路,然後圍攻廢邱,廢邱若敗,雍國必亡,而後我們駐守武關,即使項莊想要入關,也無能爲力了。”

“若章邯不退兵廢邱,我尚且不懼,可此時他雍城固守,廢邱城高牆厚,不易強攻,這可如何是好?”劉邦略顯憂慮,韓信見狀,起身說道:“大王何必如此,東楚軍雖然精銳,然而我軍也不照比東楚軍差多少,即使他們殺入關中,與章邯聯合,我軍人數上佔盡優勢,士氣正盛,不見得會敗,如今蕭丞相所言正是良策,佔領咸陽,斷了章邯向北求援的希望,我們在循序收復翟國國土,而後南下,與郿縣共同發動進攻,廢邱可下,而後,佔武關,函谷關,關中可定,項莊不足爲慮。”

韓信說完,酈食其也起身笑道:“大王還記得宛縣縣令鄧齮嗎?他曾得大王厚待,雖然隸屬項羽麾下,但此人意志不堅,如果大王肯出重金,許以高官,我願替大王走一趟,說服鄧齮歸降漢國,而後,宛縣便是項莊的第一道坎,有他拖延項莊,大王還有和憂慮呢?”

酈食其的話如醍醐灌頂,劉邦瞬間輕鬆了許多,他看著衆人,朗然笑道:“就如你等所言,韓信,本王命你率軍十五萬,向咸陽進兵,酈食其,如何說服鄧齮,本王就看你的了。”

……

江陵王宮,項莊在曹鳳,贏亮等人的陪同下,緩步走入了王宮大殿,共敖帶著兒子共尉等人也早已等候在此,衆人相對而坐之後,幾名內侍送來了茶水,等內侍退去後,項莊這纔拿起茶杯,輕輕抿一口,隨即看向共敖道:“我的軍隊已經駐紮在鄀縣,整備待戰,此時我來江陵的目的,想必臨江王已經瞭解了,成與不成,還望你一句話,我這幾天必須儘早趕回大營。”

共敖早就得到了鄀縣縣令的彙報,東楚軍數千艘大船,近五萬大軍在鄀縣屯兵,這麼大的軍隊,鄀縣縣令根本無法阻止他們入境,況且,沒有共敖的命令,任何人也沒有勇氣去阻擋他們,唯恐因此而影響兩國之間的同盟。

此時項莊親自來訪,共敖知道,不給項莊一個滿意的答覆,是不行的了。

共敖也拿起茶杯靜靜的喝茶,他沒有急著答覆,但是腦中卻在急速的思考著,這次共尉東進,冶鐵的技術和鑄劍工藝項莊都已經答應了,自己在這個時候,萬不能不給項莊面子,但是臨江國此時的兵力也不是很多,如果派的太多,臨江國國內會變得空虛,如果派的少了,又擔心項莊不滿,共敖就這樣靜靜的喝茶,不敢輕易做出答覆。

似乎看出了共敖的爲難,項莊放下茶杯之後,只是爽然的笑了笑:“劉邦雖然擁兵三十萬,但是聲勢上浩蕩,卻是一批烏合之衆,不堪一擊,我這次帶五萬兵馬,足以證明我們並沒有把漢軍放在眼中,這樣,我也不爲難臨江王,我只需要三萬兵馬,三萬兵馬助我西進便可,如何?”

這一個‘如何’柔中帶剛,共敖立刻放下茶杯,他目光中多了一絲難以置信,他不明白,項莊有如此信心嗎?

三萬兵馬,對於共敖,不多不少,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又猶豫了片刻,共敖看向自己的兒子共尉,朗然令道:“共尉爲主將,竇林爲副將,你二人帥騎兵一萬,步兵兩萬,會合東楚王的軍隊,向關中進發。”

共敖終於表態,項莊也起身拱手笑道:“有臨江王的兵馬助陣,此戰必勝,我也不多耽擱了,我還有事,先一步回鄀縣了。”

……

項莊回到鄀縣的時候,已經是三天後了,此時東楚的物資補給,已基本到位,還有一部分,已先一步起行,向析縣進發,爲大軍開道,而驍將君子脩也在兩天前,率領七千騎兵,越過鄧縣的三座浮橋,向武關挺進。

可以說,此時東楚國已經做好了與漢軍一戰的準備,但是主力部隊卻在這裡遲遲未動,第一是等待臨江國的援軍,第二,是項莊還沒有正式開始部署入關之後戰局,所以衆將都在等待項莊到來。

今天項莊剛剛返回,便急匆匆趕來了帥賬,帥賬內,早已等候多時的華宇迎了上來,在項莊身旁輕聲道:“有探馬來報,在宛縣官道上發現了一輛奇怪的馬車,馬車內坐著漢軍的謀士,酈食其。”

說完,華宇看了看項莊的表情,又道:“要不要派人抓捕他?”

項莊在聽到酈食其的名字後,不由自主的停住了腳步,但是他思索片刻,忽然冷笑道:“此人出現在宛縣,估計是來策反鄧齮的。”

“鄧齮?他不是已經歸附西楚了嗎?”華宇不解,項莊卻再次冷笑:“當年伐秦之戰,鄧齮最先投降的,便是劉邦,雖然他和漢國沒什麼交往,但是這個人意志不堅,很容易被說動,所以,劉邦纔會從他身上下手,果然是好計謀。”

此時丁固等人早已來到項莊身旁,丁固見項莊提起此人,不由詫異道:“劉邦想借鄧齮來阻撓我們嗎?他也太瞧得起鄧齮了?不如大王讓我去會會他,我只帶兩千兵馬,定能殺得他哭爹喊娘。”

“呵呵,他是哥哥項羽的下屬,我們貿然出兵討伐宛縣,一旦哥哥得知,必然猜忌我有異心,此事不可爲。”項莊冷然說道。

一旁,周生上前勸道:“大王何不已勞軍之名,誘騙他出城勞軍,在軍中將他抓獲,已圖謀不軌之名將他斬首,然後上報西楚王,言明他勾結漢軍,將他斬首,這樣西楚王便不會猜忌大王了。”

項莊還是沒有同意周生的提議,他思索了片刻,看著沙盤上的南陽郡宛縣,嘴角微微上揚,用一種極爲自信的口吻說道:“勞軍誘騙他出城不難,但是證據不足,不足以服衆,我自由辦法讓這廝露出狐貍尾巴,然後名正言順,用他的首級來祭旗,大家急等著看好戲吧。”

說著,項莊仰頭大笑,他隨即看向大將丁固和曹無傷,令道:“這幾日臨江軍的援軍會抵達,他們抵達後我們合兵一處,向西進發,務必在十天內抵達武關,懂了嗎?”

“喏。”衆人紛紛單膝跪地,拱手接令。

【本卷終】第七卷寫完了,第八卷作爲收尾,預計下個月月初或者中旬完本,估計月初完本的機率可能大一些,兩本書,雙開,堅持一個多月了,很累啊,還得再堅持一個月,後面,如果寫,就是幾百萬上下,但是真心寫不動了,再不改變太大劇情的情況下,完美收本,也是一個好的結局,想跟老仔新書的,加羣吧,413725146,新書預計三百萬打底字數,寫一寫悲催的宋朝如何逆襲,另外,不要糾結這本書怎麼剛過百萬就寫不動了,新書也寫不動什麼的,只是在這裡寫的不開心,換個地方而已,例如《爭唐》,鳳羽飄搖,我們都在一起,他是直接放棄,我是堅持寫完,我還算厚道吧?

第19章 章邯請戰第25章 彭城之爭第34章 孔鮒直諫第25章 羣雄分鹿(下)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1章 鐵器研發第20章 胡亥登基第36章 再敗秦軍第9章 東楚王妃第37章 劉邦起義(下)第29章 子嬰之憂第8章 不疑之請第1章 歃血入關第42章 章邯西進第5章 公孫良府第41章 賈復弒主第34章 兩國折首第20章 胡亥登基第24章 烽火羣雄(十一)第32章 趙歇復國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57章 酒色誤國第6章 霸王舉鼎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17章 蒲善招降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19章 呂臣敗逃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36章 義釋黥布第30章 烽火羣雄(十七)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12章 魏咎失態第58章 項羽坑卒第26章 韓信獻策第2章 再歸江東第15章 項家雙雄(上)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4章 下邳之行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12章 李良回軍第15章 李良降秦第19章 呂臣敗逃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35章 秦人喪膽第1章 有志少年第32章 羋心稱王第12章 項羽之怒第28章 項莊北擴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25章 彭城之爭第32章 趙歇復國第15章 烽火羣雄(二)第34章 周文盡忠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18章 蒯徹遊說(下)第12章 吳芮表態第43章 葛嬰弒主第47章 章邯乞降(上)第29章 子嬰之憂第29章 吳芮擇婿第18章 項家之危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1章 江陵之行第2章 酒斷人腸第4章 張良直諫(下)第51章 叛宮弒主第43章 奇襲轘轅第33章 蒙恬北上第23章 范增來訪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36章 秦人喪膽(下)第25章 周市求主(中)第2章 鄱陽之行第17章 突遇變故第40章 楚軍舉哀第4章 下邳之行第6章 初到江東第34章 兩國折首第19章 鉅鹿吃緊第32章 尾聲第38章 東山再起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38章 項梁定策第14章 徙封劉邦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44章 暗渡陳倉第43章 葛嬰弒主第1章 江陵之行第37章 定陶之戰(一)第38章 章邯請援第27章 烽火羣雄(十四)第34章 王綰遇害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20章 大破周文第25章 酈生奇謀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26章 手足相殘(上)第19章 夜訪曹府
第19章 章邯請戰第25章 彭城之爭第34章 孔鮒直諫第25章 羣雄分鹿(下)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1章 鐵器研發第20章 胡亥登基第36章 再敗秦軍第9章 東楚王妃第37章 劉邦起義(下)第29章 子嬰之憂第8章 不疑之請第1章 歃血入關第42章 章邯西進第5章 公孫良府第41章 賈復弒主第34章 兩國折首第20章 胡亥登基第24章 烽火羣雄(十一)第32章 趙歇復國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57章 酒色誤國第6章 霸王舉鼎第20章 烽火羣雄(七)第17章 蒲善招降第15章 雙虎戲珠(下)第19章 呂臣敗逃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36章 義釋黥布第30章 烽火羣雄(十七)第14章 烽火羣雄(一)第12章 魏咎失態第58章 項羽坑卒第26章 韓信獻策第2章 再歸江東第15章 項家雙雄(上)第41章 出征風波(中)第24章 周市求主(上)第4章 下邳之行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12章 李良回軍第15章 李良降秦第19章 呂臣敗逃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35章 秦人喪膽第1章 有志少年第32章 羋心稱王第12章 項羽之怒第28章 項莊北擴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25章 彭城之爭第32章 趙歇復國第15章 烽火羣雄(二)第34章 周文盡忠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18章 蒯徹遊說(下)第12章 吳芮表態第43章 葛嬰弒主第47章 章邯乞降(上)第29章 子嬰之憂第29章 吳芮擇婿第18章 項家之危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1章 江陵之行第2章 酒斷人腸第4章 張良直諫(下)第51章 叛宮弒主第43章 奇襲轘轅第33章 蒙恬北上第23章 范增來訪第15章 爭奪函谷第21章 咸陽風波(上)第36章 秦人喪膽(下)第25章 周市求主(中)第2章 鄱陽之行第17章 突遇變故第40章 楚軍舉哀第4章 下邳之行第6章 初到江東第34章 兩國折首第19章 鉅鹿吃緊第32章 尾聲第38章 東山再起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38章 項梁定策第14章 徙封劉邦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44章 暗渡陳倉第43章 葛嬰弒主第1章 江陵之行第37章 定陶之戰(一)第38章 章邯請援第27章 烽火羣雄(十四)第34章 王綰遇害第23章 會靈璧會師第20章 大破周文第25章 酈生奇謀第3章 江東來使(下)第26章 手足相殘(上)第19章 夜訪曹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大丰市| 恩平市| 雅江县| 观塘区| 明溪县| 阿坝县| 北流市| 高平市| 综艺| 黔南| 黄大仙区| 思南县| 平泉县| 竹北市| 长丰县| 镇雄县| 武隆县| 北安市| 博乐市| 涪陵区| 宜黄县| 将乐县| 江安县| 黑水县| 兴和县| 嘉义县| 余庆县| 宜阳县| 正镶白旗| 观塘区| 闽侯县| 霍邱县| 台东市| 株洲市| 临湘市| 巨野县| 大悟县| 秭归县| 平武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