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章 張陳斷交

項伯父子的到來,無疑是雪中送炭,深秋的天氣漸漸寒冷,項羽這幾日也在爲此事發(fā)愁,雖然他沒有在衆(zhòng)人面前提起,但大家都知道,如果物資送不來,項羽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向趙王索要補給,保證楚軍順利過冬,這樣,楚軍必須已防禦秦軍爲由,與趙國交涉,第二,項羽會不惜任何手段,甚至丟棄所有輜重,已最快的速度趕回碭郡,但無疑,項羽選擇了前者。

與章邯的一戰(zhàn),已經不能再拖,項羽已決定在近日向章邯開戰(zhàn),此時,楚軍正在整軍備戰(zhàn),而且,各路兵馬的歸順,讓項羽實力大增,也正因如此,項羽纔會在休兵第三天,調撥各路兵馬,與章邯隔河而望。

項羽很清楚,自己的調兵遣將,一定會給章邯造成巨大壓力,一旦他率軍潛逃,就會給項羽一次全面進擊的機會,那時,項羽將會徹底擊垮秦軍,即使他們不離開棘原,項羽也決定,整軍數(shù)日,全力一戰(zhàn)。

但回想自己當年組建的那支嫡系軍,鐵劍配鐵盾,上了戰(zhàn)場所向披靡,如今,雖然奪了宋義的軍權,掌控了楚軍的主力部隊,但那支部隊,已經不復存在了,這也是項羽心中一道難以逾越的坎,想到此,項羽看向一旁的項伯,嘆道:“三叔,我有一事,還想勞煩三叔走一趟。”

見項羽忽然變得如此客氣,項伯略顯詫異,掠須笑道:“羽兒何時變得如此客套?有話不妨直說。”

項羽見項伯點頭,也隨之笑道:“戰(zhàn)場征戰(zhàn),已利器爲首,如今,我的八千子弟都還在懷王麾下,無法調來前線,我有考慮,從莊兒的衡山郡調一批鐵器北上,武裝軍隊,不知叔父肯替我一行否?”

項羽是爲此事而發(fā)愁,項伯朗然大笑:“鐵劍,鐵戈等兵器的製造,如今已不是什麼秘密,據(jù)說,莊兒已經在各地開設匠鋪,出售兵器,此時各路兵馬,都多少配有部分鐵器,我覺得,羽兒不必如此依賴鐵器,將士百戰(zhàn),士氣爲先,訓練爲輔,百戰(zhàn)百勝。”

見叔父如此說,項羽略顯不悅,雖然楚軍沒有兵器補給,一樣可以擊潰秦軍,但項羽還是想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強軍,但眼下,項伯說的也對,從衡山郡運送補給,路途遙遠,即使運到河北,那時自己的軍隊恐怕已殺進關中了。

如此想著,項羽放棄了剛剛的想法,他不由尷尬的笑笑:“叔父之言甚是。”

項伯此時看出了項羽的不悅,但他也不便再勸說什麼,大帳內出現(xiàn)了短暫的安靜,兩人都沉默不語,不知多久過去,一名親隨掀簾而入,拱手道:“上將軍,趙王趙歇和趙相張耳在營外求見。”

“呵呵,他們終於肯來了嗎?”項羽朗然大笑,對一旁的項伯笑道:“叔父不妨隨我去會會此二人。”

項伯也笑著點點頭,這時,項羽看向親隨,令道:“立刻擂鼓,迎接趙王入營。”

楚營外,趙歇與張耳,李左車帶來了五百軍士,已豬羊和美酒等物來犒賞楚軍,此時,大營的柵門緩緩打開,營內,戰(zhàn)鼓緩緩敲響,不久,一隊手持大戟的楚軍士兵奔出大營,列陣兩側,這是迎接貴賓的陣型。

趙歇見楚軍隊形嚴整,心中不由暗暗讚歎,他回頭看向張耳,苦笑道:“若我趙軍有楚軍一半,何懼秦軍?”

張耳見趙歇如此感慨,不禁嘆道:“大王所言極是,兵強,則國更強,這也是我們趙國的不足,日後,我們需嚴加訓練軍士。”

張耳倒還好說,但李左車此時卻有些拉不下臉了,畢竟他是主管軍政這塊的,這次對秦國的戰(zhàn)爭,李左車又是主將,此時他已單膝跪在趙歇身旁,嘆道:“大王此言甚是,末將日後定當嚴加訓練軍士,不會再給秦軍攻打趙國的機會。”

“寡人並沒有責備趙將軍,快快請起。”趙歇扶起李左車,這時,營內響起了項羽的朗笑聲:“讓趙王殿下久等了,項羽之罪也。”

趙歇順著聲音看去,只見項羽一身白色寬袍,並沒有戎裝在身,乃拱手笑道:“項羽將軍不遲萬里,北上增援趙國,又擊潰秦軍,殺得章邯如喪家之犬,我特備下薄酒和豬羊,前來犒勞楚軍將士,還請項羽將軍收下。”

“趙王殿下何必如此客氣。”項羽給趙歇施一禮,隨即指向大營,笑道:“趙王殿下,咱們營中說話吧。”

進入大帳,幾名親隨立刻端來了熱騰騰的茶水,每人身旁各擺放一杯,項羽此時已拿起茶杯,輕吹哈氣,呷一口後笑道:“這次秦軍北上,讓趙王殿下受驚了。”

“是寡人麻煩項將軍了。”趙歇客氣一句,一旁,張耳笑道:“這次若不是項羽將軍北上,大破秦軍,恐怕鉅鹿再有數(shù)日,便會城破人亡了,我代表我王,謝謝項將軍。”

張耳起身施一禮,項羽急忙起身回禮道:“張大人何必如此。”

兩人彼此各施一禮後,彼此就坐,項羽在坐下後,輕拍桌案,恨道:“可恨宋義,屯軍安陽,始終不肯北上,使得楚軍糧草幾次告罄,將士們苦不堪言,眼看寒冬將至,不與秦軍一戰(zhàn),我們北上,還有何意義?”

說到這,項羽憤怒之極,一旁,李左車也恨道:“宋義這是坐山觀虎鬥,他如此虛張聲勢,對趙國是致命的打擊,對楚國,也會影響趙楚兩國的關係,這是蠢夫所爲。”

趙歇見李左車插嘴,乃乾咳一聲,李左車立刻閉口不言,帳中又一次出現(xiàn)了短暫的安靜,這時,范增在旁給項羽遞個眼色,項羽會意,乃拿起茶杯,假作喝茶,思索說詞,半響,他乾笑兩聲,嘆道:“可恨章邯雖敗,尚有二十萬兵馬,而我軍駐紮在此,眼看寒冬將至,將士們沒有足夠的過冬衣物,糧草補給運輸艱難,我已有回軍彭城的打算,待明年春暖花開,再與秦軍決一死戰(zhàn)。”

項羽的話讓趙歇大驚,如果楚軍離去,章邯必然會再次圍攻鉅鹿,那時,趙國就真的要滅亡了,想到此,趙歇略顯尷尬道:“項羽將軍不準備和秦軍決戰(zhàn)嗎?”

“能力有限,今年只得飲恨南歸了。”項羽搖頭嘆道。

“項羽將軍需要我們做什麼?不妨直說。”趙歇有些沉不住氣了,一旁,張耳也插嘴道:“楚軍北上,完全是爲了趙國與秦軍一戰(zhàn),我們作爲東道主,理應全力幫助楚軍渡過難關,請項將軍提出你們的要求吧。”

項羽要的就是這句話,他要的,是趙國對自己的支持,只有這樣,項羽才能全力打這一戰(zhàn),此時話題已經打開,那薄薄的一層窗戶紙被捅破,項羽也不再繞彎子,他伸出兩個手指,笑道:“我只有兩點要求。”

“第一,我需要棉服做過冬之物,糧草方面,趙軍也應適當支持。”

“第二,我希望趙軍能出兵助我西進,暫時擊潰章邯,並不能解決秦國對趙國的威脅,只有兵入函谷關,徹底擊垮秦國,我們才能一勞永逸,遠離戰(zhàn)爭!”

項羽的條件,並不算苛刻,趙歇微微點頭,一旁,張耳詫異道:“司馬卬不是已經跟隨項將軍了嗎?”

“司馬卬畢竟只有三萬兵馬,想要殺入關中,三萬兵馬根本不夠,我希望,趙國能拿出誠意!”項羽雙眼微瞇,凝視著二人。

大帳內再次安靜了,不知多久過去,趙歇似乎下定決心一般,嘆氣道:“好,我答應你!我會讓張耳丞相收編鉅鹿以北的軍隊,聽從項羽將軍的調遣。”

“好,趙王殿下果然爽快,我們一言爲定!”項羽爽朗大笑,他隨即看向帳外,大喝道:“來人,備酒菜。”

。。。。。。

章邯的敗退,無形中,也解救了陳餘,這些日子,他始終再爲如何解鉅鹿之圍而苦惱,雖然陳餘害怕與章邯一戰(zhàn),可一旦鉅鹿淪陷,陳餘很清楚,章邯同樣不會放過自己,他將會已得勝之師大舉進攻陳餘的大營。

脣亡齒寒,陳餘最終鼓起勇氣,他本想聯(lián)合司馬卬一起進兵,卻不想,項羽已提前結束了這場戰(zhàn)爭,雖然陳餘心中有點小小的失落,但項羽擊敗章邯,總好過自己親自帥軍與章邯一戰(zhàn),這幾天,陳餘始終在考慮,是否應該去拜訪項羽。

雖然猶豫,但陳餘很清楚,項羽脾氣暴躁,爲人魯莽,不是一個好交往的人,況且,今天陳餘也有耳聞,各國使者再拜見項羽的時候,都是跪著入賬的,這讓陳餘不禁覺得好笑,自古男兒立世,跪父母,跪君王,他項羽是什麼東西,楚國的上將軍,就好如此擺譜嗎?

陳餘露出了鄙夷的笑意,這時,一名親隨快步走入,拱手道:“大將軍,丞相大人來了。”

陳餘聽說張耳來了,不由大笑道“快快請他進來。”

不多時,張耳在幾名府兵的護衛(wèi)下走入大帳,他一臉嚴肅的凝視陳餘,似有無限的深仇大恨一般,正在陳餘納悶之時,張耳從府兵手中接過竹簡,展開後,朗聲念道:“秦軍壓境,鉅鹿危在旦夕,卿屯十萬之軍,駐足觀望,是何居心?寡人思卿往日之功,扶持寡人登壇之功……今免陳餘大將軍一職,由右相張耳接管……卿可速速繳納印信,不得有誤。”

陳餘聽後,不由得勃然大怒,他凝神看向張耳,恨道:“丞相大人這是何意?”

“張魘何罪?陳澤何罪?區(qū)區(qū)五千之兵,就好對抗秦軍數(shù)十萬之衆(zhòng)嗎?若非你貪生怕死,何以至鉅鹿險些淪陷?如今,大王只是免你軍權,已看出,大王仁厚之心,你還不速速謝恩?”

聽張耳如此說,陳餘也不與他辯駁,只冷哼一聲,扔出將印,匆匆向帳外走去。

一柱香之後,陳餘帶著百名親隨,馭馬離開大營。

大概三個時辰後,張耳下令,三軍拔寨起行,向漳河進發(fā),與項羽會合。

第11章 項莊西進(下)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37章 劉邦起義(下)第12章 項羽之怒第34章 王綰遇害第2章 酒斷人腸第43章 奇襲轘轅第25章 驪山之行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56章 奇襲嶢關第2章 再歸江東第41章 趙高害賢第16章 徐福遠遁第30章 梟雄本色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10章 韓信拜將(上)第31章 張良定謀第8章 項伯夜訪第26章 周市求主(下)第3章 孔府夜宴第38章 兩女爭鋒第5章 項莊稱王第4章 拒虎千里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34章 章平東訪(上)第24章 周市詭謀第37章 章邯揚威第7章 帝國根基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56章 奇襲嶢關第4章 召平假詔第13章 李良叛亂第8章 子脩自薦第10章 項氏兄弟第6章 張良之邀第23章 關中大索第57章 酒色誤國第3章 九江來使第16章 扶蘇之請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12章 大婚前夕第18章 項家之危第27章 吳芮來訪第29章 子嬰之憂第22章 海歸之人第22章 咸陽風波(下)第20章 項莊出手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23章 關中大索第1章 有志少年第10章 再起烽煙第7章 帝國根基第10章 項氏兄弟第16章 臨陣變卦第26章 夜襲陳留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3章 項梁遠慮第24章 烽火羣雄(十一)第42章 出征風波(下)第26章 手足相殘(上)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8章 吳芮提親第3章 會稽呂家第40章 葛嬰立楚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45章 江東霸主第24章 羣雄分鹿(上)第38章 項梁定策第30章 魚書狐嘯第32章 吳家女將第17章 蒯徹遊說(上)第30章 梟雄本色第3章 孔府夜宴第25章 醉斬白蛇第6章 神秘地帶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29章 烽火羣雄(十六)第32章 功高震主第22章 項羽奪權(下)第22章 海歸之人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33章 魏國求援第34章 王綰遇害第29章 破釜沉舟(上)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12章 吳芮表態(tài)第26章 韓信獻策第6章 初到江東第1章 奸妄趙高第26章 劉邦請漢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56章 奇襲嶢關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2章 李斯哭子第12章 項莊坦白第52章 胡亥自刎第16章 章邯北上
第11章 項莊西進(下)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37章 劉邦起義(下)第12章 項羽之怒第34章 王綰遇害第2章 酒斷人腸第43章 奇襲轘轅第25章 驪山之行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56章 奇襲嶢關第2章 再歸江東第41章 趙高害賢第16章 徐福遠遁第30章 梟雄本色第30章 破釜沉舟(下)第19章 烽火羣雄(六)第10章 韓信拜將(上)第31章 張良定謀第8章 項伯夜訪第26章 周市求主(下)第3章 孔府夜宴第38章 兩女爭鋒第5章 項莊稱王第4章 拒虎千里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34章 章平東訪(上)第24章 周市詭謀第37章 章邯揚威第7章 帝國根基第35章 章平東訪(下)第56章 奇襲嶢關第4章 召平假詔第13章 李良叛亂第8章 子脩自薦第10章 項氏兄弟第6章 張良之邀第23章 關中大索第57章 酒色誤國第3章 九江來使第16章 扶蘇之請第10章 項莊西進(上)第12章 大婚前夕第18章 項家之危第27章 吳芮來訪第29章 子嬰之憂第22章 海歸之人第22章 咸陽風波(下)第20章 項莊出手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23章 關中大索第1章 有志少年第10章 再起烽煙第7章 帝國根基第10章 項氏兄弟第16章 臨陣變卦第26章 夜襲陳留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3章 項梁遠慮第24章 烽火羣雄(十一)第42章 出征風波(下)第26章 手足相殘(上)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28章 吳芮提親第3章 會稽呂家第40章 葛嬰立楚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45章 江東霸主第24章 羣雄分鹿(上)第38章 項梁定策第30章 魚書狐嘯第32章 吳家女將第17章 蒯徹遊說(上)第30章 梟雄本色第3章 孔府夜宴第25章 醉斬白蛇第6章 神秘地帶第53章 謀殺趙高(上)第29章 烽火羣雄(十六)第32章 功高震主第22章 項羽奪權(下)第22章 海歸之人第39章 項莊定計(下)第33章 魏國求援第34章 王綰遇害第29章 破釜沉舟(上)第2章 江東來使(上)第12章 吳芮表態(tài)第26章 韓信獻策第6章 初到江東第1章 奸妄趙高第26章 劉邦請漢第32章 陳勝稱王(上)第56章 奇襲嶢關第16章 項家雙雄(下)第2章 李斯哭子第12章 項莊坦白第52章 胡亥自刎第16章 章邯北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安仁县| 娱乐| 高要市| 特克斯县| 淮安市| 睢宁县| 浑源县| 凯里市| 昔阳县| 南乐县| 通辽市| 教育| 隆回县| 荥经县| 大方县| 屯昌县| 称多县| 门源| 绩溪县| 湘乡市| 仁寿县| 林州市| 双牌县| 海盐县| 沅江市| 洛扎县| 临泉县| 鹤庆县| 临城县| 汉源县| 东至县| 垣曲县| 广丰县| 浑源县| 雅江县| 洮南市| 三台县| 搜索| 吴江市|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