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

說起關蕓娘,秦家離開米脂後,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她的日子過得也挺糾結。

當初吳少英明確說了不肯答應跟她定下親事,她雖然哭鬧了一場,但關大舅也知道不能縱著小妹胡鬧了,便和妻子一起嚴辭數落了她一番,又勸說關老太太不要再縱容小女兒,總算是把她給鎮壓下去了。當時關大舅就想,還是要儘快給關蕓娘定下婚事才行,不然她還是難以死心的,日後還不知道會鬧成什麼樣子。

關家當時正在孝期內,三年孝滿之前都不好給小妹說親,但他們小戶人家,也不象世家大戶那麼講究。雖然不方便在孝期內議親,卻可以請託親戚朋友幫著尋摸,先找到一戶合適的人家,由中間人出面說合,大家有了默契。等關蕓娘一出孝,對方就可以遣媒人過來下聘,爭取一年內讓她出嫁。如此既省事,又不用擔心會違禮。關蕓娘年紀也不小了,三年孝滿就是十九歲的老姑娘了,早點出嫁纔是正理。

當時關大舅費了不少力氣,才託妻子孃家的一位長輩幫著尋到了一戶合適的人家。對方家境還算殷實,也是有宅有田的,家中只有一個獨生兒子,不過年紀稍大些,有二十出頭了,自小讀書,自十二三歲起,就一直在考童生試,已經過了縣試與府試,算是個童生,卻怎麼也過不了院試。本來他小小年紀就成了童生,也曾被視作是神童一流的人物,因此家人一心想要等到他考中秀才後,再往富貴人家裡娶親的。如此將來他想要再考舉人、進士,也就有了錢財上的支持。否則只靠他家那點家底,未必真能供得出一個官兒來。

可惜,他雖然順利地過了縣試與府試,卻在院試這一關蹉跎了好些年,始終不見能考過去的跡象。曾經的神童名聲,到如今也變得泯然衆人了。他家本來盯上的幾家富戶的千金,這幾年裡都紛紛嫁了出去。想考得功名後娶富家女甚至是官家女的算盤打不響,這童生卻已經到了婚事不能再拖下去的年紀,再不娶就晚了,只能放棄了原本的如意算盤,娶一位目前與他門戶相當的妻子。

這個童生對於關家來說,是挺合適的結親對象。一來,對方家不在米脂,離得幾十裡地遠,對關蕓孃的那點不好的傳聞並不瞭解,只知道她是秀才的女兒,還有個姐姐嫁到了做官的人家。二來,兩家論家底是門當戶對的,誰也沒委屈了誰。不過,關家也曾提到,他們與秦家是姻親,秦柏教出了本地好幾名秀才、舉人,還教過進士。關蕓娘雖說家世平凡了些,但她能把未婚夫推薦到秦柏門下求學,足以給這門婚事增添籌碼了。

當時關家還不知道秦柏一家今後不會回來了,只當他們是上京城探親去,頂多一年半載就會回來了,繼續象過去那樣教書度日。而那個童生家裡打聽到秦柏的名聲,也心動了。兩家便從此有了默契,約定等關家孝滿後,對方便會遣媒提親。不過在那之前,雙方都不能向外透露這個約定。

關家是怕自家孝期內議親會叫人說閒話。那一家則是還不肯死心,想叫兒子再考一兩回試一試,若還是中不了秀才,就只能老老實實將就小戶人家的女兒了。但若是能僥倖考得秀才功名,這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還不能向外公佈的婚約,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兩家都打著如意算盤,卻扛不住關蕓娘不肯配合。她既然已瞧上了吳少英,又怎肯將就一個家境平平的童生?趁著這樁婚事尚未公之於衆,她就使了詭計,故意到人家面前鬧了一番,把婚事給鬧沒了。那一家差點兒沒翻臉,連那位關舅母那位從中說合的孃家長輩都差點兒吃了掛落,灰頭土臉地表示以後再也不幫關家牽線了。關舅母好說歹說,又送了厚禮過去賠罪,才把這件事抹過去。但她和關大舅回頭再看到關蕓娘,便是氣不打一處來。那麼好的一樁婚事給關蕓娘作沒了,連媒人也不肯再上門,她今後還能嫁到誰家去?!

後來秦家從京城傳回消息,說是秦柏封了侯,秦平也做了官,一家子住進了京城的侯府,米脂縣上下都轟動了。到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他們一直尊敬的秦先生,竟然是一位國舅爺,是皇后娘娘的親兄弟!沒人知道爲什麼國舅爺要在他們這裡隱姓埋名幾十年,但秦家在本縣的地位已經完全不同了。不必秦家人費心,縣衙的人就能替他們照看好了本地的產業,連秦家的佃農,都比一般農戶體面些,更別說是關家這門實打實的姻親了。

關家在縣中的地位也有所提升,關老太太本來還爲女兒的終身大事操心的,見縣中開始有人家向關家的族親打探關蕓娘是否已經定親,其中不乏富家大戶,她聽了親友的幾句奉承,便覺得女兒的機會來了!大女兒雖然死了,卻是實打實的侯府少奶奶,她的親妹子,身份自然跟一般的縣城人家女兒不一樣,也是千金小姐了。千金小姐當然不能隨便挑人家,定要尋個富裕的宅門嫁過去纔好,女婿也要是讀書知禮、有才有貌的青年才俊才成,否則如何配做侯府的親戚?

這時候上門探口風的幾家富戶,關老太太都嫌棄他們不是土財主,便是富商門第,沒個讀書的子弟,配不上關家這等書香人家。她先盯上的是本地望族王家的子弟。王復林是秦柏的學生,也算是與關家人常見面的,年歲正合適,還有個哥哥在京城做官,自是一等一的好對象。當然,王家門第太高,關老太太也知道自家未必夠得上,即使能借秦家的勢,可王家兄弟都是秦柏門生,這個勢未必能借得成。

關老太太同時又盯上了秦柏的另一個學生於承枝。於家不在米脂,而是綏德州人士,但家境也算殷實。於承枝當日已經考中了秀才,正打算入讀西安府學,就象當初吳少英那樣。若是她小女兒能嫁過去,將來的前程也差不了。

然而,無論是王復林還是於承枝,都曾經幫秦柏料理過秦平與關蓉孃的“後事”,多少知道些關蓉娘之死的內情。這裡頭固然有何氏的責任,但關家次女也沒少禍害親姐。二人雖然年少,也深知娶妻娶賢的道理。關老太太託人一探口風,他們就已經明確回絕了。

關老太太只好把主意打到了秦柏的另一個學生胡坤身上。胡坤家境貧寒,但也考中了秀才,日後只要有了功名,就不怕日子過不好。關蕓娘嫁過去,好歹有希望做個官太太呀。

結果胡坤也拒絕了。理由跟王復林、於承枝是一樣的。

關家這時仍在孝期,說親是秘密進行的。但關老太太接連試探了幾家,都沒得到好結果,消息哪裡能封鎖得住?關家有了侯爺做親家,竟然還不能給自家女兒說個窮秀才做女婿,可見他家這關係有多虛了。侯爺的學生,自然都是知道內情的人,沒點緣故,也不會堅決拒絕老師姻親家的女孩兒。

縣中人等再結合先前關蕓娘在外頭瞎放謠言,敗壞長姐名聲的傳聞,以及秦家上京後,就與關家斷了來往,連封書信都沒有的消息傳開,關家在縣裡的地位就開始下降。本來上趕著想要與他家交好的富戶都漸漸冷淡下來,只維持面上的禮數,卻是再也沒有先時的熱絡了。

縣裡還有不少人在私下議論,覺得關家糊塗,小女兒禍害了大女兒,把大女兒的性命都給禍害沒了。秦家身爲大女兒的夫家,心裡不定怎麼生關家的氣呢。哪怕還有個外孫女秦含真在,兩家還不至於徹底斷了親,但秦家既然在京城落了戶,今後怕是也難有回來的一日了。兩親家相隔千里,又少有書信往來,日後恐怕漸漸的,就不會走動了。說是姻親,也跟遠親沒有兩樣。等到秦平再娶名門千金爲妻,關家這樣的小門小戶,就越發不在秦家眼裡了。

關家本來就只是開了個學堂,又因爲關老秀才去世後,關大舅接手學堂,學問卻不如其父紮實,只能教導幾個蒙童,聲名大不如前。沒有秦家這門姻親撐著,關家在米脂縣裡又算是什麼呢?縣中上下都看清了關家的真實境況,沒人再盲目地湊上去巴結了。

關老太太因爲這等待遇落差而深受刺激。她其實也知道秦家難有回米脂的一日了,但這門姻親她無論如何也不能斷了。若是斷了,她大女兒豈不是白白葬送了性命?她的丈夫關老秀才就更加死不瞑目了。秦家派人回來移棺時,她會表現得那般激動,其實也有這一層原因。

至於關蕓娘,到了這一步,她在米脂想要找到滿意的婚事,已是難上加難了。周邊州縣興許還有好人家,她卻又看不上眼。她既然已經成了侯府大少爺的小姨子,爲什麼還要嫁到小戶人家去?她完全可以嫁得更好!就連吳少英這個監生……也算不上是最好的選擇了。

當然,這是在她知道吳少英做了官之前。知道之後,吳少英再次成爲了她的首選。

虎伯對於關老太太與關蕓孃的想法,已經無力吐嘈。關家想要上京依附秦家,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他心裡總覺得生氣與不甘。當初關蓉娘之死,關家可是有責任的,如今全當沒事人兒一般,死皮賴臉地要纏上來,還拿秦含真做藉口。其實他們家進京後,還不是得靠著永嘉侯府找宅子尋差使?否則就靠關家這點家底,夠在京城做什麼?怕是連安家都難!

秦柏與牛氏聽完,也覺得無語了。牛氏半天才道:“原來如此,怪不得親家太太如今變得這麼……不要臉了,原來是捨不得咱們侯府的富貴,才無論如何都想要攀上來。”

秦含真心裡悶悶地,不知該說什麼好。她只能問虎伯:“那表舅知道這些事嗎?他是怎麼說的?”

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六百一十八章 威脅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十五章 功課第五章 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三百九十章 定下第四十章 膽怯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六十章 算計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三章 小聚第十三章 小菊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八十二章 激勵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四十二章 盧家第一章 天津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四十章 遇見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八十六章 發現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一百一十七章 福生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六百五十六章 強請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六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狀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傳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七百章 糾結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四百一十六章 書信
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二百二十八章 雙標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二百六十三章 開解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一百三十六章 恩旨第一百八十三章 責罵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六百一十八章 威脅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三百四十二章 到達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八十八章 眉眼第十五章 功課第五章 往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三百九十章 定下第四十章 膽怯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六十六章 分說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六十章 算計第四十二章 溫家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三章 小聚第十三章 小菊第二百四十一章 議定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八十二章 激勵第一百四十五章 回稟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四十二章 盧家第一章 天津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九十七章 透風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訪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一百零九章 畫燈第一百五十三章 坦白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三百六十九章 長子第四十章 遇見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七百零六章 去而復返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五十八章 野心第二百三十七章 派人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一百三十二章 安慰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二百二十八章 反應第八十六章 發現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一百一十七章 福生第七十七章 怨恨第六百五十六章 強請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四十一章 出門第六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婦第二百一十七章 消息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狀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五百八十二章 傳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五十二章 稱呼第七百章 糾結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四百一十六章 書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津县| 德州市| 黑山县| 泸水县| 贺州市| 抚顺县| 小金县| 西安市| 鹤岗市| 台前县| 哈密市| 玉龙| 大宁县| 樟树市| 周至县| 永城市| 凤翔县| 民勤县| 禄丰县| 洛南县| 青神县| 尼木县| 栖霞市| 泰来县| 富源县| 金山区| 桂林市| 大余县| 司法| 尼木县| 永胜县| 民勤县| 隆子县| 麻阳| 宝应县| 大同市| 潼关县| 临武县| 荣成市| 西安市|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