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八章 野心

甘鬆與白芷所說的真相,大大出乎秦柏意料之外。

他從沒想過當年伽南所傳的話是假的。正因爲以爲那是真的,他當年纔會心甘情願離開京城,在西北一住就是三十年,從未與京城本家聯(lián)繫,也不曾見過皇帝。他以爲皇帝還在惱恨他不肯回京,令秦皇后抱憾而終,所以多年來一直對他不聞不問。他當然清楚,這裡頭少不了長兄秦鬆的功勞,可是有秦皇后的遺言在先,他能怎麼樣呢?皇后一心想要保住同胞兄長,他身爲弟弟又怎能違背姐姐的意願?

他若真的回了京城,說穿真相,秦鬆必定會被皇帝厭棄。秦家內(nèi)鬥,又能有什麼好結(jié)果?反正他在西北日子過得也好好的,妻賢子孝,順心如意,只是少了富貴罷了。對比從前流放時的日子,他已經(jīng)過得很舒服了,便不再多想其他。這次因爲長子“死而復生”,又有秦鬆苦苦相邀,他纔會決定閤家上京。一來是見一見長子,二來也是想知道,長兄秦鬆到底是遇到了什麼困難。當年秦皇后爲了保住秦鬆,不惜犧牲秦柏這個弟弟。若是秦鬆真的有難,他無論如何也要出一份力的。

不過到了京城後,秦柏現(xiàn)局勢並沒有他預(yù)想的那麼糟糕,秦鬆卻依然一如當年那般不討喜,而且無能得很,三十年來居然都未曾真正在朝中立穩(wěn)腳跟。秦皇后當年的一番苦心算是白費了!更連累了兒孫也無法出頭。既然秦鬆無用,爲了秦家的將來,就該有另一個人站出來支撐門戶才行。

秦柏在承恩侯府住下,很快就拿定了主意。既然他人都回來了,只怕皇帝那邊也得到了消息,再躲避是沒有意義的。他可以說出當年的真相,皇帝必會對他這個受了委屈的小舅子起了憐惜之心,多有補償。再往後,兒孫們的前程便有保障了。而有他說情,承恩侯府的小輩們也可保無恙。至於秦鬆,已經(jīng)享了這麼多年的富貴尊榮,便是丟了聖眷又如何?反正性命無礙。秦家有他秦柏在,依然可以維持下去,不必擔心會因爲失了聖眷而漸漸衰敗……

秦柏都已經(jīng)盤算好了,與甘鬆、白芷相見,不過是爲了瞭解更多當年的內(nèi)情,好爲接下來的面聖作準備罷了。他萬萬想不到,甘鬆與白芷居然會給他放了這麼一個大雷!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秦鬆。伽南的話,只對秦鬆一人有利。若不是秦鬆在背後指使,還會有誰?

伽南是秦皇后身邊宮人,從永嘉侯府時就侍候秦皇后了。雖說是家生子,但因爲秦皇后與秦鬆感情不睦的關(guān)係,伽南與秦鬆來往並不多,她父母親人被抄家牽連,受了不少苦,秦家平反後再回來,已經(jīng)死了一半。但剩下那一半,全都留在了承恩侯府,因爲還在修養(yǎng)身體,並未領(lǐng)差事。不過,就衝著伽南在宮中秦皇后身邊侍候,秦鬆就不可能虧待了他們。伽南與秦松本沒有半點交情,也沒有利益糾葛,即使不主動爲他說好話,也吃不了虧,何須替秦鬆賣命?即使秦鬆倒了黴,秦柏也不會怠慢她們的。她們與秦柏本就更熟悉些。

然而,甘鬆給出的答案,又一次出乎秦柏意料之外:“這是伽南自己糊塗了,她昏了頭!侯爺原不知道這事兒,是她自作主張,見到三老爺,就主動撒了謊。侯爺那兒倒也不是不知情,卻是事後才知曉的。侯爺心裡估計也害怕,但爲了自己的私心,不曾說破,還幫著伽南遮掩。若非如此,這三十年怎麼可能會沒有一個人去西北尋過三老爺呢?”

秦柏皺眉:“到底是怎麼回事?伽南想做什麼?”

白芷嘆了口氣:“她是真真糊塗了,見皇上待皇后娘娘情深意厚,對她們這些身邊侍候的人,也十分看重,皇后娘娘薨了,後宮中卻沒幾個人,朝中大臣提起選秀的事,皇上也是興致缺缺。伽南便昏了頭,覺得自己有機可趁。她是皇后娘娘身邊舊人,又陪著皇上皇后同甘共苦這許多年,再兼有撫育東宮太子之功。皇上說不定會給她一個恩典,封她做個妃子,哪怕品階低些,有東宮太子在,誰也不敢小瞧了。如此富貴尊榮,豈不是勝過與我們一道出宮,青燈古佛一世?”

秦柏怔了怔:“她陪著姐姐苦熬了這許多年,倒不象是如此留戀富貴之人。”

甘鬆冷笑:“興許是吃的苦多了,便越捨不得富貴了吧?她從前對皇上也有過些小想頭,若不是東宮忽逢鉅變,皇上與皇后娘娘被圈禁,皇后娘娘有孕,原有意要安排屋裡人侍候皇上的,只是還未選定人,就出了事。這事兒雖當初沒成,但伽南心中興許已經(jīng)認定了自己就是那個人。皇后娘娘在時,她沒敢開口。皇后娘娘薨了,她倒心思浮動起來。當初娘娘臨終,我們姐妹們已經(jīng)在她牀前許了諾,說要一同出家,爲娘娘與太子殿下祈福,不會留在宮裡了,更不會換一個主子侍候。娘娘也說,若我們願意,出宮也好,至少不必擔心會被後宮新人搓磨。象我們現(xiàn)下一般,雖然成日吃齋唸佛,少見外人,有些寂寞,但是除了每日功課,其他時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必侍候人,不必看任何人臉色,吃穿用度都是上上等的,日子實在過得舒心,比在宮裡時強一百倍!這便是皇后娘娘疼我們了。可皇后娘娘一去,伽南就變了卦……”

白芷接上道:“她那時總說,我們出宮去,固然是清淨了,東宮太子殿下怎麼辦?可憐殿下還不滿三週歲呢,身子又不好,眼下雖說有皇上看顧,身邊侍候的人也算用心,但誰知道日後會如何呢?皇后娘娘已是去了,後宮中遲早會有新主人,頭幾年,皇上念著皇后娘娘,還能多關(guān)心殿下幾分,一旦有了新寵,新寵又有了子嗣,皇上還記得殿下麼?宮裡的人都是慣了見風使舵的,一旦皇上對殿下略冷淡些,便會作踐起殿下來。可憐殿下的身子骨兒,如何禁得住?宮中雖有太后、太妃,卻無一人是殿下親祖母,除了我們自己人,誰能真心爲殿下著想?伽南說放不下殿下,一定要留在東宮,我們覺得她的話也算有理,就沒攔著。哪裡想到,那時候她心裡想的根本不是殿下的安危,而是打算藉著殿下,圓了自己攀龍附鳳的妄想?!”

當年也難怪她們幾個會沒有懷疑伽南,因爲伽南的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也許有些信不過皇帝,但誰也不知道皇帝會不會有了新歡,就忘了秦皇后呀!太子殿下當年是真的只剩下父親可以依靠了,雖有舅家,但承恩侯秦鬆哪裡象是個能依靠的人?

至於太后、太妃們,就更是隔了好幾層。這位太后姓塗,並非皇帝生母。皇帝本是先帝元后管氏所出,但管皇后死得早,兒子才冊立了東宮沒幾年,她就死了。她死之後,先帝又立了一位何皇后。這位何皇后亦有皇子,自然便看著前頭元后留下的嫡子不順眼。除了何皇后以外,當時先帝寵信的幾個妃子,也都是有年長皇子的。這幾位后妃與皇子們,視當時還是東宮皇儲的皇帝爲眼中釘,合力設(shè)下陷阱,將他夫妻圈禁,差一點就要了他們的性命去。

當時皇帝雖然還沒死,但所有人都以爲那只是時間問題了,他便不再是他們的心腹大患,接下來由誰上位做皇儲,纔是重點。何皇后認定自己的兒子是獨一無二的人選,其他幾個妃子也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有希望,便狗咬狗鬥成了一團。何皇后母子敵不過衆(zhòng)多敵手,敗下陣來,何皇后被廢,她兒子也被圈禁,忽然一天晚上自己喝了毒藥,自盡了。

何皇后被廢,其子又死,剩下的妃子爲了上位做皇后,她們的兒子爲了上位做皇儲,繼續(xù)鬥得天昏地暗。也許是因爲他們鬥得太過激烈了,本來已經(jīng)年老昏聵的先帝終於清醒過來,爲了平息事端,面對紛紛請立新後的朝臣,他挑選了一位塗昭儀,晉封爲第三任皇后。

這位塗昭儀,原是京城著姓大族之女,人還年輕,但不算受寵,膝下只有一女,性情平和舒朗,平日素來很少參與後宮爭鬥的。先帝挑中她,大概就是覺得她省事。

可惜,其他妃子與皇子們卻對此不滿。他們覺得塗皇后不聲不響,就壞了他們的好事,佔了後位。若不把塗皇后給治死了,幾位得寵的妃子又如何能爭到那皇后之位?她們的兒子又如何以嫡子的身份,壓過所有兄弟上位爲皇儲呢?

塗皇后也不是個好惹的。爲了自保,她迅接受了當時還是東宮皇儲的皇帝遞過來的橄欖枝,幫著在先帝面前說好話。當時皇帝的處境已經(jīng)大有改善,不再被幽禁,只是身體還比較病弱而已。先帝在塗皇后的勸說下,給兒子兒媳派了太醫(yī),又給孫子賜了名。東宮終於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與此同時,幾位皇子的鬥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鬥得鬧出了人命,死了一位皇子,又有一位皇子受了重傷,落下了殘疾,但誰都不承認是自己動的手。先帝一氣之下吐了血。雖說他查清了罪魁禍,處置了有罪之人,但身體卻已經(jīng)垮了。這時候,又有一位王侍中——就是今上非常信任的那一位——現(xiàn)了一位皇子的異狀,及時揭穿了他意圖動宮變的計劃,讓一場禍事及時消除。先帝病重彌留,留下遺詔,命東宮繼位,同時對幾位有罪的皇子或是賜死,或是圈禁,或是流放,終於在死前結(jié)束了自己晚年的這一場慘烈的奪嫡鬥爭。

塗太后與王侍中都是爲今上順利登基立下過功勞的。但是,塗太后與今上不過是利益交換,未必會真心爲今上著想。哪一位皇子上位,都對她沒有影響。秦皇后所留下來的東宮太子,對白芷等宮人而言,是萬分重要的小主人。但對塗太后與衆(zhòng)太妃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

伽南要求留在東宮,看起來完全就是一片忠心呀!誰能料到她是另有盤算呢?

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三十五章 來客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十八章 弔唁第二百一十一章 構(gòu)思第十七章 名字第一百七十三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趣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十四章 追問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中選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信第二百五十一章 建議第四百零八章 遊玩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四十二章 鬧劇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報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三百章 有愧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一百九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外放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五百八十六章 落空第三百五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一百四十三章 質(zhì)問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十二章 姑嫂第二百三十七章 正道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xù)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四百八十八章 說服第六百四十三章 遇阻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jié)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三百八十七章 擔憂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五百一十一章 輿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chǎn)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五百九十一章 異味第十七章 名字第二百零五章 西園
第八十六章 緣由第三十五章 來客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十八章 弔唁第二百一十一章 構(gòu)思第十七章 名字第一百七十三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私心第一百九十二章 打趣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四百七十一章 “意外”第十九章 挑人第二十四章 追問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中選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信第二百五十一章 建議第四百零八章 遊玩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撫第二百四十二章 鬧劇第五百四十六章 圍觀第二百三十章 反覆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三十五章 官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六百零九章 可惜第二百四十四章 密報第二百零六章 對比第二十五章 擇居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五百八十一章 疲憊第四百九十四章 下手第三百章 有愧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一百九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外放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五百八十六章 落空第三百五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一百四十三章 質(zhì)問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五百八十章 破壞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十二章 姑嫂第二百三十七章 正道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xù)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四百八十八章 說服第六百四十三章 遇阻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jié)第一百一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報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三百八十七章 擔憂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五百一十一章 輿論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chǎn)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醒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動搖第五百九十一章 異味第十七章 名字第二百零五章 西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山县| 罗山县| 衡山县| 南阳市| 曲水县| 秀山| 马公市| 德格县| 蒙城县| 华蓥市| 西安市| 蚌埠市| 吉首市| 涿州市| 阳西县| 赤峰市| 郑州市| 丰镇市| 兴山县| 田阳县| 泉州市| 定边县| 保定市| 曲水县| 化德县| 睢宁县| 景德镇市| 万宁市| 栖霞市| 和田市| 莱芜市| 忻城县| 集贤县| 封开县| 二连浩特市| 台安县| 遂昌县| 吴旗县| 同心县| 乐山市|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