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一章 逃奴

等到何氏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幾乎連站都沒辦法站穩的時候,秦老先生與牛氏夫妻倆已經鬆了口,答應不把她送去見官,而是自傢俬下處置了。天『?籟小?說

就象何氏說的那樣,送她去庵堂清修,下半輩子爲她曾經犯下的罪孽贖罪,也算是對她的懲罰了。既然是她自己提出來的,秦安也沒有理由埋怨父母。何氏還答應,如果秦安不肯放開她,不肯改娶他人,她會主動去說服秦安的。

至於梓哥兒過繼之事,何氏也答應,等秦安回到家中,她會好好勸說對方答應。這既是爲了已經去世的秦平、關氏夫妻,也是爲了梓哥兒的將來。

何氏如此知情識趣,雖然秦老先生覺得有些對不住吳少英,牛氏覺得有些便宜了一向看不順眼的二媳婦,但投鼠忌器,爲了秦安與梓哥兒的名聲著想,他們還是決定饒了何氏一回。

至於秦含真與吳少英,心中雖然覺得遺憾,卻也沒法說什麼。秦含真是苦主,可她自個兒清楚自己的來歷,本來就心虛了,自然沒有底氣堅決要求祖父母犧牲親生兒孫的前程,來給關氏一個交待。吳少英是外人,就更沒有立場了。

他默默嘆息一聲,表情又恢復如常,好象一點異議都沒有似的,對秦老先生道:“老師與師母既然已經決定了,就這麼辦吧。關家只求還表姐一個公道,旁的都在其次。既然表姐與表姐夫膝下今後就有了承繼香火的子嗣,我們這些孃家人也能安心些。只是二奶奶今後在何處清修,身邊這些侍候的人又要如何安排,還得再議。”總不能讓何氏出了家,還呼奴喚婢,錦衣玉食,過得跟在家時一樣舒服。

秦老先生點頭:“這是自然。”

牛氏道:“村子附近就有庵堂,平哥和他媳婦如今就停靈在隔壁的寺廟裡。庵堂的主持與我相熟,最是平和厚道不過了。她家庵裡清規嚴謹,沒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門戶也森嚴。外人別說想進後堂了,就算是想要私下送信或者物件進去,不得主持點頭,也是萬萬辦不到的。縣城裡大戶人家的女眷,若有做了錯事的,都會往她那裡送。那兒還有許多田,庵裡的尼姑唸經之餘,不是抄寫經卷,就是下地裡幹活,沒人能過得比在家時舒服。我覺得那裡就很合適。”

何氏本是哭得累極,無力地歪倒在泰生嫂子懷裡,聽到這幾句話,差點兒沒跳起來,死活忍住了,手下緊緊抓著泰生嫂子的手,幾乎把她的手給掐出血來。泰生嫂子哭紅了眼,死死忍住,心裡還要祈禱牛氏仁慈些,別罰得她太狠。她只是照二奶奶何氏的吩咐做事而已。

可惜,牛氏的話很快就將她的奢望打破了:“至於二媳婦身邊的這些丫頭婆子們,也都不是什麼好貨!跟著主子爲非作歹的,留下來了也是淘氣!安哥一個大男人,身邊用不著那麼多人侍候。梓哥兒那邊有奶孃有丫頭也就夠了,我瞧他奶孃和夏荷也還算老實。剩下的人,若是賣了身的,就叫人伢子來賣出去,沒賣身的給幾兩銀子,叫她們自個兒走人,或是回家,或是留在米脂另尋主家,我都不管。只是我們家攆出去的人,只怕米脂縣裡也沒幾家會留。”

泰生嫂子頓時哭了:“太太開恩!小的還有男人孩子在大同,實在不能走啊!”她就算有路費,一個女人也沒辦法上路啊。

牛氏啐了她一口:“現在倒知道哭了,平日裡跟著你主子幹缺德事的時候,怎麼不見你想想你的男人孩子?給我滾吧!若是不捨得滾,就留下來侍候你主子好了。陪她去庵裡吃齋唸佛,砍柴種地,也好贖一贖你的罪孽!”

泰生嫂子忍了哭聲,扶著何氏,行了一禮,踉踉蹌蹌地離開了。她們回到西廂,虎嬤嬤就緊跟在她們身後,把西廂房主屋的門給鎖了。剩下的丫頭婆子們,全都趕進另一間屋子鎖起來,等待清點人頭後落。

幾個丫頭婆子在隔壁屋子哭天喊地的,都是求饒的聲音。何氏虛脫地倚在炕邊,無力地吩咐:“泰生家的,給我倒碗茶來。”她都快渴死了。

泰生嫂子一邊哭,一邊倒了茶給她。她一嘗,卻是冷的,狠狠瞪了泰生嫂子一眼。

後者哭道:“奶奶,咱們出去了這半晌,屋裡哪裡還有熱茶?侍候的人又都被關起來了,茶爐子在鄰屋。您要喝熱的,只能叫外頭的人給咱們燒水,可她們如何能答應?”

何氏咬牙,將杯子往炕桌上一放,冷哼道:“罷了,且忍一回氣。等到哥哥把我救了出去,我再做計較!”

泰生嫂子哽咽著安撫她:“奶奶放心,金環機靈,跑得又早,這會子定然已經逃脫了。若是她一路順利,天黑前就能到縣城。只要舅爺回來,聽她一說原委,必會來救奶奶的。等回到大同,奶奶就再也不用害怕老爺、太太了!”

何氏冷笑。回到大同又如何?她還得說服丈夫秦安頂住父母嚴令,保護好她與她的兒女才行。不過,對這個早已被她握在手心的男人,她有足夠的信心。

秦家夫婦想要過繼梓哥兒?想要逼她去出家?做夢!她一條都不會答應!今日是她粗心,沒成功滅了翠兒和賣花婆子的口,沒提防桑姐兒那死丫頭多嘴,更沒能把吳少英一招治死了無法翻身,才吃了一回虧。再有下回,誰輸誰贏,還是未知之數呢!

虎嬤嬤處置完,就轉頭回正屋覆命了。她向牛氏回稟:“二奶奶身邊的丫頭婆子,除了金環,全都關在西廂房了。等問明瞭各人籤的是什麼身契,再作處置。只是金環,聽門上的人說,二奶奶進屋的時候,她就跑出去了,說是二奶奶打她去村裡買些東西,至今不見蹤影,怕是跑了。太太打算如何落?”

牛氏不以爲然:“跑了就跑了,一個丫頭罷了。本來我就沒打算留她們下來,她自個兒先跑了,我還省事了呢。”

秦含真仰起頭,脆生生地說:“祖母,金環跑的時候,二嬸還沒認罪呢,只怕不是真要跑,是要通風報信去的。”

牛氏這才反應過來:“是了,何氏那個兄長何子煜來時在縣城裡賃了院子住下,雖說他送梓哥兒姐弟倆回大同去了,但院子裡還有人的。”

“不但有人,而且何子煜只怕不日還要回來護送妹妹返回大同。”吳少英插言道,“老師,師母,此人雖然文不成武不就的,但他身邊帶的人卻不是善茬。光是留在米脂聽候何氏吩咐那幾個人,叫他們去殺人滅口,他們就去了,似乎絲毫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分明都是亡命之徒。雖說他們如今人都在牢裡了,但何子煜身邊卻還有他們的同伴。萬一那些人返回米脂,知道同伴入獄,何氏又要被罰出家,上門找晦氣怎麼辦?老師、師母雖不害怕何子煜胡纏蠻纏,卻須得防備他手下的亡命之徒會傷及家中婦孺。”

秦老先生與牛氏被他提醒了,前者忙道:“少英說的是正理,確實需要防範一二。”牛氏則說:“叫村裡青壯警醒些,若是見到何子煜帶人過來,就趕緊來攔人。”

吳少英又道:“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對上亡命之徒,萬不可心慈手軟。雖有村中青壯相助,但村民也只是佃農罷了,未必是那些人的對手。我與老師出個主意,那****陪齊主簿審訊,見那幾個兇徒雖說身手一般,但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舉手擡足頗有些軍中士卒的作派,心疑他們是逃兵,又或是軍伍裡犯了錯被攆出來的,沒了營生,纔去替人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這樣的人,身上必有官司,待我請齊主簿出面,審問一二,問出些罪行來,直接把人判了刑。何子煜帶人回來後,也可照樣行事。如此一來,罪人受了懲罰,何子煜也沒了幫兇,自然沒法再威脅老師、師母了。”

秦老先生點頭道:“你這個主意不錯,只是審問時需得仔細些,別冤枉了人才好。”

吳少英笑道:“老師放心,學生知道分寸。”

他領了任務,就要告辭。臨行前又好象想起了什麼事,對送他出來的虎伯道:“那個叫金環的丫頭,生的什麼模樣,出去時又是穿的什麼衣裳?煩虎伯給我說一說,我回縣城後,往衙門裡報一聲,只說是逃奴走失。差役在城裡見到她,自會把人送回來,也省得她在外頭胡說。”

虎伯笑笑:“好說,吳公子隨我去門房問一聲就是。”

吳少英得到答案後,滿意地走了。虎伯站在門口目送他遠去,才往上院回話。

吳少英的家丁第二日便將捆成個糉子的金環用馬車送了回來。虎嬤嬤要把她關進西廂與其他丫頭、婆子們在一處,她卻哭著喊著說情願去侍候二奶奶,哪怕是跟著進庵堂。虎嬤嬤不耐煩,真個把她扔進了何氏的房間,她從此就消停了。

秦老先生與牛氏處理完二兒媳的官司,都覺得有些疲倦,不但身體累,心也累。身在大同的二兒子秦安至今未有回信,也不知道是怎麼了,連送信的虎勇也沒個口信回來。他們有些擔心,莫非秦安捨不得妻子,對父母生出了怨氣?

雖然秦老先生與牛氏都覺得,如果秦安絲毫不顧及死去的兄嫂,非要護著妻子,那就太讓人寒心了,這樣的兒子不要也罷。但是不要兒子可以,孫子卻不能不要。秦安在大同公事繁忙,如今何氏不回去了,梓哥兒就不能再待在大同。否則他身邊只有奶孃丫頭,如何教養?

老兩口唸叨著是不是該再打個人去大同,催一催二兒子,讓他早點回家,順便將梓哥兒帶回來。至於何氏從前頭夫家帶來的章姐兒,要麼跟著生母去庵裡,要麼送還本家陳氏。經過她對章姐兒那一推,秦家老兩口完全沒有養活她的意思。

就在這時候,何氏託了看守西廂房的僕婦來稟,想去秦平、關氏夫妻靈前上香,向他們懺悔。這一條無論是秦老先生還是牛氏,都不會駁回去,便定下了明日叫人護送何氏去廟裡。

秦含真在祖母屋裡吃飯時,聽說了這件事,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八十五章 留戀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夫妻第七十一章 疑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五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四十五章 小宴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三章 小聚第一百六十七章 相看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五十九章 起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第二十二章 證人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五百五十八章 處罰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十二章 姑嫂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一百零五章 重振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笄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十三章 小菊第三十九章 團聚第六十章 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二百五十五章 惱怒第二十章 人多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六章 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六百零一章 畫屏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五十八章 兄妹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十八章 贈禮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六十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試探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
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八十五章 留戀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七百一十三章 灰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夫妻第七十一章 疑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五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四十五章 小宴第三百九十七章 八卦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三章 小聚第一百六十七章 相看第二百五十八章 耳目第一百零八章 出行第五十九章 起念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二百二十二章 討人第二十二章 證人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四百八十七章 良媛第二百二十四章 苦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君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告誡第五百五十八章 處罰第一百七十九章 私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八卦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十二章 姑嫂第五百二十七章 禮成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一百零五章 重振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怪病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二十九章 過場第六百四十九章 清單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枉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笄禮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兒科第三百二十七章 可悲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二十三章 上門第七十五章 變故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十三章 小菊第三十九章 團聚第六十章 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娟兒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二百零一章 常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二百五十五章 惱怒第二十章 人多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六章 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二百五十八章 路遇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四百七十六章 分歧第一百六十九章 賀壽第一百零三章 巧宗兒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五十七章 嚇唬第二百九十六章 辯解第九十四章 初提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六百零一章 畫屏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五十八章 兄妹第五百七十九章 吐血第十八章 贈禮第六十八章 棄暗第五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六十章 算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九十四章 試探第四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勐海县| 舒兰市| 项城市| 仙居县| 彭州市| 利川市| 丰城市| 曲阳县| 台安县| 新绛县| 平凉市| 连州市| 凤庆县| 永康市| 湟源县| 台山市| 邯郸县| 三门县| 疏附县| 河池市| 通道| 平湖市| 梁平县| 萨嘎县| 正定县| 团风县| 汉中市| 新乐市| 兰坪| 台东县| 含山县| 永安市| 靖安县| 洛宁县| 濉溪县| 柳河县| 石楼县| 灌云县| 陆河县| 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