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6節 發人深省

多爾袞似乎還想發表些意見的,不過卻是欲言又止,他看了看我,眼神裡充滿了複雜的情愫,卻終歸沒有開口。夕陽的餘暉透過窗簾照耀進來,他閉上了眼睛,與其說是休憩,還不如說是害怕他的心神恍惚被我覺察。況且聽過這個故事之後,他確實需要靜下心來好好地琢磨一下,思量一下,對一些心事進行徹頭徹尾地深省。

過了許久,當日影偏斜之後,多爾袞終於睜開眼睛,嘆道:“這個故事,倒也的確是發人深省,不過也可以從中悟出許多道理來:一個男人如果能夠征服天下,坐擁江山,打敗了一切對手,那還有什麼女人是他得不到的?女人崇拜英雄,尤其是聰明的女人,怎麼會對一個甘心被她利用的男人心生崇敬呢?”

聽到他這樣總結,我的心裡終於輕鬆了許多,起碼他能夠清醒地悟出這個道理,不要再那麼心甘情願地去給別的女人當墊腳石我就謝天謝地了。如果已經被我點到這個份上,多爾袞仍然執迷不悟的話,那麼只能說他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了。其實對於他與大玉兒的這些秘密,雖然他不清楚我究竟知道多少,瞭解幾分,然而他不至於僥倖地認爲我直到今天仍然一無所知。只不過,我不提問,他不開口,這層薄薄的窗紙,也就沒有人想挺身而出去捅破它,於是只好心照不宣了。

“是啊,一個把女人看得比江山還重要的男人,是永遠無法得到後人崇敬的,他只能是人們口中的笑柄,一個好色而分不清輕重的可憐蟲罷了。這個世上,只有權利是永恆的,也是最實際的,只要牢牢地掌握了權利,那麼還有什麼得不到的呢?生前榮耀,身後盛名,大丈夫當如是也!”我鄭重地說道。

多爾袞點了點頭,臉色凝重地看著我,“熙貞,你說的這些,我都明白,你放心好了,今後的路該如何去走,我自有分寸的,總之再也不會虧負了你就是了。”

“王爺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我淺淺地笑著:“一個女人就算再怎麼好強,這天下終究也是你們男人的天下,我也只不過是一條藤蔓,必須要依附在你這棵大樹上生存,跟著你榮,跟著你枯,跟著你一道接受陽光雨露,也跟著你一道禁受著暴風冰雹,我又豈能獨善其身,置之度外呢?”

他聽著聽著,眼光中浮動著感激和欣慰之色,伸出手來攬我到近前,輕聲說道:“我知道,你是一門心思爲我好的,這世上,我信得過的人還不多,你就是其中一個。什麼‘同生死,共患難’,‘生死相依’的;陪伴在我身邊,跟我一直走完路程的,除了你,還能有誰呢?”

……

自從四月十三日派出楊輔和郭雲龍飛馬趕去遼東給多爾袞送信之後,這幾日來,吳三桂就一直處於極爲緊張的狀態中。可以說從接到崇禎的詔書回京勤王,經過京師陷落的震驚和家小被掠的仇恨之後,一直到他終於與李自成宣佈決裂,向滿清借兵,已經足足過去了一個月,即便他年富力強,也免不了被過度的焦慮和緊張所煎熬而憔悴許多。現在照照鏡子,只見整個人都瘦了一圈,除非在衆人跟前,否則根本難以打起精神來。

接照傳統的用兵道理,吳三桂應該派出一支人馬去迎擊大順軍,而不應讓強敵進至城下。只是因爲兵力不足,不能分兵防守永平,在遠處迎擊敵人,而只能在石河西岸拼死野戰。所以他一面部署在西羅城之外與大順軍作殊死鏖戰,一面將勝敗前途寄託在滿洲兵能夠及時從中協或西協進入長城,抄大順軍的後路,使大順腹背受敵。

部署完畢,吳三桂便下令召集一部分關寧將士、高級幕僚,以及佘一元等地方士紳,開了一次誓師大會,用以振奮士氣。他令人在高臺上邊擺起供著用黃紙書寫的大明皇帝的牌位,牌位前是香菸繚繞的黃銅香爐,香爐兩旁點燃著茶杯粗的白色蠟燭。在莊嚴的軍樂聲中,他率領關寧軍中的文武要員與地方士紳,向崇禎皇帝的神位行三跪九叩頭禮。直到此刻,吳三桂雖然知道要恢復大明江山非常困難,但是他依舊相信自己是大明的忠臣,沒有考慮到投降清朝,所以當他率領關寧軍的文武要員和本地士紳向崇禎的神主行禮時候,大家都壯懷激烈,抑制不住地愴然淚下。

行禮以後,吳三桂向全場官兵和士紳們進行了一番慷慨陳詞,將眼下的敵情同衆人大致地交待了一下,說明流賊首領李自成親率十萬賊兵東來,今日可到水平,一天後即會來犯山海。他決計誘敵深入,在山海城外,痛殲流賊,救出太子,重建大明江山。接著,他講到兵餉奇缺,不能讓將士空腹殺賊,只好請地方士紳代爲籌餉。他的口氣中帶有威脅意味,也很打動人心。這些士紳們都是將近三百年大明朝廷的子民,至今不能不懷著亡國之痛,視李自成爲逆賊。當吳三桂向大家講話時候,不僅他自己的感情慷慨激昂,那些文武官員和地方士紳,也無不飽含熱淚。

吳三桂講完話,命人將昨日在城中住戶裡清查時抓到的兩名細作拉出來斬首祭旗,一聲令下,行刑者手起刀落,兩顆人頭立即滾落在地。斬了細作之後,這場被稱之爲“南郊誓師”的重要儀式也就結束了。

這時候,吳三桂得到稟報:李自成親自率領的東征大軍,離永平只有一天的路程了。

“這兩人怎麼還沒有回來?究竟有沒有見到多爾袞?”吳三桂心煩意亂地猜測著,但是這話只能在自己心裡問,卻不方便對周圍的任何人將出口。莫非走岔路了?不可能啊,楊輔和郭雲龍都是跟隨他在寧遠多年的部下,對於遼東一代的地形路途簡直了如指掌,就算是閉著眼睛都能從山海關一路摸到盛京去,別說半路上迎上多爾袞的十四萬大軍了。會不會是多爾袞急於入關,於是加快速度行軍,現在已經比預計時間提前地趕到蒙古一帶,準備出喜峰口入關,所以才偏離了通往山海關的路線,自己派出的使者算是走岔了?

儘管心亂如麻,不過他依然打起精神來,在外人面前表現出一副從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大將派頭來,登上西羅城視察防守事務。西羅城建於崇禎十五年,是臨時修築的土城,城矮而薄,如今已經駐滿了軍隊。靠城牆裡邊,修築了許多炮臺,架設了火炮。山海城的西城牆上,新築了兩座炮臺,架設紅夷大炮,有火器營的官兵守在旁邊。從城頭向北過去,有一座小城,名叫北翼城。它的東城牆就是長城。

吳三桂在城頭站住,向北邊觀望一陣,看見長城從燕山上曲折而下,到達山腳,始交丘陵地帶。從燕山腳到山海關看來不到四里之遙,就在這中間修築了一座小城,填補了長城守禦上的一段薄弱環節,十分重要。因此他在這裡重點部署了足足三萬人的兵力,生怕這裡一旦失守,整個山海關防線就會面臨被攔腰截斷的危險,那樣的結果就是萬劫不復。

對於自己手頭的五萬兵力,究竟能在李自成十二萬大軍的圍攻下,把守住幾天,他心中實在沒數,誰都知道這長城修來是爲了抵禦關外民族入侵的,因此從北南下打,異常困難;若是從南邊來的軍隊自南向北來攻擊,那麼所謂固若金湯可就名不符實了。

不行,自己一定要想辦法儘快拖延住李自成大軍的行進速度,能拖延一日是一日,只要登等得多爾袞的大軍趕在李自成的大軍抵達山海關下的同時,突然從西協而出,從背後夾擊大順軍的話,他吳三桂也就有了一線生機,否則……

吳三桂的眼睛轉了幾圈,終於冒出了一條狡猾的計劃:對了,不如派人前往李自成來這裡的路上,迎上李自成,擺明誠意,讓李自成相信自己害怕了他所以準備談判,請他的大軍暫時在永平城內駐紮,等候他前去談判,這樣一來不就可以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了嗎?他說辦就辦,立即派出了六名士紳,攜帶他寫的一封語氣緩和甚至略顯謙卑的書信,趕往通向京師的路上,準備暫時拖住大順軍前進的步伐。

十八日黃昏,吳三桂剛剛巡城回來,就在府衙門口遇到了風塵僕僕的郭雲龍,旁邊還有一個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滿洲打扮的男子,卻沒有他的副將加心腹參謀楊輔的影子,但他立即大概地明白了究竟是怎麼回事,於是他一臉和藹地微笑,下了馬,走上前去詢問道:“不知這位是……”

那個滿洲將領衝吳三桂拱了拱手,不失謙恭地將自己的身份報了上來:“我是大清攝政王旗下的一名甲喇章京,呃,也就是你們知道的佐領,名叫拜然。您應該就是大明的平西伯爺了吧?”他的漢語雖然有些生硬,不過也還算通順的了。

吳三桂知道這個拜然是多爾袞派來送信外加探聽虛實的人,所以不敢怠慢,他連忙客氣而和藹地問道:“哦,不必多禮。將軍是否是替攝政王傳遞書信給本鎮的?一路鞍馬勞頓,辛苦了。”

“正是,我家王爺在接見了伯爺的兩位信使之後,很快擬定了一封書信,令我立即隨同郭將軍一道趕來山海衛,並且叮囑我一定要當面將書信呈交,由伯爺親啓方纔放心,畢竟事關重大,絲毫耽誤不得。”拜然說到這裡時,彎下腰來從靴頁子裡取出了一封黃色封套的書信,恭敬地呈給了吳三桂。

吳三桂展開來一看,開始還沒什麼,只不過心中嗤笑多爾袞這種強盜邏輯的理由和極度虛僞的藉口,說什麼大清一向想要與大明交好,怎知一直被大明皇帝不理不睬,無奈之下只得數次進入關內搶掠財物人口,也是爲了讓證實大清與明修好的誠意罷了,著實好笑得緊。

不過接著看下去,就越來越不對味了,最後心裡竟然大爲震動,幾乎當時就變了臉色,暗道“這下可糟了,這不是前門進狼,後門招虎嗎?這可怎麼得了?”他原來夢想自己能夠代表明朝舊臣,與清朝合力打敗流賊,恢復大明江山,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多爾袞竟然乘機脅迫他投降清朝,先搶先佔據山海關,使他不但不能成復國功勳流芳千古,反而成了勾引清兵進入中原的千古罪人!

這多爾袞也太卑鄙,太會落井下石了!吳三桂的心頭頓時冒出一股強大的火氣,如果不是拜然在場的話,他也許就難以遏制撕毀書信,憤然怒罵的衝動了。他氣得幾乎兩手發顫,但是仍然保持著得體的表情,用盡量平靜的聲調問道:

“請問將軍,攝政王的大軍已經開到哪裡了?大概什麼時候能夠入關,依照我信上與他約好的辦法,出西協襲擊流寇的背後呢?”

拜然很清楚自己接下來的回答會給吳三桂帶來多大的震驚,但他也很想看看吳三桂大驚失色的模樣,儘管如此,他沒有半點得意之色,而是繼續保持著恭敬的態度,回答道:“回伯爺的話,我家王爺已經率領滿、蒙、漢十餘萬大軍日夜兼程,改道向南,直接望山海關而來了,相信如果沒有什麼耽誤的話,應該最遲在二十一日抵達山海關外。”

“什麼?攝政王不是計劃走蒙古,出西協嗎?爲什麼直接違反了約定,突然直奔我山海關來呢?”吳三桂只覺得當頭一盆冷水淋下,全身都一陣寒戰。

拜然慢悠悠地回答道:“這事兒關係到攝政王那邊的重要決定,也不是我這等部下所能瞭解的了,伯爺勿憂,無論走哪條路,我家王爺都是爲了救伯爺的急,這直接走近道,來得更快一些不是更好嗎?”

吳三桂知道再問下去也問不出什麼更有價值的東西來了,於是只能沉吟不語,突然想起不能怠慢了這個多爾袞派來的使者,於是勉強用客氣的口吻說道:“將軍一路趕來辛苦,我令人引將軍前往驛館歇息,等商議妥當,擬好書信之後,再勞煩將軍呈交給攝政王。”

“謝過伯爺款待,另外,貴軍副將楊輔被王爺暫時留在軍中以備諮詢,因此可能要晚些返回,伯爺勿怪。眼下軍情火急,還請伯爺儘快答覆。”拜然說完之後,才行了個禮,由府中親兵引領著下去了。

吳三桂看著拜然走遠,方纔拉下臉來,滿是怒色地向郭雲龍問道:“那多爾袞不是原計劃繞道蒙古走喜峰口入關嗎?怎麼會突然變卦?他有沒有特別對你交待過什麼?”

郭雲龍也很是無奈,這種機密決定,其緣由和打算怎麼可能讓外人知道呢?面對伯爺的責難,他也不敢諉過,只得老老實實地回稟道:“大帥,多爾袞接見屬下們時說,他已經決定將大帥晉爵爲藩王,關寧將校一律晉升一級。待消滅流賊之後,寧遠將士仍然鎮守寧遠,原來所佔土地仍歸故主,眷屬們免得隨軍遷徙之苦。至於從何處進入長城,他自有決定。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說別的。屬下無能,未能完成使命,還請大帥降罪!”

“算啦,也不是你的過錯,那多爾袞狡詐多端,別說你了,就連本鎮也沒能預料到他居然會如此鋌而走險。事到如今,也不是埋怨的時候,只是要儘快想個辦法,如何能儘量避免引狼入室,落下個賣國賊子的千古罵名啊!”

吳三桂嘆息著,一臉悲愴和黯然,果然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今國破家亡,前遇狼後遭虎,叫他究竟何去何從?

第62節 梟雄際會第7節 王府密道第33節 營中私會第2節 幼童志向第21節 大肆清洗第20節 天網恢恢第2節 童言無忌第10節 漂流歷險記第13節 肅王之死第110節 感性與理性第3節 十王亭前第75節 迂迴戰術第11節 慾火燃燒第22節 命運賭局第60節 借尿遁第14節 誰是薩哈達第6節 破財免災第84節 孰重孰輕第2節 無悔選擇第33節 營中私會第136節 一朝春盡第83節 薄倖良人第18節 太宗之死第7節 對手相逢第12節 精妙奕局第11節 終身大事第4節 迫在眉睫第47節 檢舉揭發第38節 血腥晌午第154節 草原婚禮第43節 動靜之間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63節 長歌未徹第94節 躲不過十五第109節 怒髮衝冠第45節 十步殺一人第116節 身心俱痛第22節 修成正果第56節 兩個說客第126節 佛前許願第102節 君臣共浴第19節 極度驚嚇第29節 初春圍獵第90節 如此變故第66節 明日希望第109節 大事不好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120節 神秘的偷情第61節 首鼠兩端第38節 成人話題第41節 軍營夜宴第12節 神秘來信第8節 敵暗我明第4節 洞若觀火第96節 三岔路口第65節 大戰一片石第111節 瞬息萬變第12節 神秘來信第18節 達賴喇嘛第81節 秋日礪霜鋒第82節 破鏡重圓第38節 第三個難題第40節 枉凝眉第35節 一念之間第140節 長逝入君懷第37節 土包子進城第80節 鐵血柔情第15節 冷水塞牙第144節 無誠意求和第2節 幼童志向第12節 名分不正第26節 衝冠一怒第138節 皇次子千歲第133節 風中之燭第73節 九張機第78節 後宮險惡第20節 分一杯羹第68節 否極泰來第116節 身心俱痛第33節 叔嫂密議第145節 佔有或毀滅第110節 請君入甕第24節 藕斷絲連第67節 終於“私奔”了第134節 失而復得第151節 東青的心事第40節 絕密緋聞第130節 危險的相似第111節 淪落並驕傲著第34節 箭拔弩張第56節 兄弟約定第2節 無悔選擇第39節 荏苒之嘆第9節 意外之喜第12節 雪上加霜第33節 叔嫂密議第160節 湖畔野戰第38節 成人話題第48節 燕京的對策
第62節 梟雄際會第7節 王府密道第33節 營中私會第2節 幼童志向第21節 大肆清洗第20節 天網恢恢第2節 童言無忌第10節 漂流歷險記第13節 肅王之死第110節 感性與理性第3節 十王亭前第75節 迂迴戰術第11節 慾火燃燒第22節 命運賭局第60節 借尿遁第14節 誰是薩哈達第6節 破財免災第84節 孰重孰輕第2節 無悔選擇第33節 營中私會第136節 一朝春盡第83節 薄倖良人第18節 太宗之死第7節 對手相逢第12節 精妙奕局第11節 終身大事第4節 迫在眉睫第47節 檢舉揭發第38節 血腥晌午第154節 草原婚禮第43節 動靜之間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63節 長歌未徹第94節 躲不過十五第109節 怒髮衝冠第45節 十步殺一人第116節 身心俱痛第22節 修成正果第56節 兩個說客第126節 佛前許願第102節 君臣共浴第19節 極度驚嚇第29節 初春圍獵第90節 如此變故第66節 明日希望第109節 大事不好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120節 神秘的偷情第61節 首鼠兩端第38節 成人話題第41節 軍營夜宴第12節 神秘來信第8節 敵暗我明第4節 洞若觀火第96節 三岔路口第65節 大戰一片石第111節 瞬息萬變第12節 神秘來信第18節 達賴喇嘛第81節 秋日礪霜鋒第82節 破鏡重圓第38節 第三個難題第40節 枉凝眉第35節 一念之間第140節 長逝入君懷第37節 土包子進城第80節 鐵血柔情第15節 冷水塞牙第144節 無誠意求和第2節 幼童志向第12節 名分不正第26節 衝冠一怒第138節 皇次子千歲第133節 風中之燭第73節 九張機第78節 後宮險惡第20節 分一杯羹第68節 否極泰來第116節 身心俱痛第33節 叔嫂密議第145節 佔有或毀滅第110節 請君入甕第24節 藕斷絲連第67節 終於“私奔”了第134節 失而復得第151節 東青的心事第40節 絕密緋聞第130節 危險的相似第111節 淪落並驕傲著第34節 箭拔弩張第56節 兄弟約定第2節 無悔選擇第39節 荏苒之嘆第9節 意外之喜第12節 雪上加霜第33節 叔嫂密議第160節 湖畔野戰第38節 成人話題第48節 燕京的對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自治县| 尚志市| 荥阳市| 高阳县| 九寨沟县| 河池市| 武城县| 沁源县| 凌海市| 城口县| 永靖县| 晋江市| 庐江县| 兴宁市| 二连浩特市| 永安市| 监利县| 高平市| 建德市| 绵竹市| 轮台县| 建昌县| 友谊县| 日照市| 安陆市| 临清市| 松江区| 梅河口市| 永春县| 克山县| 呼图壁县| 松桃| 大埔区| 博野县| 呈贡县| 平阴县| 珲春市| 庐江县| 丁青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