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4節 躲不過十五

爾袞怒火中燒,然而卻始終未發一言。僵硬地佇立了的眼神就像灌了鉛水一般,陰而冷酷,隱隱現出駭人的寒光,那渾身肆意蔓延的煞氣令身邊的侍衛們感到一股強烈的森寒——看來,裡面那些個不知死活的文官們這次要人頭落地了。

然而,陰沉的戾氣即將達到頂點時,卻陡然降了下去,多爾袞最終什麼也沒有說,一轉身,走了。他並沒有朝弘文院方向去,而是徑自回武英殿去了。侍衛們想不明白他究竟是怎麼個打算,也不敢多問,只好一路護衛著皇帝回宮。

我來到武英殿時,發現寢室的炕上空蕩蕩的,宮女正在收拾著周圍的擺設,炕桌上的青花瓷碗裡還殘存著一點藥汁,已經冰涼了。“皇上哪裡去了?”

宮女們趕忙到我面前行禮,回答道:“回娘娘的話,聽門口的太監說,半個時辰前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哪裡了。”

“你們怎麼不攔著,或者趕快去報與本宮知曉?不知道皇上病體未愈,不能輕易下牀走動,更何況這麼涼的天氣外出?”我一聽,頓時一陣慍怒,嚴厲地斥責道,“皇上此番外出,回來之後若是病情有個反覆,你們全都脫不了干係!”

宮女們嚇得連忙跪地叩頭,連連求饒:“奴婢們知錯了,請娘娘饒恕,請娘娘饒恕!”

我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罷了。這次就算了,若是下次還敢如此玩忽,可就沒這麼輕鬆妥過了。”

她們見我沒有下令責罰,於是大大地鬆了口氣,紛紛謝恩,然後手腳麻利地將室內收拾整齊,這才戰戰兢兢地退到了門外面。

我也知道這是難爲她們了,多爾袞那個倔脾氣。就算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他若是執意要出去。就算我在場,也沒辦法阻攔。然而我畢竟氣惱不過,又極爲擔心他那虛弱的身體,所以也難免會將怒火發在奴才們地身上了。煩惱了一陣,終究也沒有辦法,我也只好收拾心情,去了書房。又像往常一樣,開始收拾整理起那些堆積如山的奏摺。

剛剛收拾到一半,多爾袞就回來了。我一擡頭,就發現他面色不善,眼睛裡似乎籠罩著一層薄冰,那股寒意,讓人一直冷到心裡。他這是怎麼了?好端端的,是哪個又惹他生氣了?

我知道在這個時候。如果不知趣地問東問西。搞不好會弄得他更加心煩,於是我並沒有說話,放下手裡的摺子。起身來侍候他更衣。他冷冷地一擺手,制止了,“不用,你繼續忙你的吧。”

我不放心地看了看他,滿眼關切:“皇上現在身子弱,還是多休息,少走動爲好。”

他瞥了我一眼,用生硬的語調說道:“不過是走幾步路,又死不了人,你害怕什麼?”

我心中更是詫異,真不明白他這股子無名火是因何而發,只不過他現在顯然正在氣頭上,我若是多嘴多舌,弄不好還得吵起來,還是老老實實地等他氣頭過了再說吧。“皇上說得是。”我應了一聲,然後繼續低頭忙活去了。

多爾袞似乎心事重重,皺著眉頭,負手在窗下踱著步子,幾個來回之後,終於停了下來,我偷眼看著,只見他面色凝重,好像在決定著什麼。

許久之後,他對外面吩咐道:“宣內三院諸臣來武英殿議事!”

“嗻。”門口的太監立即喏了一聲,跑出去宣旨去了。

我感覺他這一次應該有什麼重大決定要和羣臣商議,於是加快了手底下的速度。剛剛將這些

奏摺分門別類,整理完畢時,太監在外面通傳,各院大臣已經在殿外候見了。

我站起身來,準備迴避,多爾袞卻吩咐道:“你不必走,就留在這裡吧。”

我愈發愕然,上一次他召見吳三桂和譚泰時,也留我在這裡旁聽,然而那一次畢竟面對地都是熟人,也沒什麼大不了地,可這一次我要面對地可都是朝廷樞紐之中的重臣,又大部分都是平素極少見面的漢臣們,這就實在有些意外了。“皇上,這樣似乎有些不妥,畢竟這一次都是外臣,又要商議國家大事,我一個婦道人家在這裡,恐怕會被外人議論。”

“怕什麼,叫你留在這裡就留在這裡,說那麼多廢話幹嗎?”接著,他朝旁邊一指,“你的速記功夫也還不錯,正好派上用場,今天就坐在那裡,充任一回史官,負責今天的。”

那裡有張不起眼的小桌子,文房四寶,一應俱全。平時多爾袞臨朝聽政,或者祭祀賜宴,狩獵出巡時,會有專門的官員負責記錄,將君臣們地一言一行,細緻到每一句對話都如實地記錄下來,整理完畢之後存檔,然後逐漸收集編纂爲當朝的,一,證將來編纂史書時不至於有遺漏。這種記錄,皇帝絕對不能干預,甚至連閱讀查看都不可以,這樣才能保證記錄的真實性和嚴謹性。

多爾袞今天忽然叫我臨時充當一把速記員,絕對不是缺乏人手的緣故,我隱隱感覺到他接下來會有什麼

定要宣佈,或者要和衆臣們商議什麼重要舉措,而讓記員的身份在場旁聽。但他這樣做究竟是什麼用意,我一時間也無法理解,見他態度堅決,我也只好老老實實地答應了。

很快,內三院的大臣們魚貫而入,一一向多爾袞下跪行禮,等起身後,已經有眼睛尖的人發現了我地存在,頓時神色愕然,大惑不解。我忽然覺得很是好笑,這些個拘泥於禮法規矩地漢臣們,會不會出現哪個不識相的,犯顏直諫。指責多爾在如此場合下不應該讓我這個婦人旁聽,久而久之,必然縱容後宮干政,雌雞司晨,國將不國,之類,云云。多爾現在正在氣頭上,這個不會看眼色地倒黴蛋肯定會撞到槍口子上。成了殺雞儆猴地原材料。

剛林的反應最快。還沒等多爾說話。就立即轉身,給我叩頭問安:“奴才剛林,恭請皇后娘娘金安!”

其餘衆人先是一愣,面面相覷之後,最終沒有一個大著膽子站出來當個犯顏直諫的出頭鳥,只好紛紛學著剛林那樣給我請安,順便報上姓名。

多爾袞看看差不多了。於是吩咐他們起身回話。范文程出班,將此次會試的閱卷情況大致地向多爾袞彙報了一番,接著恭恭敬敬地遞上了一本摺子。多爾伸手接過,展開來之後,只見那摺子一頁連著一頁,長得可以,他瞇著眼睛看了幾頁,然後皺著眉頭。將摺子收起。放在桌面上,說道:“你這蠅頭小楷寫得倒是頗費功夫,朕纔看了幾頁。就眼花重影,單行變雙行,看來以後要多安排幾個人手,每日幫朕一一解讀這些奏摺了。”

范文程知道多爾袞心中不悅,於是低了頭,回答道:“臣罪過,回頭再將摺子重新繕寫一番,精簡語句,將字體寫大些,以免讓皇上耗費眼力。”

多爾袞“嗯”了一聲,說道:“如此最好。以後你們再上奏疏時,儘量要簡明扼要,不要‘之乎者也’地搞什麼華麗文章,既耗費時間,也浪費精力。奏事之時,也不要兜那麼多,說些似是而非的話,弄得朕每次都要勞心費神。一個人再怎麼也是精力有限,若是把腦子都用在這些繁雜無間的事情上,反而耽誤了軍國重務。”

衆人連忙點頭稱是。剛林見多爾袞神情萎頓,氣色不怎麼好,於是頗爲關切地勸慰道:“皇上近來龍體欠安,切勿過於勞神,靜心休養,方能儘早痊癒。奴才等必然實心用事,不敢有絲毫懈怠。”

多爾袞苦笑一聲,“你說的這些,朕又何嘗不知?然而現在國家多事,朕又怎能靜心休養?只能朝乾夕惕,兢兢業業,生怕耽擱一件軍國要事。朕年齒漸增,自從入關之後,機務日繁,經常弄得頭暈目脹,疲於應裁,到現在都恢復不過來。你們以後再有奏述時,就不要搞那麼多虛浮無用地東西了。”

我坐在旁邊,低頭默默地記錄著,聽到這裡時,心中禁不住一陣黯然,這番老氣橫秋地話哪裡像一個才三十冒頭地人說出來的?一國之君的擔子,果然不是那麼好抗的。

接下來,又商議了各種緊要事務,足足半個時辰,方纔告一段落。這時候,多爾袞將目光轉向剛林,問道:“公茂,你那邊最近是不是有不少傳言,說是朝廷又要重新頒佈‘剃髮令’了?”

剛林顯然沒想到多爾袞會突然問到這個問題,於是站出來回話道:“奴才倒也略知一二,不過是些傳言而已,奴才自然不會當真。”

多爾袞忽然冷笑一聲:“恐怕這些傳言的始作俑者就是你吧?”

這一句問得非常突兀,我看到衆臣們聞言之後,頓時目光一凜,然後各自低頭不語。剛林嚇了一大跳,連忙跪地叩頭,“皇上恕罪,奴才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造謠生事哪……”

他的話剛剛說到一半就被多爾袞打斷了,“呵呵,你這麼害怕幹嗎?朕又沒有說你造謠生事,

攪亂國政,你起來吧。”

這一驚一咋,剛林著實被耍了個不輕,他又叩了一個頭,這才心有餘悸地爬起身來。

多爾袞鄭重神色,說道:“剃髮易服,是我朝太祖太宗皇帝就已經制定好地政策,又不是什麼端不上臺面的事情,你有什麼好害怕的?去年剛入燕京時,朕也曾經打算讓所有歸順我大清的臣民們全部剃髮,不過礙於當時形勢,而不得不擱置了;現在江南已下,各地陸續平定,也是時候叫他們剃髮易服,依從我大清禮法了。”

話音一落,衆臣們神色上立即起了明顯的變化,目光閃爍,卻沒有說話。我手中的筆微微一顫,紙上頓時多了一小點墨團。果然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該來的終究會來,即使我早有先見,提前勸說多爾罷黜了那個奸臣孫之獬,卻也不過是將多爾袞地這個想法延遲了幾個月而已。今天他不知道見聞了什麼,以至於再次動了那個可怕地念頭。接下來,我該怎麼辦?儘管心中焦急,然而這種場合我不能輕易插言,所以我也只能繼續旁觀。

機最快地是馮。他立即出班。出言迎合:“皇上歸附我大清的漢臣們越來越多,朝堂之上,服飾不一,半清半明,實在有損一國威儀,整肅官員髮型服飾,是當務之急。”

他說完之後。剛林和祁充格兩人立即出言附和:“奴才附議,既然這些漢人們都做了我大清的臣子,自然也要遵從我大清地制度,無論文武,都要一應剃髮,方能顯示對我朝的忠誠。”

多爾袞微微頷首,並沒有立即說話,而是將目光轉向其他大臣。想看看他們的意見。忽然。一人站出來說道:“皇上,臣以爲此事萬不可行!”

我心頭一震,擡頭望去。只見這人是龔鼎。雖然今天是我第一次見到他,不過對於他地才名,我卻早已知曉。此人是復社成員之一,與吳偉業、侯方域、錢謙益等人齊名,還娶了金陵八豔之一地顧橫波,才子佳人,足以稱一時之風流。只不過,他今天居然有這樣地膽量出來直諫,著實令我暗暗驚訝。

“哦?你以爲什麼地方不妥,有什麼不可行的?”多爾袞不動聲色地問道。

+...滿了厭惡之色,“回皇上的話,峨冠博帶,蓄髮留須,是漢人千年以來的禮法,金國統治北方,蒙元佔據華夏之時,也從未令漢人改變這個禮法,遵從他們的習俗。各國都有各國的禮法,不能強行改變,否則容易生出亂子,難以收拾。”

馮當然看出了龔鼎對自己很有意見,這些曾經的東林黨人和復社成員們向來看他不順眼,多有鄙視排擠。所以這一次他也不甘示弱,直接詰問道:“你這是什麼話?什麼‘各國有各國’地禮法,難道你現在還是明朝人嗎?皇上平定中原,萬里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仍然按照漢人的舊規,就是皇上遵從漢人,而不是漢人遵從皇上。這等大是大非,豈容混淆?”

我聽到這裡,心中冷笑,這個馮,可真夠無恥的了。

+..書的人,也能說出這等話來?不過也難怪,你當初阿附閹宦魏忠賢,爲虎作倀,早就忘了臣子之道了。”

馮見自己的舊瘡疤被揭,頓時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狡辯道:“魏忠賢作惡,所以正法,如果我是魏黨,爲什麼崇禎皇帝不殺我,爲什麼不治我的罪過?”

多爾袞冷著臉,看著針鋒相對的二人,並沒有立即判定誰是誰非。馮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添油加醋,質問道:“你既然自詡是明朝的忠臣,闖逆將我等故主崇禎害死,你不但不聲討闖逆,反而屈膝投降,做了他地北城御史,這該怎麼解釋?”

多爾袞地目光裡流轉著一抹幽冷,卻轉向龔鼎,明知故問道:“真有這麼回事嗎?”

+;.頭服軟了,然而他卻不甘心在馮這個小人面前狼狽的敗下陣來,於是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回皇上地話,確有此事。不過當時形勢所迫,豈止臣一人做過闖逆的官?當年魏徵也曾歸降唐太宗啊!”

我心裡頓時大叫一聲不妙,龔鼎說這樣的話不是找死嗎?這個比喻也太不恰當了些,若是說管仲曾經從過公子糾,陳平曾經從過項羽,後來都棄暗投明了,這纔像樣。像他這樣不倫不類的舉例,多爾袞不惱火纔怪。於是,我暗暗替他捏了把汗。

果不其然,多爾袞的臉頓時拉了下來,拍著桌子罵道:“你龔鼎也是讀書識禮之人,如何連爲人處事的道理都不通?人必須自立忠貞,纔可以要求別人,己身不正,何以責人?你自比魏徵,把李賊比唐太宗,可謂無恥!像你這種人理應閉上嘴一邊兒呆著去,還好意思出來多嘴多舌,五十步笑百步?”

+:的陳名夏悄悄地拉了一下袍角,於是趕忙跪地請罪,“臣罪該萬死,罪該萬死……”

馮忍不住偷笑,然而他表面上仍然一本正經,反過來跪地給龔鼎求情,“皇上,龔鼎雖然出言狂悖,卻也並非故意,想來必是一時惶恐,以至於對答荒謬,還望皇上寬恕。”

典型的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想必周圍的大臣們也和我一般想法,只不過大家都和我採取了一個態度,就是裝傻充愣。見馮如此作態,大家也只好跟著下跪,一起爲龔鼎求情。

多爾袞怒氣未消,一指門口:“朕現在不想再聽你囉嗦,你回去好好反省去!”

+[了。

看著龔鼎的身影徹底消失,多爾袞這才略略平和了神色,端起茶水來淺抿一口,接著,悠悠地問道:“關於剃髮易服一事,列位還有什麼意見嗎?”

第46節 搬救兵第21節 巧言令色第51節 自刎的技術第51節 及時雨第53節 翁後決定第31節 孤注一擲第36節 希望與失望第97節 過則改之第34節 女人的對決第86節 血的代價第3節 圓圓遭掠本書的人物關係脈絡及簡介第65節 大戰一片石第23節 翻牌子制度第20節 天網恢恢第32節 真正可憐的人第10節 最遙遠的距離第2節 同是淪落人第3節 十王亭前第8節 草原情歌第113節 狼狽收場第99節 意外的妥協第67節 是對是錯第10節 最遙遠的距離第29節 平安符第18節 陰差陽錯第108節 烏雲壓頂第45節 十步殺一人第101節 純屬巧合第13節 上蒙下騙第113節 狼狽收場第22節 曙色漸紅第39節 綠帽一頂第67節 終於“私奔”了第125節 伺候祖宗第143節 兩全之策第17節 多情的害處第15節 未來梟雄第127節 遲來的表白第130節 危險的相似第14節 獵場波瀾第20節 雷霆手段第89節 矛盾人生第28節 激情纏綿第1節 失敗的開頭第15節 殺機暗藏第1節 難解疑團第112節 心如枯木第60節 同牀異夢第113節 誓言作煙雲第77節 聰明人的辦法第3節 鎮蠱疑雲第14節 紅顏知己第68節 瘋狂的愛第15節 照料遺孀第135節 流血衝突第45節 樂極生悲第6節 破財免災第9節 林暗草驚風第6節 鳳凰樓前第14節 紅顏知己第11節 肥美羔羊第80節 如此取捨第135節 父慈子孝第131節 最後的瘋狂第67節 終於“私奔”了第22節 曙色漸紅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36節 短兵相接第40節 逃亡意外第20節 雷霆手段第70節 百年之憂第18節 黃雀在後第102節 君臣共浴第27節 陳年債務第96節 幼童的詐術第21節 三堂會審第18節 太宗之死第25節 膽戰心驚夜第16節 蒙古少女第53節 眷戀之心第14節 風雲際會第164節 如膠似漆前言第74節 宮花寂寞紅第28節 取捨之間第45節 樂極生悲第22節 醋海波瀾第24節 一意孤行第153節 芳心比日月前言第157節 終於開竅第22節 燭光笑容第35節 麻煩的秘密第114節 天倫之樂第1節 難解疑團第7節 阿茹娜第31節 異訊驚心第43節 劫後餘悸第18節 達賴喇嘛
第46節 搬救兵第21節 巧言令色第51節 自刎的技術第51節 及時雨第53節 翁後決定第31節 孤注一擲第36節 希望與失望第97節 過則改之第34節 女人的對決第86節 血的代價第3節 圓圓遭掠本書的人物關係脈絡及簡介第65節 大戰一片石第23節 翻牌子制度第20節 天網恢恢第32節 真正可憐的人第10節 最遙遠的距離第2節 同是淪落人第3節 十王亭前第8節 草原情歌第113節 狼狽收場第99節 意外的妥協第67節 是對是錯第10節 最遙遠的距離第29節 平安符第18節 陰差陽錯第108節 烏雲壓頂第45節 十步殺一人第101節 純屬巧合第13節 上蒙下騙第113節 狼狽收場第22節 曙色漸紅第39節 綠帽一頂第67節 終於“私奔”了第125節 伺候祖宗第143節 兩全之策第17節 多情的害處第15節 未來梟雄第127節 遲來的表白第130節 危險的相似第14節 獵場波瀾第20節 雷霆手段第89節 矛盾人生第28節 激情纏綿第1節 失敗的開頭第15節 殺機暗藏第1節 難解疑團第112節 心如枯木第60節 同牀異夢第113節 誓言作煙雲第77節 聰明人的辦法第3節 鎮蠱疑雲第14節 紅顏知己第68節 瘋狂的愛第15節 照料遺孀第135節 流血衝突第45節 樂極生悲第6節 破財免災第9節 林暗草驚風第6節 鳳凰樓前第14節 紅顏知己第11節 肥美羔羊第80節 如此取捨第135節 父慈子孝第131節 最後的瘋狂第67節 終於“私奔”了第22節 曙色漸紅第123節 風雪之夜第36節 短兵相接第40節 逃亡意外第20節 雷霆手段第70節 百年之憂第18節 黃雀在後第102節 君臣共浴第27節 陳年債務第96節 幼童的詐術第21節 三堂會審第18節 太宗之死第25節 膽戰心驚夜第16節 蒙古少女第53節 眷戀之心第14節 風雲際會第164節 如膠似漆前言第74節 宮花寂寞紅第28節 取捨之間第45節 樂極生悲第22節 醋海波瀾第24節 一意孤行第153節 芳心比日月前言第157節 終於開竅第22節 燭光笑容第35節 麻煩的秘密第114節 天倫之樂第1節 難解疑團第7節 阿茹娜第31節 異訊驚心第43節 劫後餘悸第18節 達賴喇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榆树市| 搜索| 定南县| 望江县| 蒙自县| 柘城县| 乌拉特后旗| 伊金霍洛旗| 林口县| 贡嘎县| 舒城县| 来宾市| 贵州省| 扎赉特旗| 民丰县| 五常市| 湘潭县| 乐清市| 潍坊市| 兴城市| 古交市| 辛集市| 安龙县| 盐源县| 临朐县| 柯坪县| 沙洋县| 洛阳市| 龙井市| 凉山| 富蕴县| 大余县| 吉安县| 容城县| 阆中市| 宁化县| 兰州市| 南召县| 德令哈市| 丹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