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節 進位攝政

此時已經是陰曆四月初三,遼東的春天姍姍來遲,在依舊料峭的春風中,窗外的桃花樹上,淺粉色的花骨朵已經佈滿枝頭,含苞待放,已經有三五朵迫不及待地張開了羞怯的瓣萼,給周圍顏色單調的場景增添了許多亮色。

此時王府的西院暖閣裡,已經坐滿了朝廷重臣和滿洲親貴,雖然屋子還算寬敞,卻畢竟進去了十多位大臣,塞了個滿滿登登。我曾經提議應該在正廳裡進行會議比較合適,可是照多爾袞的看法是:如今出征在即,此番非同尋常,需得衆兄弟子侄和滿漢大臣們捐棄前嫌,合舟共濟,方能齊心協力完成一統中原的大業。所以讓大家這樣濟濟一堂,更顯得彼此親近,恍若家人,要把國事當成家事一般重視纔好。

大臣們都坐在寬闊的檀木椅子上,或洗耳恭聽或偶爾提議;而長長的坐炕上,則坐滿了王公貝勒。然而和往常不一樣的是,現在沒有一個人敢拿出菸袋來抽上幾口。因爲眼下睿親王的權威已經到了幾乎登峰造極的地步,再加上昨日那些恭請睿親王就任攝政王的奏摺已經批準,所以每個人都在睿親王面前謹慎萬分。

多爾袞是這裡的主人,因此盤腿坐在了八仙桌後的主位上。由於他的膝蓋宿年來風溼作寒,所以此時雖是初春,但是火炕依然是溫暖如故。他捏著范文程的摺子仔仔細細地閱覽著,一字一句,均是細心推敲,直到閱畢,方纔擡起頭來,一臉欣賞和欽佩的神色,微笑道:

“範大人的摺子寫得實在好,足以作爲我軍入關作戰的最佳方略,而著眼大局,分析透徹,很多我們想不到的地方,都被你一一彌補上了。”接著將手裡的摺子遞給了旁邊的濟爾哈朗,“來,你也看看,裨益良多啊!”

濟爾哈朗是個精明油滑之輩,他近來在多爾袞面前越發謹慎謙恭了。接過奏摺之後,他很清楚多爾袞沒有直接說明的意思,於是當著大家的面,濟爾哈朗將奏摺的內容用聽起來非常自然而隨意的聲調讀出聲來,這樣便於所有人都能知曉其中內容,而且還不留痕跡。

讀畢之後,在場王公大臣們無不心悅誠服,連連頷首,對范文程投之以嘉許的目光。

多爾袞開口問道:“以範大人看來,我軍此時入關,勝算能有幾層?這些年來,武英郡王,饒餘郡王,還有本王均是接二連三領軍南下,毀邊破城,所經之地無不搜掠一空,想必那中原百姓,對我大清斷無好感,如何能夠順利佔據關內,坐得漢人的江山呢?”

眼見多爾袞絲毫不避諱地提到這個問題,范文程稍稍思考之後,正色回答道:

“自從闖寇猖狂,中原塗炭,近旦來流寇傾覆京師,致使帝后亡於國難,實在是必須討伐之賊。李自成雖然擁兵百萬,自陝西出發以來慣於橫行無憚,其敗道有三:逼殞其主,天怒矣;刑辱縉紳、拷掠財貨,士忿矣;掠民資、淫人婦、火人廬舍,民恨矣。流寇同時具此三敗,況且兼之驕傲狂妄,可一戰而破也。我國家上下同心,兵甲選練,誠聲罪以臨之,卹其士夫,拯厥黎庶,兵以義動,何功不成?如果國家只想留居關東,不圖大進,那就攻掠兼施;如想統一全國,非安定百姓之心不可”。

“嗯,很好!”多爾袞撫掌讚道,“昔日漢末,郭奉孝曾向曹操獻上‘十敗十勝’之策,果然官渡一戰而定北方。如今範大人此議足以與其媲美。”說到這裡,他的眼中光芒愈盛,氣勢傲然:“倘若我大清就此奠定萬世基業,開幅員萬里之疆界,那麼範大人今日之議,彪炳青史,爲後人所敬仰是一定的了。”

范文程忙不迭地謙虛著,周圍衆人無不心悅誠服,想到大清的輝煌即將來臨,每個人都心緒激昂,澎湃不已。

這時外面進來了一個滿洲章京,打千兒行禮之後,將一份剛剛送抵的公文送到多爾袞面前。多爾袞拆開來看了看,等他將紙張攤開在桌案上,兩手平放,正襟而坐時,已經是一臉的從容和自信。他環視衆人之後,鄭重其事地說道:

“剛剛接報,‘三順王’的四萬漢軍已經進抵盛京郊外駐紮侯命,除了孔有德、耿精忠和尚可喜之外,續順公沈志祥部也隨後抵達。共四萬人馬,攜帶紅夷大炮一百二十餘門。而滿蒙十六旗軍隊可抽調八萬精銳之師,又有朝鮮國王奉召派出兵員兩千人隨行,明日可到;另外還可以抽調附近駐紮的兩萬漢軍。這樣一來,我大清此番可以出動聯軍人數共計十四萬,是立國以來前所未有之規模盛況,如果這樣都無功而返的話,那麼我等就無顏再見列祖列宗於宗廟了!”

衆人無不神色凝重,自覺責任感已經非常強烈地壓在心頭,這份擔子實在沉重異常啊!照睿親王這般調遣,對於總兵力也不過二十萬的大清來說,可謂是傾國出動,破釜沉舟,所耗軍餉更是難以計數。倘若此番進軍,師老無功的話,那麼他們這些人就真的沒有面目返回遼東了。

只有少數幾個人不這麼想,他們正暗暗在心底裡盤算著,希望越是這樣越好。如果多爾袞此番無功而返或者不敵大順軍,遭遇敗績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他這個攝政王的位置很難坐穩了,這樣他們才能等到出頭之日,否則……

到了四月初七日這一天,多爾袞以攝政王名義,代表順治皇帝,爲出兵事到太廟祭太祖武皇帝(努爾哈赤),焚化祝文。接著又向太宗文皇帝焚化祝文。兩道祝文,內容完全相同。在這兩道祝文中,第一次正式稱多爾袞爲攝政,不稱輔政。祝文中這樣寫道:“今又命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愛代眇躬,統大軍前往伐明。”這是以順治的口氣向太祖和太宗焚化的祝文,所以順治自稱“眇躬”。從此,多爾袞的攝政王名義正式確定。

第二天上午,小皇帝福臨早早地起牀,由太監宮女們團團簇擁著裝扮完畢,穿好八補朝服,戴上東珠朝冠,被衆人小心翼翼地扶持著上了明黃色的步輦。

大玉兒站在旁邊細心地叮囑著小皇帝:“今天是大吉大利的日子,你坐在寶座上,攝政王和大臣們向你行禮,你要一動不動,連一句話也不用說。該辦的事兒,內院學士們和禮部大臣都替你辦好了。千萬不要自說自話,免得失了君王體面。”

“兒子明白啦,額娘你就放心吧!”福臨有點不耐煩,因爲從昨晚到現在,他母親已經將類似的話說了好幾遍,他聽得耳朵幾乎生繭,心中很是不忿:你還是把朕當成無知幼童,真是麻煩!

大玉兒的目光何其敏銳,當然瞧出來了小皇帝心底裡的算盤,於是鄭重地教誨道:“皇上已經七歲啦,好生學習坐朝的規矩,再過十年八年你就親自治理國事啦。你坐在寶座上,不要想到玩耍,身子不要隨便搖晃,腿也不要亂動。不管攝政王和大臣們如何在你的面前行禮,你只望著他們,一動不動。你要記清:你是皇上!”

“那也要十四叔把朕當皇帝才行……”福臨小聲嘀咕著,看到母親嚴厲的目光掃來,他趕緊知趣地閉上了嘴巴。

“你聽明白了嗎?待會兒千萬不要失了皇帝的威嚴和體統,不能讓人小瞧了去。”

“皇兒記住啦。”福臨懶洋洋地回答道。

望著小皇帝像模像樣地坐在御輦上,由衆人簇擁著遠去,大玉兒仍然站在原地。看了一會兒,她方纔輕輕地嘆了口氣,踩著花底盆,在蘇茉兒的攙扶下款款而去。

福臨在大政殿的皇帝寶座上坐好以後,殿外開始奏樂。然後有一個文官贊禮,由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爲首,滿、蒙、漢文武羣臣向他行了三跪九叩禮。樂止,贊禮官大聲讚道:“平身!”

睿親王多爾袞剛剛站起身來,贊禮官又朗聲說道:

“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跪下,恭受敕印!”隨攝政王出征的諸王、貝勒、貝子、公接著多爾袞,按照贊禮官的鳴贊,跪了三次,叩了九次頭,山呼萬歲。樂止,大禮方畢。文武大臣等,都在攝政王背後跪下。

左邊有一張桌子,上邊蒙著張紅緞。一位官員站在桌子後邊等候。大政殿內外,莊嚴肅穆。福臨坐在寶座上,向下看著以攝政王爲首的大清國衆多顯要人物跪在地上,他的情緒有點緊張,奇怪他們究竟在做什麼,究竟什麼東西這麼重要。

但是不等福臨想明白,忽然聽見贊禮官大聲讚道:“皇帝陛下欽賜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敕印!……先賜敕書!”

一位禮部官員從班中走出,站在寶座前邊,稍微偏離正中。另一位官員用雙手從桌上端起一個盤子,上有用滿、漢兩種文字謄抄在黃紙上的敕書和一顆銀印,端到讀敕書官員的面前。贊禮官大聲說道:“恭讀皇帝敕書!”讀敕書官員從盤中雙手捧起漢文敕書,朗朗宣讀。

這敕書較長,福臨一句也聽不懂,但是他知道這個文書十分重要,只好規規矩矩地端坐在寶座上,裝做用心聽的樣子。偏在此時,他感覺肚子發脹,很想小解,但是礙於場面卻又不行,也只好竭力忍耐,心中苦惱煩躁不已。

“……其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事大將軍當如事朕。同心協力,以圖進取。庶祖考英靈,爲之欣慰矣。尚其欽哉!”

“臣等謹遵欽諭!”階下羣臣齊聲應道,震徹殿宇。

贊禮官接著讚道:“欽賜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奉命大將軍’銀印!”

樂聲又作,剛纔宣讀敕書的官員從盤子裡拿起銀印,捧在掌中,讓多爾袞看見,隨即放回盤中,交給等候身邊的一位睿王府官員,恭捧出大政殿。

贊禮官朗聲讚道:“平身!”多爾袞與諸王等人起立。忽然殿外樂聲又起,贊禮官又贊:“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今蒙欽賜敕印,實爲不世榮幸,單獨行三跪九叩頭禮,感謝皇恩!”

……

等到繁瑣無比的儀式徹底進行完畢,首先感到終於等來徹底輕鬆的自然是小皇帝,他端端正正地下了寶座,等出了大殿,離開了衆臣視線後,立即恢復了孩童的頑皮,蹦蹦跳跳地向鳳凰門跑去,急得後面一大羣宮女太監們忙不迭地追趕著:“皇上小心,千萬慢行~~”

出了大殿之後,多爾袞站立在寬闊的御道上,和衆位王公們一一拱手,示意他們先行。等到大家陸續地散去了差不多時,多鐸到了近前低聲問道:“哥,你是不是身子不太舒服?看你的臉色有點差,還是不要去覲見兩宮皇太后了吧,或者改日也好。”

多爾袞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雖然這段時間來隱藏著的風疾很少發作,然而這一連半個上午的儀式,不知道跪了多少次,叩了多少個頭。尤其是到了後面時,每一次叩拜的動作時都是頭暈目眩,氣血上涌,眼前陣陣發黑,著實是支撐得苦不堪言。

然而他卻不願意顯露自己虛弱的一面,哪怕是在多鐸面前,他也裝得若無其事,“不要擔心,我的身體很好,只不過是昨晚睡得少了些,所以氣色不好罷了。至於兩宮皇太后那邊,出征在即,況且還有些事需要稟報或者回答諮問的,不能不去。”語氣稍稍頓了頓,然後拍了拍多鐸的肩膀:“你那邊的事兒也挺多的,又沒有個得力的幫手,想必忙得可以。你還是趕快回去吧!”

“那我先走了,你要注意身體。”多鐸只得轉身離去了。走著走著,他心中漸漸涌起一陣不忿:“你可是大清最有本事,功勞最大的人,卻偏偏要跪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這世道,還真是不公平啊!”

多爾袞也無暇猜測此時這位十五弟心中的念頭,因爲光憑方纔多鐸對他的幾句慰問之詞,也足夠叫他欣悅不已了。這一年多的時間,似乎讓多鐸平素放蕩不羈的性情收斂了不少,居然破天荒地過問關心起自己的健康狀況了,實在是難能可貴了。

想到這裡,多爾袞那張稍顯蒼白的臉上,已經不知不覺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清寧宮內,兩宮皇太后知道待會兒攝政王要來覲見,所以全部衣飾齊整地坐在暖閣的炕頭上邊喝茶邊等候著。沒多久,太監通傳完畢,多爾袞由宮女引路,邁入了房門檻。施禮完畢後,他端正地坐在兩位皇太后對面的椅子上,神色很是恭謹。

“睿親王,你率兵出征之後,盛京是我大清的根本重地,也是朝廷所在,你作什麼妥善安排?”哲哲開口問道,她一臉和煦的笑容,因爲她很清楚眼下必須籠絡好眼前這位攝政王,才能夠長久地保證著蒙古在大清的利益。

多爾袞回答道:“臣等已經議定,盛京爲皇上與朝廷所在地,輔政鄭親王率領一部分官員留守,照舊處理日常朝政。滿洲八旗兵與蒙古八旗兵各三分之二,漢軍三順王等全部人馬,隨臣南征。上三旗留下的人馬守衛盛京,巴牙喇兵駐防皇宮周圍,日夜巡邏。請兩宮太后放心,在臣南征期間,鄭親王及留守諸臣自當忠心輔弼幼主,一如往日。”

大玉兒在一旁靜靜地聽著,一面用柔和而自然的目光朝對面的多爾袞望著。她很希望多爾袞能夠在一本正經地回答的同時,也能夠朝她這邊瞧瞧,哪怕是有意無意地一眼也好。

第45節 兇險病癥第10節 弦響驚魂第101節 純屬巧合第65節 大戰一片石第99節 願爲比翼第81節 秋日礪霜鋒第57節 羅敷有夫第13節 媚眼如絲第131節 膽戰心驚第76節 小概率事件第128節 禍水東引第11節 危牆之下第10節 血雨腥風第32節 旌旗南指第37節 燈影黑第28節 小吵怡情第23節 翻牌子制度第76節 小概率事件第9節 還君明珠第19節 極度驚嚇第8節 戰略同盟第81節 兩人看井第5節 金屋藏嬌第31節 孤注一擲第132節 心中有鬼第18節 關內狼煙第74節 宮花寂寞紅第14節 舊日承諾第47節 突遭追殺第49節 瓜田李下第32節 垂死掙扎第74節 難以釋懷第35節 麻煩的秘密第26節 一波三折第85節 無功反過第4節 迫在眉睫第38節 血腥晌午第42節 夏蟲語冰第10節 偷樑換柱第46節 東窗之謀第122節 最後的救贖第51節 及時雨第56節 兩個說客第53節 色膽包天第151節 東青的心事第94節 詭異通靈第69節 真相大白第25節 朋黨密議第23節 翻牌子制度第98節 陰森殺氣第114節 天倫之樂第27節 戰前籌謀第36節 如逢甘霖第113節 誓言作煙雲第15節 暗生情愫第4節 混世魔王第11節 不速之貼第70節 幡然悔悟第38節 見風轉舵第40節 逃亡意外第128節 禍水東引第18節 太宗之死第86節 相濡以沫第62節 父子反目第14節 風雲際會第41節 智者千慮第13節 艱難對峙第166節 聰明的東海第79節 辣手摧花第28節 進位攝政第55節 惺惺相惜第27節 意亂情迷第81節 兩人看井第27節 斂錢新招第127節 遲來的表白第25節 奸佞小人第7節 大功告成第114節 天倫之樂第31節 緣分與運氣第8節 敵暗我明第27節 一夜蛻變第21節 三堂會審第80節 舉杯同酌第8節 草原情歌第87節 他日勁敵第46節 古怪的撞邪第17節 宴後驚變第52節 醉夢驚雷第56節 兩個說客第96節 三岔路口第50節 碧落黃泉第12節 弄巧成拙第21節 信任無價第73節 九張機第81節 兩人看井第22節 風流韻事第64節 如何解相思第53節 舔犢之情第63節 一網打盡第14節 天意捉弄
第45節 兇險病癥第10節 弦響驚魂第101節 純屬巧合第65節 大戰一片石第99節 願爲比翼第81節 秋日礪霜鋒第57節 羅敷有夫第13節 媚眼如絲第131節 膽戰心驚第76節 小概率事件第128節 禍水東引第11節 危牆之下第10節 血雨腥風第32節 旌旗南指第37節 燈影黑第28節 小吵怡情第23節 翻牌子制度第76節 小概率事件第9節 還君明珠第19節 極度驚嚇第8節 戰略同盟第81節 兩人看井第5節 金屋藏嬌第31節 孤注一擲第132節 心中有鬼第18節 關內狼煙第74節 宮花寂寞紅第14節 舊日承諾第47節 突遭追殺第49節 瓜田李下第32節 垂死掙扎第74節 難以釋懷第35節 麻煩的秘密第26節 一波三折第85節 無功反過第4節 迫在眉睫第38節 血腥晌午第42節 夏蟲語冰第10節 偷樑換柱第46節 東窗之謀第122節 最後的救贖第51節 及時雨第56節 兩個說客第53節 色膽包天第151節 東青的心事第94節 詭異通靈第69節 真相大白第25節 朋黨密議第23節 翻牌子制度第98節 陰森殺氣第114節 天倫之樂第27節 戰前籌謀第36節 如逢甘霖第113節 誓言作煙雲第15節 暗生情愫第4節 混世魔王第11節 不速之貼第70節 幡然悔悟第38節 見風轉舵第40節 逃亡意外第128節 禍水東引第18節 太宗之死第86節 相濡以沫第62節 父子反目第14節 風雲際會第41節 智者千慮第13節 艱難對峙第166節 聰明的東海第79節 辣手摧花第28節 進位攝政第55節 惺惺相惜第27節 意亂情迷第81節 兩人看井第27節 斂錢新招第127節 遲來的表白第25節 奸佞小人第7節 大功告成第114節 天倫之樂第31節 緣分與運氣第8節 敵暗我明第27節 一夜蛻變第21節 三堂會審第80節 舉杯同酌第8節 草原情歌第87節 他日勁敵第46節 古怪的撞邪第17節 宴後驚變第52節 醉夢驚雷第56節 兩個說客第96節 三岔路口第50節 碧落黃泉第12節 弄巧成拙第21節 信任無價第73節 九張機第81節 兩人看井第22節 風流韻事第64節 如何解相思第53節 舔犢之情第63節 一網打盡第14節 天意捉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乳源| 江川县| 马山县| 三河市| 彩票| 恩平市| 金平| 奉新县| 吴忠市| 江山市| 阜新| 富裕县| 博湖县| 宜春市| 正宁县| 鹿泉市| 清水河县| 万安县| 池州市| 高邑县| 万全县| 二连浩特市| 班戈县| 阿拉善右旗| 新巴尔虎左旗| 瓦房店市| 大同县| 永吉县| 探索| 凉山| 连山| 天峨县| 芦溪县| 凉城县| 黄冈市| 陆川县| 延长县| 安化县| 荣昌县| 津市市|